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被混凝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1199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被混凝土,涉及工程以及生态技术领域,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磷石膏10~15份,粉煤灰3~6份,超细硅灰1~3份,营养壤土45~70份,有机肥5~10份,膨胀珍珠岩1~3份,黄原胶1~3份,植物纤维2~3份,天然无机纤维材料1~2份,植生改良剂2~5份,无机纳米保水剂0.5~1份,植物型引气剂0.1~0.3份,植物种子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植被混凝土,是集透水、透气、植生及防冲刷于一体的植被混凝土,可以对小生态圈起到恢复与调节作用,平衡混凝土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被混凝土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以及生态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植被混凝土。
技术介绍
植被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混合材料,在为植被提供生长的自然条件的同时起到一定的护坡作用。目前,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项目快速增多。在工程建设中为避免边坡出现垮塌,需要进行边坡防护工作,或因人为破坏后,需要进行生态治理及修复,因此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的植被混凝土的核心做法是将混凝土和植物种子混合成喷射基材,将混合物喷射至边坡上。该技术利用混凝土和边坡之间的粘结作用和固网技术,将其固定在边坡上,同时利用绿色植物对边坡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但是,该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常见的问题有:(1)使用普通混凝土作为喷射基材,水泥作胶结剂,基材和边坡之间的牢固性好。但普通混凝土中水泥的添加造成土壤结构不良、易板结,基材中没有足够的空气和水等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也不利于有机物降解和微生物小环境的形成,导致植被种子发芽率和成活率较低,无法利用植物来恢复生态;并且水泥水化呈碱性,会提高pH值,不利于植物的生长。由于西北地区干旱少雨,且土壤盐碱化严重,土壤的pH值相对较高,使用水泥做胶结剂,由于水泥水化后产生Ca(OH)2,pH值通常大于14,所以使用水泥做胶结剂的植被混凝土会进一步提高土壤的pH值,不利于植物生长。(2)使用纯泥土作为喷射基材,适合植物生长,喷射基材和边坡之间的牢固程度却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且植被混凝土层的强度和耐久性达不到要求,不能稳定的附着在坡面上,受雨水冲刷或溅蚀作用时,起不到边坡防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植被混凝土,以克服现有植被混凝土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一种综合护坡系统的植被混凝土技术。利用植物与岩石、水泥混凝土、土体的相互作用(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并通过植被混凝土对边坡进行强度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面提高强度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植被的生态环境,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植被混凝土的制备技术为防止水土流失,对生态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植被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磷石膏10~15份,粉煤灰3~6份,超细硅灰1~3份,营养壤土45~70份,有机肥5~10份,膨胀珍珠岩1~3份,黄原胶1~3份,植物纤维2~3份,天然无机纤维材料1~2份,植生改良剂2~5份,无机纳米保水剂0.5~1份,植物型引气剂0.1~0.3份,植物种子1份。本专利技术植生混凝土使用无机纤维材料,无机纤维有较好的耐久性,不易降解,可长时间在植被混凝土起到缠绕作用,起到很强的整体作用。同时,无机纳米保水剂的加入,由于为纯无机材料,不易降解,可长时间起到保水效果。作为优选地,植被混凝土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磷石膏10份,粉煤灰3份,超细硅灰1份,营养壤土70,有机肥8份,膨胀珍珠岩1份,黄原胶1份,植物纤维2份,天然无机纤维材料1份,植生改良剂2份,无机纳米保水剂0.5份,植物型引气剂0.1份,植物种子1份。作为优选地,植被混凝土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磷石膏15份,粉煤灰6份,超细硅灰3份,营养壤土48,有机肥10份,膨胀珍珠岩3份,黄原胶3份,植物纤维3份,天然无机纤维材料2份,植生改良剂5份,无机纳米保水剂1份,植物型引气剂0.3份,植物种子1份。作为优选地,植被混凝土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磷石膏13份,粉煤灰4份,超细硅灰2份,营养壤土58,有机肥8份,膨胀珍珠岩2份,黄原胶2份,植物纤维3份,天然无机纤维材料2份,植生改良剂4份,无机纳米保水剂0.7份,植物型引气剂0.2份,植物种子1份。作为优选地,所述营养壤土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生土40%-60%、细沙20%-40%、废弃秸秆粉10%-20%、硫酸亚铁0.1%-0.5%、复合肥0.5%-1%。作为优选地,所述营养壤土还包括不超过总质量的20%的腐殖质。作为优选地,所述无机纳米保水剂为天然含水的层链状镁质硅酸盐。作为优选地,所述的无机纤维为玄武岩纤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植被混凝土,是集透水、透气、植生及防冲刷于一体的植被混凝土,可以对小生态圈起到恢复与调节作用,平衡混凝土与植物生长的关系;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植被混凝土,通过植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及有效物料的构成,提供一种各性能均优异的植被混凝土;3、使用炒制的磷石膏,其自身不仅水化后产生强度,其本身也可进一步与粉煤灰、硅灰、壤土反应,进一步提高植被混凝土强度及其他指标。磷石膏本身又一种良好的肥料,不仅能够对植被的PH值予以调节,还可增强植被的肥力特性;4、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一种无机纤维-玄武岩纤维,具有较好的耐久性、不易降解的特点,可长时间在植被混凝土起到缠绕作用,起到很强的整体作用,解决了大孔隙率并提高了混凝土强度,从而提高植被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由于传统的植被混凝土使用植物纤维、有机纤维等,虽然在前期可以提高植被混凝土的强度与整体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纤维会降解、有机纤维会老化,不利于植被混凝土的耐久性及整体性。无机纤维其优异的抗老化、不降解的特能则能保证其长期耐久性问题;5、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植被混凝土,使用粉煤灰、硅灰、磷石膏等工业废弃物,不仅使其变废为宝,发挥废物回收和环保的重要作用;6、本专利技术使用膨胀珍珠岩等多孔材料,提高植被混凝土的孔隙率,富含充足的空气,起到保水与养分缓释的作用,从而为植物提供生长必要的条件。同时膨胀珍珠岩质量轻,可以有效降低植被混凝土的容重;7、本专利技术通过一种无机纳米材料保水剂的加入改善其性能,此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微观结构特质,扫描电镜显示其结构呈链状,能有效改变水泥基材料界面的微观结构,提高水泥基材料的密实度和耐久性,同时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吸附性并能降低水在混凝土界面的表面张力,同时具有非常良好的保水性能。相较于有机保水剂易降解的问题,无机型保水剂具有稳定性高、不会降解的特点,对植被混凝土的耐久性有所保证;8、植物型引气剂在成型阶段将气泡引入植被混凝土中,起到透气透水的作用,为植物营造出良好的生长基础,并且植物型引起剂后期可降解,充当养料;9、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入粉煤灰、硅灰等超细活性矿物材料,进一步提高植被混凝土的性能。通过超细粉的加入,由于其粒径较小,且具有活性,可以填充在材料的空隙中,并且可以进一步与水化产物反应,提高其密实度,降低植被混凝土的碱度,从而提高水泥石的耐久性及力学性能并达到植物生长的条件;10、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植被混凝土,通过使用上述技术,不仅提高混凝土综合性能,还可为植物生长提供一种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达到混凝土与植物的相互共存,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11、其中的磷石膏、粉煤灰、超细硅灰形成了无机胶凝体系,其有别目前使用的水泥体系的植被混凝土。其目的不仅可以充当胶凝体系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磷石膏10~15份,粉煤灰3~6份,超细硅灰1~3份,营养壤土45~70份,有机肥5~10份,膨胀珍珠岩1~3份,黄原胶1~3份,植物纤维2~3份,天然无机纤维材料1~2份,植生改良剂2~5份,无机纳米保水剂0.5~1份,植物型引气剂0.1~0.3份,植物种子1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磷石膏10~15份,粉煤灰3~6份,超细硅灰1~3份,营养壤土45~70份,有机肥5~10份,膨胀珍珠岩1~3份,黄原胶1~3份,植物纤维2~3份,天然无机纤维材料1~2份,植生改良剂2~5份,无机纳米保水剂0.5~1份,植物型引气剂0.1~0.3份,植物种子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磷石膏10份,粉煤灰3份,超细硅灰1份,营养壤土70,有机肥8份,膨胀珍珠岩1份,黄原胶1份,植物纤维2份,天然无机纤维材料1份,植生改良剂2份,无机纳米保水剂0.5份,植物型引气剂0.1份,植物种子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磷石膏15份,粉煤灰6份,超细硅灰3份,营养壤土48,有机肥10份,膨胀珍珠岩3份,黄原胶3份,植物纤维3份,天然无机纤维材料2份,植生改良剂5份,无机纳米保水剂1份,植物型引气剂0.3份,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富赟白永昇陈国桃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