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液压方式驱动的介入器械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052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过液压方式驱动的介入器械输送系统,包括由内而外同轴设置的多根管件,以及驱动所述多根管件相对运动的控制手柄;所述控制手柄设有一个或多个液压腔,各液压腔内分别滑动安装有活塞,径向上位置相邻的两管件包括外层管件和内层管件,径向上位置相邻的两管件之间的径向间隙为排气间隙,所述活塞上设有平衡孔,且在所述平衡孔位置安装有平衡阀芯;所述活塞上还开设有与排气间隙连通的排气孔,且所述排气孔位于固定密封部和滑动密封部之间;所述活塞将所在的液压腔分隔为两个腔室,两个腔室内的压力趋近时,平衡阀芯开启使两个腔室以及排气孔连通。本申请的介入器械输送系统采用液压驱动方式,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过液压方式驱动的介入器械输送系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向体内输送介入器械的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介入器械输送系统一般包括配置于近端即操作者一侧的控制手柄,若干细长的管件内外滑动嵌套,各管件的近端为控制端且连接至控制手柄,各管件的远端为工作端且可介入体内并且通过相互配合完成介入器械的输送、释放或回收等,控制手柄一般可设置滑动或旋转部件,继而驱动各管件之间沿轴向的相对运动。现有控制手柄大多采用机械方式调控,随着介入器械的发展,对介入器械的功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比如,输送系统要实现瓣膜的释放、可回收、调弯等功能,这些不同的功能模块通常由各自独立的驱动模块实现,这使得控制手柄传动相对复杂,且整体尺寸较大,不利于手术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介入器械输送系统,改进驱动方式,使操作更加便捷。一种通过液压方式驱动的介入器械输送系统,包括由内而外同轴设置的多根管件,以及驱动所述多根管件相对运动的控制手柄,各管件远端用于相互配合操作介入器械,各管件的近端连接至所述控制手柄,在所述控制手柄处采用液压方式驱动各管件相对运动;所述控制手柄设有一个或多个液压腔,各液压腔内分别滑动安装有活塞,径向上位置相邻的两管件包括外层管件和内层管件,各活塞包括:固定密封部,套设于外层管件且与外层管件的外壁固定密封配合;滑动密封部,套设于内层管件且与内层管件的外壁滑动密封配合;固定密封部和滑动密封部固定连接;径向上位置相邻的两管件之间的径向间隙为排气间隙,所述活塞上设有平衡孔,且在所述平衡孔位置安装有平衡阀芯;所述活塞上还开设有与排气间隙连通的排气孔,且所述排气孔位于固定密封部和滑动密封部之间;所述活塞将所在的液压腔分隔为两个腔室,两个腔室内的压力趋近时,平衡阀芯开启使两个腔室以及排气孔连通。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可选的,所述固定密封部和所述滑动密封部均与所述液压腔的内壁滑动密封配合;所述固定密封部和所述滑动密封部件之间通过连接套相互固定。可选的,同一活塞中,固定密封部和滑动密封部均包括支撑架以及包裹与支撑架外部的密封套,连接套固定在两支撑架之间。可选的,各支撑架以及密封套均开设有供所述管件穿过的通孔,并在穿过部位密封配合,各密封套的外周与所述液压腔的内壁滑动密封配合。可选的,所述平衡孔开设在所述密封套上,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供所述平衡阀芯贯穿的避让槽。可选的,在所述控制手柄处还配置有用于通过所述活塞驱动各管件相对运动液压驱动回路,所述液压驱动回路与所述排气间隙连通用以实施排气。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与所述连接套的轴向端相对接的环形部;固定于环形部外周的支撑盘,所述密封套包裹于所述支撑盘。可选的,所述支撑盘为框架结构的圆盘。可选的,所述平衡阀芯包括:联动杆,滑动贯穿固定密封部和滑动密封部上的平衡孔,且在贯穿部位间隙配合;两密封头,分别固定于所述联动杆的两端,在活塞两侧压力的作用下相应的封闭或开放平衡孔。可选的,所述密封头为球形,所述固定密封部和滑动密封部相背的一侧分别设有处在平衡孔外周的凹陷区,所述密封头在封闭平衡孔时贴靠于所述凹陷区。本申请的介入器械输送系统采用液压驱动方式,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介入器械输送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申请介入器械输送系统远端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采用的介入器械的结构示意图;图2c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所采用的介入器械的结构示意图;图2d为介入器械装载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e为介入器械半释放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f为介入器械释放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介入器械输送系统近端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介入器械输送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隐藏了部分外壳);图5为本申请介入器械输送系统另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介入器械输送系统移动两缸筒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介入器械输送系统远端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5中介入器械输送系统省略两缸筒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介入器械输送系统两活塞位置变化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介入器械输送系统一实施例中两缸筒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两缸筒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12为图10中两缸筒(另外增加了部件固定套)的爆炸图;图13为图10中两缸筒的侧视图;图14为图13的剖视图;图15为本申请介入器械输送系统一实施例中储液罐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申请介入器械输送系统一实施例中驱动泵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6中驱动泵的泵壳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6中驱动泵的作功件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申请介入器械输送系统一实施例中多通切换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图19中多通切换阀的爆炸图;图21为图19中多通切换阀安装于控制手柄的示意图;图22为图19中多通切换阀的阀芯结构示意图;图23为图22中阀芯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24为图19中多通切换阀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25为本申请介入器械输送系统一实施例中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6为图25中固定套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27为本申请介入器械输送系统一实施例中固定套部位的剖视图;图28为本申请介入器械输送系统一实施例中第一活塞部位的剖视图;图29为本申请介入器械输送系统一实施例中第二活塞部位的剖视图;图30为本申请介入器械输送系统一实施例中两活塞部位的局部示意图;图31为本申请介入器械输送系统一实施例中第一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32为图31中第一活塞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33为图31中第一活塞的爆炸图;图34为图31中第一活塞省略密封套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5为图34中第一活塞省略密封套后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36为本申请介入器械输送系统一实施例中的液压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7为图36中档位D1部分的放大图;图38为本申请介入器械输送系统另一实施例中的液压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9为本申请介入器械输送系统另一实施例中的液压工作原理示意图;图40为本申请介入器械输送系统一实施例中的远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1为图40中的锁件在锁定状态的示意图;图42为图41中的锁件在释锁状态的示意图;图43为图42中省略中间管件后的示意图;图44为本申请介入器械输送系统另一实施例中的远端部分(锁件在锁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5为图44中的锁件在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通过液压方式驱动的介入器械输送系统,包括由内而外同轴设置的多根管件,以及驱动所述多根管件相对运动的控制手柄,各管件远端用于相互配合操作介入器械,各管件的近端连接至所述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手柄处采用液压方式驱动各管件相对运动;/n所述控制手柄设有一个或多个液压腔,各液压腔内分别滑动安装有活塞,径向上位置相邻的两管件包括外层管件和内层管件,各活塞包括:/n固定密封部,套设于外层管件且与外层管件的外壁固定密封配合;/n滑动密封部,套设于内层管件且与内层管件的外壁滑动密封配合;/n固定密封部和滑动密封部固定连接;/n径向上位置相邻的两管件之间的径向间隙为排气间隙,所述活塞上设有平衡孔,且在所述平衡孔位置安装有平衡阀芯;所述活塞上还开设有与排气间隙连通的排气孔,且所述排气孔位于固定密封部和滑动密封部之间;/n所述活塞将所在的液压腔分隔为两个腔室,两个腔室内的压力趋近时,平衡阀芯开启使两个腔室以及排气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31 CN 20191105342581.通过液压方式驱动的介入器械输送系统,包括由内而外同轴设置的多根管件,以及驱动所述多根管件相对运动的控制手柄,各管件远端用于相互配合操作介入器械,各管件的近端连接至所述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手柄处采用液压方式驱动各管件相对运动;
所述控制手柄设有一个或多个液压腔,各液压腔内分别滑动安装有活塞,径向上位置相邻的两管件包括外层管件和内层管件,各活塞包括:
固定密封部,套设于外层管件且与外层管件的外壁固定密封配合;
滑动密封部,套设于内层管件且与内层管件的外壁滑动密封配合;
固定密封部和滑动密封部固定连接;
径向上位置相邻的两管件之间的径向间隙为排气间隙,所述活塞上设有平衡孔,且在所述平衡孔位置安装有平衡阀芯;所述活塞上还开设有与排气间隙连通的排气孔,且所述排气孔位于固定密封部和滑动密封部之间;
所述活塞将所在的液压腔分隔为两个腔室,两个腔室内的压力趋近时,平衡阀芯开启使两个腔室以及排气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液压方式驱动的介入器械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密封部和所述滑动密封部均与所述液压腔的内壁滑动密封配合;
所述固定密封部和所述滑动密封部件之间通过连接套相互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液压方式驱动的介入器械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同一活塞中,固定密封部和滑动密封部均包括支撑架以及包裹与支撑架外部的密封套,连接套固定在两支撑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荣军陈茂冯元王媛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