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损程度便于观察的深海探测用耐高压电缆及其泄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983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磨损程度便于观察的深海探测用耐高压电缆及其泄压方法,包括内置层、对接胶层、第一粘接气囊、第二粘接气囊、第一对接层和第二对接层,所述内置层的外侧粘接连接有对接胶层,且对接胶层的外侧粘接连接有预设涂层,所述预设涂层的内侧粘接连接有第一粘接气囊,且预设涂层的内侧开设有预留空腔,并且预留空腔的内侧粘接连接有第二粘接气囊。该磨损程度便于观察的深海探测用耐高压电缆及其泄压方法,当电缆受压时对应角度受力的第一气囊将随之形变,并通过输气通道向末端的第二气囊供气处理,使其膨胀并推动2组抵触件进行角度活动,并推动外侧的对接层进行对应角度的抵触泄压工作,从而快速对压力进行自适应的分散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损程度便于观察的深海探测用耐高压电缆及其泄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深海探测
,具体为一种磨损程度便于观察的深海探测用耐高压电缆及其泄压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们对海洋的不断探索发展,深海探测技术也在不断提高进步,而进行海底探测的过程中进行电力输送时,深海电缆则是必不可少的物件之一,其决定了海底信号传递的稳定性与流畅度,但是现有的深海探测用耐高压电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比如:1、如公开号为CN211980256U的一种高强度耐磨型深海电缆,且采用夹紧结构,可以对深海电缆的接头处更好的防水,让海水隔离在深海电缆外,同时安装有固定圈和固定器,但是现有的深海探测用耐高压电缆在海底幽暗的环境里无法让使用者便捷的对其磨损程度进行观察工作,进而无法及时对其进行定段更换处理,给使用者的操作带来了不便;2、现有的深海探测用耐高压电缆不具备较好的抗压效果,导致其在海底高压环境下受水流波动的影响时,无法稳定的对接触的压力进行支撑泄压处理,进而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导致装置的整体使用寿命降低。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电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损程度便于观察的深海探测用耐高压电缆及其泄压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海底幽暗的环境里无法让使用者便捷的对其磨损程度进行观察工作,进而无法及时对其进行定段更换处理,不具备较好的抗压效果,导致其在海底高压环境下受水流波动的影响时,无法稳定的对接触的压力进行支撑泄压处理,进而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导致装置的整体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磨损程度便于观察的深海探测用耐高压电缆及其泄压方法,包括内置层、对接胶层、第一粘接气囊、第二粘接气囊、第一对接层和第二对接层,所述内置层的外侧粘接连接有对接胶层,且对接胶层的外侧粘接连接有预设涂层,所述预设涂层的内侧粘接连接有第一粘接气囊,且预设涂层的内侧开设有预留空腔,并且预留空腔的内侧粘接连接有第二粘接气囊,同时第二粘接气囊与第一粘接气囊相连接,所述预留空腔的内侧开设有导向槽,且导向槽的外侧依次嵌套安装有第一抵触件和第二抵触件,并且第一抵触件和第二抵触件与第二粘接气囊的外侧相连接,所述第一抵触件和第二抵触件的中端贯穿安装有连接轴,且第一抵触件和第二抵触件与预留空腔的内侧相连接,所述预设涂层的外侧粘接连接有第一对接层,且第一对接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件,所述第一对接层的外侧粘接连接有第二对接层,且第二对接层的内侧开设有卡合槽,并且卡合槽与固定件的外侧相连接,所述第一对接层的外侧粘接连接有粘接层,且粘接层与第二对接层的内端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对接胶层设置有第一嵌套件和第二嵌套件,且对接胶层的内端贯穿安装有第一嵌套件,并且第一嵌套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嵌套件,同时第二嵌套件与对接胶层的内侧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嵌套件为HPPE加强筋材质,且第一嵌套件关于对接胶层的中心点等角度分布,并且第一嵌套件通过第二嵌套件组合呈环形状结构,同时第二嵌套件为弹性硅胶材质。优选的,所述第一粘接气囊设置有输气通管和密封层,且第一粘接气囊的内端贯穿安装有输气通管,并且输气通管的末端与第二粘接气囊相连接,同时输气通管的边端内侧粘接连接有密封层。优选的,所述输气通管的边端内侧等角度粘接连接有3个密封层,且3个密封层的外表面相互贴合,并且3个密封层为弹性橡胶材质,同时输气通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粘接气囊和第二粘接气囊相接通。优选的,所述第一抵触件通过连接轴与第二抵触件构成转动结构,且第一抵触件和第二抵触件通过导向槽与预留空腔的内侧构成滑动结构,并且第一抵触件和第二抵触件的下端面与第二粘接气囊的外表面相贴合。优选的,所述第一对接层为憎水涂层材质,且第一对接层的外表面等角度分布有固定件,并且第一对接层通过固定件与第二对接层的内端构成嵌套结构,同时第一对接层的厚度小于第二对接层的厚度。优选的,所述第二对接层的内表面与第一对接层的外表面相贴合,且第二对接层、第一对接层和预设涂层的外侧折光率逐渐递增。一种磨损程度便于观察的深海探测用耐高压电缆的泄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海底深处受到水流的波动当电缆受压时,预设涂层内部对应角度受力的第一粘接气囊将随之形变,并通过输气通管向末端的第二粘接气囊内部进行供气处理,使其膨胀并推动末端接触的2组第一抵触件和第二抵触件通过中端的连接轴进行角度活动,并推动外侧的第一对接层和第二对接层向外膨胀角度变化,从而进行对应角度的抵触泄压工作,快速对压力进行自适应的分散处理;S2:海底受压的过程中,对接胶层内端等角度配合第二嵌套件组合呈环形状结构的HDPE加强筋材质的第一嵌套件,将稳定对电缆的内端整体支撑强度进行保证,同时第一嵌套件外端硅胶材质的第二嵌套件可有效的根据电缆的受压变化,进行自适应的形变支撑,进一步加强装置的泄压质量,有效的保证该电缆在海底工作过程中的使用周期;S3:使用者可定期通过照明设备,对该电缆的外侧进行观察,从而配合折光率不同的第二对接层、第一对接层和预设涂层,让使用者可便捷的在深海底部对其磨损程度进行观察工作,让使用者可及时稳定的对单段电缆进行更换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磨损程度便于观察的深海探测用耐高压电缆及其泄压方法;1.设置有交错分布的2组抵触件,当电缆受压时对应角度受力的第一气囊将随之形变,并通过输气通道向末端的第二气囊供气处理,使其膨胀并推动2组抵触件进行角度活动,并推动外侧的对接层进行对应角度的抵触泄压工作,从而快速对压力进行自适应的分散处理,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2.设置有嵌套对接的嵌套件,电缆受压的过程中,其内端等角度组合呈环形状结构的HDPE加强筋材质的第一嵌套件,将稳定对电缆的整体支撑强度进行保证,同时第一嵌套件外端硅胶材质的第二嵌套件可有效的根据电缆的受压变化进行自适应的形变支撑,进一步加强装置的泄压质量;3.设置有折光率不同的对接层,通过该电缆外侧叠加结构的2组对接层,可有效的配合憎水涂层材质的防水效果保证其封闭效率,同时使用者可定期通过照明装置对电缆的外侧进行照射观察,从而配合折光率不同的第二对接层、第一对接层和预设涂层,让使用者可便捷的在深海底部对其磨损程度进行观察工作,让使用者可及时稳定的对单段电缆进行更换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粘接气囊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输气通管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抵触件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嵌套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对接层正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置层;2、对接胶层;201、第一嵌套件;202、第二嵌套件;3、预设涂层;4、第一粘接气囊;401、输气通管;402、密封层;5、第二粘接气囊;6、预留空腔;7、导向槽;8、第一抵触件;9、连接轴;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磨损程度便于观察的深海探测用耐高压电缆,包括内置层(1)、对接胶层(2)、第一粘接气囊(4)、第二粘接气囊(5)、第一对接层(10)和第二对接层(1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层(1)的外侧粘接连接有对接胶层(2),且对接胶层(2)的外侧粘接连接有预设涂层(3),所述预设涂层(3)的内侧粘接连接有第一粘接气囊(4),且预设涂层(3)的内侧开设有预留空腔(6),并且预留空腔(6)的内侧粘接连接有第二粘接气囊(5),同时第二粘接气囊(5)与第一粘接气囊(4)相连接,所述预留空腔(6)的内侧开设有导向槽(7),且导向槽(7)的外侧依次嵌套安装有第一抵触件(8)和第二抵触件(15),并且第一抵触件(8)和第二抵触件(15)与第二粘接气囊(5)的外侧相连接,所述第一抵触件(8)和第二抵触件(15)的中端贯穿安装有连接轴(9),且第一抵触件(8)和第二抵触件(15)与预留空腔(6)的内侧相连接,所述预设涂层(3)的外侧粘接连接有第一对接层(10),且第一对接层(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件(11),所述第一对接层(10)的外侧粘接连接有第二对接层(12),且第二对接层(12)的内侧开设有卡合槽(13),并且卡合槽(13)与固定件(11)的外侧相连接,所述第一对接层(10)的外侧粘接连接有粘接层(14),且粘接层(14)与第二对接层(12)的内端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损程度便于观察的深海探测用耐高压电缆,包括内置层(1)、对接胶层(2)、第一粘接气囊(4)、第二粘接气囊(5)、第一对接层(10)和第二对接层(1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层(1)的外侧粘接连接有对接胶层(2),且对接胶层(2)的外侧粘接连接有预设涂层(3),所述预设涂层(3)的内侧粘接连接有第一粘接气囊(4),且预设涂层(3)的内侧开设有预留空腔(6),并且预留空腔(6)的内侧粘接连接有第二粘接气囊(5),同时第二粘接气囊(5)与第一粘接气囊(4)相连接,所述预留空腔(6)的内侧开设有导向槽(7),且导向槽(7)的外侧依次嵌套安装有第一抵触件(8)和第二抵触件(15),并且第一抵触件(8)和第二抵触件(15)与第二粘接气囊(5)的外侧相连接,所述第一抵触件(8)和第二抵触件(15)的中端贯穿安装有连接轴(9),且第一抵触件(8)和第二抵触件(15)与预留空腔(6)的内侧相连接,所述预设涂层(3)的外侧粘接连接有第一对接层(10),且第一对接层(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件(11),所述第一对接层(10)的外侧粘接连接有第二对接层(12),且第二对接层(12)的内侧开设有卡合槽(13),并且卡合槽(13)与固定件(11)的外侧相连接,所述第一对接层(10)的外侧粘接连接有粘接层(14),且粘接层(14)与第二对接层(12)的内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损程度便于观察的深海探测用耐高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胶层(2)设置有第一嵌套件(201)和第二嵌套件(202),且对接胶层(2)的内端贯穿安装有第一嵌套件(201),并且第一嵌套件(20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嵌套件(202),同时第二嵌套件(202)与对接胶层(2)的内侧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磨损程度便于观察的深海探测用耐高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套件(201)为HPPE加强筋材质,且第一嵌套件(201)关于对接胶层(2)的中心点等角度分布,并且第一嵌套件(201)通过第二嵌套件(202)组合呈环形状结构,同时第二嵌套件(202)为弹性硅胶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损程度便于观察的深海探测用耐高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气囊(4)设置有输气通管(401)和密封层(402),且第一粘接气囊(4)的内端贯穿安装有输气通管(401),并且输气通管(401)的末端与第二粘接气囊(5)相连接,同时输气通管(401)的边端内侧粘接连接有密封层(4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磨损程度便于观察的深海探测用耐高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通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陶明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斯质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