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显示屏驱动电流的电路及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9805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一种提高显示屏驱动电流的电路及驱动方法,其中电路包括晶体管T1、晶体管T2、晶体管T3、晶体管T4、晶体管T5、晶体管T6、晶体管T7、晶体管T8、晶体管T9、晶体管T10、晶体管T11、电容C1和电容C2;上述技术方案中晶体管T3的控制端可以及时接收到Q2点的电压,可以极大地提升晶体管T3的驱动电流。Q3的boost电位在t3时刻达到最高点,可以极大提升画素的充电速度和放电速度。本申请的结构在电压和半导体材料不变的条件下,可以进一步提高显示屏的分辨率和刷新率,提高显示屏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显示屏驱动电流的电路及驱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屏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显示屏驱动电流的电路及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显示屏目前已进入产品多元化,由于产品的多样化应用与客端需求,显示屏在向着轻、薄、低功耗与低成本方面发展。其中,低成本与低功耗是相对重要的课题。对于显示屏来说,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高分辨率和高刷新率,电路的驱动力必须更高,即显示屏内的电子迁移速度更快,驱动电流更高。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提高电压或更换迁移率更高的半导体材料来达成,但这无疑增加了显示屏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提高显示屏驱动电流的电路及驱动方法,解决不提高电压或更换迁移率更高的半导体材料的前提下,增加显示屏的驱动电流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显示屏驱动电流的电路,包括晶体管T1、晶体管T2、晶体管T3、晶体管T4、晶体管T5、晶体管T6、晶体管T7、晶体管T8、晶体管T9、晶体管T10、晶体管T11、电容C1和电容C2;所述晶体管T1的控制端连接栅极线G(n-4),所述晶体管T1的输入端连接电压信号FW,所述晶体管T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晶体管T7的控制端、晶体管T3的控制端和晶体管T2的输出端;所述晶体管T2的控制端连接栅极线G(n+4),所述晶体管T2的输入端连接电压信号BW;所述晶体管T3的输入端连接时钟信号CKn,所述晶体管T3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晶体管T10的输入端、栅极线G(n)和电容C2的第二极板;所述电容C1的第一极板连接到所述晶体管T1的输出端和晶体管T3的控制端之间的线路上,所述电容C1的第二极板连接电容C2的第一极板;所述晶体管T5的控制端连接栅极线G(n-2),所述晶体管T5的输入端连接电压信号FW,所述晶体管T5的输出端连接到电容C1的第二极板和电容C2的第一极板之间的线路上;所述晶体管T6的控制端连接栅极线G(n+2),所述晶体管T6的输入端连接电压信号BW,所述晶体管T6的输出端连接到电容C1的第二极板和电容C2的第一极板之间的线路上;所述晶体管T4的控制端连接栅极线G(n+4),所述晶体管T4的输入端连接栅极线G(n+4),所述晶体管T4的输出端连接晶体管T9的输入端;所述晶体管T7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晶体管T8的控制端、晶体管T9的输入端和晶体管T10的控制端,所述晶体管T7的输出端、所述晶体管T8的输出端、所述晶体管T9的输出端和所述晶体管T10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压信号VGL;所述晶体管T9的控制端连接时钟信号CKnB;所述晶体管T11的控制端连接时钟信号CKnB,所述晶体管T11的输入端连接栅极线G(n),所述晶体管T11的输出端连接电压信号VGL。进一步地,所述电路通过所述栅极线G(n)连接显示屏上的画素。进一步地,所述电路为多个,所述画素为多个,多个的画素阵列排布在显示屏上,每个画素均连接一个所述电路的栅极线G(n)。进一步地,显示屏为LCD显示屏。进一步地,所述晶体管T1的输入端、所述晶体管T2的输入端、所述晶体管T3的输入端、所述晶体管T4的输入端、所述晶体管T5的输入端、所述晶体管T6的输入端、所述晶体管T7的输入端、所述晶体管T8的输入端、所述晶体管T9的输入端、所述晶体管T10的输入端和所述晶体管T11的输入端均为漏极。进一步地,所述晶体管T1、所述晶体管T2、所述晶体管T3、所述晶体管T4、所述晶体管T5、所述晶体管T6、所述晶体管T7、所述晶体管T8、所述晶体管T9、所述晶体管T10和所述晶体管T11均为薄膜晶体管。本实施了还提供一种提高显示屏驱动电流的电路驱动方法,应用于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提高显示屏驱动电流的电路,包括如下步骤:在t1阶段,电压信号FW写入高电位,电压信号BW和电压信号VGL均写入低电位,时钟信号CK写入低电位,时钟信号CKnB写入高电位,栅极线G(n-4)写入高电位,栅极线G(n-2)写入低电位,栅极线G(n)写入低电位,栅极线G(n+2)写入低电位,栅极线G(n+4)写入低电位;在t2阶段,电压信号FW写入高电位,电压信号BW和电压信号VGL均写入低电位,时钟信号CK写入低电位,时钟信号CKnB写入低电位,栅极线G(n-4)写入低电位,栅极线G(n-2)写入高电位,栅极线G(n)写入低电位,栅极线G(n+2)写入低电位,栅极线G(n+4)写入低电位;在t3阶段,电压信号FW写入高电位,电压信号BW和电压信号VGL均写入低电位,时钟信号CK写入高电位,时钟信号CKnB写入低电位,栅极线G(n-4)写入低电位,栅极线G(n-2)写入低电位,栅极线G(n)写入高电位,栅极线G(n+2)写入低电位,栅极线G(n+4)写入低电位;在t4阶段,电压信号FW写入高电位,电压信号BW和电压信号VGL均写入低电位,时钟信号CK和时钟信号CKnB均写入低电位,栅极线G(n-4)、栅极线G(n-2)、栅极线G(n)、栅极线G(n+2)和栅极线G(n+4)均写入低电位;在t5阶段,电压信号FW写入高电位,电压信号BW和电压信号VGL均写入低电位,时钟信号CK和时钟信号CKnB均写入低电位,栅极线G(n-4)写入低电位,栅极线G(n-2)写入低电位,栅极线G(n)写入低电位,栅极线G(n+2)写入高电位,栅极线G(n+4)写入低电位;在t6阶段,电压信号FW写入高电位,电压信号BW和电压信号VGL均写入低电位,时钟信号CK和时钟信号CKnB均写入低电位,栅极线G(n-4)写入低电位,栅极线G(n-2)写入低电位,栅极线G(n)写入低电位,栅极线G(n+2)写入低电位,栅极线G(n+4)先写入低电位,后写入高电位;其中,t1阶段、t2阶段、t3阶段、t4阶段、t5阶段和t6阶段是按自先而后的顺序排列。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晶体管T3的控制端可以及时接收到Q2点的电压,可以极大地提升晶体管T3的驱动电流。Q3的boost电位在t3时刻达到最高点,可以极大提升画素的充电速度和放电速度。本申请的结构在电压和半导体材料不变的条件下,可以进一步提高显示屏的分辨率和刷新率,提高显示屏的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提高显示屏驱动电流的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所述提高显示屏驱动电流的电路的时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施例一种提高显示屏驱动电流的电路,包括晶体管T1、晶体管T2、晶体管T3、晶体管T4、晶体管T5、晶体管T6、晶体管T7、晶体管T8、晶体管T9、晶体管T10、晶体管T11、电容C1和电容C2。晶体管是作为开关,用于控制线路的连通或者关断。电容是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两个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电容用于储存电荷。所述晶体管T1的控制端连接栅极线G(n-4),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显示屏驱动电流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晶体管T1、晶体管T2、晶体管T3、晶体管T4、晶体管T5、晶体管T6、晶体管T7、晶体管T8、晶体管T9、晶体管T10、晶体管T11、电容C1和电容C2;/n所述晶体管T1的控制端连接栅极线G(n-4),所述晶体管T1的输入端连接电压信号FW,所述晶体管T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晶体管T7的控制端、晶体管T3的控制端和晶体管T2的输出端;/n所述晶体管T2的控制端连接栅极线G(n+4),所述晶体管T2的输入端连接电压信号BW;/n所述晶体管T3的输入端连接时钟信号CKn,所述晶体管T3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晶体管T10的输入端、栅极线G(n)和电容C2的第二极板;/n所述电容C1的第一极板连接到所述晶体管T1的输出端和晶体管T3的控制端之间的线路上,所述电容C1的第二极板连接电容C2的第一极板;/n所述晶体管T5的控制端连接栅极线G(n-2),所述晶体管T5的输入端连接电压信号FW,所述晶体管T5的输出端连接到电容C1的第二极板和电容C2的第一极板之间的线路上;/n所述晶体管T6的控制端连接栅极线G(n+2),所述晶体管T6的输入端连接电压信号BW,所述晶体管T6的输出端连接到电容C1的第二极板和电容C2的第一极板之间的线路上;/n所述晶体管T4的控制端连接栅极线G(n+4),所述晶体管T4的输入端连接栅极线G(n+4),所述晶体管T4的输出端连接晶体管T9的输入端;/n所述晶体管T7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晶体管T8的控制端、晶体管T9的输入端和晶体管T10的控制端,所述晶体管T7的输出端、所述晶体管T8的输出端、所述晶体管T9的输出端和所述晶体管T10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压信号VGL;/n所述晶体管T9的控制端连接时钟信号CKnB;/n所述晶体管T11的控制端连接时钟信号CKnB,所述晶体管T11的输入端连接栅极线G(n),所述晶体管T11的输出端连接电压信号VGL。/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显示屏驱动电流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晶体管T1、晶体管T2、晶体管T3、晶体管T4、晶体管T5、晶体管T6、晶体管T7、晶体管T8、晶体管T9、晶体管T10、晶体管T11、电容C1和电容C2;
所述晶体管T1的控制端连接栅极线G(n-4),所述晶体管T1的输入端连接电压信号FW,所述晶体管T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晶体管T7的控制端、晶体管T3的控制端和晶体管T2的输出端;
所述晶体管T2的控制端连接栅极线G(n+4),所述晶体管T2的输入端连接电压信号BW;
所述晶体管T3的输入端连接时钟信号CKn,所述晶体管T3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晶体管T10的输入端、栅极线G(n)和电容C2的第二极板;
所述电容C1的第一极板连接到所述晶体管T1的输出端和晶体管T3的控制端之间的线路上,所述电容C1的第二极板连接电容C2的第一极板;
所述晶体管T5的控制端连接栅极线G(n-2),所述晶体管T5的输入端连接电压信号FW,所述晶体管T5的输出端连接到电容C1的第二极板和电容C2的第一极板之间的线路上;
所述晶体管T6的控制端连接栅极线G(n+2),所述晶体管T6的输入端连接电压信号BW,所述晶体管T6的输出端连接到电容C1的第二极板和电容C2的第一极板之间的线路上;
所述晶体管T4的控制端连接栅极线G(n+4),所述晶体管T4的输入端连接栅极线G(n+4),所述晶体管T4的输出端连接晶体管T9的输入端;
所述晶体管T7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晶体管T8的控制端、晶体管T9的输入端和晶体管T10的控制端,所述晶体管T7的输出端、所述晶体管T8的输出端、所述晶体管T9的输出端和所述晶体管T10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压信号VGL;
所述晶体管T9的控制端连接时钟信号CKnB;
所述晶体管T11的控制端连接时钟信号CKnB,所述晶体管T11的输入端连接栅极线G(n),所述晶体管T11的输出端连接电压信号V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显示屏驱动电流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通过所述栅极线G(n)连接显示屏上的画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显示屏驱动电流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为多个,所述画素为多个,多个的画素阵列排布在显示屏上,每个画素均连接一个所述电路的栅极线G(n)。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提高显示屏驱动电流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显示屏为LCD显示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显示屏驱动电流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T1的输入端、所述晶体管T2的输入端、所述晶体管T3的输入端、所述晶体管T4的输入端、所述晶体管T5的输入端、所述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