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有载下行制动性能的无载荷测试系统,涉及电梯制动性能检测技术,能够对电梯空载制动过程轿厢平均减速度进行测试,并通过计算模型对电梯是否满足125%额定载荷行程下端双边下行制动性能和100%额定载荷行程下端单边下行制动性能进行判断。制动减速度测量模块测量电梯制动过程中该电梯轿厢的平均制动减速度,制动瞬间检测模块在制动执行机构对制动轮制动的瞬间进行检测以获取制动执行瞬间的时刻,制动触发模块触发制动执行机构对旋转的制动轮进行制动以实现电梯轿厢的制停,主控制器控制制动触发模块触发电梯制动执行机构动作并获取制动减速度测量模块测得的电梯轿厢减速度数据及制动瞬间检测模块检测的制动执行机构的动作瞬间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有载下行制动性能的无载荷测试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制动性能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有载下行制动性能的无载荷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电梯制动性能犹如汽车的刹车性能,其对电梯安全运行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现行国家标准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12.4.2.1条规定,当轿厢载有125%额定载荷并以额定速度向下运行时,操作制动器应能使曳引机停止运转。所有参与向制动轮或盘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器机械部件应分两组装设。如果一组部件不起作用,应仍有足够的制动力使载有额定载荷以额定速度下行的轿厢减速下行。电梯检验法律规程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第8.13项关于“制动试验”的检验内容和要求为:轿厢装载125%额定载重量,以正常运行速度下行时,切断电动机和制动器供电,制动器应当能够使驱动主机停止运转,试验后轿厢应无明显变形和损坏。上述检规和国标规定了电梯的125%额定载荷双边制动(双边制动的含义为:曳引主机两个制动臂同时进行制动)要求和100%额定载荷单边制动(单边制动的含义为:曳引主机两个制动臂中其中一个进行制动)要求。电梯有载制动性能的传统检测方法需要搬运砝码进入轿厢再进行轿厢有载下行制动试验,该方法费时费力,测试不方便,效率低下,且搬运砝码过程中存在溜梯的安全隐患。因此,研究有载制动性能的无载荷测试方法一直是电梯行业研究的热点。目前,现有文献报道的关于电梯有载制动性能的无载荷检测与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外接驱动制动力检测法、空载上下行制动法、能量转换减速度计算法、多参数智能监测法、压力监测计算法、空载上行制动法等。上述几种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外接驱动制动力检测法通过外接变频驱动可对制动力进行监测,反应出制动能力,但计算数学模型针对特定型号的电梯,测试通用性不足;空载上下行制动法通过两次空载试验减速度对125%载荷双边制动和100%载荷单边制动减速度是否大于零进行判断,可直接与国标GB7588和检规TSGT7001对应,但是不能计算出具体的有载制动减速度数值,无法实现制动性能更深入地评估;能量转换减速度计算法通过空载上行制动减速度对125%载荷制动减速度计算时需要提前知道对重及轿厢的质量,实际获取难度较大;多参数智能监测法通过在线监测制动器抱闸间隙、温度、制动力等多个参数代入模型进行综合判断,该方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型号电梯的综合制动性能,但仍无法直接测试检规和标准中规定的125%载荷和100%载荷下行制动性能;压力监测计算法根据力平衡关系利用压力传感器对制动力进行间接计算,是否能够应用于其它多种不同形式制动器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且并未给出制动力的合理区间;空载上行制动法是目前行业应用较多的一种制动性能检测方法,形成的标准给出了不同额定速度下制停距离和制动减速度的合理范围,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该标准并没有很好地说明空载制动减速度、制停距离与检规、国标中有载下行制动性能的关系,与检规对应性还不够强。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电梯有载下行制动性能的无载荷测试系统及方法,能够触发空载制动、并通过对空载制动过程的平均减速度进行测量,进而对电梯有载下行制动性能进行检测,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其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有载下行制动性能的无载荷测试系统及方法,该系统能够对电梯空载制动过程轿厢平均减速度进行测试,并通过计算模型可对电梯是否满足125%额定载荷行程下端双边下行制动性能和100%额定载荷行程下端单边下行制动性能进行判断;该方法能够根据空载制动试验测得的平均制动减速度对有载制动平均减速度进行快速便捷计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有载下行制动性能的无载荷测试系统,包括:制动减速度测量模块,所述制动减速度测量模块用于测量电梯制动过程中该电梯轿厢的平均制动减速度;制动瞬间检测模块,所述制动瞬间检测模块装配于制动执行机构,用于在制动执行机构对制动轮制动的瞬间进行检测,以获取制动执行瞬间的时刻;制动触发模块,所述制动触发模块用于控制制动器线圈失电,以触发制动执行机构对旋转的制动轮进行制动,并使与制动轮同轴的曳引轮停止转动,实现电梯轿厢的制停;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制动减速度测量模块、所述制动瞬间检测模块及所述制动触发模块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制动触发模块触发电梯制动执行机构动作,并获取所述制动减速度测量模块测得的电梯轿厢减速度数据,以及所述制动瞬间检测模块检测的制动执行机构的动作瞬间信号,以。实际应用时,所述电梯有载下行制动性能的无载荷测试系统还包括: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对所述主控制器进行控制,以获取测试系统信息,实现人机交互。其中,所述人机交互模块通过显示屏、鼠标、键盘、按键或触摸屏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方式对所述主控制器进行控制。具体地,所述主控制器选用PLC、个人计算机、工控机或单片机中的任一种,且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制动减速度测量模块、所述制动瞬间检测模块及所述制动触发模块之间采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通讯连接。进一步地,无线通讯方式采用WiFi或蓝牙,且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制动减速度测量模块、所述制动瞬间检测模块及所述制动触发模块之间分别设置有信号中转模块。更进一步地,所述制动减速度测量模块采用旋转编码器模块,所述旋转编码器模块通过测速滚轮与电梯曳引钢丝绳接触,且所述测速滚轮与所述旋转编码器模块同轴固定连接。可替代地,所述制动减速度测量模块采用加速度传感器,且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置于电梯轿厢的内部。再进一步地,所述制动触发模块能够使控制柜中动力回路主继电器触点断开,并触发电梯控制系统对外输出制动命令,以使制动器的制动线圈失电,实现对制动轮进行制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梯有载下行制动性能的无载荷测试系统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梯有载下行制动性能的无载荷测试系统中,由于制动减速度测量模块能够用于测量电梯制动过程中轿厢的平均制动减速度,制动瞬间检测模块能够用于在制动执行机构对制动轮制动的瞬间进行检测、以获取制动执行瞬间的时刻,制动触发模块能够用于控制制动器线圈失电、以触发制动执行机构对旋转的制动轮进行制动、并使与制动轮同轴的曳引轮停止转动、实现电梯轿厢的制停,主控制器能够用于控制制动触发模块触发电梯制动执行机构动作、并获取制动减速度测量模块测得的电梯轿厢减速度数据及制动瞬间检测模块检测的制动执行机构的动作瞬间信号,因此通过制动瞬间检测模块能够准确识别制动器制动瞬间的时刻、有利于提高平均制动减速度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制动触发模块能够使轿厢在指定位置自动触发制动过程,减少人为断电时对轿厢位置判断不准确的问题,并且测试时无需搬运砝码、能够实现通过三次空载制动试验对有载制动性能的快速评估,从而有效减少人力物力、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过程安全性。一种电梯有载下行制动性能的无载荷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建立电梯轿厢在125%额定载荷行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有载下行制动性能的无载荷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制动减速度测量模块,所述制动减速度测量模块用于测量电梯制动过程中该电梯轿厢的平均制动减速度;/n制动瞬间检测模块,所述制动瞬间检测模块装配于制动执行机构,用于在制动执行机构对制动轮制动的瞬间进行检测,以获取制动执行瞬间的时刻;/n制动触发模块,所述制动触发模块用于控制制动器线圈失电,以触发制动执行机构对旋转的制动轮进行制动,并使与制动轮同轴的曳引轮停止转动,实现电梯轿厢的制停;/n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制动减速度测量模块、所述制动瞬间检测模块及所述制动触发模块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制动触发模块触发电梯制动执行机构动作,并获取所述制动减速度测量模块测得的电梯轿厢减速度数据,以及所述制动瞬间检测模块检测的制动执行机构的动作瞬间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1218 CN 20201150240421.一种电梯有载下行制动性能的无载荷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动减速度测量模块,所述制动减速度测量模块用于测量电梯制动过程中该电梯轿厢的平均制动减速度;
制动瞬间检测模块,所述制动瞬间检测模块装配于制动执行机构,用于在制动执行机构对制动轮制动的瞬间进行检测,以获取制动执行瞬间的时刻;
制动触发模块,所述制动触发模块用于控制制动器线圈失电,以触发制动执行机构对旋转的制动轮进行制动,并使与制动轮同轴的曳引轮停止转动,实现电梯轿厢的制停;
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制动减速度测量模块、所述制动瞬间检测模块及所述制动触发模块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制动触发模块触发电梯制动执行机构动作,并获取所述制动减速度测量模块测得的电梯轿厢减速度数据,以及所述制动瞬间检测模块检测的制动执行机构的动作瞬间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有载下行制动性能的无载荷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对所述主控制器进行控制,以获取测试系统信息,实现人机交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有载下行制动性能的无载荷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模块通过显示屏、鼠标、键盘、按键或触摸屏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方式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勋,戚政武,苏宇航,梁敏健,林晓明,杨宁祥,罗伟立,汤景升,李继承,庞慕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珠海检测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