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豆覆膜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0367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绿豆播种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豆覆膜播种机,包括装置主体、覆膜机构、播种机构和施耕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播种机构,所述播种机构包括放豆斗,所述放豆斗的上端安装有斗盖,所述斗盖的下端安装有下豆道,所述下豆道的底端安装有外盘,所述外盘的内部安装有内滚盘,所述内滚盘的外侧安装有转卡块,所述内滚盘的上端安装有转动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设置车体播种覆膜,通过开车进行播种,后方设置精播轮盘,通过行走带动播种盘,精确播种固定数量,不会造成播种浪费,并且在车体后方设置有耕耙对土地进行松土,松土时上方通过孔洞进行施肥,达到了精确播种,且一键耕土施肥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豆覆膜播种机
本技术涉及绿豆播种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豆覆膜播种机。
技术介绍
绿豆,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世界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绿豆喜温,适宜的出苗和生长温度为摄氏车轮(15)至18度,生育期间需要较高的温度。在8至合页(12)度时开始发芽,播种前,要求深耕细耙,精细整地,耙平土坷垃,使土壤疏松,蓄水保墒,防止土壤板结,上虚下实,以利于出苗实行轮作倒茬,在播种绿豆时,会使用播种机,现有播种机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问题一:针对现有的播种机,在播种时,播种绿豆不精准,容易洒多,或者洒少,导致播种失败率高。问题二:针对现有的播种机,只能进行播种,无法做到耕土和施肥,使得播种不够便利。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绿豆覆膜播种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豆覆膜播种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播种机,在播种时,播种绿豆不精准,容易洒多,或者洒少,导致播种失败率高,只能进行播种,无法做到耕土和施肥,使得播种不够便利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豆覆膜播种机,包括装置主体、覆膜机构、播种机构和施耕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播种机构,所述播种机构包括放豆斗,所述放豆斗的上端安装有斗盖,所述斗盖的下端安装有下豆道,所述下豆道的底端安装有外盘,所述外盘的内部安装有内滚盘,所述内滚盘的外侧安装有转卡块,所述内滚盘的上端安装有转动扣,所述转动扣的内部安装有固绳,所述外盘的底端安装有播豆口,所述播种机构的下端安装有覆膜机构,所述覆膜机构包括撑杆,所述撑杆的内侧安装有中转轴,所述中转轴的外侧安装有盖膜,所述撑杆的下端安装有压膜杆,所述装置主体的包括施耕机构,所述施耕机构包括肥料箱,所述肥料箱的下端安装有下料桶,所述下料桶的底端安装有下耕块,所述下耕块的底部安装有耕耙,所述下料桶的底部安装有下料道,所述下料道的内部安装有卡圈,所述卡圈的上端设置有漏口,所述下料道的内部安装有出料塞。优选的,所述撑杆的底部安装有压轮,所述压轮的外侧安装有连绳扣。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安装有屏幕,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安装有合页,所述合页的一端安装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外侧安装有门把,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安装有车轮。优选的,所述撑杆与中转轴安装有两组,所述压轮与连绳扣安装有四组。优选的,所述转卡块安装有若干组,所述转卡块的形状与外盘内部形状相贴合。优选的,所述耕耙安装有四组,所述漏口设置有若干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绿豆覆膜播种机采用设置车体播种覆膜,通过开车进行播种,后方设置精播轮盘,通过行走带动播种盘,精确播种固定数量,不会造成播种浪费,并且在车体后方设置有耕耙对土地进行松土,松土时上方通过孔洞进行施肥,达到了精确播种,且一键耕土施肥的效果。1.本新型设置有覆膜机构与播种机构,将豆子放入斗盖中,从下豆道中漏入外盘内部,转卡块中的凹槽中,通过固绳连接的连绳扣转动,带动内滚盘转动,使得绿豆转动到播豆口进行播种,使得一边行走一边播种,中转轴上的盖膜进行覆膜,通过压轮压在土地内,达到了精准播种的效果。2.本新型设置有施耕机构在装置主体的后侧,通过将肥料倒入肥料箱中,落入到下料道内部的卡圈中,卡圈中设置有若干组漏口进行匀速滴落,肥料箱的底部安装有耕耙,当装置主体开动时,耕耙插入地面进行松土播种,达到了一件耕土施肥进行播种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播种机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播种机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精播盘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施肥漏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主体;11、屏幕;12、合页;13、箱门;14、门把;15、车轮;2、覆膜机构;21、撑杆;22、中转轴;23、盖膜;24、压膜杆;25、压轮;26、连绳扣;3、播种机构;31、放豆斗;32、斗盖;33、下豆道;34、外盘;35、内滚盘;36、转卡块;37、转动扣;38、固绳;39、播豆口;4、施耕机构;41、肥料箱;42、下料桶;43、下耕块;44、耕耙;45、下料道;46、卡圈;47、漏口;48、出料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绿豆覆膜播种机,包括装置主体1、覆膜机构2、播种机构3和施耕机构4,装置主体1包括播种机构3,播种机构3包括放豆斗31,放豆斗31的上端安装有斗盖32,斗盖32的下端安装有下豆道33,下豆道33的底端安装有外盘34,外盘34的内部安装有内滚盘35,内滚盘35的外侧安装有转卡块36,内滚盘35的上端安装有转动扣37,转动扣37的内部安装有固绳38,外盘34的底端安装有播豆口39,转卡块36安装有若干组,转卡块36的形状与外盘34内部形状相贴合,播种机构3的下端安装有覆膜机构2,覆膜机构2包括撑杆21,撑杆21的内侧安装有中转轴22,中转轴22的外侧安装有盖膜23,撑杆21的下端安装有压膜杆24,综合图1所示,将豆子放入斗盖32中,从下豆道33中漏入外盘34内部,转卡块36中的凹槽中,通过固绳38连接的连绳扣26转动,带动内滚盘35转动,使得绿豆转动到播豆口39进行播种,使得一边行走一边播种,中转轴22上的盖膜23进行覆膜,通过压轮25压在土地内,装置主体1的包括施耕机构4,施耕机构4包括肥料箱41,肥料箱41的下端安装有下料桶42,下料桶42的底端安装有下耕块43,下耕块43的底部安装有耕耙44,下料桶42的底部安装有下料道45,下料道45的内部安装有卡圈46,卡圈46的上端设置有漏口47,下料道45的内部安装有出料塞48,耕耙44安装有四组,漏口47设置有若干组,综合图1与图4所示,通过漏口47的漏洞将肥料匀速下料。进一步的,撑杆21的底部安装有压轮25,压轮25的外侧安装有连绳扣26,撑杆21与中转轴22安装有两组,压轮25与连绳扣26安装有四组,综合图1与图2所示,通过压轮25将盖膜23压入土地,通过连绳扣26连接带动。进一步的,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安装有屏幕11,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安装有合页12,合页12的一端安装有箱门13,箱门13的外侧安装有门把14,装置主体1的底部安装有车轮15,综合图1所示,通过打开箱门13进入操作。工作原理:当用户使用本绿豆覆膜播种机时,通过行驶装置主体1,通过设置有播种机构3,将豆子放入斗盖32中,从下豆道33中漏入外盘34内部,转卡块36中的凹槽中,通过固绳38连接的连绳扣26转动,带动内滚盘35转动,使得绿豆转动到播豆口39进行播种,使得一边行走一边播种,中转轴22上的盖膜23进行覆膜,通过压轮25压在土地内,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豆覆膜播种机,包括装置主体(1)、覆膜机构(2)、播种机构(3)和施耕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播种机构(3),所述播种机构(3)包括放豆斗(31),所述放豆斗(31)的上端安装有斗盖(32),所述斗盖(32)的下端安装有下豆道(33),所述下豆道(33)的底端安装有外盘(34),所述外盘(34)的内部安装有内滚盘(35),所述内滚盘(35)的外侧安装有转卡块(36),所述内滚盘(35)的上端安装有转动扣(37),所述转动扣(37)的内部安装有固绳(38),所述外盘(34)的底端安装有播豆口(39),所述播种机构(3)的下端安装有覆膜机构(2),所述覆膜机构(2)包括撑杆(21),所述撑杆(21)的内侧安装有中转轴(22),所述中转轴(22)的外侧安装有盖膜(23),所述撑杆(21)的下端安装有压膜杆(24),所述装置主体(1)的包括施耕机构(4),所述施耕机构(4)包括肥料箱(41),所述肥料箱(41)的下端安装有下料桶(42),所述下料桶(42)的底端安装有下耕块(43),所述下耕块(43)的底部安装有耕耙(44),所述下料桶(42)的底部安装有下料道(45),所述下料道(45)的内部安装有卡圈(46),所述卡圈(46)的上端设置有漏口(47),所述下料道(45)的内部安装有出料塞(4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豆覆膜播种机,包括装置主体(1)、覆膜机构(2)、播种机构(3)和施耕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播种机构(3),所述播种机构(3)包括放豆斗(31),所述放豆斗(31)的上端安装有斗盖(32),所述斗盖(32)的下端安装有下豆道(33),所述下豆道(33)的底端安装有外盘(34),所述外盘(34)的内部安装有内滚盘(35),所述内滚盘(35)的外侧安装有转卡块(36),所述内滚盘(35)的上端安装有转动扣(37),所述转动扣(37)的内部安装有固绳(38),所述外盘(34)的底端安装有播豆口(39),所述播种机构(3)的下端安装有覆膜机构(2),所述覆膜机构(2)包括撑杆(21),所述撑杆(21)的内侧安装有中转轴(22),所述中转轴(22)的外侧安装有盖膜(23),所述撑杆(21)的下端安装有压膜杆(24),所述装置主体(1)的包括施耕机构(4),所述施耕机构(4)包括肥料箱(41),所述肥料箱(41)的下端安装有下料桶(42),所述下料桶(42)的底端安装有下耕块(43),所述下耕块(43)的底部安装有耕耙(44),所述下料桶(42)的底部安装有下料道(45),所述下料道(45)的内部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韬赵阳陈剑丰明王英杰庄艳葛维德薛仁风杨宁李开宇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