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肤创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0559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制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皮肤创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成分包括羊毛脂、茶、三七、地龙粘液、珍珠粉、甘草、牡丹皮、地榆、红花、蜂巢、冰片、薄荷脑、醋酸氯已定。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药物对已经造成的皮肤冻伤、烫伤和太阳灼伤也有极强的治疗作用,能及时阻止皮肤破溃,皮肤愈合后基本上不产生色素沉淀,大面积晒伤及小面积烫伤可快速修复表皮,使其不易脱皮和皮肤起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皮肤创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制药
,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皮肤创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治疗各种烧烫伤等的皮肤损伤时,现代医学经常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在进行西药的治疗当中,往往会口服抗生素,口服抗生素虽然抑制了烫伤时细菌的滋生,但对身体影响较大,长期服用会损害身体健康;还有生活在纬度较高地区的人们,冬天的气温极低,脸部、四肢等皮肤会裸露在环境外,极易造成冻伤,从而导致皮肤破溃。羊毛脂具有镇静安神、美容养颜的功效。在现有技术当中,羊毛酯主要是和凡士林一起应用,可以增加凡士林的通透性;羊毛脂可以对皮肤进行清理和护理,特别是皮肤比较干的,可以有效的进行补水,防止水分的流失;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抗氧化、能够清除有害酸性物质、提高肌肤的弹性、延缓衰老,促进细胞再生的能力,也可以抵抗一些有害物质对皮肤的伤害。因此,人们现在越来越多的在中药中加入羊毛脂治疗皮肤创伤;现有技术中专利申请号为CN201610096960.1专利名称是一种快愈创伤膏剂和申请号为CN201910013220.0专利名称是一种促进术后皮肤伤口愈合的外用药物及其用途,提供了含有羊毛脂的外用药物用以治疗烧烫伤,但现有技术中羊毛脂所占比例不高,因此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皮肤创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高含量的羊毛脂对烧烫伤或冻伤具有好的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治疗皮肤创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主要成分包括羊毛脂、茶、三七、地龙粘液、珍珠粉、甘草、牡丹皮、地榆、红花、蜂巢、冰片、薄荷脑、醋酸氯已定;羊毛脂的含量为40%-55%,茶的含量为5%-15%,三七的含量为5%-10%,地龙粘液的含量为2%-8%,珍珠粉的含量为2%-8%,甘草的含量为2%-8%,牡丹皮的含量为1%-5%,地榆的含量为2%-8%,红花的含量为1%-5%,蜂巢的含量为1%-5%,冰片的含量为1%-5%,薄荷脑的含量为1%-5%,醋酸氯已定的含量为1%-3%;羊毛脂的含量为45%,茶的含量10%,三七的含量为8.75%,地龙粘液的含量为5%,珍珠粉的含量为5%,甘草的含量为5%,牡丹皮的含量为3%,地榆的含量为5%,红花的含量为3%,蜂巢的含量为3%,冰片的含量为3%,薄荷脑的含量为3%,醋酸氯已定的含量为1.25%;所述药物为外用药物;所述外用药物的剂型为膏体;一种制作所述的治疗皮肤创伤的药物的方法:第一步:将茶、三七、珍珠粉、甘草、牡丹皮、地榆、红花、冰片、薄荷脑及醋酸氯已定碾碎,经乙醇溶液浸泡发酵,至少浸泡发酵40天,多次过滤发酵液后取上清液,利用超声波震荡、电解,转换成为含有超小分子的药液,药液在除蛋白后作为水项原料;第二步:将蜂巢和地龙经12-24小时的酶解浸泡后,进行煎煮,后放入三项离芯机进行分离,取分离后的油脂部分作为油项原料;第三步:将所述油项原料与所述水项原料分别加温至80-85度,用微乳化剂将水项原料、油项原料及羊毛脂充分混合,待冷却后成为膏体;所述第一步中使用的除蛋白的方法为醇沉法;所述第一步中使用的超声波震荡、电解的仪器为物理磁棒;所述第二步中的酶为富含硒元素的果蔬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中的药物对已经造成的皮肤冻伤、烫伤和太阳灼伤也有极强的治疗作用,能及时阻止皮肤破溃,皮肤愈合后基本上不产生色素沉淀,大面积晒伤及小面积烫伤可快速修复表皮,使其不易脱皮和皮肤起泡;(2)本专利技术中的药物对由于糖尿病引起的伤口不愈合、溃烂具有很好的袪腐生肌作用;对一、二、三度痤疮、烫伤、冻伤均有非常好的效果;(3)本专利技术中的药物可使破损伤口不结血痂,不会给伤口带来二次损伤,伤口愈合和表皮恢复时间快,伤口恢复时表皮不瘙痒,不易产生疤痕;对深度创伤(割伤、划伤)皮肤的瞬间急救处理:应急止血、防止感染对后期伤口的治疗处置和愈合具备应急处置功能;(4)可解决野战部队帐篷内部环境和人体对蚊虫所导致有害细菌、病毒、异味等传播杀灭,提供环境和人身的安全防护;(5)本专利技术中的药物用于皮肤的日常防护:在寒冷地区,提前涂抹脸部、肢端等处,具有防止皮肤冻伤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小鼠创面愈合率比较示意图;图2-10为临床试验后的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皮肤创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成分包括羊毛脂、茶、三七、地龙粘液、珍珠粉、甘草、牡丹皮、地榆、红花、蜂巢、冰片、薄荷脑、醋酸氯已定;其中:羊毛脂:是附着在羊毛上的一种分泌油脂;优良的滋润性物质.可使因缺少天然水分而干糙或粗糙的皮肤软化并得到恢复,维持皮肤通常的含水量。是动物油脂中与人体皮肤具有亲和相融的天然物质;茶:茶中含有茶多酚,又名抗氧灵、维多酚、防哈灵,是茶叶中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复合物,由30种以上的酚类物质组成,其主体成分是儿茶素及其衍生物,是茶叶中具有保健功能的主要化学成分;茶多酚具有抗氧化、防辐射、抗衰老、降血脂、降血糖、抑菌抑酶等多种生理活性;三七:性甘、微苦,温;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效。地龙粘液:性寒,味咸、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有溶栓、抗凝血、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可抑制心脏传导;具有部分扩张内脏血管、利钠、利尿、降低三酰甘油作用;珍珠粉:含有牛磺酸和多种氨基酸,在《本草纲目》中写道:“珍珠味咸甘寒无毒,镇心点目;珍珠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涂手足,去皮肤逆胪;坠痰,除面斑,止泻;除小儿惊热,安魂魄;止遗精白浊,解痘疗毒……令光泽洁白”等,可治愈烧、烫伤;甘草:有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抗炎、抗溃疡、抗过敏反应,抗癌,抗菌,抗病毒,促进胰液分泌,对离体肠有抑制,调节免疫功能,镇咳祛痰,抗突变,解毒,抗氧化,保护耳前庭功能、利尿,保肝、防止动脉硬化,抗脑缺血,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等作用;牡丹皮:性味苦、辛,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属于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凉血药;地榆:根入药,性微寒、味苦。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地榆具有止血凉血、清热解毒、收敛止泻及抑制多种致病微生物和肿瘤的作用,可治疗吐血、血痢、烧灼伤、湿疹、上消化道出血、溃疡病大出血、便血、崩漏、结核性脓疡及慢性骨髓炎等疾病;红花:性味辛、温,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对血管有明显的直接收缩作用;蜂巢:性能甘、平,归胃经;可攻毒杀虫,祛风止痛。主治:疮疡肿毒,乳痈,瘰疬,顽癣瘙痒,癌肿;风湿痹痛,牙痛,风疹瘙痒;冰片:性寒,味辛、苦。归心经、脾经、肺经,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明显的镇静镇痛作用,促进神经胶质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优选的,各组分的含量分别为:羊毛脂的含量为40%-55%,茶的含量为5%-15%,三七的含量为5%-10%,地龙粘液的含量为2%-8%,珍珠粉的含量为2%-8%,甘草的含量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皮肤创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主要成分包括羊毛脂、茶、三七、地龙粘液、珍珠粉、甘草、牡丹皮、地榆、红花、蜂巢、冰片、薄荷脑、醋酸氯已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皮肤创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主要成分包括羊毛脂、茶、三七、地龙粘液、珍珠粉、甘草、牡丹皮、地榆、红花、蜂巢、冰片、薄荷脑、醋酸氯已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皮肤创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羊毛脂的含量为40%-55%,茶的含量为5%-15%,三七的含量为5%-10%,地龙粘液的含量为2%-8%,珍珠粉的含量为2%-8%,甘草的含量为2%-8%,牡丹皮的含量为1%-5%,地榆的含量为2%-8%,红花的含量为1%-5%,蜂巢的含量为1%-5%,冰片的含量为1%-5%,薄荷脑的含量为1%-5%,醋酸氯已定的含量为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皮肤创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羊毛脂的含量为45%,茶的含量10%,三七的含量为8.75%,地龙粘液的含量为5%,珍珠粉的含量为5%,甘草的含量为5%,牡丹皮的含量为3%,地榆的含量为5%,红花的含量为3%,蜂巢的含量为3%,冰片的含量为3%,薄荷脑的含量为3%,醋酸氯已定的含量为1.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皮肤创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外用药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云希杨宋芃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倍力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春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