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胃底折叠术的内镜钉合装置的顶端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1056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施胃底折叠术的内镜钉合装置的顶端部,包括顶端座,顶端座的端面设置有砧板、微型摄像机、LED灯、超声波探测仪和端部定位销;所述砧板固定设置于端面的中部,砧板的表面突出于所述顶端座的端面;所述微型摄像机和LED灯位于砧板的一侧,所述超声波探测仪和端部定位销位于砧板的另一侧;所述端部定位销连接定位销驱动电机,通过定位销驱动电机带动端部定位销旋转,能够实现端部定位销相对于顶端座的伸缩运动,使端部定位销伸出或缩回砧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与刚性段的侧面组成钉合机构,从而用于内镜下的胃食管反流病的微创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施胃底折叠术的内镜钉合装置的顶端部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创外科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实施胃底折叠术的内镜钉合装置的顶端部。
技术介绍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或十二指肠的过多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内,引起反酸、烧心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以及咽、喉、气管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胃食管反流病(GERD)在西方国家属常见病,有研究显示,近年来西方国家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约为10%~20%,澳大利亚约为11.6%,亚洲国家发病率则约为5%。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40~60岁为高峰发病年龄,男女无差异,但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男性多于女性。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统计显示,中国胃食管反流患病率为5.77%。对于一般的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或者药物治疗能够治愈。但是对于伴有贲门松弛或者有食管裂孔疝的患者,有的通过药物治疗后效果不好,有的药物治疗后只能解决部分症状,还有些患者则需要长期坚持服药,对于此类患者,必须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有研究表明,大约有25%~30%的GERD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长期用药,需要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现有的胃食管反流病的手术治疗一般采用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或内镜下缝合技术和射频消融技术,虽可以解决症状反复发作的问题,但术后常伴有并发症,对术后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方式未并得到普及,一旦患上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施胃底折叠术的内镜钉合装置的顶端部,它可以与刚性段的侧面组成钉合机构,从而实现内镜下的胃食管反流病的微创治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胃底折叠术的内镜钉合装置的顶端部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包括顶端座6-1,顶端座6-1的端面设置有砧板6-2、微型摄像机8、LED灯9、超声波探测仪10和端部定位销11;所述砧板6-2固定设置于端面的中部,砧板6-2的表面突出于所述顶端座6-1的端面;所述微型摄像机8和LED灯9位于砧板6-2的一侧,所述超声波探测仪10和端部定位销11位于砧板6-2的另一侧;所述端部定位销11连接定位销驱动电机,通过定位销驱动电机带动端部定位销11旋转,能够实现端部定位销11相对于顶端座6-1的伸缩运动,使端部定位销11伸出或缩回砧板6-2。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端部定位销11的局部形成外螺纹11-1,端部定位销1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顶端座6-1。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端部定位销11的自由端为尖端。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端部定位销11的自由端与刚性段4的定位销孔4-3-3相匹配。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销孔4-3-3的孔深小于端部定位销11伸出顶端座6-1的长度。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端部定位销11的固定端连接所述定位销驱动电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波探测仪10与设置于刚性段4的超声波反射镜4-5相对应。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砧板6-2的长度沿纵向延伸。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砧板6-2的侧部设置有两个挡耳,第一挡耳6-2-7位于LED灯9的上方外侧,第二挡耳6-2-8位于微型摄像机8的上方外侧。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砧板6-2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砧板螺丝穿设孔6-2-1,砧板螺丝穿设孔6-2-1内活动设置有砧板螺丝6-3,砧板螺丝6-3连接砧板螺丝驱动机构。本技术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的砧板与刚性段的钛钉容置槽相匹配,当钛钉击发机构将钛钉容置槽内的钛钉向外击发时,砧板能够为射出的钛钉提供折弯的反作用力而使钛钉的钉腿发生折弯,从而实现钉合操作。本技术的微型摄像机在LED灯所提供的照明光下能够观察到胃部的内部情况,以便于确定钉合部位。本技术的超声波探测仪与刚性段的超声波反射镜相匹配,当弯曲部的弯曲带动顶端部运动时,超声波探测仪能够监测顶端部与刚性段的相对位置,从而确定砧板与钉仓座组件的配合状态,以准确地确定胃底与食管的钉合部位。本技术设置有端部定位销,通过端部定位销能够实现钉合前顶端部与刚性段之间的相对位置定位,从而能够实现对待钉合的组织的初步定位,以避免或降低在钉合过程中组织发生定位位置的偏移,从而提高手术精度。附图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以下说明仅是示意性地说明本技术的原理,所述原理可按多种方式应用,以实现许多不同的可替代实施方式。这些说明仅用于示出本技术的教导内容的一般原理,不意味着限制在此所公开的技术构思。结合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且与上文的总体说明和下列附图的详细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用于实施胃底折叠术的内镜钉合装置的示意图;图2至图7是本技术的操作过程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钛钉的示意图,图中的钛钉处于原始状态;图9是本技术的钛钉的示意图,图中的钛钉处于钉合状态;图10是本技术的刚性段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顶端部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顶端部的端面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A-A剖面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的砧板的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的顶端部的分解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的顶端部的剖面示意图;图17是本技术的砧板螺丝驱动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18是本技术的顶端座的示意图;图19是本技术的顶端座的侧面示意图;图20是图19的B-B剖面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说明:100为内镜钉合装置,1为手柄,2为锥形保护套,3为插入管,4为刚性段,5为弯曲部,6为顶端部,7为角度跟踪传感器,8为微型摄像机,9为LED灯,10为超声波探测仪,11为端部定位销,4-1为刚性段壳体,4-2为传感器定位盘,4-3为钉仓座,4-4为钛钉,4-5为超声波反射镜,4-2-1为传感器定位槽,6-1为顶端座,6-2为砧板,6-3为砧板螺丝,6-4为砧板驱动轴,6-5为从动齿轮,6-6为砧板螺丝导向座,6-7为从动齿轮定位销,6-8为砧板定位销,6-1-1为顶端座体,6-1-2为砧板定位槽,6-1-3为砧板驱动轴穿设孔,6-1-4为从动齿轮轴穿设孔,6-1-5为LED灯定位孔,6-1-6为微型摄像机定位孔,6-1-7为超声波探测仪安装孔,6-1-8为端部定位销容置孔,6-1-9为从动齿轮定位销穿设孔,6-1-10为限位凸台,6-2-0为砧板体,6-2-1为砧板螺丝穿设孔,6-2-2、6-2-3、6-2-4、6-2-5、6-2-6为钛钉折弯导引槽,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施胃底折叠术的内镜钉合装置的顶端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端座(6-1),顶端座(6-1)的端面设置有砧板(6-2)、微型摄像机(8)、LED灯(9)、超声波探测仪(10)和端部定位销(11);/n所述砧板(6-2)固定设置于端面的中部,砧板(6-2)的表面突出于所述顶端座(6-1)的端面;/n所述微型摄像机(8)和LED灯(9)位于砧板(6-2)的一侧,所述超声波探测仪(10)和端部定位销(11)位于砧板(6-2)的另一侧;/n所述端部定位销(11)连接定位销驱动电机,通过定位销驱动电机带动端部定位销(11)旋转,能够实现端部定位销(11)相对于顶端座(6-1)的伸缩运动,使端部定位销(11)伸出或缩回砧板(6-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施胃底折叠术的内镜钉合装置的顶端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端座(6-1),顶端座(6-1)的端面设置有砧板(6-2)、微型摄像机(8)、LED灯(9)、超声波探测仪(10)和端部定位销(11);
所述砧板(6-2)固定设置于端面的中部,砧板(6-2)的表面突出于所述顶端座(6-1)的端面;
所述微型摄像机(8)和LED灯(9)位于砧板(6-2)的一侧,所述超声波探测仪(10)和端部定位销(11)位于砧板(6-2)的另一侧;
所述端部定位销(11)连接定位销驱动电机,通过定位销驱动电机带动端部定位销(11)旋转,能够实现端部定位销(11)相对于顶端座(6-1)的伸缩运动,使端部定位销(11)伸出或缩回砧板(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施胃底折叠术的内镜钉合装置的顶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定位销(11)的局部形成外螺纹(11-1),端部定位销(1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顶端座(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施胃底折叠术的内镜钉合装置的顶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定位销(11)的自由端为尖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实施胃底折叠术的内镜钉合装置的顶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定位销(11)的自由端与刚性段(4)的定位销孔(4-3-3)相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金雁汪元林
申请(专利权)人:妙思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