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出料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279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出料结构,包括出料斗和固定在出料斗底端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套设有加长管,所述出料斗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加长管沿着出料管轴向移动的驱动件。所述加长管的底端固定设置有防护罩,所述加长管贯穿防护罩向外伸出。所述防护罩设置为开口向上的伞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减少下料时飞溅到车外的混凝土的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出料结构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出料结构。
技术介绍
混凝土搅拌楼在下料时,混凝土需要经由搅拌装置下方的下料斗装入混凝土搅拌车内。由于不同规格混凝土运输车的进料斗高度不统一,使得混凝土搅拌楼的下料斗与混凝土运输车上的进料斗之间会存在一定的落差。当混凝土沿着下料斗进入混凝土运输车上的进料斗中时,混凝土会产生飞溅。飞溅的部分落在车外,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会产生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出料结构,能够有效减少飞溅到车外的混凝土。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出料结构,包括出料斗和固定在出料斗底端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套设有加长管,所述出料斗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加长管沿着出料管轴向移动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料斗在下料时,驱动件能控制着加长管向着远离出料管的方向伸出,使得加长管伸到混凝土运输车的进料斗中,使得出料口与进料斗之间的间距缩小。混凝土从加长管中被排出时,落在进料斗中不易产生飞溅,减少了飞溅到外部的混凝土,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为电缸,所述电缸设置在加长管的两侧,所述电缸的缸体一端与出料斗铰接,所述电缸的活塞杆一端与加长管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缸操作维护简单,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防护等级高。电缸的控制精准,同步性好,在有两个电缸同时驱动加长管的伸缩时,由电缸来控制更加平稳。具体为:电缸的活塞杆伸出时,加长管会在电缸的带动下向着远离出料管的方向伸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管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加长管的内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滑移设置在限位槽中,对于加长管的运动方向产生了限位的作用,使得加长管只能沿着出料管的轴线进行移动,防止加长管在出料管上发生歪斜,使得加长管的移动过程更加平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长管的底端固定设置有防护罩,所述加长管贯穿防护罩向外伸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加长管伸入到混凝土运输车的进料斗中时,防护罩能够覆盖在进料斗的上方,当进料斗中向外飞溅混凝土时,防护罩能够将混凝土挡住,防止混凝土落在车外造成环境污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罩设置为开口向上的伞状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飞溅在防护罩上时,混凝土会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沿着防护罩向着靠近加长管的方向汇聚,使得混凝土重新落入进料斗中,减少了混凝土的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罩上固定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贯穿防护罩,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朝向加长管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头的出水口朝向加长管倾斜,使得喷出的水流冲刷在防护罩上,能够将防护罩上附着的混凝土冲刷下来,使得混凝土重新落入进料斗中,减少了混凝土的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头设置为鸭嘴型喷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鸭嘴型的喷头冲刷面积更大,喷头喷出的水流能够更好的覆盖防护罩,将防护罩上的混凝土冲刷下来,有效减少了附着在防护罩上的混凝土的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长管的底端呈锥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通过锥形的加长管更加汇聚,不易在排出加长管时向四周飞散。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电缸对加长管进行控制,使得加长管伸进混凝土运输车上的进料斗中,而加长管上的防护罩会覆盖在进料斗上,在加长管排出混凝土时,混凝土落在进料斗中更加不易产生飞溅,部分飞溅的混凝土会被防护罩挡住;2.防护罩上的喷头能够对附着在防护罩上的混凝土进行冲刷,使得混凝土落在出料斗中,减少了资源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加长管的剖开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1、出料斗;21、出料管;211、限位块;22、加长管;221、限位槽;3、电缸;4、防护罩;5、进水管;6、喷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出料结构,包括出料斗1和固定设置在出料斗1底端的出料管21。出料斗1上端为扩口端、下端为缩口端,便于混凝土的下料。出料管21为圆形管结构,出料管21与出料斗1相连通。在出料管21上套设有加长管22,出料管21的内径与加长管22的外径相同。在出料斗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加长管22沿着出料管21的轴线移动的驱动件,使得加长管22能向着远离出料管21的方向伸出。在对不同规格的混凝土运输车进行装车时,使用驱动件控制加长管22向着远离出料管21的方向伸出,使得加长管22的出料口与混凝土运输车的进料斗之间的落差更小。在混凝土从加长管22的出料端排出时,混凝土落在运输车的进料斗上不易产生飞溅。参照图1和图2,驱动件设置为电缸3。电缸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电缸3对称设置在加长管22的两侧。电缸3的缸体一端与出料斗1的外壁铰接,电缸3的活塞杆一端与加长管22的外壁铰接。当电缸3的活塞杆伸出时,加长管22被带动着向着远离出料管21的方向伸出。参照图1和图2,为了使加长管22沿着出料管21移动时更加平稳,在出料管21的外壁上对称设置有限位块211。限位块211沿着出料管21的轴向延伸,限位块211的长度与出料管21的长度相同。在加长管22的内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块211相匹配的限位槽221,限位块211滑移设置在限位槽221中。在限位槽221和限位块211的配合下,加长管22在出料管21上移动时更加平稳不易发生歪斜。参照图1和图2,为了防止混凝土飞溅到车外,在加长管22的外壁上一体成型设置有防护罩4,加长管22贯穿防护罩4向外伸出。当加长管22伸到混凝土运输车的进料斗中时,防护罩4覆盖在进料斗上,使得飞溅的混凝土被防护罩4挡住。进一步的,参照图1和图2,为了使得飞溅的混凝土能落回到混凝土运输车的进料斗中,将防护罩4设置为伞状结构,防护罩4向上翻折,使得飞溅在防护罩4上的混凝土向着靠近加长管22的方向汇流,有利于混凝土落回到运输车的进料斗中。更进一步的,参照图1和图2,为了防止混凝土附着在防护罩4上,在防护罩4上固定设置有进水管5。进水管5均匀排布在防护罩4上。进水管5贯穿防护罩4,在进水管5的出水口一端设置有喷头6,喷头6位于防护罩4的下方。喷头6的出水口一端朝向加长管22设置,使得喷头6紧贴在防护罩4上,喷头6喷出的水流冲刷在防护罩4上,将防护罩4上附着的混凝土冲落。更进一步的,参照图1和图2,为了提高水流的冲刷范围,将喷头6设置为鸭嘴型的喷头,使得喷出的水流覆盖的范围更大,对于防护罩4的冲洗效果更好。参照图1和图2,为了使得从加长管22的出料口处排出的混凝土汇聚效果更好,将加长管22的底端设置为锥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出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料斗(1)和固定在出料斗(1)底端的出料管(21),所述出料管(21)上套设有加长管(22),所述出料斗(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加长管(22)沿着出料管(21)轴向移动的驱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出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料斗(1)和固定在出料斗(1)底端的出料管(21),所述出料管(21)上套设有加长管(22),所述出料斗(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加长管(22)沿着出料管(21)轴向移动的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出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电缸(3),所述电缸(3)设置在加长管(22)的两侧,所述电缸(3)的缸体一端与出料斗(1)铰接,所述电缸(3)的活塞杆一端与加长管(22)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出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21)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块(211),所述加长管(22)的内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块(211)相匹配的限位槽(2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郑姗姗蔡其彪张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四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