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运行轨迹数据的可用度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969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运行轨迹数据的可用度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该方法包括:从大数据中心获取预设周期内的待分析车辆的历史运行轨迹数据;基于历史运行轨迹数据计算待分析车辆的连续行驶总里程;计算历史运行轨迹数据对应的总里程;将待分析车辆的连续行驶里程与历史运行轨迹数据对应的总里程的比值确定为待分析车辆的轨迹连续率;根据轨迹连续率确定历史运行轨迹数据是否可用。因此,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由于本申请通过车辆的历史行驶轨迹数据计算车辆行驶总里程和车辆连续行驶里程,最后根据车辆连续行驶里程和车辆行驶总里程的比值用来分析大数据中心保存的车辆历史行驶轨迹的可用程度,从而提升了历史车辆数据的置信度,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监控系统的服务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运行轨迹数据的可用度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挖掘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运行轨迹数据的可用度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机动化的持续发展,日益增加的车辆带来了城市交通拥堵加剧、污染严重、事故频发等不利因素,致使人们对出行感到不安全,尤其致使汽车驾驶员缺乏行车安全感,目前可通过多种手段采集实时的车辆位置信息进行分析来降低不利因素,如:使用无线传感器、GPS、车载传感器、路边雷达及卡口摄像机等设备采集数据进行分析,然而通过这些手段采集的原始交通数据有很多是无效的、冗余的数据。此时需要挖掘有用的历史轨迹信息进行分析,然后利用这些历史轨迹信息对未来车辆将要经过的行驶轨迹进行预测来提醒驾驶员。在现有技术中,目前关于车辆定位设备上报的轨迹数据进行质量分析和评价中,一般采用的是轨迹完整率来分析,通过观测里程/路网匹配总里程来评价该车GPS数据质量的,这种方法,计算简单粗暴,但是应用场景单一,而且准确性存在一些问题。另一种是基于同时采集的车辆CAN总线上报的数据(例如累计油耗,发动机时长,)做了多源融合后,进行GPS数据质量的分析,这种方式数据采集难度大,成本高,不易实施。因此现有技术都无法确定出车辆历史轨迹数据中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从而降低了监测系统的性能。因此,如何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实现确定出车辆历史轨迹数据中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运行轨迹数据的可用度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运行轨迹数据的可用度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从大数据中心获取预设周期内的待分析车辆的历史运行轨迹数据;基于历史运行轨迹数据计算待分析车辆的连续行驶总里程;计算历史运行轨迹数据对应的总里程;将待分析车辆的连续行驶里程与历史运行轨迹数据对应的总里程的比值确定为待分析车辆的轨迹连续率;根据轨迹连续率确定历史运行轨迹数据是否可用。可选的,基于历史运行轨迹数据计算待分析车辆的连续行驶总里程,包括:计算历史运行轨迹数据中轨迹序列内各轨迹点之间的球面距离,生成连续时间段的球面距离集合;从连续时间段的球面距离集合中起始位置处遍历获取球面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球面距离;当遍历到的球面距离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判断遍历获取球面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至少一个球面距离对应的行驶时长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时长;若是,将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至少一个球面距离确定为第一连续里程。可选的,方法还包括:从遍历到的球面距离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球面距离处再次遍历获取球面距离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球面距离;当遍历到的球面距离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或遍历获取的球面距离的次数超过预设遍历次数时,判断遍历获取的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的至少一个球面距离对应的行驶时长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时长且小于等于第二运行时长;若是,将遍历获取的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的至少一个球面距离确定为第二连续里程;将第一连续里程与第二连续里程的总和确定为待分析车辆的连续行驶总里程;其中,第一预设阈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第一运行时长小于第二运行时长。可选的,球面距离的计算公式为:L=Rθ=R.arc[cos[cos(α1-α2)cosβ1β2+sinβ1Β2]];其中,R为地球半径,O为地球原点,轨迹序列中相邻两个轨迹点A(α1,β1),B(α2,β2),则:θ=∠AOB,轨迹点A中α1为经度,β1为维度,轨迹点B中α2为经度,β2为维度。可选的,运行时长计算公式为T=S/V,其中S为两点之间的球面距离,V为最高速度120KM/小时。可选的,根据轨迹连续率确定历史运行轨迹数据是否可用,包括:当轨迹连续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历史运行轨迹数据不可用。可选的,根据轨迹连续率确定历史运行轨迹数据是否可用,包括:当轨迹连续率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历史运行轨迹数据可用;或者,当轨迹连续率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历史运行轨迹数据中部分数据可用。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运行轨迹数据的可用度分析装置,装置包括:轨迹数据获取模块,用于从大数据中心获取预设周期内的待分析车辆的历史运行轨迹数据;连续行驶总里程计算模块,用于基于历史运行轨迹数据计算待分析车辆的连续行驶总里程;历史运行轨迹数据对应的总里程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历史运行轨迹数据对应的总里程;轨迹连续率计算模块,用于将待分析车辆的连续行驶里程与历史运行轨迹数据对应的总里程的比值确定为待分析车辆的轨迹连续率;数据是否可用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轨迹连续率确定历史运行轨迹数据是否可用。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辆运行轨迹数据的可用度分析装置首先从大数据中心获取预设周期内的待分析车辆的历史运行轨迹数据,再基于历史运行轨迹数据计算待分析车辆的连续行驶总里程,然后计算历史运行轨迹数据对应的总里程,其次将待分析车辆的连续行驶里程与历史运行轨迹数据对应的总里程的比值确定为待分析车辆的轨迹连续率,最后根据轨迹连续率确定历史运行轨迹数据是否可用。由于本申请通过车辆的历史行驶轨迹数据计算车辆行驶总里程和车辆连续行驶里程,最后根据车辆连续行驶里程和车辆行驶总里程的比值用来分析大数据中心保存的车辆历史行驶轨迹的可用程度,从而提升了历史车辆数据的置信度,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监控系统的服务性能。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运行轨迹数据的可用度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车辆运行轨迹数据的可用度分析过程的实例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辆运行轨迹数据的可用度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运行轨迹数据的可用度分析装置的装置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运行轨迹数据的可用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从大数据中心获取预设周期内的待分析车辆的历史运行轨迹数据;/n基于所述历史运行轨迹数据计算所述待分析车辆的连续行驶总里程;/n计算所述历史运行轨迹数据对应的总里程;/n将所述待分析车辆的连续行驶里程与所述历史运行轨迹数据对应的总里程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待分析车辆的轨迹连续率;/n根据所述轨迹连续率确定所述历史运行轨迹数据是否可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运行轨迹数据的可用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大数据中心获取预设周期内的待分析车辆的历史运行轨迹数据;
基于所述历史运行轨迹数据计算所述待分析车辆的连续行驶总里程;
计算所述历史运行轨迹数据对应的总里程;
将所述待分析车辆的连续行驶里程与所述历史运行轨迹数据对应的总里程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待分析车辆的轨迹连续率;
根据所述轨迹连续率确定所述历史运行轨迹数据是否可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历史运行轨迹数据计算所述待分析车辆的连续行驶总里程,包括:
计算所述历史运行轨迹数据中轨迹序列内各轨迹点之间的球面距离,生成连续时间段的球面距离集合;
从所述连续时间段的球面距离集合中起始位置处遍历获取所述球面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球面距离;
当所述遍历到的球面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遍历获取球面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至少一个球面距离对应的行驶时长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时长;
若是,将所述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至少一个球面距离确定为第一连续里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遍历到的球面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球面距离处再次遍历获取所述球面距离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球面距离;
当所述遍历到的球面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或遍历获取的球面距离的次数超过预设遍历次数时,判断所述遍历获取的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的至少一个球面距离对应的行驶时长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时长且小于等于第二运行时长;
若是,将所述遍历获取的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的至少一个球面距离确定为第二连续里程;
将所述第一连续里程与所述第二连续里程的总和确定为所述待分析车辆的连续行驶总里程;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一运行时长小于所述第二运行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距离的计算公式为:
L=Rθ=R.arc[c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琪孙智彬张志平夏曙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交兴路车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