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抱箍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1679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抱箍和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能够增大抱箍适用的杆体范围。该抱箍包括:绑带、绑带扣、支撑件和驱动件;所述绑带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绑带扣包括扣头、扣身和扣尾,扣头和扣尾分别位于扣身的两侧并与扣身连接,所述扣尾与所述绑带的一端连接,所述扣头能够与任意一个所述固定孔固定,以使所述绑带抱设于已有杆体上;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扣身用于朝向所述已有杆体的一侧,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扣身之间连接有所述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支撑件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扣身的方向移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抱箍用于将路由器、摄像头、天线等电子设备固定于已有杆体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抱箍和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抱箍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路由器、摄像头、天线等电子设备可以采用抱箍固定于已有的栏杆、栅栏、落水管、灯柱等杆体上。示例的,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抱箍01,如图1所示,抱箍01包括钢带011和钢带扣012,钢带011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固定孔013,钢带011的一端与钢带扣012连接,钢带扣012能够与任意一个固定孔013连接。这样,通过钢带扣012与不同的固定孔013固定,使得抱箍01能够抱紧于多种截面尺寸的杆体02上(如图2所示)。但是,由于相邻两个固定孔013之间存在一定间距,因此,图1所示的抱箍01适用的杆体02范围仍然有限,在固定于某些直径的杆体上时,会出现抱不紧的情况,导致固定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抱箍和电子设备,能够增大抱箍适用的杆体范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抱箍,包括:绑带、绑带扣、支撑件和驱动件;绑带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固定孔;绑带扣包括扣头、扣身和扣尾,扣头和扣尾分别位于扣身的两侧并与该扣身连接,扣尾与绑带的一端连接,扣头能够与任意一个固定孔固定,以使绑带抱设于已有杆体上;支撑件位于扣身用于朝向已有杆体的一侧,支撑件与扣身之间连接有驱动件,驱动件用于驱动支撑件向靠近或远离扣身的方向移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抱箍,由于该抱箍包括绑带和绑带扣,绑带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固定孔,绑带扣包括扣头、扣身和扣尾,扣头和扣尾分别位于扣身的两侧并与该扣身连接,扣尾与绑带的一端连接,扣头能够与任意一个固定孔固定,以使绑带抱设于已有杆体上,又由于抱箍包括支撑件和驱动件,支撑件位于扣身用于朝向已有杆体的一侧,支撑件与扣身之间连接有驱动件,驱动件用于驱动支撑件向靠近或者远离扣身的方向移动,因此,通过扣头与不同的固定孔固定,使得抱箍能够直接抱紧于多个固定孔所限定的多种截面尺寸的杆体上,而当杆体的截面尺寸不同于这多种截面尺寸的任意一种时,可以将绑带绕过杆体,并通过扣头与固定孔固定,以使绑带抱设于杆体上,然后通过驱动件驱动支撑件向远离扣身的方向移动以挤压杆体,使得绑带抱紧于杆体上,从而使抱箍能够抱紧于具有上述多种截面尺寸之外的其他截面尺寸的杆体上,从而增大了抱箍适用的杆体范围。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驱动件为手拧螺杆,手拧螺杆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手拧部、螺杆部和连接部;扣身上设有螺纹孔,手拧部位于扣身远离支撑件的一侧,螺杆部旋合于螺纹孔内,连接部与支撑件连接。这样,操作手拧部,即可带动支撑件向靠近或者远离扣身的方向移动,此驱动件的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成本低。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选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选实现方式中,连接部与支撑件可旋转连接,且连接部与支撑件之间的旋转轴线与螺杆部的中轴线共线。这样,支撑件与连接部不固定,在旋转手拧螺杆以驱动支撑件挤压杆体时,支撑件在杆体的摩擦作用下不会随着手拧螺杆一起旋转,从而能够避免支撑件在挤压杆体的同时与杆体之间产生摩擦磨损。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选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支撑件与扣身之间设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允许支撑件向靠近或远离扣身的方向移动,阻止支撑件相对于扣身旋转。这样,在旋转手拧螺杆时,通过限位结构能够阻止支撑件相对于扣身旋转,避免支撑件在挤压杆体的同时与杆体之间产生摩擦。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选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选实现方式中,限位结构包括方形限位孔和限位凸起,方形限位孔和限位凸起中的一个设置于扣身上,方形限位孔和限位凸起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支撑件上,方形限位孔的轴向与螺杆部的轴向相同,限位凸起容纳于方形限位孔内并能够沿方形限位孔的轴向滑动,且限位凸起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分别与方形限位孔的相对两个内壁贴合。此限位结构通过限位凸起沿方形限位孔的轴向滑动,以允许支撑件向靠近或远离扣身的方向移动,同时此限位结构通过方形限位孔的两个内侧面与限位凸起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贴合,以阻止限位凸起在方形限位孔内旋转,从而阻止支撑件相对于扣身旋转,此限位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选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选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扣头上设有绑带孔,绑带孔允许绑带穿过,绑带孔的内壁上设有挂舌,固定孔能够挂接于挂舌上。这样,将绑带穿过绑带孔,并通过挂舌与固定孔挂接实现了扣头与固定孔之间的固定,此结构简单,方便操作。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选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选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抱箍还包括弹性垫,弹性垫至少设置于支撑件远离扣身的一端。这样,在驱动件驱动支撑件向远离扣身的方向移动以挤压杆体时,弹性垫与杆体接触,避免将杆体压变形。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选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选实现方式中,弹性垫远离扣身的表面设有防滑结构。这样,当本申请实施例的抱箍抱紧于杆体上时,弹性垫上的防滑结构与杆体接触,能够避免抱箍沿杆体滑落。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或第七种可选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选实现方式中,弹性垫远离扣身的表面为第一仿形面,第一仿形面与杆体的表面相适应。这样,当本申请实施例的抱箍抱紧于杆体上时,第一仿形面与杆体的表面贴合,贴合面积较大,使得弹性垫与杆体之间的挤压力作用于较大面内,避免将杆体压变形。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选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选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抱箍还包括至少一个绑带收纳件,每个绑带收纳件上均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并排布置,绑带收纳件通过第一通孔穿设于绑带用于抱设已有杆体的部分,绑带未用于抱设已有杆体的部分能够穿设于第二通孔内。这样,通过绑带收纳件对绑带未用于抱设已有杆体的部分实现了收纳,保证了抱箍在固定于杆体上后的外观整洁性,且绑带收纳件能够沿绑带的长度方向滑动,以调整绑带收纳件的位置,从而使绑带收纳件能够收纳不同长度的绑带未用于抱设已有杆体的部分。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选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选实现方式中,绑带收纳件用于与已有杆体贴合的表面设有防滑结构。这样,当本申请实施例的抱箍抱紧于杆体上时,绑带收纳件上的防滑结构与杆体接触,能够避免抱箍沿杆体滑落。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种或第十种可选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绑带收纳件用于与已有杆体贴合的表面为第二仿形面,第二仿形面与杆体的表面相适应。这样,当本申请实施例的抱箍抱紧于杆体上时,第二仿形面与杆体的表面贴合,贴合面积较大,使得绑带收纳件与杆体之间的挤压力作用于较大面内,避免绑带收纳件和杆体在相互挤压过程中产生损坏。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种、第十种或第十一种可选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选实现方式中,绑带收纳件的材料为硅胶。硅胶的韧性较高,能够避免在沿绑带滑动时,被绑带划伤。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选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选实现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抱箍,其特征在于,包括:绑带、绑带扣、支撑件和驱动件;/n所述绑带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固定孔;/n所述绑带扣包括扣头、扣身和扣尾,所述扣头和所述扣尾分别位于所述扣身的两侧并与所述扣身连接,所述扣尾与所述绑带的一端连接,所述扣头能够与任意一个所述固定孔固定,以使所述绑带抱设于已有杆体上;/n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扣身用于朝向所述已有杆体的一侧,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扣身之间连接有所述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支撑件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扣身的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抱箍,其特征在于,包括:绑带、绑带扣、支撑件和驱动件;
所述绑带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固定孔;
所述绑带扣包括扣头、扣身和扣尾,所述扣头和所述扣尾分别位于所述扣身的两侧并与所述扣身连接,所述扣尾与所述绑带的一端连接,所述扣头能够与任意一个所述固定孔固定,以使所述绑带抱设于已有杆体上;
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扣身用于朝向所述已有杆体的一侧,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扣身之间连接有所述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支撑件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扣身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手拧螺杆,所述手拧螺杆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手拧部、螺杆部和连接部;
所述扣身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手拧部位于所述扣身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一侧,所述螺杆部旋合于所述螺纹孔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件可旋转连接,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件之间的旋转轴线与所述螺杆部的中轴线共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扣身之间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允许所述支撑件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扣身的方向移动,阻止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扣身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方形限位孔和限位凸起,所述方形限位孔和所述限位凸起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扣身上,所述方形限位孔和所述限位凸起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方形限位孔的轴向与所述螺杆部的轴向相同,所述限位凸起容纳于所述方形限位孔内并能够沿所述方形限位孔的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洋洋王彬周亚民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