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珍专利>正文

一种轴承游隙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1764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游隙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属于轴承加工技术领域。一种轴承游隙检测系统,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外壁连接有轴承主体,轴承主体包括轴承外环和轴承内环,轴承内环转动连接在轴承外环的内圈,底座的顶部还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远离底座的一端连接有十字壳体,十字壳体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外壁连接有第一旋钮,转动杆外壁还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外壁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转动连接在十字壳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快速将待测轴承装夹定位,并测量转动状态下的轴承轴向游隙,有利于对轴承参数进行精准采集,提高数据测量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游隙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轴承游隙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轴承游隙是轴承滚动体与轴承内外圈壳体之间的间隙,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使轴承游隙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运转时的游隙(称作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202010832908.4的中国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滚动轴承径向游隙检测装置,包括底板、千分表、轴承固定机构和轴承顶升机构;底板竖直设置,千分表固定在底板的顶部,轴承顶升机构设置在底板的底部,轴承固定机构设置在底板的中部,底板上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有滑槽,滑槽穿过轴承固定机构和轴承顶升机构的中心处,与千分表上的测量杆在同一直线上;轴承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螺纹杆、固定柱和固定压板;第一螺纹杆的竖直固定在底板上,滑槽穿过第一螺纹杆的中心处,固定柱螺纹设置在第一螺纹杆上,固定压板固定在固定柱远离第一螺纹杆的一端;该装置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游隙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不佳的问题,而且适用于不同大小的轴承的检测,但仍存在缺陷,由于其轴承在测量时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仅能获得静止状态下轴承的游隙数据,轴承游隙数据不全面,检测的游隙可能存在较大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轴承游隙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游隙检测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外壁连接有轴承主体,所述轴承主体包括轴承外环和轴承内环,所述轴承内环转动连接在轴承外环的内圈,所述底座的顶部还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远离底座的一端连接有十字壳体,所述十字壳体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壁连接有第一旋钮,所述转动杆外壁还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外壁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转动连接在十字壳体内,所述第一螺杆外壁还螺纹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外壁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一套筒的一端连接有抵压件,所述抵压件与轴承外环的外壁活动相抵,所述十字壳体外壁连接有直杆,所述直杆远离十字壳体的一端连接有检测机构。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连接杆呈圆周对称设置在直杆的外侧。优选的,所述抵压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外壁,所述外壳的内壁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壁套接有压辊,所述压辊与轴承外环的外壁活动相抵。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连接块和连接板,所述连接块和连接板均固定连接在直杆的外壁,所述连接块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外壁连接有弧形压板,所述弧形压板与轴承内环的内壁活动相抵,所述滑动杆远离弧形压板的一端连接有移动板,所述滑动杆外壁套接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连接块和移动板的外壁。优选的,所述连接板远离转动杆的一端连接有千分表,所述千分表的测头与移动板相抵。优选的,所述弧形压板的顶部外壁连接有配重块,所述弧形压板远离配重块的一侧外壁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外壁设置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转轴外壁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外壁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转动连接在外壳内,所述连接杆外壁开凿有与第二螺杆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二螺杆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外壁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远离第二套筒的一端连接有夹持件。优选的,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所述第一连板连接在活动板的外壁,所述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连板与轴承内环的外壁活动相抵。优选的,所述底座内转动连接有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外壁连接有第二旋钮,所述第三螺杆外壁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底座外壁开凿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且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在移动块的底壁。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轴承游隙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对轴承主体游隙进行检测时,首先使轴承主体按压在移动块的外侧,然后转动第二旋钮,使第二旋钮带动第三螺杆转动,使第三螺杆外侧的滑块移动,使移动块向连接座处移动,直至移动块与外壳相抵,此时轴承主体置于四个外壳之间,随后转动第一旋钮,使第一旋钮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使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螺杆转动,使第一套筒在第一螺杆外侧移动,进而调整外壳与轴承主体之间的距离,使压辊与轴承外环相抵,进而对轴承主体进行固定限位,此时直杆置于轴承主体的中心轴线上;S2:由于轴承主体竖直放置,轴承内环因游隙会下移,且滑动杆在配重块的作用下,进一步对轴承内环下压,随后手动转动轴承外环,轴承外环与压辊之间存在摩擦力会相对转动,而轴承内环在弧形压板底部的橡胶垫的防滑纹的作用下静置不动,在轴承外环转动的过程中,由于轴承外环与轴承内环之间的间隙不同,使得轴承外环挤压轴承内环,轴承内环又将力作用给弧形压板,使弧形压板通过滑动杆带动移动板上下移动,第一弹性元件时而收缩,时而拉伸,使千分表的测头对移动板的上下移动进行测量,从而测量转动状态下的轴承游隙,有利于对轴承参数进行精准采集;S3:在轴承外环带动压辊转动的过程中,压辊带动转轴转动,使转轴外侧的第一齿轮与第二螺杆外侧的第二齿轮相互啮合,进而使第二螺杆转动,使第二套筒带动夹持件对轴承内环进一步固定,避免轴承内环转动,影响检测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游隙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轴承游隙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通过轴承外环转动,轴承内环不转动,使得轴承外环转动过程中底部内圈挤压轴承内环,轴承内环又将力作用给弧形压板,使弧形压板通过滑动杆带动移动板上下移动,第一弹性元件时而收缩,时而拉伸,使千分表的测头对移动板的上下移动进行测量,从而测量转动状态下的轴承游隙,有利于对轴承参数进行精准采集。2、该轴承游隙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通过转动第一旋钮,使第一旋钮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使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螺杆转动,使第一套筒在第一螺杆外侧移动,进而调整外壳与轴承主体之间的距离,使压辊与轴承外环相抵,进而对轴承主体进行快速固定限位。3、该轴承游隙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通过在弧形压板的顶部外壁设置配重块,对轴承内环下压,使轴承内环因轴承间隙而下移,轴承内环的中心轴线与轴承外环的中心轴线不在同一直线,在弧形压板的底部设置橡胶垫,可以使轴承内环在防滑纹的作用下静置不动,避免轴承内环转动。4、该轴承游隙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通过在轴承外环带动压辊转动的过程中,压辊带动转轴转动,使转轴外侧的第一齿轮与第二螺杆外侧的第二齿轮相互啮合,进而使第二螺杆转动,使第二套筒带动夹持件对轴承内环进一步限定,避免轴承内环转动,影响检测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游隙检测系统,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2),所述移动块(2)外壁连接有轴承主体,所述轴承主体包括轴承外环(3)和轴承内环(301),所述轴承内环(301)转动连接在轴承外环(3)的内圈,所述底座(1)的顶部还连接有连接座(4),所述连接座(4)远离底座(1)的一端连接有十字壳体(5),所述十字壳体(5)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01),所述转动杆(501)外壁连接有第一旋钮(5011),所述转动杆(501)外壁还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012),所述第一锥齿轮(5012)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5021),所述第二锥齿轮(5021)外壁连接有第一螺杆(502),所述第一螺杆(502)转动连接在十字壳体(5)内,所述第一螺杆(502)外壁还螺纹连接有第一套筒(5022),所述第一套筒(5022)外壁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远离第一套筒(5022)的一端连接有抵压件,所述抵压件与轴承外环(3)的外壁活动相抵,所述十字壳体(5)外壁连接有直杆(503),所述直杆(50)远离十字壳体(5)的一端连接有检测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游隙检测系统,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2),所述移动块(2)外壁连接有轴承主体,所述轴承主体包括轴承外环(3)和轴承内环(301),所述轴承内环(301)转动连接在轴承外环(3)的内圈,所述底座(1)的顶部还连接有连接座(4),所述连接座(4)远离底座(1)的一端连接有十字壳体(5),所述十字壳体(5)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01),所述转动杆(501)外壁连接有第一旋钮(5011),所述转动杆(501)外壁还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012),所述第一锥齿轮(5012)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5021),所述第二锥齿轮(5021)外壁连接有第一螺杆(502),所述第一螺杆(502)转动连接在十字壳体(5)内,所述第一螺杆(502)外壁还螺纹连接有第一套筒(5022),所述第一套筒(5022)外壁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远离第一套筒(5022)的一端连接有抵压件,所述抵压件与轴承外环(3)的外壁活动相抵,所述十字壳体(5)外壁连接有直杆(503),所述直杆(50)远离十字壳体(5)的一端连接有检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游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连接杆(6)呈圆周对称设置在直杆(503)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游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件包括外壳(7),所述外壳(7)固定连接在连接杆(6)的外壁,所述外壳(7)的内壁连接有转轴(701),所述转轴(701)外壁套接有压辊(702),所述压辊(702)与轴承外环(3)的外壁活动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游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连接块(8)和连接板(9),所述连接块(8)和连接板(9)均固定连接在直杆(503)的外壁,所述连接块(8)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801),所述滑动杆(801)外壁连接有弧形压板(802),所述弧形压板(802)与轴承内环(301)的内壁活动相抵,所述滑动杆(801)远离弧形压板(802)的一端连接有移动板(803),所述滑动杆(801)外壁套接有第一弹性元件(804),所述第一弹性元件(80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连接块(8)和移动板(803)的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承游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9)远离转动杆(501)的一端连接有千分表(10),所述千分表(10)的测头与移动板(803)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承游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压板(802)的顶部外壁连接有配重块(8021),所述弧形压板(802)远离配重块(8021)的一侧外壁连接有橡胶垫(8022),所述橡胶垫(8022)外壁设置有防滑纹。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游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701)外壁连接有第一齿轮(7011),所述第一齿轮(7011)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7031),所述第二齿轮(7031)外壁连接有第二螺杆(703),所述第二螺杆(703)转动连接在外壳(7)内,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珍
申请(专利权)人:丁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