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淑媛专利>正文

一种交流低压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9942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交流低压配电柜,包括有供电箱、配电箱,配电箱的下表面与导热板的上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导热板的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温度感受器,导热板的上表面的右端设置有灭火箱,供电箱的内部左侧面的上部设置有直流蓄电池,直流蓄电池的右侧面设置有正极端、负极端,正极端的右侧面与负极端的右侧面之间通过导线串联有第一固定电阻、第二固定电阻,第一固定电阻的下侧面与大感应线圈的下侧面之间通过导线串联有第三固定电阻,大感应线圈的上侧面通过导线与第二引电片的上侧面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具备直流转交流能力以及不能实现自动上电、自动灭火等技术问题,有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流低压配电柜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设备
,特别地,涉及一种交流低压配电柜。
技术介绍
交流低压配电柜交流低压配电柜适用于发电厂、变电站、厂矿企业等电力用户,作为动力、照明及配电设备的电能转换、分配与控制之用。交流低压配电柜是根据能源部主管上级,广大电力用户及设计部门的要求,本着安全、经济、合理、可靠的原则设计的新型低压配电柜。产品具有分断能力高、动稳定性好、电气方案灵活、组合方便,系列性、实用性强,结构新颖、防护等级高等特点,可作为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更新换代产品使用。设备应安装在无剧烈震动和冲击的地方,以及不足以使电器元件受到腐蚀的场所。交流低压配电柜的专利技术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便利,在现代化的生产生活中,交流低压配电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交流低压配电柜,往往不具备直流转交流能力以及不能实现自动上电、自动灭火等技术问题,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新型的交流低压配电柜,能够对上述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有利于专利技术装置未来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流低压配电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具备直流转交流能力以及不能实现自动上电、自动灭火等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交流低压配电柜,包括有供电箱、配电箱,所述的配电箱的下表面与导热板的上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导热板的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温度感受器,所述的导热板的上表面的右端设置有灭火箱,所述的供电箱的内部左侧面的上部设置有直流蓄电池,所述的直流蓄电池的右侧面设置有正极端、负极端,所述的正极端的右侧面与负极端的右侧面之间通过导线串联有第一固定电阻、第二固定电阻,所述的第一固定电阻的下侧面与大感应线圈的下侧面之间通过导线串联有第三固定电阻,所述的大感应线圈的上侧面通过导线与第二引电片的上侧面电性连接,所述的负极端的下表面与第三引电片的上表面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三引电片位于第二引电片的正右方,所述的第二引电片的正左方设置有第一引电片,所述的第一引电片的上侧面通过导线与正极端的右侧面电性连接。所述的供电箱的内部左侧面的下部设置有激振器底板,所述的激振器底板的右侧面设置有激振器,所述的激振器的右侧动力输出端设置有激振杆,所述的激振杆的右端固定有绝缘块,所述的绝缘块的右端固定有导体块,所述的导体块的上表面与第一引电片、第二引电片的下侧面接触,所述的导体块的下表面的左右端分别固定有左内随动条、右内随动条,所述的左内随动条的左侧面与左外限位条的右侧面接触,所述的左外限位条的底端与供电箱的内部下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左外限位条的正右方设置有右外限位条,所述的右外限位条的底端与供电箱的内部下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供电箱的内部设置有小感应线圈,所述的小感应线圈的底端与第一导电柱的顶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的小感应线圈的顶端与第二导电柱的顶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一导电柱的底端伸入到配电箱的内部,所述的第二导电柱的底端伸入到配电箱的内部。所述的配电箱的内部设置有长条电阻,所述的长条电阻的左侧面与指针片的右端接触,所述的指针片的左侧面与运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的运动杆的左端固定有铁块,所述的指针片的下斜面与负极插片的顶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的铁块的正下方设置有铁芯,所述的铁芯的中部外周设置有生磁线圈,所述的生磁线圈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一导片、第二导片,所述的第一导片的左端通过导线与第一导电柱的底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一导电柱的底端通过导线与第四固定电阻的顶端电性连接,所述的第四固定电阻的底端通过导线与第二导片的左端电性连接。所述的配电箱的内部设置有自动上电器,所述的自动上电器的下部设置有感应长杆,所述的感应长杆的顶端固定有梯形块,所述的梯形块的后方设置有上位条、下位条,所述的上位条、下位条的右端与配电箱的内部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梯形块右斜面与橡胶球的左端接触,所述的橡胶球的右端设置有第一回位弹簧,所述的橡胶球的顶端与上位条的下表面接触,所述的橡胶球的底端与下位条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的梯形块的上端设置有纵臂,所述的纵臂的顶端与横臂的下表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横臂的左端固定有可动铁片,所述的可动铁片的底端通过导线与正极插片的顶端电性连接,所述的可动铁片的正上方设置有固定铁片,所述的固定铁片的顶端通过导线与第四固定电阻的底端电性连接。所述的灭火箱的内部下表面固定有发动机底板,所述的发动机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发动机,所述的发动机的顶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动力轴,所述的动力轴的顶端伸入到风罩的内部,所述的动力轴的顶端固定有风扇,所述的风罩的顶面与第一纵通管的底端连通,所述的第一纵通管的顶端与第一横通管的右端连通,所述的第一横通管的左端设置有喷口,所述的动力轴的中部外周与传动带的左部内周接触,所述的传动带的右部内周与第一传动轴的下部外周接触,所述的第一传动轴的中部外周与支撑片左部设置的内孔接触,所述的支撑片右端与灭火箱的内部右表面固定,所述的第一传动轴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的灭火箱的内部上表面固定有储存箱,所述的储存箱的内部存储有灭火粉,所述的储存箱的内部设置有搅动筒,所述的搅动筒的右侧面与第二传动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传动轴的右端与第二锥齿轮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锥齿轮的下部与第一锥齿轮的左部接触,所述的储存箱的底面与上通管的顶端连通,所述的上通管的底端通过电磁阀与下通管的上端连通,所述的下通管的下端与第一横通管的上表面的中部连通。所述的温度感受器的内部下表面设置有热胀柱,所述的热胀柱的左右侧面分别与第一限制柱、第二限制柱接触,所述的热胀柱的左上角与转动杆的下表面接触,所述的转动杆的左端与温度感受器的内部左侧面通过连接半轴连接,所述的转动杆的右端与可动底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可动底板的底面的右部设置有第二回位弹簧,所述的可动底板的顶面设置有电磁阀控制器,所述的电磁阀控制器的顶部设置有电磁阀控制器启动按钮。所述的激振器、风扇、发动机、电磁阀等均为现有设备的组装,因此,具体型号和规格没有进行赘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所提出的一种交流低压配电柜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连接可靠,检测维修十分方便,实现成本较低,设备中所涉及的激振器、风扇、发动机、电磁阀等均为现有设备的组装,有助于本交流低压配电柜在未来配电设备
的推广应用;2.所提出的一种交流低压配电柜创新性的实现了能够基于机械动作的直流转交流功能,并进行高压到低压的转化功能,以实现低压供电,具体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供电箱的内部左侧面的上部设置有直流蓄电池,直流蓄电池的右侧面设置有正极端、负极端,正极端的右侧面与负极端的右侧面之间通过导线串联有第一固定电阻、第二固定电阻,第一固定电阻的下侧面与大感应线圈的下侧面之间通过导线串联有第三固定电阻,大感应线圈的上侧面通过导线与第二引电片的上侧面电性连接,负极端的下表面与第三引电片的上表面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第三引电片位于第二引电片的正右方,第二引电片的正左方设置有第一引电片,第一引电片的上侧面通过导线与正极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流低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供电箱(1)、配电箱(2),所述的配电箱(2)的下表面与导热板(5)的上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导热板(5)的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温度感受器(3),所述的导热板(5)的上表面的右端设置有灭火箱(4),所述的供电箱(1)的内部左侧面的上部设置有直流蓄电池(6),所述的直流蓄电池(6)的右侧面设置有正极端(7)、负极端(8),所述的正极端(7)的右侧面与负极端(8)的右侧面之间通过导线(9)串联有第一固定电阻(10)、第二固定电阻(11),所述的第一固定电阻(10)的下侧面与大感应线圈(12)的下侧面之间通过导线(9)串联有第三固定电阻(77),所述的大感应线圈(12)的上侧面通过导线(9)与第二引电片(22)的上侧面电性连接,所述的负极端(8)的下表面与第三引电片(23)的上表面之间通过导线(9)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三引电片(23)位于第二引电片(22)的正右方,所述的第二引电片(22)的正左方设置有第一引电片(21),所述的第一引电片(21)的上侧面通过导线(9)与正极端(7)的右侧面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低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供电箱(1)、配电箱(2),所述的配电箱(2)的下表面与导热板(5)的上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导热板(5)的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温度感受器(3),所述的导热板(5)的上表面的右端设置有灭火箱(4),所述的供电箱(1)的内部左侧面的上部设置有直流蓄电池(6),所述的直流蓄电池(6)的右侧面设置有正极端(7)、负极端(8),所述的正极端(7)的右侧面与负极端(8)的右侧面之间通过导线(9)串联有第一固定电阻(10)、第二固定电阻(11),所述的第一固定电阻(10)的下侧面与大感应线圈(12)的下侧面之间通过导线(9)串联有第三固定电阻(77),所述的大感应线圈(12)的上侧面通过导线(9)与第二引电片(22)的上侧面电性连接,所述的负极端(8)的下表面与第三引电片(23)的上表面之间通过导线(9)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三引电片(23)位于第二引电片(22)的正右方,所述的第二引电片(22)的正左方设置有第一引电片(21),所述的第一引电片(21)的上侧面通过导线(9)与正极端(7)的右侧面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低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箱(1)的内部左侧面的下部设置有激振器底板(17),所述的激振器底板(17)的右侧面设置有激振器(18),所述的激振器(18)的右侧动力输出端设置有激振杆(19),所述的激振杆(19)的右端固定有绝缘块(16),所述的绝缘块(16)的右端固定有导体块(20),所述的导体块(20)的上表面与第一引电片(21)、第二引电片(22)的下侧面接触,所述的导体块(20)的下表面的左右端分别固定有左内随动条(24)、右内随动条(25),所述的左内随动条(24)的左侧面与左外限位条(26)的右侧面接触,所述的左外限位条(26)的底端与供电箱(1)的内部下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左外限位条(26)的正右方设置有右外限位条(27),所述的右外限位条(27)的底端与供电箱(1)的内部下侧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低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箱(1)的内部设置有小感应线圈(13),所述的小感应线圈(13)的底端与第一导电柱(14)的顶端通过导线(9)电性连接,所述的小感应线圈(13)的顶端与第二导电柱(15)的顶端通过导线(9)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一导电柱(14)的底端伸入到配电箱(2)的内部,所述的第二导电柱(15)的底端伸入到配电箱(2)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低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电箱(2)的内部设置有长条电阻(36),所述的长条电阻(36)的左侧面与指针片(35)的右端接触,所述的指针片(35)的左侧面与运动杆(34)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的运动杆(34)的左端固定有铁块(33),所述的指针片(35)的下斜面与负极插片(40)的顶端通过导线(9)电性连接,所述的铁块(33)的正下方设置有铁芯(32),所述的铁芯(32)的中部外周设置有生磁线圈(30),所述的生磁线圈(30)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一导片(29)、第二导片(31),所述的第一导片(29)的左端通过导线(9)与第一导电柱(14)的底端通过导线(9)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一导电柱(14)的底端通过导线(9)与第四固定电阻(28)的顶端电性连接,所述的第四固定电阻(28)的底端通过导线(9)与第二导片(31)的左端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淑媛
申请(专利权)人:曾淑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