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弹簧上支座、车辆空气弹簧组件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1649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空气弹簧上支座、车辆空气弹簧组件和车辆。所述空气弹簧上支座(100)用于车辆的空气弹簧,其中,所述空气弹簧上支座(100)构造成具有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分体式结构,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下壳体(2)彼此连接并且形成容纳空间(3),所述空气弹簧上支座(100)还具有衬套(4),所述衬套(4)布置在所述容纳空间(3)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弹簧上支座、车辆空气弹簧组件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用空气弹簧上支座、汽车空气弹簧组件和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在生活中的普及,人们对汽车的行驶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在经过不平路面时会产生颠簸,路面对车轮的冲击会传递给车身。弹簧能够对冲击进行缓冲,将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延缓车身所受载荷,以减轻车身的上下颠簸程度。空气弹簧的缓冲作用较普通的螺旋弹簧更为明显。另外空气弹簧还具有调节车身高度的功能,此功能是螺旋弹簧所不具备的。基于上述两点原因,空气弹簧的应用越来越多,尤其在对舒适性要求较高的豪华车上,空气弹簧几乎成了标配。空气弹簧上支座作为载荷传递的关键部件之一,要求其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以确保车身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同时还需要有合适的衬套刚度,以获得较好的舒适性。目前,大多空气弹簧上支座衬套采用过盈压入,衬套外管与上支座壳体之间采用过盈配合。但这种配合形式必然导致衬套外管或者上支座壳体变形。如果衬套外管装有O形密封圈,则在过盈压入时很大可能破坏密封圈。过盈压入的另外一个弊端是不可拆卸。当衬套压出时将需要很大的压出力,这必然导致衬套或者壳体破坏。这种不可拆卸的弊端对零件售后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当衬套失效时,由于衬套不可更换,需要更换整个空气弹簧,有时是更换整个空气弹簧带减振器总成。这样售后换件成本将大大增加,消费者抱怨很大。CN111873737A涉及汽车底盘空气悬架
,公开一种空气弹簧上支架及汽车底盘空气悬架。其中空气弹簧上支架包括底板、支撑板和加强板,其中底板与空气弹簧连接;支撑板设置于底板的上方,包括主板和设置于主板两侧的两个翼板,主板与车架连接,翼板和主板呈夹角设置;加强板设置于底板和空气弹簧之间,加强板包括平板与设置于平板两侧的两个竖板,平板与内凹结构的底壁抵接,竖板与底板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上支座不易拆卸衬套导致售后换件成本高的问题,同时对所配合的零件起到减振缓冲作用。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旨在解决或者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其它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空气弹簧上支座、车辆空气弹簧组件和车辆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而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弹簧上支座,所述空气弹簧上支座用于车辆的空气弹簧,其中,所述空气弹簧上支座构造成具有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分体式结构,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彼此连接并且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空气弹簧上支座还具有衬套,所述衬套布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可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衬套由外向内具有衬套外管、衬套橡胶以及衬套内管。可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空气弹簧上支座具有下列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衬套外管与所述上壳体在径向为过盈配合;所述衬套外管与所述下壳体在径向为间隙或过渡配合;所述衬套橡胶与所述上壳体在轴向为过盈配合;所述衬套橡胶与所述下壳体在轴向为过盈配合;所述衬套外管与所述上壳体在轴向为间隙配合;所述衬套外管与所述下壳体在轴向为间隙配合。可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衬套内管具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安装和固定所述车辆的减振器活塞杆。可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衬套内管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构造成平面。可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空气弹簧上支座具有下列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上壳体采用铸铝、锻铝、铸铁或锻钢材料制成;所述下壳体采用铸铝、锻铝、铸铁或锻钢材料制成;所述衬套外管采用钢材冲压或者钢管机加工制成;所述衬套内管采用钢材或铝材经冲压或冷镦制成。可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衬套外管上布置有O形密封圈,并且所述O形密封圈抵靠所述下壳体的内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空气弹簧组件,其中,所述车辆空气弹簧组件具有彼此连接的车辆空气弹簧以及上述任一种空气弹簧上支座。可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辆空气弹簧的皮囊箍设于所述下壳体的下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具有上述任一种车辆空气弹簧组件。所提供的空气弹簧上支座、车辆空气弹簧组件和车辆的有益之处包括:解决了传统上支座不易拆卸衬套导致售后换件成本高的问题;实现了上支座衬套可拆换;避免了O形密封圈破坏问题;不伤害减振器活塞杆上的O形密封圈的加工精度;有效减少减振器运动过程中导致所述衬套振动所产生的异响。附图说明参考附图,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的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空气弹簧上支座的剖视图;以及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空气弹簧上支座的轴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容易理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专利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专利技术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或类似表述仅用于描述与区分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应的构件的相对重要性。参考图1和图2,它们分别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空气弹簧上支座100的剖视图以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空气弹簧上支座100的轴侧视图。所述空气弹簧上支座100用于车辆的空气弹簧,其中,所述空气弹簧上支座100构造成具有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分体式结构,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下壳体2彼此连接并且形成容纳空间3,所述空气弹簧上支座100还具有衬套4,所述衬套4布置在所述容纳空间3内。通过将上支座壳体分为两部分,解决了传统上支座不易拆卸衬套导致售后换件成本高的问题;通过采用衬套,能够对所述空气弹簧上支座配合的零件起到减振缓冲作用、例如磨损保护及减少异响等的作用。具体而言,通过技术方案,如果要更换衬套,只需要将上壳体拆卸下来即可,而无需拆卸整个上支座。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下壳体2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彼此连接,特别是上下连接。应当理解,上下连接是相对而言的(包括上支座、上壳体、下壳体的命名方式),并且也不是绝对代表上壳体的所有部分均要位于下壳体上方,而是上壳体大致上、总体上处于下壳体之上即可。关于上下壳体的连接方式,示例性的是,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下壳体2通过螺纹紧固件6彼此固定,所述螺纹紧固件6布置在上下壳体的外侧部分处并且从上至下引入到上下壳体内。螺纹紧固件是一种有内螺纹或是外螺纹的机械零件,一般会作为紧固件使用,方便多个组件的组合。最常见的螺纹紧固件是螺钉、螺母及螺栓。不过也有其它的螺纹紧固件,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弹簧上支座(100),所述空气弹簧上支座(100)用于车辆的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弹簧上支座(100)构造成具有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分体式结构,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下壳体(2)彼此连接并且形成容纳空间(3),所述空气弹簧上支座(100)还具有衬套(4),所述衬套(4)布置在所述容纳空间(3)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弹簧上支座(100),所述空气弹簧上支座(100)用于车辆的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弹簧上支座(100)构造成具有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分体式结构,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下壳体(2)彼此连接并且形成容纳空间(3),所述空气弹簧上支座(100)还具有衬套(4),所述衬套(4)布置在所述容纳空间(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上支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4)由外向内具有衬套外管(41)、衬套橡胶(42)以及衬套内管(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弹簧上支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弹簧上支座(100)具有下列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衬套外管(41)与所述上壳体(1)在径向为过盈配合;
所述衬套外管(41)与所述下壳体(2)在径向为间隙配合;
所述衬套橡胶(42)与所述上壳体(1)在轴向为过盈配合;
所述衬套橡胶(42)与所述下壳体(2)在轴向为过盈配合;
所述衬套外管(41)与所述上壳体(1)在轴向为间隙配合;
所述衬套外管(41)与所述下壳体(2)在轴向为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弹簧上支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内管(43)具有通孔(431),所述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昕昀杨甜姚群飞吴震强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