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油浸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238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油浸变压器,包括主体、基座、减震机构、出油管、辅助机构和两个接线装置,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气囊、第一弹簧、两个进气管、两个清洁组件和两个减震组件,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第一轴承、转轴、转盒、密封块、第二气囊、固定管、拉板、通管、传动组件、限位块、防尘组件、两个充气组件和若干第二弹簧,该具有减震功能的油浸变压器通过减震机构,实现了对主体减震缓冲的功能,避免主体晃动过大而导致主体内部的器件出现损坏的现象,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通过辅助机构,提高了密封块堵住出油管时的密封性,减小了出现漏油现象的几率,避免对变压器的工作造成影响,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油浸变压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油浸变压器。
技术介绍
油浸变压器是一种结构更合理、性能更优良的新型高性能变压器,其立体卷铁芯由于其三个芯柱是等边三角形的立体排列,其磁路中无空气隙,卷绕更紧密,三个磁路长度一致,且都最短,铁芯芯柱的横截面积更接近于圆形,因此性能进一步提高,损耗降低,噪声降低,三项平衡,减少三次谐波分量,该产品更适用于城乡、工矿企业电网改造,更适用于组合式变压器和预装式变电站用变压器。现有的油浸变压器在工作时,出油管内经常会出现漏油的现象,从而容易对现有的油浸变压器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不仅如此,现有的油浸变压器在使用时,主体内部的器件会因为较大的震动而造成损坏的现象,从而影响设备的工作,从而影响输电工作的正常进行,降低了现有的油浸变压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油浸变压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油浸变压器,包括主体、基座、减震机构、出油管、辅助机构和两个接线装置,所述减震机构设置在基座的上方,所述减震机构与主体的下方连接,两个接线装置分别设置在主体的上方的两侧,所述主体的上方设有进油口,所述出油管设置在主体的一侧的下方,所述出油管与主体的内部连通,所述辅助机构设置在出油管的远离主体的一端上;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气囊、第一弹簧、两个进气管、两个清洁组件和两个减震组件,所述第一气囊固定在底座的上方,所述第一气囊的上方与主体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第一气囊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气囊内的顶部和底部连接,两个进气管分别与第一气囊的两侧的下方连通,两个清洁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一气囊的两侧,所述清洁组件设置在主体的下方,所述减震组件与清洁组件一一对应;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支架、磁铁块、铰接杆和磁铁板,所述支架的形状为U形,所述支架的两端均固定在基座的上方,两个磁铁板分别固定在基座的上方的两侧,所述磁铁块上设有穿孔,所述支架穿过穿孔,所述支架与穿孔匹配,所述磁铁块与支架滑动连接,所述铰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主体的下方和磁铁块的上方铰接,所述磁铁块的靠近磁铁板的一侧的磁极与磁铁板的靠近磁铁块的一侧的磁极相同;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出气管和连管,所述连管固定在主体的下方,所述连管与支架正对设置,所述连管通过出气管与第一气囊连通,所述连管的靠近支架的一侧均匀设有出气孔;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第一轴承、转轴、转盒、密封块、第二气囊、固定管、拉板、通管、传动组件、限位块、防尘组件、两个充气组件和若干第二弹簧,所述第一轴承和限位块均固定在主体的靠近出油管的一侧上,所述限位块设置在第一轴承的上方,所述转轴的一端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转盒的外周固定连接,所述转盒的一侧与出油管的远离主体的一端抵靠,所述转盒的靠近出油管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密封块设置在出油管的内部,所述密封块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密封块的外周与出油管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密封块的制作材料为橡胶,所述密封块上设有空腔,所述第二气囊设置在空腔的内部,所述第二气囊与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囊处于膨胀状态,所述固定管的一端与密封块的靠近转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转盒的另一侧设有小孔,所述固定管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开口和小孔与拉板的中心处固定连接,两个充气组件关于固定管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充气组件与拉板的靠近转盒的一侧连接,所述限位块的远离主体的一侧设有凹口,所述凹口与密封块匹配,所述防尘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与转轴连接,所述通管的一端与第二气囊连通,所述拉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管的另一端与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通管穿过固定管,所述通管的另一端内设有密封塞,所述第二弹簧以固定管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设置在固定管的外周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转盒的远离开口的一侧的内壁和密封块连接;所述防尘组件包括第二轴承、封板和传动轴,所述第二轴承固定在主体的靠近出油管的一侧上,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封板与传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封板抵靠在限位块的远离主体的一侧上,所述转轴通过传动组件与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皮带和两个转轮,两个转轮分别固定在转轴和传动轴上,所述限位块上设有穿孔,两个转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皮带穿过穿孔;所述充气组件包括气筒、活塞、气杆、充气管和辅助管,所述其他固定在转盒的内部,所述活塞设置在气筒的内部,所述活塞与气筒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气筒通过辅助管与转盒的外部连通,所述气筒通过充气管与第二气囊连通,所述转盒的远离出油管的一侧设有两个第一圆孔,所述气筒的靠近第一圆孔的一侧设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与第二圆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圆孔与第二圆孔同轴设置,所述气杆的一端与活塞的靠近第二圆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气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圆孔和第一圆孔与拉板固定连接。作为优选,为了实现除杂的目的,所述辅助管的内部固定有滤网。作为优选,为了便于密封块的移动,所述充气管的制作材料为伸缩软管。作为优选,为了避免出现打滑的现象,所述皮带的靠近转轮的一侧设有防滑纹。作为优选,为了防止第一气囊被腐蚀,所述第一气囊的外壁涂有防腐镀锌层。作为优选,为了提升主体的散热效果,所述主体的内壁涂有导热硅胶。作为优选,为了提升密封性,所述出油管的内壁涂有密封脂。作为优选,为了增加摩擦力,所述拉板上均匀设有凸纹。作为优选,为了使得活塞在气筒内移动流畅,所述气筒的内壁上涂有润滑脂。作为优选,为了限制磁铁块的移动方向,所述穿孔的截面形状为方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减震功能的油浸变压器通过减震机构,实现了对主体减震缓冲的功能,避免主体晃动过大而导致主体内部的器件出现损坏的现象,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与现有的减震机构相比,该减震机构在通过第一气囊减震的同时还能对支架进行除尘工作,避免磁铁块移动时出现卡死的现象,从而提高了磁铁块移动时的流畅性,从而不会对减震工作造成影响,实用性更高,通过辅助机构,提高了密封块堵住出油管时的密封性,减小了出现漏油现象的几率,避免对变压器的工作造成影响,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与现有的辅助机构相比,该辅助机构在放油时限制了转盒的位置,使得在排油时转盒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不会将出油管遮挡,从而不会对排油工作造成影响,同时也可以实现了遮挡密封块的功能,保证了密封块的整洁度,避免密封块再次插入出油管内而带入粉尘,从而避免对出油管内的油的品质造成影响,且密封块位于出油管内时,可以通过封板遮挡凹口,使得粉尘不会积聚在凹口内壁上,从而不会影响凹口内壁和密封块的整洁度,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减震功能的油浸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减震功能的油浸变压器的辅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图4是图2的B部放大图;图中: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油浸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2)、基座(1)、减震机构、出油管(4)、辅助机构和两个接线装置(3),所述减震机构设置在基座(1)的上方,所述减震机构与主体(2)的下方连接,两个接线装置(3)分别设置在主体(2)的上方的两侧,所述主体(2)的上方设有进油口,所述出油管(4)设置在主体(2)的一侧的下方,所述出油管(4)与主体(2)的内部连通,所述辅助机构设置在出油管(4)的远离主体(2)的一端上;/n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气囊(5)、第一弹簧(6)、两个进气管(7)、两个清洁组件和两个减震组件,所述第一气囊(5)固定在底座的上方,所述第一气囊(5)的上方与主体(2)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6)设置在第一气囊(5)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气囊(5)内的顶部和底部连接,两个进气管(7)分别与第一气囊(5)的两侧的下方连通,两个清洁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一气囊(5)的两侧,所述清洁组件设置在主体(2)的下方,所述减震组件与清洁组件一一对应;/n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支架(12)、磁铁块(11)、铰接杆(10)和磁铁板(13),所述支架(12)的形状为U形,所述支架(12)的两端均固定在基座(1)的上方,两个磁铁板(13)分别固定在基座(1)的上方的两侧,所述磁铁块(11)上设有穿孔,所述支架(12)穿过穿孔,所述支架(12)与穿孔匹配,所述磁铁块(11)与支架(12)滑动连接,所述铰接杆(10)的两端分别与主体(2)的下方和磁铁块(11)的上方铰接,所述磁铁块(11)的靠近磁铁板(13)的一侧的磁极与磁铁板(13)的靠近磁铁块(11)的一侧的磁极相同;/n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出气管(8)和连管(9),所述连管(9)固定在主体(2)的下方,所述连管(9)与支架(12)正对设置,所述连管(9)通过出气管(8)与第一气囊(5)连通,所述连管(9)的靠近支架(12)的一侧均匀设有出气孔;/n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第一轴承、转轴(14)、转盒(20)、密封块(21)、第二气囊(22)、固定管(23)、拉板(24)、通管(26)、传动组件、限位块(19)、防尘组件、两个充气组件和若干第二弹簧(25),所述第一轴承和限位块(19)均固定在主体(2)的靠近出油管(4)的一侧上,所述限位块(19)设置在第一轴承的上方,所述转轴(14)的一端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4)的另一端与转盒(20)的外周固定连接,所述转盒(20)的一侧与出油管(4)的远离主体(2)的一端抵靠,所述转盒(20)的靠近出油管(4)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密封块(21)设置在出油管(4)的内部,所述密封块(21)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密封块(21)的外周与出油管(4)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密封块(21)的制作材料为橡胶,所述密封块(21)上设有空腔,所述第二气囊(22)设置在空腔的内部,所述第二气囊(22)与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囊(22)处于膨胀状态,所述固定管(23)的一端与密封块(21)的靠近转盒(20)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转盒(20)的另一侧设有小孔,所述固定管(2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开口和小孔与拉板(24)的中心处固定连接,两个充气组件关于固定管(23)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充气组件与拉板(24)的靠近转盒(20)的一侧连接,所述限位块(19)的远离主体(2)的一侧设有凹口,所述凹口与密封块(21)匹配,所述防尘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与转轴(14)连接,所述通管(26)的一端与第二气囊(22)连通,所述拉板(24)上设有通孔,所述通管(26)的另一端与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通管(26)穿过固定管(23),所述通管(26)的另一端内设有密封塞(27),所述第二弹簧(25)以固定管(23)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设置在固定管(23)的外周上,所述第二弹簧(25)的两端分别与转盒(20)的远离开口的一侧的内壁和密封块(21)连接;/n所述防尘组件包括第二轴承、封板(18)和传动轴(17),所述第二轴承固定在主体(2)的靠近出油管(4)的一侧上,所述传动轴(17)的一端与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封板(18)与传动轴(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封板(18)抵靠在限位块(19)的远离主体(2)的一侧上,所述转轴(14)通过传动组件与传动轴(17)连接;/n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皮带(15)和两个转轮(16),两个转轮(16)分别固定在转轴(14)和传动轴(17)上,所述限位块(19)上设有穿孔,两个转轮(16)通过皮带(15)连接,所述皮带(15)穿过穿孔;/n所述充气组件包括气筒(30)、活塞(29)、气杆(28)、充气管(32)和辅助管(31),所述其他固定在转盒(20)的内部,所述活塞(29)设置在气筒(30)的内部,所述活塞(29)与气筒(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油浸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2)、基座(1)、减震机构、出油管(4)、辅助机构和两个接线装置(3),所述减震机构设置在基座(1)的上方,所述减震机构与主体(2)的下方连接,两个接线装置(3)分别设置在主体(2)的上方的两侧,所述主体(2)的上方设有进油口,所述出油管(4)设置在主体(2)的一侧的下方,所述出油管(4)与主体(2)的内部连通,所述辅助机构设置在出油管(4)的远离主体(2)的一端上;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气囊(5)、第一弹簧(6)、两个进气管(7)、两个清洁组件和两个减震组件,所述第一气囊(5)固定在底座的上方,所述第一气囊(5)的上方与主体(2)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6)设置在第一气囊(5)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气囊(5)内的顶部和底部连接,两个进气管(7)分别与第一气囊(5)的两侧的下方连通,两个清洁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一气囊(5)的两侧,所述清洁组件设置在主体(2)的下方,所述减震组件与清洁组件一一对应;
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支架(12)、磁铁块(11)、铰接杆(10)和磁铁板(13),所述支架(12)的形状为U形,所述支架(12)的两端均固定在基座(1)的上方,两个磁铁板(13)分别固定在基座(1)的上方的两侧,所述磁铁块(11)上设有穿孔,所述支架(12)穿过穿孔,所述支架(12)与穿孔匹配,所述磁铁块(11)与支架(12)滑动连接,所述铰接杆(10)的两端分别与主体(2)的下方和磁铁块(11)的上方铰接,所述磁铁块(11)的靠近磁铁板(13)的一侧的磁极与磁铁板(13)的靠近磁铁块(11)的一侧的磁极相同;
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出气管(8)和连管(9),所述连管(9)固定在主体(2)的下方,所述连管(9)与支架(12)正对设置,所述连管(9)通过出气管(8)与第一气囊(5)连通,所述连管(9)的靠近支架(12)的一侧均匀设有出气孔;
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第一轴承、转轴(14)、转盒(20)、密封块(21)、第二气囊(22)、固定管(23)、拉板(24)、通管(26)、传动组件、限位块(19)、防尘组件、两个充气组件和若干第二弹簧(25),所述第一轴承和限位块(19)均固定在主体(2)的靠近出油管(4)的一侧上,所述限位块(19)设置在第一轴承的上方,所述转轴(14)的一端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4)的另一端与转盒(20)的外周固定连接,所述转盒(20)的一侧与出油管(4)的远离主体(2)的一端抵靠,所述转盒(20)的靠近出油管(4)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密封块(21)设置在出油管(4)的内部,所述密封块(21)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密封块(21)的外周与出油管(4)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密封块(21)的制作材料为橡胶,所述密封块(21)上设有空腔,所述第二气囊(22)设置在空腔的内部,所述第二气囊(22)与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囊(22)处于膨胀状态,所述固定管(23)的一端与密封块(21)的靠近转盒(20)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转盒(20)的另一侧设有小孔,所述固定管(2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开口和小孔与拉板(24)的中心处固定连接,两个充气组件关于固定管(23)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充气组件与拉板(24)的靠近转盒(20)的一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含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欧伊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