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罐后台防扬尘降尘系统,包括顶部设置有粉尘排气管的水泥罐、主要由基坑和置于基坑内的蓄水池构成的降尘池、进气口与粉尘排气管连通且出气口置于蓄水池内的粉尘导流管;由于散装水泥在经由水泥罐车注入至水泥罐内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以水泥粉尘为主的粉尘颗粒会随着气流经由粉尘排气管和粉尘导流管进入蓄水池内,通过与蓄水池内的水进行结合沉降,不但可以避免粉尘颗粒对现场环境造成污染,达到有效防扬尘降尘的效果;而且利用蓄水池内的水对粉尘颗粒进行集中过滤沉降,既可以避免降尘所产生的污水到处横流,又可以对水进行重复利用,节约水资源;另外,基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可就地取材完成降尘池的制作,便于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罐后台防扬尘降尘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水泥罐后台防扬尘降尘系统。
技术介绍
周知,散装水泥从出厂到使用,在流通环节中无论经过多少次的倒运,始终会被存储于专用的密封容器或设备中,由于不易受到大气环境因素的影响,不但保证了散装水泥的质量性能,而且存储时间更长;因而,通常被作为大型工程必要的施工原料之一。散装水泥在工程施工现场卸货时,一般是将散装水泥从水泥罐车中注入至施工用水泥罐(又称水泥仓或水泥存储罐)内,在此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水泥粉尘,不但会污染现场环境(如空气、场地等),而且会对现场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鉴于此,为减少或抑制水泥粉尘,通常会在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洒水降尘作业;然而,洒水降尘的作业方式却存在如下弊端:1、当散装水泥注入量较大时,洒水作业所起到的降尘效果并不明显。2、洒水降尘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会到处横流,既污染施工场地,又会严重浪费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泥罐后台防扬尘降尘系统,以降低或减少水泥粉尘对施工现场的污染。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水泥罐后台防扬尘降尘系统,包括:水泥罐,所述水泥罐的顶部设置有粉尘排气管;降尘池,所述降尘池包括设置于地表线以下的基坑和用于蓄水的蓄水池,所述蓄水池与基坑相适配并置于基坑内;以及粉尘导流管,所述粉尘导流管的进气口与粉尘排气管连通、出气口置于蓄水池内。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水池包括底板和围壁,所述底板置于基坑的坑底上,所述围壁沿底板的顶面轮廓线固定设置于底板的表面侧,且所述围壁贴附于基坑的坑壁。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为混凝土板状结构体,所述围壁包括主体围壁部和顶端围壁部,所述主体围壁部为由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成型的结构体,所述顶端围壁部为由砂灰砖砌筑成型的结构体。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壁部还包括设置于主体围壁部的内表面和顶端围壁部的内表面上的抹灰砂浆层。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降尘池还包括回填体,所述回填体置于基坑的坑壁与围壁之间。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填体为由挖掘基坑时产生的土方回填并密实于基坑的坑壁与围壁之间所形成的结构体。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填体为黏土回填体。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粉尘导流管的进气口与粉尘排气管可拆卸连接。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粉尘导流管的进气口通过三通管接头与粉尘排气管相连通,所述三通管接头上设置有管道切换阀。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护栏,所述防护栏沿蓄水池的池口设置或围绕蓄水池的池口设置。依据上述实施例的水泥罐后台防扬尘降尘系统,其包括顶部设置有粉尘排气管的水泥罐、主要由基坑和置于基坑内的蓄水池构成的降尘池、进气口与粉尘排气管连通且出气口置于蓄水池内的粉尘导流管;由于散装水泥在经由水泥罐车注入至水泥罐内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以水泥粉尘为主的粉尘颗粒会随着气流经由粉尘排气管和粉尘导流管进入蓄水池内,通过与蓄水池内的水进行结合沉降,不但可以避免粉尘颗粒进入空气环境中,对现场环境造成污染,达到有效防扬尘降尘的效果;而且利用蓄水池内的水对粉尘颗粒进行集中过滤沉降,既可以避免降尘所产生的污水到处横流,又可以对水进行重复利用,节约水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防扬尘降尘系统的结构布置示意图;图2为一种实施例中移除水泥罐后的蓄水池的整体结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3为一种实施例的蓄水池的局部结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中:100、水泥罐;110、粉尘排气管;200、降尘池;210、基坑;220、蓄水池;221、底板;222、围壁;222-1、主体围壁部;222-2、顶端围壁部;222-3、抹灰砂浆层;230、回填体;300、粉尘导流管;400、三通管接头;500、防护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本技术的水泥罐后台防扬尘降尘系统主要用于对工程施工现场的污染性粉尘颗粒进行降尘处理,更多地用于对如下部分的污染性粉尘颗粒进行降尘处理,即:在散装水泥从水泥罐车注入至施工现场的水泥罐的过程中,由水泥罐的排气管所排出的以水泥粉尘为主的污染性粉尘颗粒(以下均以水泥粉尘为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水泥罐后台防扬尘降尘系统,包括水泥罐100、降尘池200和粉尘导流管300,水泥罐100用于收容由水泥罐车注入的散装水泥,在水泥罐100的顶部设置有粉尘排气管110;降尘池200则包括:设置于地表线以下的基坑210,可预先在现场水泥罐100所处位置的附近区域定位一个基准区域,然后利用诸如挖掘机等现场施工设备沿该基准区域的边线向地表下开挖至预定深度,从而即可在工程施工现场形成基坑210;用于蓄水的蓄水池220,该蓄水池220与基坑210相适配并以嵌入的形式被置于基坑210内,对水泥粉尘进行降尘作业之前,向蓄水池220内注入降尘所需的水;本实施方式中,蓄水池220主要是根据基坑210的尺寸大小并采用工程施工现场内常见的建筑材料(如混凝土、砖、金属板材、容器等等)制成而成,以便于就地取材、加工制作、降低成本及提高建筑材料利用率等;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蓄水池220亦可采用预制的容器类结构体,如由混凝土等预先浇筑而成,又如由铝合金等预先焊接而成;然后依据蓄水池220的尺寸大小在施工现场挖掘基坑210,最后再将蓄水池220嵌入基坑210内并使其位于地表线以下。粉尘导流管300的进气口与粉尘排气管110连通、出气口置于蓄水池220内并位于蓄水池220内的水面下方;该粉尘导流管300可根据实际情况(如工程施工现场所具有的建筑材料情况)采用三型聚丙烯管(即:PPR管)、聚氯乙烯管(即:PVC管)、铝塑管、聚乙烯管(即:PE管)等等。一方面,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罐后台防扬尘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水泥罐(100),所述水泥罐(100)的顶部设置有粉尘排气管(110);/n降尘池(200),所述降尘池(200)包括设置于地表线以下的基坑(210)和用于蓄水的蓄水池(220),所述蓄水池(220)与基坑(210)相适配并置于基坑(210)内;/n以及/n粉尘导流管(300),所述粉尘导流管(300)的进气口与粉尘排气管(110)连通、出气口置于蓄水池(220)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罐后台防扬尘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泥罐(100),所述水泥罐(100)的顶部设置有粉尘排气管(110);
降尘池(200),所述降尘池(200)包括设置于地表线以下的基坑(210)和用于蓄水的蓄水池(220),所述蓄水池(220)与基坑(210)相适配并置于基坑(210)内;
以及
粉尘导流管(300),所述粉尘导流管(300)的进气口与粉尘排气管(110)连通、出气口置于蓄水池(220)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罐后台防扬尘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220)包括底板(221)和围壁(222),所述底板(221)置于基坑(210)的坑底上,所述围壁(222)沿底板(221)的顶面轮廓线固定设置于底板(221)的表面侧,且所述围壁(222)贴附于基坑(210)的坑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罐后台防扬尘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21)为混凝土板状结构体,所述围壁(222)包括主体围壁部(222-1)和顶端围壁部(222-2),所述主体围壁部(222-1)为由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成型的结构体,所述顶端围壁部(222-2)为由砂灰砖砌筑成型的结构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泥罐后台防扬尘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壁(2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权,黄晓峰,杨祖洪,曹锐强,梁穗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