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口鼻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1442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口鼻罩,涉及氧气面罩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氧气呼吸面罩的口腔和鼻腔部分大多处于同一个空间中,一些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在使用氧气呼吸面罩时,面罩内部会出现大量的水雾,而且口腔中的细菌会被鼻腔吸入形成交差感染的问题。所述呼吸氧气罩的上方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锁带扣,且呼吸氧气罩的下方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锁带扣,所述呼吸氧气罩的外侧设置有包边气囊,且包边气囊与呼吸氧气罩固定连接,所述呼吸氧气罩包括外凸罩面和内凹罩面,所述外凸罩面的外表面设置有氧气输送阀块,且氧气输送阀块与呼吸氧气罩通过内螺纹转动连接,所述氧气输送阀块的外表面设置有阀体旋钮,且阀体旋钮与氧气输送阀块转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口鼻罩
本技术涉及氧气面罩
,具体为一种呼吸口鼻罩。
技术介绍
氧气面罩是把氧气从储罐中转入到人体肺部的设备,氧气面罩可以包裹鼻子和嘴巴(口腔鼻罩)或整个脸部(全面罩)。对于保证人体健康、保护飞行员及航空乘客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医用氧气面罩、民用航空氧气面罩等种类,对于辅助治疗疾病、保护空乘人员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氧气呼吸面罩的口腔和鼻腔部分大多处于同一个空间中,一些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在使用氧气呼吸面罩时,面罩内部会出现大量的水雾,而且口腔中的细菌会被鼻腔吸入形成交差感染;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呼吸口鼻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口鼻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氧气呼吸面罩的口腔和鼻腔部分大多处于同一个空间中,一些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在使用氧气呼吸面罩时,面罩内部会出现大量的水雾,而且口腔中的细菌会被鼻腔吸入形成交差感染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口鼻罩,包括呼吸氧气罩,所述呼吸氧气罩的上方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锁带扣,且呼吸氧气罩的下方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锁带扣,所述呼吸氧气罩的外侧设置有包边气囊,且包边气囊与呼吸氧气罩固定连接,所述呼吸氧气罩包括外凸罩面和内凹罩面,所述外凸罩面的外表面设置有氧气输送阀块,且氧气输送阀块与呼吸氧气罩通过内螺纹转动连接,所述氧气输送阀块的外表面设置有阀体旋钮,且阀体旋钮与氧气输送阀块转动连接,所述氧气输送阀块的下方设置有输氧管,且输氧管与氧气输送阀块通过捏螺纹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内凹罩面包括口罩腔和鼻罩腔,所述鼻罩腔的内侧设置有鼻腔输氧口,且鼻腔输氧口延伸至氧气输送阀块的内部,所述鼻腔输氧口的下方设置有限流管。优选的,所述口罩腔的内侧设置有口腔输氧口,且口腔输氧口通过限流管与鼻腔输氧口连接,所述口罩腔的表面设置有透气孔。优选的,所述氧气输送阀块的内部设置有圆形阀腔,且圆形阀腔的一侧设置有侧流口,所述圆形阀腔的内侧设置有弧形阀板。优选的,所述弧形阀板的与圆形阀腔贴合连接,且弧形阀板的尺寸大于侧流口的尺寸,所述弧形阀板与阀体旋钮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内凹罩面分为口罩腔和鼻罩腔对准患者面部的鼻腔和口腔处,口罩腔与鼻罩腔之间通过密封包边分割开来,口罩腔用于患者口部得呼吸,而鼻罩腔用于患者鼻腔的呼吸,防止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2、本技术在口罩腔和鼻罩腔的内侧都设置有一个输氧口,其中鼻腔输氧口作为主要的供氧口,而口腔输氧口则通过限流管与鼻腔输氧口连接,使用时氧气通过输氧管进入到氧气输送阀块中,再由氧气输送阀块内部的圆形阀腔对氧气进行分配,使氧气分别流向口腔输氧口和鼻腔输氧口处,其中鼻腔输氧口的氧气量占比较多,在口罩腔的表面设置有透气孔,透气孔可以实现口腔处的换气操作,这样可以防止水雾的滋生,在使用过程中转动阀体旋钮可以控制圆形阀腔内部的弧形阀板进行转动,而当弧形阀板移动到侧流口处时,氧气便不会输送到口腔输氧口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氧气输送阀块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呼吸氧气罩;2、第一锁带扣;3、第二锁带扣;4、包边气囊;5、外凸罩面;6、内凹罩面;7、氧气输送阀块;8、阀体旋钮;9、透气孔;10、口罩腔;11、鼻罩腔;12、输氧管;13、口腔输氧口;14、鼻腔输氧口;15、限流管;16、圆形阀腔;17、侧流口;18、弧形阀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吸口鼻罩,包括呼吸氧气罩1,呼吸氧气罩1的上方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锁带扣2,与第一锁带扣2相连的松紧带可以固定在患者的脑后,且呼吸氧气罩1的下方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锁带扣3,而与第二锁带扣3相连的松紧带可以固定在患者的后颈部,这样可以防止在移动病人的过程中呼吸氧气罩1脱落,呼吸氧气罩1的外侧设置有包边气囊4,且包边气囊4与呼吸氧气罩1固定连接,包边气囊4内部填充有气体,可以适应不同患者的面部轮廓,使面罩紧密的贴合在患者的面部,呼吸氧气罩1包括外凸罩面5和内凹罩面6,内凹罩面6与患者口鼻进行接触,外凸罩面5的外表面设置有氧气输送阀块7,且氧气输送阀块7与呼吸氧气罩1通过内螺纹转动连接,氧气输送阀块7的外表面设置有阀体旋钮8,且阀体旋钮8与氧气输送阀块7转动连接,氧气输送阀块7的下方设置有输氧管12,且输氧管12与氧气输送阀块7通过捏螺纹转动连接,氧气通过输氧管12进入到氧气输送阀块7中,再由氧气输送阀块7对氧气进行分配输送。进一步,内凹罩面6包括口罩腔10和鼻罩腔11,口罩腔10与鼻罩腔11之间通过密封包边分割开来,口罩腔10用于患者口部得呼吸,而鼻罩腔11用于患者鼻腔的呼吸,鼻罩腔11的内侧设置有鼻腔输氧口14,且鼻腔输氧口14延伸至氧气输送阀块7的内部,鼻腔输氧口14的下方设置有限流管15,鼻腔输氧口14作为主要的供氧口,可以将氧气输送给患者的鼻腔处。进一步,口罩腔10的内侧设置有口腔输氧口13,且口腔输氧口13通过限流管15与鼻腔输氧口14连接,口腔输氧口13可以供给一部分的氧气给患者口腔处,口罩腔10的表面设置有透气孔9,透气孔9可以实现口腔处的换气操作,这样可以防止水雾的滋生。进一步,氧气输送阀块7的内部设置有圆形阀腔16,且圆形阀腔16的一侧设置有侧流口17,圆形阀腔16的内侧设置有弧形阀板18,氧气进入圆形阀腔16后,会分别流向口腔输氧口13和鼻腔输氧口14处,其中鼻腔输氧口14的氧气量占比较多。进一步,弧形阀板18的与圆形阀腔16贴合连接,且弧形阀板18的尺寸大于侧流口17的尺寸,弧形阀板18与阀体旋钮8固定连接,转动阀体旋钮8可以控制弧形阀板18的移动,当弧形阀板18移动到侧流口17处时,氧气便不会输送到口腔输氧口13中。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内凹罩面6上的口罩腔10和鼻罩腔11对准患者面部的鼻腔和口腔处,口罩腔10与鼻罩腔11之间通过密封包边分割开来,口罩腔10用于患者口部得呼吸,而鼻罩腔11用于患者鼻腔的呼吸,同时在口罩腔10和鼻罩腔11的内侧都设置有一个输氧口,其中鼻腔输氧口14作为主要的供氧口,可以将氧气输送给患者的鼻腔处,而口腔输氧口13则通过限流管15与鼻腔输氧口14连接,氧气通过输氧管12进入到氧气输送阀块7中,再由氧气输送阀块7内部的圆形阀腔16对氧气进行分配,使氧气分别流向口腔输氧口13和鼻腔输氧口14处,其中鼻腔输氧口14的氧气量占比较多,在口罩腔10的表面设置有透气孔9,透气孔9可以实现口腔处的换气操作,这样可以防止水雾的滋生,在使用过程中转动阀体旋钮8可以控制圆形阀腔16内部的弧形阀板18进行转动,当弧形阀板18移动到侧流口17处时,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口鼻罩,包括呼吸氧气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氧气罩(1)的上方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锁带扣(2),且呼吸氧气罩(1)的下方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锁带扣(3),所述呼吸氧气罩(1)的外侧设置有包边气囊(4),且包边气囊(4)与呼吸氧气罩(1)固定连接,所述呼吸氧气罩(1)包括外凸罩面(5)和内凹罩面(6),所述外凸罩面(5)的外表面设置有氧气输送阀块(7),且氧气输送阀块(7)与呼吸氧气罩(1)通过内螺纹转动连接,所述氧气输送阀块(7)的外表面设置有阀体旋钮(8),且阀体旋钮(8)与氧气输送阀块(7)转动连接,所述氧气输送阀块(7)的下方设置有输氧管(12),且输氧管(12)与氧气输送阀块(7)通过捏螺纹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口鼻罩,包括呼吸氧气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氧气罩(1)的上方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锁带扣(2),且呼吸氧气罩(1)的下方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锁带扣(3),所述呼吸氧气罩(1)的外侧设置有包边气囊(4),且包边气囊(4)与呼吸氧气罩(1)固定连接,所述呼吸氧气罩(1)包括外凸罩面(5)和内凹罩面(6),所述外凸罩面(5)的外表面设置有氧气输送阀块(7),且氧气输送阀块(7)与呼吸氧气罩(1)通过内螺纹转动连接,所述氧气输送阀块(7)的外表面设置有阀体旋钮(8),且阀体旋钮(8)与氧气输送阀块(7)转动连接,所述氧气输送阀块(7)的下方设置有输氧管(12),且输氧管(12)与氧气输送阀块(7)通过捏螺纹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口鼻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罩面(6)包括口罩腔(10)和鼻罩腔(11),所述鼻罩腔(11)的内侧设置有鼻腔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琳高春红杜文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