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适配器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0009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2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该电源适配器包括电力输入模块、变压模块、电力输出模块和电荷释放模块,电力输入模块具有接地端,电力输入模块用于从外部接收交流电力,并调节交流电力的电力参数;变压模块与电力输入模块连接,用于从电力输入模块接收交流电力,并将交流电力的电压调节至与用电器相匹配的目标电压;电力输出模块与变压模块连接,用于从变压模块接收交流电力,将交流电力整流为直流电力,并将直流电力输出至用电器;电荷释放模块分别与电力输入模块和电力输出模块连接,能够将用电器上积累的电荷引导至电力输入模块的接地端释放,能够避免用电器产生放电现象,有益于提高用电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源适配器和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电子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容易积累电荷,并且由于趋肤效应电荷会逐渐累积在设备表面。当用户的皮肤待异性电荷时,一旦与电子设备距离过近时,就有可能产生静电放电。以离子发生器为例,离子发生器通常利用高压变压器将电压升高的方式产生负离子,释放到周围的空气中,净化空气,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但离子发生器在释放负离子的同时自身也会累计正电荷。当人体在高浓度负离子环境中经过,皮肤会带负电荷,用户一旦与离子发生器距离过近就可能产生静电放电,虽然电流很小对人体没有伤害,但使用感受非常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源适配器,包括:电力输入模块,其具有接地端,所述电力输入模块用于从外部接收交流电力,并调节交流电力的电力参数;变压模块,其与所述电力输入模块连接,用于从所述电力输入模块接收交流电力,并将交流电力的电压调节至与用电器相匹配的目标电压;电力输出模块,其与所述变压模块连接,用于从所述变压模块接收交流电力,将交流电力整流为直流电力,并将直流电力输出至用电器;电荷释放模块,其分别与所述电力输入模块和所述电力输出模块连接,用于将用电器上积累的电荷引导至所述电力输入模块的接地端释放。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荷释放模块在其两端电势差达到第一阈值时导通,将自用电器流入到所述电力输出模块的电荷引导至所述电力输入模块的接地端释放。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荷释放模块包括第一电子元件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子元件一端与所述电力输入模块的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电力输出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在两端电势差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导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元件为放电管,所述放电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力输入模块的接地端和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或者所述第一电子元件为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电力输入模块的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阻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力输出模块通过第一电阻与所述电力输入模块的接地端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电力输入模块从外部接收的电力的电压为220V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大于等于2兆欧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力输入模块包括:第一整流单元,其与电力输入端连接,用于将所述电力输入端从外部接收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第一滤波单元,其与所述第一整流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整流单元输出的直流电力进行滤波处理;高频振荡单元,其分别与所述第一滤波单元和所述变压模块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滤波单元的输出侧输出高频振荡信号,以将所述第一滤波单元输出的直流电力逆变为交流电力并调节交流电力的电力参数,将调节后的交流电力输送至变压模块,以使所述变压模块将交流电力的电压调节至与用电器相匹配的目标电压。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力输入模块还包括与所述变压模块耦合的电压反馈单元,所述电压反馈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变压模块输出的交流电力的实时电压,基于检测的实时电压向所述高频振荡单元发送检测信号;所述高频振荡单元接收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高频振荡信号,以使所述变压模块输出的交流电力的实时电压趋近所述目标电压。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力输出模块包括:第二整流单元,其与所述变压模块连接,用于从所述变压模块接收交流电力,并将交流电力整流为直流电力;第二滤波单元,其与所述第二整流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二整流单元输出的直流电力进行滤波处理,并将滤波处理后的直流电力输出至用电器。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用电器和如上所述的电源适配器。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源适配器,电力输入模块具有接地端,电力输入模块与电力输出模块通过电荷释放模块连接,电力输出模块用于与用电器连接,在用电器上积累电荷时,会产生电势差,从而驱使电荷沿用电器、电力输出模块、电荷释放模块及电力输入模块的接地端所形成的通路释放,能够避免用电器产生放电现象,有益于提高用电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源适配器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源适配器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申请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申请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申请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申请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申请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申请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申请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申请。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申请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适配器,该电源适配器为交流转直流(AC/DC)电源适配器,可从例如市电电源等交流电源取电,转化为与用电器相适配的直流电力,并为用电器供电,该电源适配器具有释放用电器上累积的电荷的功能,有益于提高用电器的安全性。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源适配器的结构框图,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源适配器具体包括电力输入模块10、变压模块20、电力输出模块30及电荷释放模块40,其中,电力输入模块10用于从例如市电电源等外部电源接收交流电力,并调节交流电力的电力参数,且该电力输入模块10具有接地端;变压模块20与所述电力输入模块10连接,用于从所述电力输入模块10接收交流电力,并将交流电力的电压调节至与用电器相匹配的目标电压;电力输出模块30与所述变压模块20连接,用于从所述变压模块20接收交流电力,将交流电力整流为直流电力,并将直流电力输出至用电器;电荷释放模块40分别与所述电力输入模块10和所述电力输出模块30连接,用于将用电器上积累的电荷引导至所述电力输入模块10的接地端释放。采用上述结构的电源适配器,电力输入模块10具有接地端,电力输入模块10与电力输出模块30通过电荷释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力输入模块,其具有接地端,所述电力输入模块用于从外部接收交流电力,并调节交流电力的电力参数;/n变压模块,其与所述电力输入模块连接,用于从所述电力输入模块接收交流电力,并将交流电力的电压调节至与用电器相匹配的目标电压;/n电力输出模块,其与所述变压模块连接,用于从所述变压模块接收交流电力,将交流电力整流为直流电力,并将直流电力输出至用电器;/n电荷释放模块,其分别与所述电力输入模块和所述电力输出模块连接,用于将用电器上积累的电荷引导至所述电力输入模块的接地端释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力输入模块,其具有接地端,所述电力输入模块用于从外部接收交流电力,并调节交流电力的电力参数;
变压模块,其与所述电力输入模块连接,用于从所述电力输入模块接收交流电力,并将交流电力的电压调节至与用电器相匹配的目标电压;
电力输出模块,其与所述变压模块连接,用于从所述变压模块接收交流电力,将交流电力整流为直流电力,并将直流电力输出至用电器;
电荷释放模块,其分别与所述电力输入模块和所述电力输出模块连接,用于将用电器上积累的电荷引导至所述电力输入模块的接地端释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释放模块在其两端电势差达到第一阈值时导通,将自用电器流入到所述电力输出模块的电荷引导至所述电力输入模块的接地端释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释放模块包括第一电子元件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电力输入模块的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电力输出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在两端电势差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为放电管,所述放电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力输入模块的接地端和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或者
所述第一电子元件为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电力输入模块的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阻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输出模块通过第一电阻与所述电力输入模块的接地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吉平殷广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深思数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