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式骨科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1121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式骨科牵引装置,可以在患者进行下肢牵引时,收起会阴柱,同时可以通过限位装置限制患者腰腹部的位移,解决了坐姿牵引时现有骨科牵引架的固定式会阴柱压迫小腹和耻骨部位的弊端。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改良式骨科牵引装置,包括支架、臀部支撑部、腿部支撑部、脚踝固定部和牵引器,所述臀部支撑部上设有会阴柱和收置槽,所述会阴柱可收置于收置槽中,会阴柱还可以向外打开并垂直于臀部支撑部;所述臀部支撑部与支架之间设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或臀部支撑部上还设有用于坐姿牵引的限位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式骨科牵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良式骨科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牵引术是骨科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牵引可以对患肢制动,减少局部刺激和减轻局部炎症扩散,稳定骨折断端,有利于骨折愈合,还可以矫正和预防因肌肉痉挛所导致的关节畸形,缓解肌肉痉挛,改善静脉血回流,消除肢体肿胀。目前常用骨科牵引架对腿部骨折患者实施牵引治疗,骨科牵引架一般由连接固定器、会阴柱、外展杆、牵引器、脚板固定杆、侧导轨、支撑立柱、转向接头、车架、牵引脚板、牵引脚板万向夹头等组成,可以对患者颈部、上下肢以及脚踝等多个部位实施牵引。但是,现有骨科牵引架具有以下不足:现有骨科牵引架采用固定的会阴柱一般是固定式的,在患者需要采用坐姿进行牵引治疗时,会阴柱上端会压迫患者的小腹和耻骨部位,从而给患者带来较大的不适感;而若采用不带会阴柱的牵引架,在仰卧位牵引和坐姿牵引时都难以对患者躯干进行固定,导致牵引无法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改良式骨科牵引装置,可以在患者进行下肢牵引时,收起会阴柱,同时可以通过限位装置限制患者腰腹部的位移,解决了坐姿牵引时现有骨科牵引架的固定式会阴柱压迫小腹和耻骨部位的弊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式骨科牵引装置,包括支架、臀部支撑部、腿部支撑部、脚踝固定部和牵引器,所述臀部支撑部上设有会阴柱和收置槽,所述会阴柱可收置于收置槽中,会阴柱还可以向外打开并垂直于臀部支撑部;所述臀部支撑部与支架之间设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或臀部支撑部上还设有用于坐姿牵引的限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良式骨科牵引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的改良式骨科牵引装置,采用可打开和收起的会阴柱,在患者需要采用仰卧位牵引时,向外打开会阴柱以起到限制躯干位移的效果,而在患者需要坐姿牵引时,将会阴柱收置于臀部支撑部中,并利用限位装置限制患者腰腹部的位移,避免了会阴柱压迫患者耻骨和小腹部,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优选的,会阴柱的底端与臀部支撑部的收置槽通过旋转轴相连接,会阴柱可旋转的角度范围为0-90°。优选的,滑动装置包括滑道和滑动部,滑道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滑动部与臀部支撑部固定连接,滑动部套设于滑道上,臀部支撑部通过滑动装置可于支架上水平滑动,以根据患者体型将臀部支撑部调节至合适的位置。优选的,限位装置包括收放杆和腰腹限位柱,收放杆的其中一端与腰腹限位柱相连接,腰腹限位柱与收放杆之间呈90°,收放杆的另一端与滑动部可旋转连接,无需使用限位装置时,可以通过旋转收放杆将限位装置收置于合适位置。优选的,腰腹限位柱与收放杆之间可旋转连接,腰腹限位柱在收放杆上可旋转的角度范围为0-90°,使用时,腰腹限位柱侧面抵在患者腰腹部以达到限制位移的目的,使用完毕后,患者无需活动,只需将腰腹限位柱水平旋转90°,再将收放杆向下旋转收起即可。优选的,牵引器包括牵引绳、驱动装置和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杆和滑块,所述滑块固定于脚踝固定部上;牵引绳一端与驱动装置相连接,牵引绳另一端与脚踝固定部相连接,驱动装置使牵引绳收缩,牵引绳带动脚踝固定部沿着滑杆水平滑动。优选的,牵引绳上还设有缓冲装置,在牵引开始和调节牵引力时,可以使得患肢在被拉伸的过程中有一个缓冲过程,解决了传统牵引技术中患肢被突然拉伸而导致的剧烈疼痛感和二次伤害等问题。优选的,缓冲装置为弹簧、橡胶绳、乳胶绳、弹力绳或者弹性纤维,缓冲装置位于牵引绳与脚踝固定部的连接处,可以在牵引距离较长时避免缓冲装置被拉入驱动装置中。优选的,牵引绳上还设有用于测定牵引拉力大小的拉力计,可以实时地显示牵引力的大小,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当前牵引力的数值进行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改良式骨科牵引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臀部支撑部和滑动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牵引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腿部支撑部、脚踝固定部和牵引器的组合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架;2、臀部支撑部;20、收置槽;3、腿部支撑部;4、脚踝固定部;5、牵引器;50、牵引绳;51、驱动装置;52、滑动机构;520、滑杆;521、滑块;53、缓冲装置;54、拉力计;6、滑动装置;60、滑道;61、滑动部;7、限位装置;70、收放杆;71、腰腹限位柱;8、会阴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的改良式骨科牵引装置,包括支架1、臀部支撑部2、腿部支撑部3、脚踝固定部4和牵引器5,臀部支撑部2与支架1之间设有滑动装置6,通过滑动装置6,臀部支撑部2可于支架1上方做水平运动;滑动装置6末端连接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左右对称设置,每个支撑杆上设有一个腿部支撑部3、一个脚踝固定部4和一个牵引器5。滑动装置6包括滑道60和滑动部61,滑道60底部与支架1固定连接,滑动部61上表面与臀部支撑部2下端固定连接,滑动部61内部设有滑动槽,滑道60完全嵌入滑动槽中且不留缝隙,臀部支撑部2通过滑动装置6可于支架1上水平滑动,以根据患者体型将臀部支撑部2调节至合适的位置。如图2所示,臀部支撑部2上设有会阴柱8和收置槽20,会阴柱8的底端与收置槽20的内壁两侧通过旋转轴相连接,会阴柱8可旋转的角度范围为0-90°,收起会阴柱8时,将会阴柱8朝向收置旋转直至会阴柱8完全嵌入收置槽20中;打开会阴柱8时,将会阴柱8向上旋转直至会阴柱8与臀部支撑部2垂直。滑动装置6侧面设有限位装置7,限位装置7包括收放杆70和腰腹限位柱71,收放杆70的其中一端与腰腹限位柱71可旋转连接,腰腹限位柱71在收放杆70上可旋转的角度范围为0-90°;收放杆70的另一端与滑动装置6的滑动部61侧面可旋转连接。使用时,腰腹限位柱71侧面抵在患者腰腹部以达到限制位移的目的,使用完毕后,患者无需活动,只需将腰腹限位柱71水平旋转90°,再将收放杆70向下旋转收起即可。如图3和图4所示,牵引器5包括牵引绳50、驱动装置51和滑动机构52,滑动机构52包括滑杆520和滑块521,滑杆520为两个平行且水平设置的光滑圆柱,滑块521上设有两个圆形槽孔,两个圆形槽孔套设在滑杆520上,滑块521上端与脚踝固定部4下端固定连接,脚踝固定部4借助滑块521可以顺着滑杆520水平运动。牵引绳50一端与驱动装置51相连接,牵引绳50另一端与脚踝固定部4相连接,驱动装置51使牵引绳50收缩,牵引绳50带动脚踝固定部4沿着滑杆520水平滑动;牵引绳50与脚踝固定部4的连接处还设有缓冲装置53,缓冲装置53为弹簧,弹簧一端固定于脚踝固定部4上,弹簧另一端与牵引绳50相连接;牵引绳50中间位置设有拉力计54,可以实时地显示牵引力的大小,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当前牵引力的数值进行调节。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式骨科牵引装置,包括支架(1)、臀部支撑部(2)、腿部支撑部(3)、脚踝固定部(4)和牵引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臀部支撑部(2)上设有会阴柱(8)和收置槽(20),所述会阴柱(8)可收置于收置槽(20)中,会阴柱(8)还可以向外打开并垂直于臀部支撑部(2);所述臀部支撑部(2)与支架(1)之间设有滑动装置(6),所述滑动装置(6)或臀部支撑部(2)上还设有用于坐姿牵引的限位装置(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式骨科牵引装置,包括支架(1)、臀部支撑部(2)、腿部支撑部(3)、脚踝固定部(4)和牵引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臀部支撑部(2)上设有会阴柱(8)和收置槽(20),所述会阴柱(8)可收置于收置槽(20)中,会阴柱(8)还可以向外打开并垂直于臀部支撑部(2);所述臀部支撑部(2)与支架(1)之间设有滑动装置(6),所述滑动装置(6)或臀部支撑部(2)上还设有用于坐姿牵引的限位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骨科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会阴柱(8)的底端与臀部支撑部(2)的收置槽(20)通过旋转轴相连接,会阴柱(8)可旋转的角度范围为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骨科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6)包括滑道(60)和滑动部(61),所述滑道(60)与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滑动部(61)与臀部支撑部(2)固定连接,滑动部(61)套设于滑道(6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式骨科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7)包括收放杆(70)和腰腹限位柱(71),所述收放杆(70)的其中一端与腰腹限位柱(71)相连接,腰腹限位柱(71)与收放杆(70)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伯军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飞天人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