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振锤的锤头铆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216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振锤的锤头铆接装置,涉及防振锤成型技术领域,包括上模以及下模,所述上模上设置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通过螺栓固定至冲床上;所述下模上设置有钢绞线放置槽以及锤头组件放置槽,所述锤头组件放置槽为正方形槽,所述锤头套放置在正方形槽内,防振锤锤头放置在锤头套内,本申请的锤头铆接装置通过将锤头组件与钢绞线通过上下模的压合,在冲床或者模压机的保压下,完成其硬性的刚性连接,同时,本申请中的装置具有锤头组件压合用的金属锤头套可替换,能够适应多种不同防振锤锤头的铆接压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振锤的锤头铆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振锤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成型用的防振锤的锤头铆接装置。
技术介绍
防振锤使用时,通过线夹本体上端连接导线,为了防止线夹本体在导线上发生轴向窜动和发生翻转,有人提供了一种结构,继在线夹本体上设置预绞丝,该预绞丝呈螺旋型,以将线夹本体紧固在导线上,此种结构相比传统的结构,有着更好的紧固效果。但由于线夹本体表面较光滑,而且线夹本体在预绞丝两侧没有挡板,预绞丝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的轴向、径向滑移,存在防振锤窜动的隐患。目前生产制造过程中,锤头铆接通常采用高效高质地压铆形式,但是压铆容易受产品结构形式的限制;而操作简单灵活的锤铆却效率低下,铆接质量也良莠不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防振锤的锤头铆接装置,能够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振锤的锤头铆接装置,包括上模以及下模,所述上模上设置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通过螺栓固定至冲床上;所述下模上设置有钢绞线放置槽以及锤头组件放置槽,所述锤头组件放置槽为正方形槽,所述锤头套放置在正方形槽内,防振锤锤头放置在锤头套内;所述锤头套为金属锤头套,所述金属锤头套下部设置有正方形金属块,所述正方形金属块与金属锤头套一体成型,金属块放置在锤头组件放置槽内且紧贴槽壁的底壁,金属锤头套内部设置锤头放置区;锤头套上设置有上衬板、下衬板以及侧衬板,所述上衬板、下衬板以及侧衬板与锤头套一体成型,上、下、侧衬板上设置有圆孔,相应位置上的下模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上模上设置有与下模相应的锤头组件放置槽以及金属锤头套,所述锤头在上下模上的金属锤头套按压下,完成钢绞线与锤头的压铆。优选的,所述钢绞线放置槽上设置有钢绞线压块,所述钢绞线压块上设置有一对耳板,所述钢绞线放置槽两侧设置有深槽,耳板放置在深槽内;所述耳板上设置有圆孔,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相应的螺纹孔;所述钢绞线压块上还设置有玩曲部,所述弯曲部紧贴钢绞线,所述弯曲部用于钢绞线的压合。优选的,所述钢绞线压块上的弯曲部上还设置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与弯曲部随形。优选的,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导向杆,下模上设置有导向柱,导向柱插入导向杆内的容置槽,导向杆尾部设置有限位块,导向柱端部封口,导向柱内部设置有伸缩弹簧,限位块抵住伸缩弹簧。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锤头铆接装置通过将锤头组件与钢绞线通过上下模的压合,在冲床或者模压机的保压下,完成其硬性的刚性连接,同时,本申请中的装置具有锤头组件压合用的金属锤头套可替换,能够适应多种不同防振锤锤头的铆接压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下模俯视图;图3是本申请上模的仰视图;图4是钢绞线压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模;11、锤头组件放置槽;12、钢绞线放置槽;13、深槽;14、螺纹孔;2、上模板;3、上模;31、压槽;4、导向柱;41、伸缩弹簧;5、导向杆;51、限位块;6、金属锤头套;61、下衬板;62、侧衬板;63、上衬板;7、钢绞线压块;71、弯曲部;72、耳板;73、圆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4所示的,一种防振锤的锤头铆接装置,包括上模3以及下模1,所述上模3上设置有上模板2,所述上模板2通过螺栓固定至冲床上;所述下模1上设置有钢绞线放置槽12以及锤头组件放置槽11,所述锤头组件放置槽11为正方形槽,所述锤头套放置在正方形槽内,防振锤锤头放置在锤头套内;所述锤头套为金属锤头套6,所述金属锤头套6下部设置有正方形金属块,所述正方形金属块与金属锤头套6一体成型,金属块放置在锤头组件放置槽11内且紧贴槽壁的底壁,金属锤头套6内部设置锤头放置区;锤头套上设置有上衬板63、下衬板61以及侧衬板62,所述上衬板63、下衬板61以及侧衬板62与锤头套一体成型,上、下、侧衬板62上设置有圆孔73,相应位置上的下模1上设置有螺纹孔14;所述上模3上设置有与下模1相应的锤头组件放置槽11以及金属锤头套6,所述锤头在上下模1上的金属锤头套6按压下,完成钢绞线与锤头的压铆。本申请实现了锤头组件压铆以及实现不同锤头组件压铆的原理是:本申请的锤头铆接装置通过将锤头组件与钢绞线通过上下模1的压合,上下模1上设置的金属锤头套6与锤头随形,用于锤头的保压压合,同时钢绞线放置槽12用于固定钢绞线,同时,本申请中的装置具有锤头组件压合用的金属锤头套6可替换,能够适应多种不同防振锤锤头的铆接压合。进一步的,所述钢绞线放置槽12上设置有钢绞线压块7,所述钢绞线压块7上设置有一对耳板72,所述钢绞线放置槽12两侧设置有深槽13,耳板72放置在深槽13内;所述耳板72上设置有圆孔73,所述下模1上设置有相应的螺纹孔14;所述钢绞线压块7上还设置有玩曲部,所述弯曲部71紧贴钢绞线,所述弯曲部71用于钢绞线的压合。钢绞线压块7上的弯曲部71上还设置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与弯曲部71随形。本申请中设置的钢绞线压块7,通过螺栓紧固方式固定至下模1上,完成钢绞线的固定,放置钢绞线产生晃动。同时,在上模3相应位置处设置了压槽31,在上下模1进行压合时,钢绞线压块7伸入压槽31内,避免上下模1在压合时产生干涉,影响压合甚至损毁模具。更进一步的,上模板2上设置有导向杆5,下模1上设置有导向柱4,导向柱4插入导向杆5内的容置槽,导向杆5尾部设置有限位块51,导向柱4端部封口,导向柱4内部设置有伸缩弹簧41,限位块51抵住伸缩弹簧41,该装置的设置能够起到上下模1压合时的缓冲作用,避免直接硬性接触造成的装置的磨损。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振锤的锤头铆接装置,包括上模以及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上设置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通过螺栓固定至冲床上;/n所述下模上设置有钢绞线放置槽以及锤头组件放置槽,所述锤头组件放置槽为正方形槽,锤头套放置在正方形槽内,防振锤锤头放置在锤头套内;/n锤头套为金属锤头套,所述金属锤头套下部设置有正方形金属块,所述正方形金属块与金属锤头套一体成型,金属块放置在锤头组件放置槽内且紧贴槽壁的底壁,金属锤头套内部设置锤头放置区;/n锤头套上设置有上衬板、下衬板以及侧衬板,所述上衬板、下衬板以及侧衬板与锤头套一体成型,上、下、侧衬板上设置有圆孔,相应位置上的下模上设置有螺纹孔;/n所述上模上设置有与下模相应的锤头组件放置槽以及金属锤头套,所述锤头在上下模上的金属锤头套按压下,完成钢绞线与锤头的压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振锤的锤头铆接装置,包括上模以及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上设置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通过螺栓固定至冲床上;
所述下模上设置有钢绞线放置槽以及锤头组件放置槽,所述锤头组件放置槽为正方形槽,锤头套放置在正方形槽内,防振锤锤头放置在锤头套内;
锤头套为金属锤头套,所述金属锤头套下部设置有正方形金属块,所述正方形金属块与金属锤头套一体成型,金属块放置在锤头组件放置槽内且紧贴槽壁的底壁,金属锤头套内部设置锤头放置区;
锤头套上设置有上衬板、下衬板以及侧衬板,所述上衬板、下衬板以及侧衬板与锤头套一体成型,上、下、侧衬板上设置有圆孔,相应位置上的下模上设置有螺纹孔;
所述上模上设置有与下模相应的锤头组件放置槽以及金属锤头套,所述锤头在上下模上的金属锤头套按压下,完成钢绞线与锤头的压铆。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宏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江都区宏达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