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1351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尿装置。导尿装置包括:手持部和与所述手持部固定连接的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包括主动轮盘和与从动轮盘,所述从动轮盘与所述主动轮盘转动连接,所述操作部上设有用于导尿管穿过的通道,所述从动轮盘位于所述通道的路径上,以用于驱动所述通道内的导尿管移动。本申请中的导尿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高位脊髓损伤患者无法进行自行导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尿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导尿装置。
技术介绍
导尿术是经由尿道插入导尿管到膀胱,引流出尿液。导尿分为导管留置性导尿及间歇性导尿二种。前者导尿管一直留置在病人体内,在病情许可应尽早拔掉管子,须定期更换。后者则每隔4-6小时导尿一次,在膀胱排空后即将导尿管拔出。导尿术常用于排尿、储尿功能障碍;留尿作细菌培养;了解少尿或无尿原因;测定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及膀胱测压;注入造影剂;膀胱冲洗;探测尿道有无狭窄及盆腔器官术前准备等。导管留置性导尿术要严格执行无菌原则,操作不当会造成尿路感染,严重导致逆行感染并发肾盂肾炎、尿毒症等。间歇性导尿一般用于脊髓损伤、脑卒中、腹部手术后等合并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其中高位脊髓患者由于他们的手功能障碍,难以进行自我清洁间歇导尿。对而临床上现在治疗方案是耻骨上膀胱造(suprapubictube,SPT)。40%~50%长期使用造瘘管的患者会出现堵塞引起漏尿、尿潴留、泌尿系统感染等给患者家庭及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严重会造成患者死亡。综上所述,导尿术未严格执行无菌原则及高位脊髓损伤患者无法自我进行间导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并发症,降低生活质量,严重者导致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尿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高位脊髓损伤患者无法进行自行导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尿装置,包括:手持部和与所述手持部固定连接的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包括主动轮盘和与从动轮盘,所述从动轮盘与所述主动轮盘转动连接,所述操作部上设有用于导尿管穿过的通道,所述从动轮盘位于所述通道的路径上,以用于驱动所述通道内的导尿管移动。本申请中的一种导尿装置,包括操作部和手持部,患者的手穿过手持部,手指可放置于操作部,并与操作部上的主动轮盘接触,且主动轮盘转动时,可带动与主动轮盘传动连接的从动轮盘,而从动轮盘位于用于穿设导尿管的通道的路径上,进而从动轮盘转动时,既可以带动导尿管在通道内移动,实现患者进行自行导尿,而且此装置简化了无菌导尿技术的流程,缩短现临床导尿的操作时间,同时可以避免因无菌导尿时,无菌操作不严格而发生的相关并发症。优选地,所述从动轮盘上设有刻度盘。优选地,所述主动轮盘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操作部的外侧。优选地,所述操作部包括透明板,所述透明板至少有部分与所述通道相对应。优选地,还包括固定卡槽,所述固定卡槽设置于所述通道的出口处。优选地,所述操作部包括凹陷部位,所述通道的出口位于所述凹陷部位。优选地,所述操作部包括突出部位,所述通道的出口位于所述突出部位。优选地,还包括可视结构,所述可视结构设置于所述操作部上与所述突出部位相对的位置。优选地,所述可视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操作部上的凹槽,及设置于所述凹槽内的镜片。优选地,所述手持部包括与操作部连接的固定架,及设置固定架之间的握紧部,且所述握紧部与所述固定架支架存有间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尿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尿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图标;1-手持部;11-固定架;12-握紧部;2-操作部;21-主动轮盘;22-从动轮盘;23-通道;24-导尿管;25-固定卡槽;26-凹陷部位;27-突出部位;28-透明板;29-镜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尿装置,包括:手持部1和与所述手持部1固定连接的操作部2;所述操作部2包括主动轮盘21和与从动轮盘22,所述从动轮盘22与所述主动轮盘21转动连接,所述操作部2上设有用于导尿管24穿过的通道23,所述从动轮盘22位于所述通道23的路径上,以用于驱动所述通道23内的导尿管24移动。本申请中的一种导尿装置,包括操作部2和手持部1,患者的手穿过手持部1,手指可放置于操作部2,并与操作部2上的主动轮盘21接触,且主动轮盘21转动时,可带动与主动轮盘21传动连接的从动轮盘22,而从动轮盘22位于用于穿设导尿管24的通道23的路径上,进而从动轮盘22转动时,既可以带动导尿管24在通道23内移动,实现患者进行自行导尿。需要说明的是,主动轮盘21和从动轮盘22之间的传动连接可为通过连杆连接。且主动轮盘21可包括转轴和驱动盘,驱动盘呈花瓣的外形,便于手功能障碍的患者使用。从动盘与主动盘结构相同。作为一种可选方式,所述从动轮盘22上设有刻度盘。其中,在从动盘内设有指针,指针随从动盘的转动而转动,且二者的转动方向一致,这样进入到尿道中的导尿管24的长度即可根据刻度盘的刻度得知。作为一种可选方式,所述主动轮盘2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操作部2的外侧。将主动轮盘21的部分置于操作部2的外侧,以便于患者更好的接触到主动轮盘21,便于操作。作为一种可选方式,所述操作部2包括透明板28,所述透明板28至少有部分与所述通道23相对应。透明板28的设置可便于医护人员观察患者的尿液的情况,更进一步的了解患者的病情。作为一种可选方式,还包括固定卡槽25,所述固定卡槽25设置于所述通道23的出口处。固定卡槽25的设置,可以将进入通道23内的导尿管24固定,用于提高导尿管24的固定性。作为一种可选方式,所述操作部2包括凹陷部位26,所述通道23的出口位于所述凹陷部位26。凹陷部位26可以贴合男性的尿道,以便于男性导尿。作为一种可选方式,所述操作部2包括突出部位27,所述通道23的出口位于所述突出部位27。突出部位27用于贴合女性的尿道,便于女性导尿。作为一种可选方式,还包括可视结构,所述可视结构设置于所述操作部2上与所述突出部位27相对的位置。所述可视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操作部2上的凹槽,及设置于所述凹槽内的镜片29。镜片29的设置,可以女性患者更变观察到女性的尿道口,提高女性患者导尿的稳定。作为一种可选方式,所述手持部1包括与操作部2连接的固定架11,及设置固定架11之间的握紧部12,且所述握紧部12与所述固定架11支架存有间隙。握紧部12设有与人体手指相适配,间隙可用于穿过手掌,提高患者握紧操作部2的稳定性。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和与所述手持部固定连接的操作部;/n所述操作部包括主动轮盘和与从动轮盘,所述从动轮盘与所述主动轮盘转动连接,所述操作部上设有用于导尿管穿过的通道,所述从动轮盘位于所述通道的路径上,以用于驱动所述通道内的导尿管移动;/n所述操作部包括凹陷部位,所述通道的出口位于所述凹陷部位;或,/n所述操作部包括突出部位,所述通道的出口位于所述突出部位;/n还包括可视结构,所述可视结构设置于所述操作部上与所述突出部位相对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和与所述手持部固定连接的操作部;
所述操作部包括主动轮盘和与从动轮盘,所述从动轮盘与所述主动轮盘转动连接,所述操作部上设有用于导尿管穿过的通道,所述从动轮盘位于所述通道的路径上,以用于驱动所述通道内的导尿管移动;
所述操作部包括凹陷部位,所述通道的出口位于所述凹陷部位;或,
所述操作部包括突出部位,所述通道的出口位于所述突出部位;
还包括可视结构,所述可视结构设置于所述操作部上与所述突出部位相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盘上设有刻度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娜刘炜周莉杨裕梅毛二莉周钦钦金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钟山老年康复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