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式环抱固定装置及支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1249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囊式环抱固定装置,包括气囊环套,该气囊环套围成筒状的抱持腔,该气囊环套具有至少四个气囊腔,所有所述气囊腔沿着环向排布,每个所述气囊腔分别连接有充放气阀,所述充放气阀位于所述气囊环套的外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气囊式环抱固定装置的足内外翻矫正支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气囊环套的工作气囊腔组成至少两个工作气囊腔组,每隔一段时间不同的工作气囊腔组充气和切换工作,既能实现持续抱持固定,又避免在同一位置对身体组织持续压迫,此外还能通过控制充气量调节抱持力度,提高舒适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囊式环抱固定装置及支具
本技术属于矫形康复支具
,具体涉及一种气囊式环抱固定装置及支具。
技术介绍
人体疾病治疗或功能障碍矫正过程中,常需要将器械或支具固定在相应的身体部位,一般使用绷带、绑带或弹力带等类似物将器械或支具固定。在需要长时间牢固固定的情况下,皮肤或皮下组织在持续压力作用下,血液流通不畅、供血不足,具有发生皮肤溃疡、组织缺血等损伤的风险。当固定位置靠近肢端时,一般采用环向固定装置进行固定,但环向压紧风险更高,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肢体远端缺血性坏死。为预防上述并发症,往往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松解,以帮助组织或肢体血液循环,但操作不便,并且存在松解后再紧固位置与初始位置不一致的问题。此外,舒适性差,影响患者依从性较差,削弱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微型控件的气囊式环抱固定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囊式环抱固定装置,其关键在于,包括气囊环套,该气囊环套围成柱状的抱持腔,该气囊环套具有至少四个气囊腔,所有所述气囊腔沿着环向排布;每个所述气囊腔分别连接有充放气阀,所述充放气阀位于所述气囊环套的外侧面。采用以上设计,气囊环套的工作气囊腔组成至少两个工作气囊腔组,每个工作气囊腔组包括至少两个环向分布的且间隔设置的气囊腔,对一个工作气囊腔组充气使得抱持腔的内径减小实现抱持固定,一段时间后向另一个工作气囊腔组充气实现抱持固定,同时对上一组工作气囊腔组放气,这样每隔一段时间不同的工作气囊腔组切换工作,既能实现持续抱持固定,又避免在同一位置对身体组织持续压迫,此外还能通过控制充气量调节抱持力度,提高舒适性和安全性。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气囊环套具有至少一条可拆卸连接缝,以允许所述气囊环套沿着该可拆卸连接缝打开。采用以上设计,便于打开气囊环套,方便将其固定在身体上或取下。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气囊环套包括至少两个呈长方形的气囊单元,所有所述气囊单元环向依次排布,相邻两个所述气囊单元相靠近的边缘可拆卸连接,以围成所述气囊环套;每个所述气囊单元具有至少两个沿着环向排布的所述气囊腔。采用以上设计,由多个气囊单元相连接形成气囊环套,通过增减气囊单元的个数来调节抱持腔的尺寸,能够适应不同的身体部位,并且当某一气囊单元损坏后易于更换。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气囊环套由两个所述气囊单元沿其长度方向环向首尾连接形成,每个所述气囊单元具有三个所述气囊腔。采用以上设计,每个气囊单元的中间气囊腔与另一个气囊单元的两端的两个工作气囊腔组成一个工作气囊腔组,实现三点位式环向抱持,稳定性好且结构简单。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位于所述气囊单元中间的所述气囊腔为中间气囊腔,该中间气囊腔设有一个所述充放气阀,位于两边的两个所述气囊腔相连通以形成连通气囊腔,该连通气囊腔设有另一个所述充放气阀。采用以上设计,由于两端的两个气囊腔属于同一个工作气囊腔组,因此将其连通,便于充放气管理。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气囊单元包括两块长方形的柔性膜,两块所述柔性膜正对设置且边缘密封连接,二者之间形成夹层空腔,两块所述柔性膜的中部通过U形连接线密封连接,所述U形连接线的开口朝向所述柔性膜的任意一条长边,所述U形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该长边连接,以将所述夹层空腔中部围成独立的所述中间气囊腔,所述夹层空腔的其余部分形成所述连通气囊腔。采用以上设计,结构简洁,气囊腔的位置布置合理。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气囊式环抱固定装置还包括固定筒,所述气囊环套与该固定筒共筒心线设置,所述气囊环套的外侧面与该固定筒的内壁连接,该固定筒上对应每个所述充放气阀分别设有阀门过孔,所述充放气阀分别从相应的所述阀门过孔穿出。采用以上设计,设置固定筒有助于进一步维持气囊环套的形态和稳定性,并且便于通过固定筒安装功能部件。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固定筒包括两块呈半圆柱面形的弧形板,两块所述弧形板环向合围成所述固定筒,两块所述弧形板的一对相靠近的边缘铰接,另一对相靠近的边缘卡扣连接。采用以上设计,固定筒结构简洁,便于打开,方便环抱固定装置的安装固定。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气囊式环抱固定装置的支具。一种支具,包括任意一项上述的气囊式环抱固定装置,其关键在于,所述固定筒还连接有矫形功能部。采用以上设计,使用柔性的气囊式环抱固定装置将矫正功能部固定在身体上,安全性和舒适性好。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矫形功能部包括可充气的第一柔性基体和第二柔性基体;所述固定筒任意一端的外壁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所述第一柔性基体,该第一柔性基体连通有充气件,该第一柔性基体)在被鼓气后朝向内外翻足的足侧逐渐膨胀,以推动该内外翻足矫正;所述第二柔性基体连接有支撑板,该支撑板上设有插接部,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插孔,所述插接部插设在所述插孔内,所述第二柔性基体在被鼓气后朝向内外翻足的足掌侧逐渐膨胀,以推动该内外翻足的足掌向足背侧转动,使其矫正。采用以上设计,用于实现足部内外翻在冠状面的矫正和矢状面的矫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气囊环套的工作气囊腔组成至少两个工作气囊腔组,每隔一段时间不同的工作气囊腔组充气和切换工作,既能实现持续抱持固定,又避免在同一位置对身体组织持续压迫,此外还能通过控制充气量调节抱持力度,提高舒适性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气囊环套的第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气囊环套的第二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图4为气囊单元平铺展开后的示意图;图5为固定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支具移除第一柔性基体和第二柔性基体后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支具移除第一柔性基体和第二柔性基体后第二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二的支具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第二柔性机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一种气囊式环抱固定装置,包括气囊环套100,该气囊环套100围成柱状的抱持腔,该气囊环套100具有至少四个气囊腔,所有所述气囊腔沿着环向排布。每个所述气囊腔分别连接有充放气阀130,所述充放气阀130位于所述气囊环套100的外侧面。所有所述气囊腔分为至少两个工作气囊腔组,每个所述工作气囊腔组包括环向分布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气囊腔,所述工作气囊腔组切换工作。具体过程为:对一个工作气囊腔组充气使得抱持腔的内径减小实现抱持固定,一段时间后向另一个工作气囊腔组充气实现抱持固定,同时对上一组工作气囊腔组放气,这样每隔一段时间不同的工作气囊腔组切换工作,切换时不需要松解,既能实现持续抱持固定,又避免在同一位置对身体组织持续压迫。可以对一个工作气囊腔组的各个所述气囊腔分别充气,也可以将一个工作气囊腔组的各个所述充放气阀130连接同一根充放气管,同步充气。为便于气囊环套100固定在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囊式环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环套(100),该气囊环套(100)围成柱状的抱持腔,该气囊环套(100)具有至少四个气囊腔,所有所述气囊腔沿着环向排布;/n每个所述气囊腔分别连接有充放气阀(130),所述充放气阀(130)位于所述气囊环套(100)的外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319 CN 20202035866311.一种气囊式环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环套(100),该气囊环套(100)围成柱状的抱持腔,该气囊环套(100)具有至少四个气囊腔,所有所述气囊腔沿着环向排布;
每个所述气囊腔分别连接有充放气阀(130),所述充放气阀(130)位于所述气囊环套(100)的外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环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环套(100)具有至少一条可拆卸连接缝(120),以允许所述气囊环套(100)沿着该可拆卸连接缝(120)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囊式环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环套(100)包括至少两个呈长方形的气囊单元(110),所有所述气囊单元(110)环向依次排布,相邻两个所述气囊单元(110)相靠近的边缘可拆卸连接,以围成所述气囊环套(100);
每个所述气囊单元(110)具有至少两个沿着环向排布的所述气囊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式环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环套(100)由两个所述气囊单元(110)沿其长度方向环向首尾连接形成,每个所述气囊单元(110)具有三个所述气囊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式环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气囊单元(110)中间的所述气囊腔为中间气囊腔(111),该中间气囊腔(111)设有一个所述充放气阀(130),位于两边的两个所述气囊腔相连通以形成连通气囊腔(112),该连通气囊腔(112)设有另一个所述充放气阀(1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式环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单元(110)包括两块长方形的柔性膜,两块所述柔性膜正对设置且边缘密封连接,二者之间形成夹层空腔,两块所述柔性膜的中部通过U形连接线(113)密封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毅陈杰金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梓铭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