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延机预负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0934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延机预负荷装置,属于轮胎制造设备技术领域。所述预负荷装置包括传动端部分、轴承部分和加热端部分;其中,传动端部分采用双油缸自提拉升;加热端部分采用单油缸带动连杆机构上抬式形式;轴承部分采用内嵌式结构,将拉回轴承体整体嵌入压延机主轴承体内,保证更换有形辊套时,辊筒及主轴承体向加热端顺利窜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轴承与装配间隙固定至一侧,避免生产时由于间隙变化引起辊筒浮动,提高了压延内衬层胶片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延机预负荷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轮胎制造设备
,涉及一种用于内衬层压延机上的预负荷装置。
技术介绍
轮胎内衬层胶片是制造子午线轮胎、特别是无内胎轮胎的重要件之一,常规的内衬层胶片采用两层或两层以上不同宽度、厚度,不同性能的胶料的有形胶片和平胶片贴合而成。挤出压延法生产内衬层联动线用喂料挤出机、挤出机头和立式两辊压延机组合成主机,通过专用的挤出机头,直接向两辊压延机上下辊筒之间喂料,压延出有形胶片,用于制造“形形”,“平、平”两层贴合的有形内衬层胶片或多层贴合的内衬层平胶片。这种立式两辊压延机的上辊需要更换带有形状的辊套,既能制造平胶片又能制造有形胶片。压延机上预负荷装置采用液压缸动作,通过提拉辊筒的方式,将轴承与装配间隙固定至一侧,避免工作中因轴承和装配间隙的变化引起辊筒浮动,从而提高制品精度。以往内衬层立式两辊压延机上未设有拉回装置,随着轮胎工艺发展,要求高质量内衬层胶片,针对这点,本专利技术研究了一种挤出法内衬层两辊压延机上用的预负荷装置,用于提高制品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延机预负荷装置,所述预负荷装置采用一端双油缸自提拉升,另一端单油缸带动连杆机构上抬式形式。该装置将轴承与装配间隙固定至一侧,避免生产时由于间隙变化引起辊筒浮动,提高了压延内衬层胶片精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延机预负荷装置,包括传动端部分1、轴承部分2和加热端部分3。其中,传动端部分1采用竖直安装的两个油缸,通过安装在拉回轴承体上的拉杆,向上提升拉回轴承体,消除主轴承与辊筒辊径的间隙;加热端部分3采用单油缸,通过抬升安装在压延机机架上的销轴连杆机构,连杆与安装在另一拉回轴承体上的挡块接触,从而推动拉回轴承体向上提升,实现提升辊筒、消除主轴承与辊筒辊径的间隙;轴承部分2采用内嵌式结构,将拉回轴承体整体嵌入压延机主轴承体内,保证更换有形辊套时,辊筒及主轴承体向加热端顺利窜出。具体结构形式如下:所述传动端部分1和加热端部分3均设有轴承部分2。轴承部分2包括拉回轴承体9、止转块10、轴承11、拉回轴承体端盖12和加油杆13。为了实现更换有形辊套不发生干涉,采用拉回轴承体9嵌入压延机辊筒主轴承体内部的结构形式;所述拉回轴承体9上设有拉回轴承体端盖12。为了防止转动,将止转块10一端安装在拉回轴承体端盖12上,另一端安装在压延机辊筒主轴承体上。所述轴承11的内圈安装在辊筒轴径上、外圈安装在拉回轴承体9上;所述加油杆13设在拉回轴承体9上,用于给轴承加油润滑。所述传动端部分1包括油缸A4、油缸连接头A5、销轴A6、拉杆7和嵌套8。两个油缸A4通过连接座并列竖直安装在压延机传动端机架上;两油缸A4分别与两油缸连接头A5一端连接,油缸连接头A5另一端通过销轴A6连接拉杆7一端,拉杆7另一端固定在拉回轴承体9上,油缸A4通过拉杆7拉动拉回轴承体9,从而达到提拉辊筒目的。所述嵌套8安装在辊筒主轴承体端面套筒上,用于从轴向方向侧安装拉杆7。所述加热端部分3包括油缸B14、连杆15、油缸连接头B16、销轴B17、限位开关18、机械限位19、连杆挡块20和转轴21。由于立式两辊压延机需更换上辊有形辊套,为了保证有形辊套顺利向加热端移出更换,在加热端部分采用连杆机构方便更换有形辊套。其中,所述油缸B14竖直安装在压延机加热端机架上;油缸连接头B16一端连接在油缸B14上,另一端通过销轴B17与连杆15一端连接;连杆15另一端与安装在压延机加热端机架上的转轴21连接。所述连杆挡块20位于连杆15上方、并与另一个嵌入压延机辊筒主轴承体的拉回轴承体9连接。油缸B14带动连杆15转动并向上抬起,连杆15与连杆挡块20接触,从而推动另一拉回轴承体9向上提升。当更换有形辊套时,油缸B14推动连杆15向下打开;连杆15最低位设有机械限位19,用于防止损坏主轴承体。所述限位开关18设置在加热端机架上,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预负荷装置传动端部分采用双油缸自提拉升,加热端部分采用单油缸带动连杆机构上抬式形式,将轴承与装配间隙固定至一侧,避免生产时由于间隙变化引起辊筒浮动,提高了压延内衬层胶片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预负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预负荷装置传动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预负荷装置轴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预负荷装置加热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传动端部分;2轴承部分;3加热端部分;4油缸A;5油缸连接头A;6销轴A;7拉杆;8嵌套;9拉回轴承体;10止转块;11轴承;12拉回轴承体端盖;13加油杆;14油缸B;15连杆;16油缸连接头B;17销轴B;18限位开关;19机械限位;20连杆挡块;21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压延机预负荷装置,包括传动端部分1、轴承部分2和加热端部分3。所述传动端部分1和加热端部分3均设有轴承部分2。轴承部分2包括拉回轴承体9、止转块10、轴承11、拉回轴承体端盖12和加油杆13。所述拉回轴承体9嵌入压延机辊筒主轴承体的外圈中,拉回轴承体9上设有拉回轴承体端盖12。为了防止转动,所述拉回轴承体端盖12上设有止转块10,所述止转块10一端安装在拉回轴承体端盖12上,另一端安装在压延机辊筒主轴承体上。所述轴承11的内圈安装在辊筒轴径上、外圈安装在拉回轴承体9上;所述加油杆13设在拉回轴承体9上,用于给轴承加油润滑。所述传动端部分1包括油缸A4、油缸连接头A5、销轴A6、拉杆7和嵌套8。两个油缸A4通过连接座竖直安装在压延机传动端机架上;两油缸A4分别与两油缸连接头A5一端连接,油缸连接头A5另一端通过销轴A6连接拉杆7一端,拉杆7另一端固定在拉回轴承体9上,油缸A4通过拉杆7拉动拉回轴承体9,从而达到提拉辊筒目的。所述加热端部分3包括油缸B14、连杆15、油缸连接头B16、销轴B17、限位开关18、机械限位19、连杆挡块20和转轴21。其中,所述油缸B14竖直安装在压延机加热端机架上;油缸连接头B16一端连接在油缸B14上,另一端通过销轴B17与连杆15一端连接;连杆15另一端与安装在压延机加热端机架上的转轴21连接。所述连杆挡块20位于连杆15上方、并与另一个嵌入压延机辊筒主轴承体的拉回轴承体连接。油缸B14带动连杆15转动并向上抬起,连杆15与连杆挡块20接触,从而推动另一拉回轴承体向上提升。当更换有形辊套时,油缸B14推动连杆15向下打开;连杆15最低位设有机械限位19,用于防止损坏主轴承体。所述限位开关18设置在加热端机架上,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延机预负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传动端部分(1)、轴承部分(2)和加热端部分(3);/n所述传动端部分(1)和加热端部分(3)均设有轴承部分(2);轴承部分(2)包括拉回轴承体(9)、止转块(10)、轴承(11)和拉回轴承体端盖(12);所述拉回轴承体(9)嵌入压延机辊筒主轴承体内部,拉回轴承体(9)上设有拉回轴承体端盖(12);为了防止转动,将止转块(10)一端安装在拉回轴承体端盖(12)上,另一端安装在压延机辊筒主轴承体上;所述轴承(11)的内圈安装在辊筒轴径上、外圈安装在拉回轴承体(9)上;/n所述传动端部分(1)包括油缸A(4)、油缸连接头A(5)、销轴A(6)、拉杆(7)和嵌套(8);所述油缸A(4)共两个,通过连接座并列竖直安装在压延机传动端机架上;两油缸A(4)分别与两油缸连接头A(5)一端连接,油缸连接头A(5)另一端通过销轴A(6)连接拉杆(7)一端,拉杆(7)另一端固定在拉回轴承体(9)上,油缸A(4)通过拉杆(7)拉动拉回轴承体(9),从而达到提拉辊筒目的;所述嵌套(8)安装在辊筒主轴承体端面套筒上,用于从轴向方向侧安装拉杆(7);/n所述加热端部分(3)包括油缸B(14)、连杆(15)、油缸连接头B(16)、销轴B(17)、机械限位(19)、连杆挡块(20)和转轴(21);所述油缸B(14)竖直安装在压延机加热端机架上;油缸连接头B(16)一端连接在油缸B(14)上,另一端通过销轴B(17)与连杆(15)一端连接;连杆(15)另一端与安装在压延机加热端机架上的转轴(21)连接;所述连杆挡块(20)位于连杆(15)上方、并与另一个嵌入压延机辊筒主轴承体的拉回轴承体(9)连接;油缸B(14)带动连杆(15)转动并向上抬起,连杆(15)与连杆挡块(20)接触,从而推动拉回轴承体向上提升;当更换有形辊套时,油缸B(14)推动连杆(15)向下打开;连杆(15)最低位设有机械限位(19),防止损坏主轴承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延机预负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传动端部分(1)、轴承部分(2)和加热端部分(3);
所述传动端部分(1)和加热端部分(3)均设有轴承部分(2);轴承部分(2)包括拉回轴承体(9)、止转块(10)、轴承(11)和拉回轴承体端盖(12);所述拉回轴承体(9)嵌入压延机辊筒主轴承体内部,拉回轴承体(9)上设有拉回轴承体端盖(12);为了防止转动,将止转块(10)一端安装在拉回轴承体端盖(12)上,另一端安装在压延机辊筒主轴承体上;所述轴承(11)的内圈安装在辊筒轴径上、外圈安装在拉回轴承体(9)上;
所述传动端部分(1)包括油缸A(4)、油缸连接头A(5)、销轴A(6)、拉杆(7)和嵌套(8);所述油缸A(4)共两个,通过连接座并列竖直安装在压延机传动端机架上;两油缸A(4)分别与两油缸连接头A(5)一端连接,油缸连接头A(5)另一端通过销轴A(6)连接拉杆(7)一端,拉杆(7)另一端固定在拉回轴承体(9)上,油缸A(4)通过拉杆(7)拉动拉回轴承体(9),从而达到提拉辊筒目的;所述嵌套(8)安装在辊筒主轴承体端面套筒上,用于从轴向方向侧安装拉杆(7);
所述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丽梅刘丹丹刘世详连霞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橡胶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