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件图示的显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9488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字文件图示的显示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以堆叠的方式将数字文件的图示全部显示于视窗的可视范围中。因此无论数字文件的数量多少,使用者不再需要通过拉动卷轴也能检视全部的数字文件,因而提高了检视数字文件的便利性。此外,本方法也能让使用者通过自行调整图示的重叠程度与堆叠方式来变更视窗的显示状态,进而让显示图示的方法变的更加具有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且特别有关于一种能将所有的 数字文件的图示全部显示在视窗中的显示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电脑普及率逐年升高的趋势,使用电脑对现代人来说 已经变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用者也越来越习惯利用电脑做为存储数据文 件的工具。 一般来说,存储在电脑中的文件是以縮图、并排、图示、清单或详细数 据等方式供使用者检视之。其中,特别针对图片或多媒体影音文件,縮图检视能帮 助使用者通过査看文件的縮图,迅速得知文件的原始内容,以便在众多的数据文件 中轻松辨识出哪些是使用者本身所需要的文件。如图1所示,视窗110已开启成最大可视范围状态,在视窗110中,文件的 縮图是以类似阵列的方式显示之,并且在视窗110的每一个水平横排中,所能显示 的縮图数目是固定的。以图1为例,在视窗110中,每个水平横排仅能显示4张文 件的縮图,也就是说,在视窗110的可视范围中仅能显示12张完整的文件缩图(在 图1中以斜线矩形表示之)。当文件縮图的数量超过视窗的可视范围所能显示时, 也就是尚有文件的縮图如同文件縮图130、文件縮图140、文件縮图150及文件縮 图160—般无法完全显示,甚至是根本无法出现在视窗110的可视范围时,使用者 必须通过上下拉动视窗旁边的巻轴120,才有办法检视这些文件。在检视文件数量不多的视窗时,这样的方式对使用者来说或许只会造成小小 的不便,然而当视窗中的文件数量十分庞大时,使用者必须多次地上下拉动巻轴方 能检视所有的文件。如此一来,无论使用者想从这些文件中选择需要的文件并打开、 或是想从这些文件中选取数个文件进行其他操作,无法一次概观全部文件縮图的显 示方式,将对使用者造成相当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能将数 字文件的图示全部显示于视窗的可视范围,以方便使用者检视全部数字文件的图 示。基于上述及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本方法包 括下列步骤首先,提供多个图示,用以表示多个数字文件。接着,堆叠这些图示, 使得图示全部显示于视窗的可视范围内。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其中堆叠此些图 示的方法包括根据水平调整参数,调整所有图示之水平方向排列的重叠程度。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其中还包括根据 水平调整参数,决定其可视范围的每一横排的图示显示数量,并且依据此图示显示 数量,在可视范围的每一横排堆叠此些图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其中还包括提供 输入界面,并对应输入界面的输入值,调整水平调整参数的参数值。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其中输入界面包括可拖动巻轴(slider)、可拖拉视窗(drag-board panel)、滚轮(wheel control)、 微调按钮(spin button)、文本框(textbox),或下拉式清单方块(combobox)其中之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其中堆叠此些图 示的方法包括根据垂直调整参数,调整此些图示的垂直方向排列的重叠程度。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还包括根据垂直 调整参数,决定其可视范围的每一直排的图示显示数量,并依据图示显示数量,在 可视范围的每一直排堆叠此些图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还包括提供输入 界面,并对应输入界面的输入值,以调整垂直调整参数的参数值。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其中输入界面包 括可拖动巻轴、可拖拉视窗、滚轮、微调按钮、文本框,或下拉式清单方块其中之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其中堆叠此些图示的方法包括根据重叠规则,决定此些图示的堆叠方式。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其中重叠规则包 括在前一个图示的右下方、左下方、右上方或左上方堆叠后一个图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其中堆叠此些图 示的方法包括根据深度调整参数,将此些图示堆叠成数个子堆叠,其中每个子堆叠 中的图示数量皆不大于深度调整参数的参数值。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还包括提供输入 界面,并对应输入界面的输入值,以调整深度调整参数的参数值。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其中输入界面包 括可拖动巻轴、可拖拉视窗、滚轮、微调按钮、文本框,或下拉式清单方块其中之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还包括改变此些 图示的外型。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还包括旋转此些 图示。本专利技术以堆叠的方式将所有数字文件图示显示于视窗的可视范围,因此使用 者能在视窗的可视范围内检视全部数字文件的图示,而不再需要通过拉动巻轴来进 行检视,因而提高了检视数字文件的便利性。此外,本方法亦能让使用者自行调整 堆叠的方式,进而让此显示方法变的更有弹性。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专利技术 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以縮图检视的方式呈现文件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所绘示的的流程图。图3为数字文件图示的示意图。图4为数字文件图示的示意图。图5为数字文件图示的示意图。图6为数字文件图示的示意图。图7为文件夹视窗的示意图。图8为文件夹视窗的示意图。图9为文件夹视窗的示意图。图IO为文件夹视窗的示意图。图ll为可拖动巻轴的示意图。图12为可拖拉视窗的示意图。图13为滚轮的示意图。图14为微调按钮的示意图。图15为文本框的示意图。图16为下拉式清单方块的示意图。图17为文件夹视窗的示意图。图18为文件夹视窗的示意图。图19为文件夹视窗的示意图。图20为文件夹视窗的示意图。图21为文件夹视窗的示意图。图22为图示的堆叠方式的示意图。图23为图示的堆叠方式的示意图。图24为图示的堆叠方式的示意图。图25为图示的堆叠方式的示意图。图26为文件夹视窗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为明了,以下特举实施例作为本专利技术确实能够据以实 施的范例。一般而言,在电子装置的文件夹视窗或应用程序视窗的可视范围中,能够显 示的数字文件数量是固定的。因此当视窗中的数字文件的数量超过一定程度,而无 法完全显示于视窗的可视范围时,现有做法是在视窗内产生一个巻轴,使用者必须 通过拉动这个巻轴来检视所有的数字文件。然而,若是采用堆叠的方式排列这些数 字文件,势必能节省显示所需要的空间,并增加显示于视窗的可视范围内数字文件的数量,进而方便使用者检视。本专利技术便是基于这项原理而发展出的一种数字文件 图示的显示方法。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所绘示的的流程图。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首先提供多个图示,用以表示多个数字文件(步骤210)。其中,数字文件例如包括了文字文件、音乐文件、图片文件、或是影音文件等,在 此并不限制其范围。而用以表示这些数字文件的图示则例如可以是对应数字文件的文件类型的图示(icon),或是能提供预览数字文件内容的縮图(thumbnail)等。接 着,在步骤220中,以堆叠的方式将用以表示这些数字文件的图示,全部显示在视 窗的可视范围之中。在此必须强调的是,在不改变视窗本身大小的情况下, 一个视 窗的可视范围是固定不变的。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220之前或之后还包括了改变图示本身的外观。 举例来说, 一般显示在视窗中的图示多半是以平正的方式来显示,然而可以通过旋 转图示(如图3或图4所示)的方式来改变其显示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改变图示本 身的外型,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字文件图示的显示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多个图示,用以表示多个数字文件;以及堆叠该些图示,使得该些图示全部显示于一视窗的一可视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文件图示的显示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多个图示,用以表示多个数字文件;以及堆叠该些图示,使得该些图示全部显示于一视窗的一可视范围内。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文件图示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堆叠该些图示的方法包括根据一水平调整参数,调整该些图示的水平方向排列的重叠程度。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文件图示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该水平调整参数,决定该可视范围的每一横排的一图示显示数量;以及 依据该图示显示数量,在该可视范围的每一横排堆叠该些图示。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文件图示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供一输入界面;以及对应该输入界面的一输入值,调整该水平调整参数的参数值。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字文件图示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输入界面包 括一可拖动巻轴、 一可拖拉视窗、 一滚轮、 一微调按钮、 一文本框或一下拉式清单 方块其中之一。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文件图示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堆叠该些图示 的方法包括根据一垂直调整参数,调整该些图示的垂直方向排列的重叠程度。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字文件图示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该垂直调整参数,决定该可视范围的每一直排的一图示显示数量;以及 依据该图示显示数量,在该可视范围的每一直排堆叠该些图示。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字文件图示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供一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鉴泉林明煌
申请(专利权)人:友立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