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食管局部给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0578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食管局部给药器,旨在解决液体药物在食管粘膜表面不易停留或者是停留时间过短,以及吞咽服药进食困难的问题。该给药器包括胶囊、软管和固定器,固定器包括耳挂,软管的一端连接胶囊,软管的另一端和耳挂之间连接有适配连接件,所述胶囊包括胶囊壳体、固定在胶囊壳体内的微传动机构,胶囊壳体包括弹性头膜和胶囊主体,微传动机构中的微电机与电源和微控器电性连接,微传动机构包括螺旋机构和撑展机构,螺旋机构通过带动撑展机构使弹性头膜撑展开,以缩小弹性头膜外周与食管壁的间隙,形成液体药物柱,增加药物作用在食管粘膜表面的停留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食管局部给药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食管局部给药器,尤其针对放射治疗中发生急性放射性食管炎临床症状时采取的食管局部给药。
技术介绍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能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的放射性损伤,产生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属于局部放疗并发症,在进行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放疗中经常发生。发生时间多数为食管累积放射剂量达DT20Gy-40Gy时,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是由食管黏膜受到放射性损伤而产生的无菌性炎症,是由于放射线破坏正常食管黏膜造成放射野内食管黏膜充血水肿,表浅溃疡形成,糜烂渗出性改变,在其基础上可合并感染而加重临床症状。急性放射性食管炎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会直接影响放疗的顺利进行,导致疗程延长,治疗效果降低。因此,防治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对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临床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主要方法为缓慢口服液体制剂以期达到局部治疗作用,如口服主要成分为糖皮质激素及局部麻醉药配制的“食管炎合剂”,及美洲大蠊提取物为主要成分的“康复新”液。但因此类药物在食管粘膜表面不易停留或者是停留时间过短,对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治疗作用有限。此外,根据放射治疗肿瘤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中度吞咽困难或吞咽疼痛,需麻醉药镇痛或进流质饮食;重度吞咽困难或吞咽疼痛,伴脱水或体重下降大于15%时,需鼻胃饲或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在出现上述临床症状时,口服药剂治疗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食管局部给药器,旨在解决缓慢口服液体制剂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时,药物在食管粘膜表面不易停留或者是停留时间过短,以及吞咽服药进食困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食管局部给药器,其特点是包括胶囊、软管和固定器,固定器包括耳挂,软管的一端连接胶囊,软管的另一端和耳挂之间连接有适配连接件,所述胶囊包括胶囊壳体、固定在胶囊壳体内的微传动机构,所述胶囊壳体包括弹性头膜和胶囊主体,所述微传动机构中的微电机与电源和微控器电性连接,所述微传动机构包括螺旋机构和撑展机构,螺旋机构包括螺旋轴和直动束块,所述螺旋轴与微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直动束块与螺旋轴螺旋配合;撑展机构包括牵引棒,牵引棒上滑动设置有顶集台、中集管和下集管,顶集台固定在牵引棒顶端,中集管的一端设有外延台,外延台上沿周向均匀挂接有多套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节杆、第二节杆、第三节杆、第四节杆和第五节杆,其中第一节杆的一端挂接在外延台上,第一节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节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节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节杆的一端铰接,第三节杆的另一端铰接在顶集台上,第四节杆的一端在第一节杆和第二节杆的连接处铰接,第四节杆的另一端在第二节杆和第三节杆的连接处铰接,第五节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一节杆上,第五节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下集管上;所述顶集台上沿外周向均匀连接多个所述第三节杆,所述下集管上沿外周向均匀连接多个所述第五节杆,所述第二节杆和第三节杆固定在所述弹性头膜的内侧,所述下集管固定在胶囊主体内的支撑板上。所述下集管包括下管束,所述下管束与所述牵引棒形成移动副,下管束上设置有圆台,所述圆台和顶集台上分别固定有布杆圈,布杆圈上均匀开设有与所述连杆机构套数相同的布杆口,布杆圈的内凹面沿周向设有沟槽,沟槽内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连杆机构的连接圈。所述中集管包括中管束,所述中管束与所述牵引棒形成移动副,所述外延台固定在中管束的上端,外延台上沿周向均匀开设有与所述连杆机构套数相同的连接孔。所述微传动机构还包括撑托机构,所述撑托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双滑块机构,所述双滑块机构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连块杆和联动杆,第一滑块为与所述胶囊主体上部形成移动副的弧形块,第二滑块与胶囊主体侧部形成移动副,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与连块杆铰接,联动杆固定在第二滑块上,所述直动束块上开设有联动槽,联动杆的端部伸入联动槽内。所述适配连接件包括供所述软管穿过的连接盖、与连接盖螺纹连接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端部固定在所述耳挂上,所述连接盖上设有穿进孔和穿出孔,连接座的凹槽内设有鼓突。所述固定器还包括鼻塞,鼻塞上设有软管通过孔。所述软管上靠近胶囊的一端处开设导口,软管的外端部分上有分管口。所述胶囊主体上固定有密封带,密封带上部有波纹管,波纹管的端部固定在直动束块的下端,螺旋轴位于波纹管内,密封带将胶囊主体分隔为两个独立部分。所述直动束块的中心线与所述螺旋轴的轴线平行且不重合;所述牵引棒为中空棒,所述胶囊和直动束块上均开设管通过口。所述支撑板呈十字型,支撑板中间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下管束与安装孔过盈配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器能够使胶囊在食管中的位置保持稳定,胶囊上的微传动机构实现弹性头膜的撑展,改变其径向大小,进而弹性头膜的外周与食管壁的间隙缩小,并利于液体制剂形成液体柱,使液体制剂作用在黏膜表面时间延长,提高疗效。2.本专利技术的连杆机构执行动作精确,结构合理,与螺旋机构配合,实现弹性头膜变径大小的可控性。3.本专利技术的撑托机构用以辅助撑展机构的撑展,撑托机构与撑展机构之间存在联动性,使弹性头膜的下部得到支撑,保持其稳定性。4.本专利技术的适配连接件方便软管长度的调节,同时能将软管尾段进行可靠固定锁紧;耳挂和鼻塞使软管外端的位置保持稳定。5.本专利技术的软管外端有分管口,内端开设导口,软管内可置入饲喂管或注药管,也可使用注射器直接从分管口向软管内注药;或者饲喂管可从分管口处插入,经过牵引棒从胶囊下端穿出。6.本专利技术的密封带将胶囊主体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胶囊主体的下部分内的构件被隔离开,有效防止药液溅入。7.本专利技术的食管局部给药器入体后能够根据用药需求灵活调节胶囊的开启和关闭,食管局部修复后可将将囊从体内取出,对患者身体无任何不良影响。8.本专利技术的食管局部给药器对急性放射线食管炎临床症状严重者,吞咽进食困难者尤为适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适配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胶囊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传动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下集管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传动机构局部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撑板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胶囊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中,100.胶囊,200.软管,201.分管口,301.耳挂,302.鼻塞,400.适配连接件;图2中,200.软管,202.导引段,401.连接盖,402.连接座,403.穿进孔,404.穿出孔,405.鼓突;图3中,101.弹性头膜,102.胶囊主体,103.微电机,104.电源,105.微控器,106.滑槽,107.螺旋轴,108.直动束块,10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食管局部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囊、软管和固定器,固定器包括耳挂,软管的一端连接胶囊,软管的另一端和耳挂之间连接有适配连接件,所述胶囊包括胶囊壳体、固定在胶囊壳体内的微传动机构,所述胶囊壳体包括弹性头膜和胶囊主体,所述微传动机构中的微电机与电源和微控器电性连接,所述微传动机构包括螺旋机构和撑展机构,螺旋机构包括螺旋轴和直动束块,所述螺旋轴与微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直动束块与螺旋轴螺旋配合;撑展机构包括牵引棒,牵引棒上滑动设置有顶集台、中集管和下集管,顶集台固定在牵引棒顶端,中集管的一端设有外延台,外延台上沿周向均匀挂接有多套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节杆、第二节杆、第三节杆、第四节杆和第五节杆,其中第一节杆的一端挂接在外延台上,第一节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节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节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节杆的一端铰接,第三节杆的另一端铰接在顶集台上,第四节杆的一端在第一节杆和第二节杆的连接处铰接,第四节杆的另一端在第二节杆和第三节杆的连接处铰接,第五节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一节杆上,第五节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下集管上;所述顶集台上沿外周向均匀连接多个所述第三节杆,所述下集管上沿外周向均匀连接多个所述第五节杆,所述第二节杆和第三节杆固定在所述弹性头膜的内侧,所述下集管固定在胶囊主体内的支撑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食管局部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囊、软管和固定器,固定器包括耳挂,软管的一端连接胶囊,软管的另一端和耳挂之间连接有适配连接件,所述胶囊包括胶囊壳体、固定在胶囊壳体内的微传动机构,所述胶囊壳体包括弹性头膜和胶囊主体,所述微传动机构中的微电机与电源和微控器电性连接,所述微传动机构包括螺旋机构和撑展机构,螺旋机构包括螺旋轴和直动束块,所述螺旋轴与微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直动束块与螺旋轴螺旋配合;撑展机构包括牵引棒,牵引棒上滑动设置有顶集台、中集管和下集管,顶集台固定在牵引棒顶端,中集管的一端设有外延台,外延台上沿周向均匀挂接有多套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节杆、第二节杆、第三节杆、第四节杆和第五节杆,其中第一节杆的一端挂接在外延台上,第一节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节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节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节杆的一端铰接,第三节杆的另一端铰接在顶集台上,第四节杆的一端在第一节杆和第二节杆的连接处铰接,第四节杆的另一端在第二节杆和第三节杆的连接处铰接,第五节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一节杆上,第五节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下集管上;所述顶集台上沿外周向均匀连接多个所述第三节杆,所述下集管上沿外周向均匀连接多个所述第五节杆,所述第二节杆和第三节杆固定在所述弹性头膜的内侧,所述下集管固定在胶囊主体内的支撑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食管局部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集管包括下管束,所述下管束与所述牵引棒形成移动副,下管束上设置有圆台,所述圆台和顶集台上分别固定有布杆圈,布杆圈上均匀开设有与所述连杆机构套数相同的布杆口,布杆圈的内凹面沿周向设有沟槽,沟槽内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连杆机构的连接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食管局部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集管包括中管束,所述中管束与所述牵引棒形成移动副,所述外延台固定在中管束的上端,外延台上沿周向均匀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婉琦魏文鑫孔铭李晓琳郑美珠张欣欣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