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自适应异形编辑框的方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215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文字自适应异形编辑框的方法和一种文字自适应异形编辑框的装置。所述文字自适应异形编辑框的方法例如包括步骤:生成节目的文本编辑区域;获取待填充文字内容;获取异形编辑框类型;根据所述异形编辑框类型在所述文本编辑区域内生成异形编辑框;填充所述文字内容至所述异形编辑框。本实施例实现了文字内容自适应异形编辑框,从而提高了文本节目的展示形式多样化,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文字自适应异形编辑框的方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媒体播控
,尤其涉及一种文字自适应异形编辑框的方法和一种文字自适应异形编辑框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LED显示屏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云端发布节目时通常支持文本节目的编辑与发布。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文本节目播放只支持文本节目矩形区域播放,但矩形区域播放在某些情况下并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如果需要播放圆形区域、菱形区域的文字内容时,就无法满足,使得用户体验不够友好。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文字自适应异形编辑框的方法和一种文字自适应异形编辑框的装置,以实现文字内容适应异形编辑框,从而提高文本节目的展示形式多样化,提高用户体验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字自适应异形编辑框的方法,包括:生成文本编辑区域;获取待填充文字内容;获取异形编辑框类型;根据所述异形编辑框类型在所述文本编辑区域内生成异形编辑框;填充所述文字内容至所述异形编辑框。本实施例提供的文字自适应异形编辑框的方法通过获取待填充文字内容,在文本编辑区域内根据获取的异形编辑框类型生成异形编辑框,再将获取的文字内容填入异形编辑框,实现了文字内容适应异形编辑框,从而提高了文本节目的展示形式多样化,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异形编辑框类型在所述文本编辑区域内生成异形编辑框包括:获取所述文本编辑区域的位置信息和尺寸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尺寸信息在所述文本编辑区域内生成所述异形编辑框。<br>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异形编辑框的边界与所述文本编辑区域的边界相接,且所述异形编辑框与所述文本编辑区域的形状不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充所述文字内容至所述异形编辑框包括:获取文字内容的字体大小;根据所述文本编辑区域的所述位置信息、所述尺寸信息和所述文字内容的所述字体大小逐行确定所述异形编辑框的文字行和所述文字行可填充的文字数量;根据所述文字行和所述文字行可填充的所述文字数量填充所述文字内容至所述异形编辑框。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文字行包括第一文字行和第二文字行;所述根据所述文本编辑区域的所述位置信息、所述尺寸信息和所述文字内容的所述字体大小逐行确定所述异形编辑框的文字行包括: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所述尺寸信息和预设高度确定所述第一文字行的上限;根据所述第一文字行的所述上限和所述字体大小确定所述第一文字行的下限;将所述第一文字行的所述下限作为所述第二文字行的上限;根据所述第二文字行的上限和所述字体大小确定所述第二文字行的下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文本编辑区域的所述位置信息、所述尺寸信息和所述文字内容的所述字体大小逐行确定所述文字行可填充的文字数量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文字行的所述上限和所述异形编辑框确定所述第一文字行的上限宽度;根据所述第一文字行的所述下限和所述异形编辑框确定所述第一文字行的下限宽度;根据所述上限宽度、所述下限宽度和所述字体大小确定所述第一文字行可填充的文字数量。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字自适应异形编辑框的装置,包括:文本编辑区域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文本编辑区域;文字内容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填充文字内容;异形编辑框类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异形编辑框类型;异形编辑框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异形编辑框类型在所述文本编辑区域内生成异形编辑框;文字内容填充模块,用于填充所述文字内容至所述异形编辑框。本实施例的文字自适应异形编辑框的装置设置有文本编辑区域生成模块、文字内容获取模块、异形编辑框类型获取模块、异形编辑框生成模块和文字内容填充模块,从而可以通过获取待填充文字内容,在文本编辑区域内根据获取的异形编辑框类型生成异形编辑框,再将获取的文字内容填入异形编辑框,实现了文字内容适应异形编辑框,从而提高了文本节目的展示形式多样化,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异形编辑框生成模块包括:文本编辑区域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文本编辑区域的位置信息和尺寸信息;异形编辑框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尺寸信息在所述文本编辑区域内生成所述异形编辑框。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异形编辑框的边界与所述文本编辑区域的边界相接,且所述异形编辑框与所述文本编辑区域的形状不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文字内容填充模块包括:字体大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文字内容的字体大小;文字行可填充的文字数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文本编辑区域的所述位置信息、所述尺寸信息和所述文字内容的所述字体大小逐行确定所述异形编辑框的文字行和所述文字行可填充的文字数量;文字内容填充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文字行和所述文字行可填充的所述文字数量填充所述文字内容至所述异形编辑框。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字自适应异形编辑框的系统,包括:存储器和连接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上所述的文字自适应异形编辑框的方法。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上所述的文字自适应异形编辑框的方法。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可以具有以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获取待填充文字内容,在文本编辑区域内根据获取的异形编辑框类型生成异形编辑框,再将获取的文字内容填入异形编辑框,实现了文字内容适应异形编辑框,从而提高了文本节目的展示形式多样化,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度。此外,通过文字行的上限和下限来确定文字行可填入的文字数量,使得文字内容填充异形编辑框更加精确,从而更好地提高了文本节目异形编辑框的节目展示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字自适应异形编辑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图1中S40步骤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图1中S50步骤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文字自适应异形编辑框的页面的示意图。图5为文字自适应异形编辑框的另一页面的示意图。图6为异形编辑框的坐标信息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字自适应异形编辑框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异形编辑框生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中文字内容填充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字自适应异形编辑框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文字自适应异形编辑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生成文本编辑区域;/n获取待填充文字内容;/n获取异形编辑框类型;/n根据所述异形编辑框类型在所述文本编辑区域内生成异形编辑框;/n填充所述文字内容至所述异形编辑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文字自适应异形编辑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文本编辑区域;
获取待填充文字内容;
获取异形编辑框类型;
根据所述异形编辑框类型在所述文本编辑区域内生成异形编辑框;
填充所述文字内容至所述异形编辑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字自适应异形编辑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异形编辑框类型在所述文本编辑区域内生成异形编辑框包括:
获取所述文本编辑区域的位置信息和尺寸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尺寸信息在所述文本编辑区域内生成所述异形编辑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文字自适应异形编辑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编辑框的边界与所述文本编辑区域的边界相接,且所述异形编辑框与所述文本编辑区域的形状不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文字自适应异形编辑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所述文字内容至所述异形编辑框包括:
获取所述文字内容的字体大小;
根据所述文本编辑区域的所述位置信息、所述尺寸信息和所述文字内容的所述字体大小逐行确定所述异形编辑框的文字行和所述文字行可填充的文字数量;
根据所述文字行和所述文字行可填充的所述文字数量填充所述文字内容至所述异形编辑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文字自适应异形编辑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字行包括第一文字行和第二文字行;所述根据所述文本编辑区域的所述位置信息、所述尺寸信息和所述文字内容的所述字体大小逐行确定所述异形编辑框的文字行包括: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所述尺寸信息和预设高度确定所述第一文字行的上限;
根据所述第一文字行的所述上限和所述字体大小确定所述第一文字行的下限;
将所述第一文字行的所述下限作为所述第二文字行的上限;
根据所述第二文字行的上限和所述字体大小确定所述第二文字行的下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文字自适应异形编辑框的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雷雷辛来韩丹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