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个性化基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109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个性化基台,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颊侧、舌侧、近中侧和远中侧,所述本体包括穿龈区域,所述穿龈区域呈柱状,所述穿龈区域的底部为圆形,所述穿龈区域的顶部为双曲抛物面,双曲抛物面的颊侧端点的高度为0.5~6.5mm,所述双曲抛物面的舌侧端点的高度为1~7mm且高于颊侧端点的高度,所述双曲抛物面的近中侧端点和远中侧端点高度相同且比舌侧端点高0~1mm。穿龈区域的顶部采用双曲抛物面设计,一方面可实现种植体袖口处的完美塑形,从而达到理想的解剖形态修复,有利于修复体边缘的自洁和清洁;另一方面有利于咬合应力的合理传递与分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个性化基台
本技术涉及牙科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个性化基台。
技术介绍
近年来,种植牙已成为越来越多缺失牙患者的修复选择。基台作为连接植入体和上部结构的重要修复部件,对种植义齿的功能及美学效果至关重要。目前成品基台虽然种类繁多,但形态单一,规格固定,针对不同患者口腔的选择相当严格,很难兼顾患者的个性化功能和美学需求。一方面,成品基台制作的修复体无法达到理想的功能和美观形态,比如常见的颈部小,修复体易出现黑三角区等;另一方面,每个患者牙龈高度高低不一致,成品基台即使可以研磨穿龈部分也不能达到理想中的与牙龈一致,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粘结后粘结剂无法清除,成品基台在某些情况下已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因此,现有的产品基台存在一定修复功能和牙龈区美学上的缺陷,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方案旨在提供一种个性化基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一种个性化基台,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颊侧、舌侧、近中侧和远中侧,所述本体包括穿龈区域,所述穿龈区域呈柱状,所述穿龈区域的底部为圆形,所述穿龈区域的顶部为双曲抛物面,双曲抛物面的颊侧端点的高度为0.5~6.5mm,所述双曲抛物面的舌侧端点的高度为1~7mm且高于颊侧端点的高度,所述双曲抛物面的近中侧端点和远中侧端点高度相同且比舌侧端点高0~1mm。进一步,所述穿龈区域的顶部的投影轮廓为椭圆,所述椭圆的长轴为3~7mm,长轴与短轴的差值小于等于1mm。穿龈区域的顶部采用双曲抛物面设计,双曲抛物面在承受外力作用时凹面部分和凸面部分可以分别承受不同的应力,避免外力集中于一点,使得个性化基台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另外,舌侧端点、颊侧端点、中侧端点和远中侧端点的落差设计使得穿龈区域顶部的轮廓与天然牙釉牙骨质界处的解剖形态相似。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可实现种植体袖口处的完美塑形,从而达到理想的解剖形态修复,有利于修复体边缘的自洁和清洁;另一方面有利于咬合应力的合理传递与分布。进一步,所述穿龈区域的顶部投影面积大于底部投影面积,其侧壁为带有锥度的曲面,所述锥度为8°~9°。锥度曲面能够降低个性化基台的加工难度,避免机加工时机床刀具会干涉到其余区域。进一步,所述本体还包括接口区域,所述接口区域与所述穿龈区域的底部连接,所述接口区域设有与外设的牙种植体相适配的接口。所述接口区域是用于与外设的牙种植体进行连接,因此所述接口的类型包含六角连接、十字锁扣连接、梅花连接、四角连接、三角连接以及莫氏锥度连接等。进一步,所述本体还包括连接台区域,所述连接台区域与所述穿龈区域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台区域的中轴线与所述穿龈区域的中轴线具有0~40°轴向偏角。所述连接台区域为圆柱状或楔形状构件。如果个性化基台是安装在后牙区,则连接台区域为带有一定拔模角度的圆柱状,且拔模角度为0~35°;如果是安装在前牙区,则为楔形状。当种植体植入方向及与相邻组织的关系未完全达到修复要求时,可通过改变设计连接台区域的轴向偏角来进行补偿。进一步,所述连接台区域的长度为4~8mm。进一步,所述连接台区域的表面设有至少一条弧形微槽。弧形微槽的存在能够加大连接台区域的表面积,使得牙冠与基台通过粘结剂连接后更不易脱落。进一步,所述个性化基台还包括贯穿本体的螺丝通道,所述螺丝通道沿穿龈区域的中轴线设置。所述螺丝通道的上端壁厚大于等于0.6mm。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个性化基台通过双曲抛物面控制穿龈区的轮廓曲线从而满足牙龈边缘的形态个性化设计,可在一定程度上模仿天然牙形态,可实现与上部修复衔接无死角,美观与健康兼顾。经模拟分析后,本个性化基台有着良好的静力学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实施例1所述适用于后牙的个性化基台;图2是实施例1中所述穿龈区域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所述适用于前牙的个性化基台;图4是图3中A-A处的全剖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适用于后牙的个性化基台,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颊侧、舌侧、近中侧和远中侧,所述本体包括连接台区域100、穿龈区域200和接口区域300。如图2所示,所述穿龈区域200呈柱状,所述穿龈区域200的底部210为圆形,所述穿龈区域200的顶部220为双曲抛物面,所述双曲抛物面的颊侧端点221的高度为6.5mm,所述双曲抛物面的舌侧端点222的高度为4mm,所述双曲抛物面的近中侧端点223和远中侧端点224高度相同且比舌侧端点高0.5mm。为适应牙种植手术相关要求,所述穿龈区域200被设计为上大下小,侧壁的锥度约为8°,其顶部220的投影轮廓为椭圆型,所述椭圆的长轴为4mm,短轴为4mm。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台区域100呈圆柱状,长度6.5mm,与所述穿龈区域20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台区域100的中轴线与所述穿龈区域200的中轴线具有25°轴向偏角。所述连接台区域100为圆柱状构件,且拔模角度为5°。圆柱状的连接台区域100表面还设有4条弧形微槽110,使牙冠与个性化基台粘结时能够更加稳定。如图1所示,所述接口区域300与所述穿龈区域200的底部连接,所述接口区域300包括圆台状的过渡段310和六角形接口320。进一步,所述个性化基台还包括贯穿本体的螺丝通道400,所述螺丝通道400沿穿龈区域200的中轴线设置。所述螺丝通道400的上端壁厚等于0.6mm。实施例2,适用于前牙的个性化基台。如图3和4所示,该个性化基台的穿龈区域200、接口区域300均与实施例1相近似,差别主要体现局部尺寸的选择以及连接台区域100的构型。由于本实施的个性化基台是配合种植体及牙冠用于取代患者的前牙,因此其表面轮廓被配置为与基牙相近似的楔形构件。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个性化基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颊侧、舌侧、近中侧和远中侧,所述本体包括穿龈区域,所述穿龈区域呈柱状,所述穿龈区域的底部为圆形,所述穿龈区域的顶部为双曲抛物面,所述双曲抛物面的颊侧端点的高度为0.5~6.5mm,所述双曲抛物面的舌侧端点的高度为1~7mm且高于颊侧端点的高度,所述双曲抛物面的近中侧端点和远中侧端点高度相同且比舌侧端点高0~1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个性化基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颊侧、舌侧、近中侧和远中侧,所述本体包括穿龈区域,所述穿龈区域呈柱状,所述穿龈区域的底部为圆形,所述穿龈区域的顶部为双曲抛物面,所述双曲抛物面的颊侧端点的高度为0.5~6.5mm,所述双曲抛物面的舌侧端点的高度为1~7mm且高于颊侧端点的高度,所述双曲抛物面的近中侧端点和远中侧端点高度相同且比舌侧端点高0~1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性化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穿龈区域的顶部的投影轮廓为椭圆,所述椭圆的长轴为3~7mm,长轴与短轴的差值小于等于1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个性化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穿龈区域的顶部投影面积大于底部投影面积,其侧壁为带有锥度的曲面,所述锥度为8°~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性化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锦阳张潇李买生陈贤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