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熔锆刚玉砖生产用的冒口砂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2197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熔锆刚玉砖生产用的冒口砂型模具,包括外模组件,外模组件包括第一外模具以及第二外模具,第一外模具和第二外模具相配合形成锥形槽,锥形槽内设有内模具,第一外模具和第二外模具的底部均开设有圆形槽,内模具的底部位于圆形槽内,外模组件和内模具之间形成模具槽,圆形快的侧壁上设有同轴心的压动块,压动块位于模具槽的顶部的开口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熔锆刚玉砖生产用的冒口砂型模具,通过设置圆形环以及压动块,可将混好的原材料进行压实,从而提高冒口砂型的生产质量,而且通过设置可拆卸的外模组件以及内膜具,从而使装置可进行快速的拆卸,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拆模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熔锆刚玉砖生产用的冒口砂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电熔锆刚玉砖生产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电熔锆刚玉砖生产用的冒口砂型模具。
技术介绍
锆刚玉电熔砖用于玻璃窑炉,其生产程序是通过砂型车间的砂模制作,电炉车间的原材料高温熔化,把溶液注入砂模,经过保温退伙,制成电熔砖的毛坯,再经过精加工,使制品达到图纸要求规格,最后工序在组装车间,进行组装和发货,而在进行将高温熔化的原材料浇筑至沙型模具内时,需要在沙型模具支座浇铸冒口,以便于高温熔化的原材料能够正常的进行浇铸。浇铸冒口常常采用锥形体的结构,进行制作时,一般采用石英砂为原料,加入普通水玻璃,在拌料机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放出,把冒口原料填入模具捣实,然后进行高温脱水以达到相应的结构,但是现有的制作冒口用的模具在将原材料放入模具后,不能很好的将原材料压实,从而降低冒口模具的生产质量,而且在后期拆模的时候较为麻烦,不能较为方便的将模具拆卸,拆模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熔锆刚玉砖生产用的冒口砂型模具,旨在解决现有制作冒口用的模具在将原材料放入模具后,不能很好的将原材料压实,从而降低冒口模具的生产质量,而且在后期拆模的时候较为麻烦,不能较为方便的将模具拆卸,拆模成本较高的问题。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熔锆刚玉砖生产用的冒口砂型模具,包括外模组件,所述外模组件包括第一外模具以及第二外模具,所述第一外模具和所述第二外模具相配合形成锥形槽,所述锥形槽内设有内模具,所述第一外模具和所述第二外模具的底部均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内模具的底部位于所述圆形槽内,所述外模组件和所述内模具之间形成模具槽;圆形环,所述圆形快的侧壁上设有同轴心的压动块,所述压动块位于所述模具槽的顶部的开口处。作为优选,所述内模具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模具板,所述模具板的上表面所处水平面高于所述外模组件顶部所处的水平面。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外模具和所述第二外模具的外臂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条。作为优选,所述圆形环上设有若干个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穿过所述圆形环与所述外模组件螺纹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圆形环的上表面对称设有把手,所述外模组件的底部设有底座。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熔锆刚玉砖生产用的冒口砂型模具,具备的有益效果:通过利用第一外模具以及第二外模具配合形成外模组件,然后通过固定条以及螺钉连接,然后在外模组件形成的锥形槽内设置内模具,在进行使用的时候,首先将第一外模具以及第二外模具通过螺钉以及相配合的螺母进行固定,然后将内膜具放置在形成的圆形槽内,然后再将装置放置在底座上,然后将混好的原材料倒入外模组件与内模具之间形成的模具槽内,然后将安装有压动块的圆形环放置压在模具槽的槽口处,将原材料进行压实然后通过锁紧螺钉将圆形环安装在外模组件上,此时装置安装完毕,然后即放入窑炉内进行高温脱水,在进行拆模的时候,首先将圆形环上的锁紧螺钉拆卸,然后将圆形环拆卸,然后将固定条上的螺钉拆卸,然后将第一外模具以及第二外模具拆卸,最后再将内模具拆卸即可,从而通过设置圆形环以及压动块,可将混好的原材料进行压实,从而提高冒口砂型的生产质量,而且通过设置可拆卸的外模组件以及内膜具,从而使装置可进行快速的拆卸,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拆模效率。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本申请文件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圆形环以及压动块的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1、第一外模具;2、固定条;3、第二外模具;4、锥形槽;5、把手;6、内模具;7、圆形环;8、底座;9、模具槽;10、圆形槽;11、外模组件;601、模具板;701、锁紧螺钉;702、压动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阅图1-4,一种电熔锆刚玉砖生产用的冒口砂型模具,通过利用第一外模具1以及第二外模具3配合形成外模组件11,然后通过固定条2以及螺钉连接,然后在外模组件11形成的锥形槽4内设置内模具6,在进行使用的时候,首先将第一外模具1以及第二外模具3通过螺钉以及相配合的螺母进行固定,然后将内膜具放置在形成的圆形槽10内,然后通过设置圆形环7以及压动块702,可将混好的原材料进行压实,从而提高冒口砂型的生产质量,而且通过设置可拆卸的外模组件11以及内膜具,从而使装置可进行快速的拆卸,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拆模效率。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熔锆刚玉砖生产用的冒口砂型模具,包括外模组件11,外模组件11包括第一外模具1以及第二外模具3,第一外模具1和第二外模具3相配合形成锥形槽4,锥形槽4内设有内模具6,第一外模具1和第二外模具3的底部均开设有圆形槽10,内模具6的底部位于圆形槽10内,外模组件11和内模具6之间形成模具槽9,圆形环7,圆形快的侧壁上设有同轴心的压动块702,压动块702位于模具槽9的顶部的开口处。本技术进一步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内模具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模具板601,模具板601的上表面所处水平面高于外模组件11顶部所处的水平面,模具板601高度高于外模组件11,主要就是防止在将混合好的材料放入模具槽9内时,材料掉落在内模具6内。进一步的,第一外模具1和第二外模具3的外臂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条2,固定条2通过螺钉以及相适配螺母进行固定。更进一步的,圆形环7上设有若干个锁紧螺钉701,锁紧螺钉701穿过圆形环7与外模组件11螺纹连接。再者,在本技术中,圆形环7的上表面对称设有把手5,外模组件11的底部设有底座8,把手5的设置主要就是便于圆形环7的拿放。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第一外模具1以及第二外模具3通过螺钉以及相配合的螺母进行固定,然后将内膜具放置在形成的圆形槽10内,然后再将装置放置在底座8上,然后将混好的原材料倒入外模组件11与内模具6之间形成的模具槽9内,然后将安装有压动块702的圆形环7放置压在模具槽9的槽口处,将原材料进行压实然后通过锁紧螺钉701将圆形环7安装在外模组件11上,此时装置安装完毕,然后即放入窑炉内进行高温脱水,在进行拆模的时候,首先将圆形环7上的锁紧螺钉701拆卸,然后将圆形环7拆卸,然后将固定条2上的螺钉拆卸,然后将第一外模具1以及第二外模具3拆卸,最后再将内模具6拆卸即可,从而通过设置圆形环7以及压动块702,可将混好的原材料进行压实,从而提高冒口砂型的生产质量,而且通过设置可拆卸的外模组件11以及内膜具,从而使装置可进行快速的拆卸,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拆模效率。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熔锆刚玉砖生产用的冒口砂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模组件(11),所述外模组件(11)包括第一外模具(1)以及第二外模具(3),所述第一外模具(1)和所述第二外模具(3)相配合形成锥形槽(4),所述锥形槽(4)内设有内模具(6),所述第一外模具(1)和所述第二外模具(3)的底部均开设有圆形槽(10),所述内模具(6)的底部位于所述圆形槽(10)内,所述外模组件(11)和所述内模具(6)之间形成模具槽(9);/n圆形环(7),所述圆形快的侧壁上设有同轴心的压动块(702),所述压动块(702)位于所述模具槽(9)的顶部的开口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熔锆刚玉砖生产用的冒口砂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模组件(11),所述外模组件(11)包括第一外模具(1)以及第二外模具(3),所述第一外模具(1)和所述第二外模具(3)相配合形成锥形槽(4),所述锥形槽(4)内设有内模具(6),所述第一外模具(1)和所述第二外模具(3)的底部均开设有圆形槽(10),所述内模具(6)的底部位于所述圆形槽(10)内,所述外模组件(11)和所述内模具(6)之间形成模具槽(9);
圆形环(7),所述圆形快的侧壁上设有同轴心的压动块(702),所述压动块(702)位于所述模具槽(9)的顶部的开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熔锆刚玉砖生产用的冒口砂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具(6)的顶部固定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享儒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远东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