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设备间的联动控制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9457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设备间的联动控制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联动控制方法包括:利用第一智能设备感应控制意图信息,通过第一智能设备向第二智能设备发送控制意图信息,第二智能设备与第一智能设备之间通信连接;利用第二智能设备对接收到的控制意图信息进行解析,以及基于解析结果生成与控制意图信息相对应的实时工作模式指令;并控制第二智能设备按照实时工作模式指令进行工作。该联动控制系统包括信息传感装置、信息发送装置、信息接收装置、信息解析装置、指令生成装置及设备控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创新地通过智能按摩设备之间的联动使按摩产品之间联立了更深层次的联系,使用户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交互更为智能,用户体验非常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设备间的联动控制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设备控制
,更为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智能设备间的联动控制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很可能感觉到各种身心上的负担,因而许多人选择使用按摩器进行解压、放松或疏解。按照按摩器的主要作用位置进行划分,目前市面上的按摩器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头部按摩器、眼部按摩器、颈部按摩器、手部按摩器、脚部按摩器以及腰部按摩器等等。大部分按摩器上都有档位调节按键,可为物理按键或触控按键等,以适应不同用户对不同按摩强度的要求。对于用户来说,在利用按摩器放松身体时,经常需要根据身体状态或心情等情况调节按摩器作用程度,常规的按键调节要求用户必须将注意力转移到寻找和操作按摩设备的按键上,该过程较为繁琐,用户体验不佳。例如在进行眼部按摩过程中用户往往处于闭眼状态,若要增加或降低按摩强度,用户往往要睁眼或凭感觉摸索着找到控制按键后才能进行相应操作和控制。因此,如何提高用户对按摩设备控制的智能化水平、提升用户体验,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始终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对按摩设备的智能控制水平不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具体可提供一种智能设备间的联动控制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达到提高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等目的。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智能设备间的联动控制方法,该联动控制方法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的至少一个步骤。利用第一智能设备感应控制意图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向至少一个第二智能设备发送所述控制意图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之间通信连接。利用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意图信息进行解析,以及基于解析结果生成与所述控制意图信息相对应的实时工作模式指令。控制所述第二智能设备按照所述实时工作模式指令进行工作。进一步地,所述利用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意图信息进行解析包括:从所述控制意图信息中解析出幅度信息、频率信息以及时长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则将所述幅度信息、频率信息以及时长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作为解析结果。进一步地,所述基于解析结果生成与所述控制意图信息相对应的实时工作模式指令包括:生成与所述幅度信息相对应的振动强度指令,和/或生成与所述频率信息相对应的振动频率指令,和/或生成与所述时长信息相对应的振动时间指令。其中,所述实时工作模式指令包括振动强度指令、振动频率指令以及震动时间指令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基于解析结果生成与所述控制意图信息相对应的实时工作模式指令包括:以所述解析结果作为查询条件,从预先存储的指令参数表中查找目标参数。依据所述目标参数生成所述实时工作模式指令。进一步地,利用第一智能设备感应控制意图信息之前还包括:通过第一智能设备建立与至少一个第二智能设备的通信连接,或通过至少一个第二智能设备建立与第一智能设备的通信连接。建立通信连接后,为所述第一智能设备设置主设备标识,以及为所述第二智能设备设置从设备标识,以使具有主设备标识的第一智能设备用于感应控制意图信息,并且使具有从设备标识的第二智能设备用于执行实时工作模式指令。进一步地,利用第一智能设备感应控制意图信息之前还包括:利用移动终端向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发送互联指令,以使第一智能设备建立与至少一个第二智能设备的通信连接。建立通信连接后,为所述第一智能设备设置主设备标识,以及为所述第二智能设备设置从设备标识,以使具有主设备标识的第一智能设备用于感应控制意图信息,并且使具有从设备标识的第二智能设备用于执行实时工作模式指令。进一步地,所述利用第一智能设备感应控制意图信息包括:将第一智能设备放置于第一用户身体的第一部位处。启动所述第一智能设备,以使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工作。以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检测的第一部位的反馈信息作为控制意图信息。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所述第二智能设备按照所述实时工作模式指令进行工作包括:控制已放置于第二用户身体的第二部位处的第二智能设备执行所述实时工作模式指令。其中,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相同或不同。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还可提供一种智能设备间的联动控制系统,该联动控制系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信息传感装置、信息发送装置、信息接收装置、信息解析装置、指令生成装置及设备控制装置。信息传感装置,设置于第一智能设备上,用于感应控制意图信息。信息发送装置,设置于第一智能设备上,用于发出所述控制意图信息。信息接收装置,设置于第二智能设备上,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意图信息。信息解析装置,设置于第二智能设备上,用于解析所述控制意图信息。指令生成装置,设置于第二智能设备上,用于基于所述控制意图信息解析结果生成与所述控制意图信息相对应的实时工作模式指令。设备控制装置,设置于第二智能设备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智能设备按照所述实时工作模式指令进行工作。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还能够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本专利技术任一实施例的智能设备间的联动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创新地通过智能按摩设备之间的联动使按摩产品之间联立了更深层次的联系,使用户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交互更为智能,用户体验非常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第一智能按摩设备感受用户对按摩程度的控制意图信息,并利用与第一智能按摩设备相通信的第二智能按摩设备根据用户的控制意图信息进行工作方式调节;可见本专利技术在能够有效避免用户繁琐操作的前提下实现了对相应智能按摩设备的作用程度的控制,用户体验极佳。而且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避免用户注意力分散的方式辅助提高按摩设备的按摩效果,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还具有适用范围较广、市场潜力较大等诸多优点。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智能设备间的联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主、从(按摩)设备的联动控制流程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基于智能手机对主、从设备的控制流程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智能设备间的联动控制系统结构组成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具有传感功能、通信功能以及控制功能的智能按摩设备结构组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间的联动控制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如图1所示,为提高按摩器的智能控制水平和提升用户体验,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具体可提供一种智能设备间的联动控制方法。具体地,该联动控制方法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的至少一个步骤。首先,可以建立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设备间的联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利用第一智能设备感应控制意图信息;/n通过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向至少一个第二智能设备发送所述控制意图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之间通信连接;/n利用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意图信息进行解析,以及基于解析结果生成与所述控制意图信息相对应的实时工作模式指令;/n控制所述第二智能设备按照所述实时工作模式指令进行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设备间的联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第一智能设备感应控制意图信息;
通过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向至少一个第二智能设备发送所述控制意图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之间通信连接;
利用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意图信息进行解析,以及基于解析结果生成与所述控制意图信息相对应的实时工作模式指令;
控制所述第二智能设备按照所述实时工作模式指令进行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间的联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意图信息进行解析包括:
从所述控制意图信息中解析出幅度信息、频率信息以及时长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将所述幅度信息、频率信息以及时长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作为解析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设备间的联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解析结果生成与所述控制意图信息相对应的实时工作模式指令包括:
生成与所述幅度信息相对应的振动强度指令,和/或生成与所述频率信息相对应的振动频率指令,和/或生成与所述时长信息相对应的振动时间指令;
其中,所述实时工作模式指令包括振动强度指令、振动频率指令以及震动时间指令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智能设备间的联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解析结果生成与所述控制意图信息相对应的实时工作模式指令包括:
以所述解析结果作为查询条件,从预先存储的指令参数表中查找目标参数;
依据所述目标参数生成所述实时工作模式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间的联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第一智能设备感应控制意图信息之前还包括:
通过第一智能设备建立与至少一个第二智能设备的通信连接,或通过至少一个第二智能设备建立与第一智能设备的通信连接;
建立通信连接后,为所述第一智能设备设置主设备标识,以及为所述第二智能设备设置从设备标识,以使具有主设备标识的第一智能设备用于感应控制意图信息,并且使具有从设备标识的第二智能设备用于执行实时工作模式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大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