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波涛专利>正文

一种测定水泥密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0253 阅读:5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泥密度测定方法,为利用李氏比重瓶采用无水乙醇测量水泥的密度的方法。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方便的测定水泥的密度,而且测量结果准确,并且降低了水泥密度测量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试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测量水泥密度的测定水泥密度 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水泥是人们应用的非常广泛的一种建材原料,由于应用于不同行业,不 同施工环境的水泥需要具有不同的性能,因此需要人们在应用水泥时要充分了 解水泥的性能。水泥的密度是对水泥的质量进行评定时的一个重要的参数指标, 当前人们对水泥密度的测量多采用李氏比重瓶法测量水泥的密度,即将水泥倒 入装有一定量液体介质的李氏瓶内,并使液体介质充分地浸透水泥颗粒。根据 阿基米德定律,水泥的体积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体积,从而算出水泥单位体积 的质量即为密度,并且为使测定的水泥不产生水化反应,液体介质采用无水煤 油。采用这种方法测定的水泥密度比较精确,但是使用煤油进行测定时,为了 能够将煤油内的水分去除,需要采用石灰进行处理,不仅操作复杂,而且较难 得到合格煤油,易影响试验结果,并且,由于受油品价格的影响,煤油的价格 也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泥密度测定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通过它不仅 能够方便的测定水泥的密度,而且测量结果准确,并且降低了水泥密度测量的 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 为采用李氏比重瓶法测量水泥的密度,包括测定步骤-1)取待测水泥在110土5r温度下在干燥器内干燥57 62分钟,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2) 取干净比重瓶,将无水乙醇注入比重瓶中以弯月液面下部至零点刻线 为准,并将盛有无水乙醇的比重瓶进行恒温处理,使比重瓶刻度部分温度控制 在比重瓶刻度时温度,恒温25 35分钟,记录第一次刻度数;3) 将恒温处理后比重瓶内没有无水乙醇的部分擦拭干净,取干燥后定量 水泥加入比重瓶内,并排出气泡以使无水乙醇充分地浸透水泥;4) 将盛有无水乙醇和水泥的比重瓶进行恒温处理,采用与恒温无水乙醇 时相同的温度恒温处理25 35分钟,记录第二次刻度数;5) 通过密度计算公式P=P/vP—水泥的密度,单位g/cm3 P—加入比重瓶中水泥质量,单位gV—被水泥所排的无水乙醇体积,即比重瓶第二次刻度数减去第一 次刻度数的值,单位ml得出水泥密度值。为了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测定时使用的李氏比重瓶的要选用采用优质玻 璃制成,透明无条纹,具有抗化学侵蚀性而热滞后性小,要有足够的厚度以确 保较好的耐裂性,其容量误差要小于0. 05mL,并且其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最高 刻度标记与磨口玻璃塞最低点之间的间距至少为lOmm,李氏比重瓶在使用前要 允分处理干净并干燥处理;水泥应预先通过0. 9(km方孔筛后再在干燥器内进行干燥并冷却至室温,在称取时可以采用精密天平以确保其精确性;在将水泥加 入比重瓶时可以采用小匙将水泥一点点的装入比重瓶中,并使其内的气泡排出 以使无水乙醇充分地浸透水泥,在将比重瓶进行恒温处理时可以盖上瓶塞再进 行恒温处理;并且可以采用滤纸擦拭比重瓶以确保其内部的清洁,恒温处理时 的操作方法以及恒温处理时的温度,可以根据测定时需要而定,如可采用20土1'C,这些,作为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来说,均是公知的常识,并且,可以根据 测定时的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为了在使用时的方便,在进行恒温处理可以采用恒温水槽,在进行恒温处 理时将比重瓶刻度部分浸入恒温水槽内的水中进行恒温处理。并要保证在第一 次读取比重瓶刻度数时和第二次读取比重瓶刻度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值相差^0.2°C,以确保温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而对于恒温水槽温度的调整和选择,以 及对数据读取的标准,对于作为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来说,均是公知的常识。为了在测定时称取的方便,同时又能够保证测定的精确,加入比重瓶内定 量水泥的质量可以采用60g,并且其精确度要控制在土0.01g,而为了能够使气 泡排出以使无水乙醇水泥充分浸透,可以采用反复摇动或釆用超声波震动的方 式,并且要防止瓶内的物质溅出,根据实际测量时的情况和比重瓶的选取,可 以对水泥的称出取量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于测定的方便,这些对于作为本领 域内的技术人员来说,也是公知的常识。考虑测量及操作上的误差,水泥密度值采用测量两次,每次其值要精确至 0.01 g/cm3,并且两次试验结果值相差要芸0.02 g/cm3,取两次测量结果平均 值为水泥的密度值。对于测量结果的选取以及测量次数的确定,也可以根据实 际的测量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以确保水泥密度测量值的准确,这对于作为本 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来说,也是公知的常识。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无水乙醇一般采用无水乙醇化学试剂即可,比较容易购 买,而采用的李氏比重瓶、恒温处理用的恒温设备如恒温水槽、滤纸、干燥器、 称量设备如天平等均为当前常用的一些设备和器皿。本专利技术采用无水乙醇来测定水泥的密度,由于采用无水乙醇装样品时比较容 易,节省了操作时间,同时也避免了当前使用煤油测定水泥密度需用熟石灰处 理煤油的不便时,使操作简单,并且测量结果准确;同时由于无水乙醇价格便 宜,也降低了水泥密度测定的成本。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取预先通过0. 90mm方孔筛后的待测水泥在干燥器内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 度11(TC,干燥60分钟,之后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待用;然后取处理干净并 干燥的比重瓶,将无水乙醇注入比重瓶中,以无水乙醇弯月液面下部至比重瓶 零点刻线为准,塞紧比重瓶瓶塞,将盛有无水乙醇的比重瓶进行恒温处理,可 在恒温水槽内进行恒温处理,进行恒温处理时采用将比重瓶刻度部分浸入恒温 水槽内的水中进行恒温处理,使比重瓶刻度部分温度控制在比重瓶刻度时温度, 恒温处理30分钟,此时记录第一次刻度数为V1=0.13ml;然后将比重瓶取出, 将比重瓶内没有无水乙醇的部分采用滤纸擦拭干净,采用天平称取干燥后水泥 P二60. Olg慢慢加入比重瓶内,通过晃动排出气泡以使无水乙醇充分地浸透水泥, 然后再次将盛有无水乙醇和水泥的比重瓶放入恒温水槽内进行恒温处理,并且 采用与恒温无水乙醇时相同的温度进行恒温处理30分钟后,控制与第一次记录 刻度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值相差SO. 2卩情况下记录第二次刻度数V2=19. 61ml; 通过密度计算公式P 1二P/ v =P/V2-Vl=60. 01g/19. 61ml-0. 13ml=60. 01g/19.48ml二3.081g/cm 3。重复上述测量步骤对水泥密度进行测量,得水泥密度值P 2-3. 092g/cm 3, 取两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得到水泥密度值P = P 1+ P 2/2=3, 081g/cm 3+3. 092g/ cm 72=3. 087 g/cm3。 实施例二测量步骤同实施例一,水泥干燥温度采用105°C,干燥57分钟,恒温处理 35分钟,记录第一次刻度数为V1=0. llml,称取干燥后水泥P=59. 99g慢慢加入 比重瓶内,采用超声波震动方式排出气泡使无水乙醇充分地浸透水泥后恒温处理35分钟,记录第二次刻度数值为V2=19. 22ml;则计算后水泥密度值P 1=3.192 g/cm 3;重复上述测量步骤对水泥密度进行测量,得水泥密度值P 2=3. 183g/cm 3, 取两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得到水泥密度值P =3. 186 g/cm3。 实施例三测量步骤同实施例一,水泥干燥温度采用115°C,干燥60分钟,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定水泥密度的方法,为采用李氏比重瓶法测量水泥的密度,其特征在于包括测定步骤:1)取待测水泥在110±5℃温度下在干燥器内干燥57~62分钟,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2)取干净比重瓶,将无水乙醇注入比重瓶中以弯月液面下部至零点刻线为准,并将盛有无水乙醇的比重瓶进行恒温处理,使比重瓶刻度部分温度控制在比重瓶刻度时的温度,恒温处理25~35分钟,记录第一次刻度数;3)将恒温处理后比重瓶内没有无水乙醇的部分擦拭干净,取干燥后定量水泥加入比重瓶内,并排出气泡以使无水乙醇充分地浸透水泥;4)将盛有无水乙醇和水泥的比重瓶进行恒温处理,采用与恒温无水乙醇时相同的温度恒温处理25~35分钟,记录第二次刻度数;5)通过密度计算公式ρ=P/vρ-水泥的密度P-加入比重瓶中水泥质量V-被水泥所排的无水乙醇体积,即比重瓶第二次刻度数减去第一次刻度数的值得出水泥密度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定水泥密度的方法,为采用李氏比重瓶法测量水泥的密度,其特征在于包括测定步骤1)取待测水泥在110±5℃温度下在干燥器内干燥57~62分钟,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2)取干净比重瓶,将无水乙醇注入比重瓶中以弯月液面下部至零点刻线为准,并将盛有无水乙醇的比重瓶进行恒温处理,使比重瓶刻度部分温度控制在比重瓶刻度时的温度,恒温处理25~35分钟,记录第一次刻度数;3)将恒温处理后比重瓶内没有无水乙醇的部分擦拭干净,取干燥后定量水泥加入比重瓶内,并排出气泡以使无水乙醇充分地浸透水泥;4)将盛有无水乙醇和水泥的比重瓶进行恒温处理,采用与恒温无水乙醇时相同的温度恒温处理25~35分钟,记录第二次刻度数;5)通过密度计算公式ρ=P/vρ-水泥的密度P-加入比重瓶中水泥质量V-被水泥所排的无水乙醇体积,即比重瓶第二次刻度数减去第一次刻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刚何玉乾
申请(专利权)人:于波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