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装置以及存储有判断程序的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2076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对由印刷前处理装置生成的后处理指示信息相对于后处理的完成而言是否适当进行判断的判断装置以及存储有判断程序的存储介质。判断装置(1)具备第一存储部(10)和判断部(12)。在第一存储部(10)中,存储有基于印刷的后处理的加工技术诀窍而被规定的后处理装置(4)的加工规则。判断装置(1)还具备输入部,所述输入部经由第一网络而接受新的加工规则的追加、既存的加工规则的变更以及既存的加工规则的删除的输入。判断部(12)对由后处理装置(4)生成的后处理指示信息是否符合该加工规则进行判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判断装置以及存储有判断程序的存储介质
涉及一种对针对与制书相关的印刷后处理装置的后处理指示信息是否适当进行判断的判断装置以及判断程序。
技术介绍
在与制书相关的印刷的后处理(以下,简称为“后处理”)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处理。例如,在平装书的情况下,存在裁切、折页、配页、铣背、装订、包封面以及精切这样的后处理。而且,利用了与各个后处理相对应的装置(以下,称为“后处理装置”)。近年来,虽然存在多品种小批量化的需求,但每当变更任务时就要根据人手来设定后处理装置浪费了时间。因此,为了缩短这些后处理装置中的设定时间,正在实施由计算机实现的自动化。具体而言,(1)印刷的前处理装置(以下,简称为“前处理装置”)考虑印刷的后处理装置(以下,简称为“后处理装置”)的规格而进行拼版。(2)接下来,前处理装置生成与该拼版相对应的后处理指示信息,并且,转换为后处理装置可解析的共同的格式。(3)后处理装置按照被转换的后处理指示信息而执行后处理。由此,在后处理前能够大幅度地节省劳力。作为其格式,例如,在制书加工行业中利用了JDF(JobDefinitionFormat,工作定义格式)。但是,存在后处理指示信息的参数不符合后处理装置的规格而后处理装置无法对被印刷的薄片进行后处理的情况。因此,开发了如下的装置,即,对被生成的后处理指示信息是否符合后处理装置的规格进行判断,并且,在不符合的情况下对拼版进行变更以符合后处理装置的规格的装置。例如,日本特开2010-79673所公开的图像处理装置通过拼版信息解析单元来对拼版进行解析,并通过功能取得单元来取得后处理装置的规格,且在后处理装置无法对基于拼版而印刷出的薄片进行后处理的情况下,通过拼版信息变更单元而将拼版变更为能够由后处理装置进行后处理的拼版。由此,解决了后处理装置无法对被印刷出的薄片进行后处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可是,存在即使以符合后处理装置的规格的方式变更了拼版也未适当地进行制书的问题。具体而言,例如,虽然按照与变更后的拼版相对应的后处理指示信息通过后处理装置而实施了后处理,但由于拼版中的封面和书芯的位置关系不当,因此,存在在书芯从封面露出的状态下实施后处理或者书的完成较差且书的内容分开的可能性较高的情况。即,在是否符合后处理装置的规格的判断中,无法对后处理指示信息相对于后处理的完成而言是否适当进行判断。此外,在通过利用作用不同的多个后处理装置来进行多个后处理从而实施非常多的种类的制书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在前处理中考虑到这些制书中的后处理的全部参数的情况。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对通过前处理装置生成的后处理指示信息相对于后处理装置中的后处理的完成而言是否适当进行判断的判断装置以及判断程序。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与制书相关的判断装置具备:第一存储部,其存储有基于印刷的后处理的加工技术诀窍而被规定的后处理装置的加工规则;第一输入部,其接受与所述加工规则的更新相关的信息的输入;更新部,其基于所输入的与所述更新相关的信息,而对被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部中的所述加工规则进行更新;判断部,其对通过前处理装置生成的后处理指示信息是否符合所述加工规则进行判断。也可以设为如下的方式,即,上述判断装置还具备第二输入部,所述第二输入部接受与所述后处理装置的规格的变更相关的信息的输入,所述更新部基于所输入的与所述规格的变更相关的信息而对被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部中的所述后处理装置的规格进行更新,所述判断部还对所述后处理指示信息是否符合所述后处理装置的规格进行判断。也可以设为如下的方式,即,上述判断装置在能够经由网络而与所述前处理装置进行通信且从所述前处理装置接收到所述后处理指示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判断部对接收到的所述后处理指示信息是否符合所述加工规则进行判断。也可以设为如下的方式,即,上述判断装置在能够经由网络而与所述后处理装置进行通信且从所述后处理装置接收到与所述规格的变更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更新部基于与所述规格的变更相关的信息,而对被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部中的所述后处理装置的规格进行更新。在上述判断装置中,在所述后处理指示信息中,包括针对例如裁切部、折页部、配页部、铣背部、上胶部、装订部、包封面部、精切部中的至少一个的指示信息。在上述判断装置中,所述加工规则对例如(1)封面与书芯的大小之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拼版中的裁掉区域的宽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3)背宽与铣背宽度之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4)拼版中的页之间的配置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规定。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判断程序为使计算机作为上述判断装置而发挥功能的程序。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对通过前处理装置生成的后处理指示信息相对于后处理装置中的后处理的完成而言是否适当进行判断。附图说明图1为利用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判断装置的与制书相关的整个加工系统的概要图。图2为表示图1所示的判断装置的硬件结构的图。图3为图1所示的前处理装置的功能框图以及判断装置的功能框图。图4为被存储于图1所示的第一存储部中的加工规则的一个示例。图5为表示图1所示的判断装置的判断动作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为,利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判断装置1的与制书相关的整个加工系统的概要图。加工系统具备前处理装置2、印刷装置3和后处理装置4。前处理装置2、印刷装置3以及后处理装置4既可以未被物理性地连接,也可以被一列式地连接。前处理装置2由计算机等构成,并能够经由第二网络N2而与判断装置1相互进行通信。如后文详细所述的那样,前处理装置2在被输入前处理指示信息时,执行拼版,并且生成印刷指示信息以及后处理指示信息。印刷指示信息以及后处理指示信息被转换为共同的格式(例如,JDF)。前处理装置2经由第二网络N2而将后处理指示信息发送至判断装置1。如图2所示,判断装置1由计算机C构成。计算机C具有通信部C1、控制部C2、存储器C3和一个以上的辅助存储装置C4。辅助存储装置(auxiliarystorage)C4为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作为一个示例,可以列举磁盘、光磁盘、CD-ROM、DVD-ROM、半导体存储器等。在辅助存储装置中,例如存储有OS(OperationSystem,操作系统)、判断程序、后处理装置4的加工规则被数据库化的第一数据库、后处理装置4的规格被数据库化的第二数据库。控制部C2为具备中央运算装置(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等的处理电路(processingcircuitry)。处理电路所具备的CPU通过将被存储于辅助存储装置中的程序(例如,判断程序)读取至存储器中,并执行信息的加工/运算处理,从而实现后述的各种功能。换言之,判断程序使计算机C作为判断装置1来发挥功能。判断装置1在通过通信部C1接收到后处理指示信息J时,对后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判断装置,具备:/n第一存储部,其存储有基于印刷的后处理的加工技术诀窍而被规定的后处理装置的加工规则;/n第一输入部,其接受与所述加工规则的更新相关的信息的输入;/n更新部,其基于所输入的与所述更新相关的信息,而对被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部中的所述加工规则进行更新;/n判断部,其对通过前处理装置生成的后处理指示信息是否符合所述加工规则进行判断。/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31 JP 2019-1985861.一种判断装置,具备:
第一存储部,其存储有基于印刷的后处理的加工技术诀窍而被规定的后处理装置的加工规则;
第一输入部,其接受与所述加工规则的更新相关的信息的输入;
更新部,其基于所输入的与所述更新相关的信息,而对被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部中的所述加工规则进行更新;
判断部,其对通过前处理装置生成的后处理指示信息是否符合所述加工规则进行判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断装置,其中,
还具备:
第二存储部,其存储有所述后处理装置的规格;
第二输入部,其接受与所述后处理装置的规格的变更相关的信息的输入,
所述更新部基于所输入的与所述规格的变更相关的信息,而对被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部中的所述后处理装置的规格进行更新,
所述判断部还对所述后处理指示信息是否符合所述后处理装置的规格进行判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断装置,其中,
在能够经由网络而与所述前处理装置进行通信且从所述前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大志木谷孝则
申请(专利权)人:好利用国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