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滩涂贝类的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0396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滩涂贝类的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滩涂贝类养殖区以及位于滩涂贝类养殖区内的跑道鱼养殖水槽,所述滩涂贝类养殖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蟹类养殖区和贝类苗种平面流培育区,所述滩涂贝类养殖区分别与跑道鱼养殖水槽、蟹类养殖区和贝类苗种平面流培育区之间设置有养殖水循环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进一步高养殖经济效益以及滩涂贝类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滩涂贝类的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滩涂贝类的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海水池塘养殖用水大多不能循环,导致养殖质量不高,而且还需要进行定期的更换池塘水,需要排放污水,导致产生污染问题,经济效益不高,对于池塘的鱼贝产量及品质都不甚理想。基于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11156744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海水池塘鱼贝接力循环水养殖方法,该方法包括池塘条件、清塘除害、放养准备、苗种放养、养成管理、病害防治、适时收捕等几个方面,通过养殖用水循环利用,实现养殖尾水零排放。但是,该方法仍存在改进空间,以期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以及滩涂贝类的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滩涂贝类的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该系统可进一步高养殖经济效益以及滩涂贝类的产量。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滩涂贝类的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滩涂贝类养殖区以及位于滩涂贝类养殖区内的跑道鱼养殖水槽,所述滩涂贝类养殖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蟹类养殖区和贝类苗种平面流培育区,所述滩涂贝类养殖区分别与跑道鱼养殖水槽、蟹类养殖区和贝类苗种平面流培育区之间设置有养殖水循环装置;还包括养殖水体净化装置,所述养殖水体净化装置的下部设置有液体进口,所述液体进口与滩涂贝类养殖区之间设有一液体泵,所述养殖水体净化装置的上部设置有液体出口管道,净化后的养殖水体经所述液体出口管道流回滩涂贝类养殖区内。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养殖水体净化装置包括长条形的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光反应器主体,所述底座的两端均竖直设置有分布于所述光反应器主体两侧的导轨,所述导轨包括一对竖直且并排设置的第一轨道,一对所述第一轨道的上端设置有拱形的第二轨道;所述底座呈中空状设置,所述底座内的其中一侧水平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布设的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卷绕有主帘片,所述底座上贯穿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主帘片穿设过所述第一通孔后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滑动连接;所述底座内的两端均水平设置有沿其宽度方向布设的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上卷绕有侧帘片,所述底座上贯穿设置有一对第二通孔,每个所述侧帘片穿设过所述第二通孔后与一对所述第一轨道滑动连接并覆盖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所述主帘片和所述侧帘片的内侧均设置有LED植物生长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述的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工作时,利用光反应器主体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当降雨时,控制主动轴和从动轴旋转,此时主动轴将主帘片绕下,并控制主帘片沿着第一通孔向外运动,此时主帘片沿着在导轨上滑移,并最终对光反应器主体进行罩设和覆盖。与此同时,从动轴将侧帘片绕下,并控制侧帘片沿着第二通孔向外运动,此时主帘片沿着一对第一轨道内侧向上滑移,并最终对轨道的两端进行覆盖,实现光反应器主体全方位的罩设和覆盖,以防止雨水的侵蚀。因此通过设置主帘片和侧帘片实现光反应器主体全方位的罩设和覆盖,为光反应器主体提供相对密闭的环境,避免光反应器主体受到雨水的侵蚀,从而保证管式光生物反应器的使用寿命。当主帘片和侧帘片对光反应器主体进行全方位的罩设和覆盖时,利用LED植物生长灯充当自然光,使得微生物能够继续繁衍。因此实现微生物的培养,降低微生物的培养周期和正常排放使用,适合梅雨季节微生物的培养。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背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水平设置有供所述主帘片的端部嵌入的凹槽,所述主帘片嵌入所述凹槽内的一侧外侧设置有插孔,所述底座上水平螺纹连接有用于插接所述插孔的插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主帘片对光反应器主体进行罩设后,主帘片的端部运动至凹槽内。此时通过旋动插杆插接主帘片上的插孔,实现主帘片的锁紧固定,从而增大主帘片的稳定性,实现光反应器主体的稳定罩设和覆盖。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内的两端均设置有直角减速器,所述直角减速器位于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之间,并且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相互靠近的一端和所述直角减速器之间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锥齿轮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光反应器主体进行罩设和覆盖时,控制主动轴旋转,此时利用锥齿轮组和直角减速器的配合,带动从动轴共同旋转。并且当主帘片对光反应器主体进行罩设时,侧帘片刚好对光反应器主体的两侧进行罩设和覆盖,以实现光反应器主体的全方位罩设。因此通过设置联动机构,只通过控制主动轴的旋转即可实现主帘片和侧帘片的同步运动控制,节省了驱动源,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浪费。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驱动所述主动轴旋转的伺服电机,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分别控制所述伺服电机正转和反转的正转按压开关和反转按压开关。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的上端面竖直设置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罩设所述正转按压开关,所述安装管的上端设置有集水斗,所述安装管内水平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上端面竖直设置有位于所述集水斗外部的拉杆;所述控制板竖直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管,且用于按压所述正转按压开关,所述安装管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抵触所述控制板下端面的弹性凸起,所述安装管的下端外侧设置有位于所述按压开关上方的排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突然降雨且光反应器主体旁边无人时,雨水蓄积在集水斗内,并逐渐流至安装管内。当安装管内的积水较多时,雨水自身的重力驱动控制板冲开弹性凸起并向下运动。此时控制板撞击正转按压开关向下运动,实现正转按压开关的按压。与此同时,控制板运动至排水孔的下方,此时雨水逐渐顺着排水孔外排,同时正转按压开关将自动弹起并驱动控制板向上运动,并控制主帘片和侧帘片对光反应器主体进行罩设和覆盖。直至正转按压开关复位后,控制板依旧处于排水孔下方,以保证雨水的正常排放,而不会对正转按压开关造成影响。当降雨停止后,人工拉动拉杆带动控制板向上运动,使控制板运动至弹性凸起上方,实现控制板的复位。随后人工控制反转按压开关启闭,以解除对光反应器主体的罩设和覆盖。当将要降雨并且光反应器主体旁边有工人时,通过控制拉杆带动控制板向下运动,使控制板冲开弹性凸起并按压正转按压开关。随后提拉拉杆以及控制板向上运动,使正转按压开关弹起,即可控制主帘片和侧帘片对光反应器主体进行罩设和覆盖。随后调整控制板的位置,保证控制板位于排水孔下方,因此保证降雨时不会对正转按压开关造成影响,实现对光反应器主体罩设的手动控制。因此通过设置结构巧妙的启闭机构,实现主帘片和侧帘片运动的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同时利用降雨控制主帘片和侧帘片运动,以实现光反应器主体的罩设,保证无人时仍然可以实现光反应器主体的罩设和覆盖。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罩设所述反转按压开关的防护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护罩对反转按压开关进行罩设,避免反转按压开关出现误触现象,同时对反转按压开关进行保护,保证反转按压开关的正常使用和使用时的安全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的实质是通过滩涂贝类养殖区分别与跑道鱼养殖水槽、蟹类养殖区和贝类苗种平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滩涂贝类的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滩涂贝类养殖区(10)以及位于滩涂贝类养殖区(10)内的跑道鱼养殖水槽(101),所述滩涂贝类养殖区(1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蟹类养殖区(102)和贝类苗种平面流培育区(103),所述滩涂贝类养殖区(10)分别与跑道鱼养殖水槽(101)、蟹类养殖区(102)和贝类苗种平面流培育区(103)之间设置有养殖水循环装置;/n还包括养殖水体净化装置(104),所述养殖水体净化装置(104)的下部设置有液体进口,所述液体进口与滩涂贝类养殖区(10)之间设有一液体泵,所述养殖水体净化装置(104)的上部设置有液体出口管道,净化后的养殖水体经所述液体出口管道流回滩涂贝类养殖区(10)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滩涂贝类的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滩涂贝类养殖区(10)以及位于滩涂贝类养殖区(10)内的跑道鱼养殖水槽(101),所述滩涂贝类养殖区(1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蟹类养殖区(102)和贝类苗种平面流培育区(103),所述滩涂贝类养殖区(10)分别与跑道鱼养殖水槽(101)、蟹类养殖区(102)和贝类苗种平面流培育区(103)之间设置有养殖水循环装置;
还包括养殖水体净化装置(104),所述养殖水体净化装置(104)的下部设置有液体进口,所述液体进口与滩涂贝类养殖区(10)之间设有一液体泵,所述养殖水体净化装置(104)的上部设置有液体出口管道,净化后的养殖水体经所述液体出口管道流回滩涂贝类养殖区(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滩涂贝类的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水体净化装置(104)包括长条形的底座(1)和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的光反应器主体(2),所述底座(1)的两端均竖直设置有分布于所述光反应器主体(2)两侧的导轨(3),所述导轨(3)包括一对竖直且并排设置的第一轨道(31),一对所述第一轨道(31)的上端设置有拱形的第二轨道(32);
所述底座(1)呈中空状设置,所述底座(1)内的其中一侧水平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布设的主动轴(4),所述主动轴(4)上卷绕有主帘片(41),所述底座(1)上贯穿设置有第一通孔(11),所述主帘片(41)穿设过所述第一通孔(11)后与所述第一轨道(31)和所述第二轨道(32)滑动连接;
所述底座(1)内的两端均水平设置有沿其宽度方向布设的从动轴(5),所述从动轴(5)上卷绕有侧帘片(51),所述底座(1)上贯穿设置有一对第二通孔(12),每个所述侧帘片(51)穿设过所述第二通孔(12)后与一对所述第一轨道(31)滑动连接并覆盖所述第一轨道(31)和所述第二轨道(32);所述主帘片(41)和所述侧帘片(51)的内侧均设置有LED植物生长灯(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翔肖国强黄晓林蔡景波滕爽爽陆振陈然李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