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架结构、角模块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022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32
本申请提供一种悬架结构、角模块系统及汽车,该悬架结构包括支撑架、连接杆和固定件,使固定件和连接杆位于支撑架的一侧,支撑架用于与下车体的转向结构连接,固定件用于与车轮连接,并使连接杆的一端与支撑架铰接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固定件铰接连接,即连接杆的两端相对固定件和支撑架可转动,这样就能够使车轮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可活动余量,从而实现车轮定位角的可调节,同时连接杆能够限定车轮在跳动过程中的轨迹,使车轮可以发生圆弧形跳动,从而保证了悬架结构的运动学特性,减小车身受力而发生的跳动,有效的提升车辆的稳定性和乘坐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悬架结构、角模块系统及汽车
本申请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悬架结构、角模块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悬架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为满足乘坐人对乘坐或驾驶操作舒适性的需求,悬架结构特性已成为汽车重要特性之一。目前,悬架系统主要由减速器、导向杆以及弹性元件组成,具体的,如现有的一种悬架,包括弹簧减震器总成、左导向杆、右导向杆以及左直线轴承座和右直线轴承座,左导向杆的下端可以沿着左直线轴承座上下滑动,右导向杆的下端可以沿右直线轴承座上下滑动,左导向杆的上端和右导向杆的上端分别通过轮上横板与汽车的导向结构连接,左直线轴承座和右直线轴承座之间具有直线轴承,弹簧减震器总成一端与直线轴承连接,另一端与轮下横板连接,左直线轴承座、右直线轴承座以及直线轴承均与车轮连接。当汽车车轮上下跳动时,减震器弹簧总成就会被压缩,且垂向力经减震器弹簧总成传递至轮上横板,再传递至车架上,减震器弹簧总成的减震作用可以减小汽车车身的上下跳动。然而,在上述的悬架结构中,车轮定位角很难改变,悬架的运动学特性较差,降低车身稳定性以及汽车的乘坐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悬架结构、角模块系统及汽车,保证了悬架结构的运动学特性,有效的提升了车身的稳定性及乘坐舒适性。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悬架结构,用于连接汽车的车轮和下车体,包括支撑架、连接杆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和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一侧,所述支撑架用于与所述下车体上的转向结构连接,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支撑架铰接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铰接连接,所述固定件用于与所述车轮转动连接。这样连接杆就可以传递车轮传来的侧向力,车轮受力后可以通过固定件、连接杆传递至支撑架,进而传递至下车体及车身。而连接杆的一端与支撑架铰接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固定件铰接连接,即连接杆一端可相对支撑架转动,连接杆的另一端可相对固定件转动,这样就能够使车轮在水平(垂直于车轮平面的方向)和竖直方向(平行与车轮平面的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可活动余量,从而实现车轮定位角的可调节。同时连接杆可以限定车轮在跳动过程中的跳动轨迹,使车轮可以发生圆弧跳动轨迹,保证了车辆悬架的运动学特性,可以减小车身受到力而发生跳动,从而有效的提升车身稳定性。另外,通过连接杆分别与固定件和支撑架的转动连接,即保证了悬架的运动学特性,结构简单,有助于降低成本,同时也能够提高安装的便捷性,悬架结构的占用空间也较小,有助于整车的空间布置,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和所述固定件、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同一侧,所述减震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铰接连接,所述减震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铰接连接。减震器能够起到缓冲受力的作用,经过减震器减震作用后可以进一步减小车身受到的力,从而减小车身的跳动,保证了悬架结构的弹性运动特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汽车的车身稳定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为弹性件,所述第一衬套内固定套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衬套内固定套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具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内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衬套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支撑架铰接连接。即第一衬套套设在第一安装孔内,且与第一安装孔固定不会发生相对移动,第一连接件与连接杆之间具有第一衬套,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实现与支撑架之间的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具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内具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衬套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固定件铰接连接。即第二衬套套设在第二安装孔内,且与第二安装孔固定不会发生相对移动,第二连接件与连接杆之间具有第二衬套,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实现与固定件之间的转动连接。这样当车轮发生跳动时,车轮受到地面激励,受到的力会从车轮经过固定件、连接杆传递至支撑架,弹性的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能够对该力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震作用,衰减地面对车身的激励。同时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在受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进而改变了车轮的姿态和轨迹,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与减震器的共同作用,能够进一步保证悬架的弹性运动特性,提升车身的稳定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支撑架相对的一侧上具有凸起的第三安装座,所述第三安装座上具有第三安装孔;还包括装配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后与所述装配件配合。这样就使第一连接件与固定件连接,即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凸起的第三安装座的连接实现连接杆与固定件的连接。由于支撑架位于固定件的一侧,连接杆用来连接支撑架和固定件,凸起的第三安装座可以便于实现连接杆与固定件的连接,从而便于侧向力的传递,提高悬架的刚度。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架至少包括:与所述固定件相对的正面、与所述固定件相背的背面以及连接所述正面和所述背面的侧面;所述侧面上具有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四安装孔配合。这样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四安装孔的配合实现了连接杆与支撑架的铰接连接。由于支撑架位于固定件的一侧,使连接杆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支撑架的侧面连接,可以便于实现连接杆与支撑架之间的连接,便于侧向力的传递,有助于提高悬架的刚度。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杆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杆分布在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固定件的两侧。这样通过多个连接杆可以保证悬架结构具有较高的承受强度,保证悬架结构的稳定性,另外,使多个连接杆分布在支撑架和固定件的两侧,可以较为均匀的分散传递侧向力,进一步提高悬架的可承受强度。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三连接件配合的第一配合件、第四连接件以及与所述第四连接件配合的第二配合件,所述减震器一端的端部具有第一装配孔,所述减震器另一端的端部具有第二装配孔;所述支撑架相对所述固定件的一侧上具有凸起的第四安装座和第五安装座,所述第四安装座和所述第五安装座上分别开设有第三装配孔和第四装配孔,所述第四安装座和所述第五安装座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减震器一端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一间隙内,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四装配孔后与所述第一配合件配合。这样就实现了减震器一端与第四安装座和第五安装座之间的转动连接,进而实现了减震器一端与支撑架之间的铰接连接。凸起的第四安装座和第五安装座可便于实现减震器与支撑架之间的连接,便于提高悬架结构的刚度。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支撑架相对的一侧上具有凸起的第六安装座和第七安装座,所述第六安装座和所述第七安装座上分别开设有第五装配孔和第六装配孔,所述第六安装座和所述第七安装座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减震器另一端的端部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架结构,用于连接汽车(100)的车轮(10)和下车体(21),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311)、连接杆(312)和固定件(313);/n所述固定件(313)和所述连接杆(312)位于所述支撑架(311)的一侧,所述支撑架(311)用于与所述下车体(21)上的转向结构(33)连接,所述连接杆(312)一端与所述支撑架(311)铰接连接,所述连接杆(312)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313)铰接连接,所述固定件(313)用于与所述车轮(10)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悬架结构,用于连接汽车(100)的车轮(10)和下车体(21),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311)、连接杆(312)和固定件(313);
所述固定件(313)和所述连接杆(312)位于所述支撑架(311)的一侧,所述支撑架(311)用于与所述下车体(21)上的转向结构(33)连接,所述连接杆(312)一端与所述支撑架(311)铰接连接,所述连接杆(312)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313)铰接连接,所述固定件(313)用于与所述车轮(10)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器(314),所述减震器(314)和所述固定件(313)、所述连接杆(312)位于所述支撑架(311)的同一侧,所述减震器(314)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311)铰接连接,所述减震器(314)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313)铰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衬套(315)和第二衬套(316),第一衬套(315)和第二衬套(316)为弹性件,所述第一衬套(315)内固定套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衬套(316)内固定套设有第二连接件;
所述连接杆(312)的一端具有第一安装座(3121),所述第一安装座(3121)内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衬套(315)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连接杆(312)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支撑架(311)铰接连接;
所述连接杆(312)的另一端具有第二安装座(3122),所述第二安装座(3122)内具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衬套(316)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连接杆(31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固定件(313)铰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13)与所述支撑架(311)相对的一侧上具有凸起的第三安装座(3131),所述第三安装座(3131)上具有第三安装孔(3132);
还包括装配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3132)后与所述装配件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11)至少包括:与所述固定件(313)相对的正面、与所述固定件(313)相背的背面以及连接所述正面和所述背面的侧面;
所述侧面上具有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四安装孔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12)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杆(312)分布在所述支撑架(311)和所述固定件(313)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三连接件配合的第一配合件、第四连接件以及与所述第四连接件配合的第二配合件,所述减震器(314)一端的端部具有第一装配孔(3141),所述减震器(314)另一端的端部具有第二装配孔(3142);
所述支撑架(311)相对所述固定件(313)的一侧上具有凸起的第四安装座和第五安装座,所述第四安装座和所述第五安装座上分别开设有第三装配孔和第四装配孔,所述第四安装座和所述第五安装座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减震器(314)一端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一间隙内,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装配孔、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王兴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