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轴加工和质量检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928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销轴加工和质量检测装置及方法,其中销轴加工和质量检测装置包括装夹件、加工装置和检测装置(40),装夹件用于在加工工位对销轴进行固定,加工装置设置在加工工位的侧面,并用于对销轴进行加工,销轴包括相对于其轴线倾斜的倾斜面,检测装置(40)设置在加工工位的侧面,检测装置(40)用于对倾斜面进行质量检测,且检测装置(40)和销轴能够发生相对运动以实现对倾斜面上沿轴线方向布置的各个检测点的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工和检测一体化,可以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销轴加工和质量检测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销轴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销轴加工和质量检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销轴常用于连接不同部件形成转动,构成铰链连接,其在服役过程中,常受到剪切作用与弯曲载荷,通常的失效以磨损为主,也有因疲劳而发生断裂。销轴磨损后,将导致连接部件及其轴套发生偏磨与偏载,一方面将严重降低连接部件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将导致连接部件的异响与损坏,而如果发生疲劳断裂而提前失效,更有可能因连接部件的脱离而引发安全事故。作为工程机械用量较大的连接件销轴,需要有较好的耐磨损性能与抗疲劳性能。而常规金属材料的耐磨损性能通常与其硬度呈正相关。通常提升销轴类零件的耐磨损方法为改变合金材料成分,同时经过热处理工艺提高其表面一定区域内的硬度。然而,对此类零件的检测方法通常是随炉抽检,需要通过破坏性试验进行,对零件进行切割制样,然后进行表层硬度测试。一方面,流程繁琐复杂,需要不同工种技术人员配合完成;另一方面,由于随炉样品会由于在炉膛内的位置不同而导致受热不同,最终导致与检测样品的性能存在差异。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销轴加工和质量检测装置及方法,提高加工和检测的方便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销轴加工和质量检测装置,包括:装夹件,用于在加工工位对销轴进行固定;加工装置,设置在加工工位的侧面,用于对销轴进行加工,销轴包括相对于其轴线倾斜的倾斜面;和检测装置,设置在加工工位的侧面,检测装置用于对倾斜面进行质量检测,且检测装置和销轴能够发生相对运动以实现对倾斜面上沿轴线方向布置的各个检测点的检测。在一些实施例中,销轴包括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第一销轴的第一端包括尖头部,第二销轴的第一端包括凹槽,尖头部插入凹槽中且尖头部的外表面与凹槽的槽壁相互接触,检测装置被配置为对尖头部所包括的倾斜面进行质量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同时作为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的质量检测结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工装置被配置为在销轴的外表面焊接耐磨层,且耐磨层包括多个耐磨块,相邻两个耐磨块之间具有间隙。在一些实施例中,耐磨层包括沿销轴的周向排列的多列耐磨块,每列包括沿销轴的轴线方向布置的多个条状的耐磨块。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列耐磨块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每列耐磨块中相邻两个耐磨块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列耐磨块包括沿周向相邻布置的第一列、第二列和第三列,第一列包括第一耐磨块和与第一耐磨块相邻布置的第二耐磨块,第一耐磨块的靠近销轴的第一端面的一侧与第一端面对齐,第一耐磨块和第二耐磨块之间具有第三间隙;第二列包括第三耐磨块和与第三耐磨块相邻布置的第四耐磨块,第三耐磨块的靠近销轴的第一端面的一侧与第一端面对齐,第三耐磨块和第四耐磨块之间具有第四间隙;第三列包括第五耐磨块和与第五耐磨块相邻布置的第六耐磨块,第五耐磨块的靠近销轴的第一端面的一侧与第一端面对齐,第五耐磨块和第六耐磨块之间具有第五间隙;第三间隙、第四间隙和第五间隙连通形成流道,且第三间隙与第一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第四间隙与第一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和第五间隙与第一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大小相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列耐磨块包括沿周向相邻布置的第一列、第二列和第三列,第一列包括第一耐磨块和与第一耐磨块相邻布置的第二耐磨块,第一耐磨块的靠近销轴的第一端面的一侧与第一端面对齐,第一耐磨块和第二耐磨块之间具有第三间隙;第二列包括第三耐磨块和与第三耐磨块相邻布置的第四耐磨块,第三耐磨块的靠近销轴的第一端面的一侧与第一端面对齐,第三耐磨块和第四耐磨块之间具有第四间隙;第三列包括第五耐磨块和与第五耐磨块相邻布置的第六耐磨块,第五耐磨块的靠近销轴的第一端面的一侧与第一端面对齐,第五耐磨块和第六耐磨块之间具有第五间隙;第三间隙、第四间隙和第五间隙连通形成流道,且第三间隙与第一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小于第四间隙与第一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第四间隙与第一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小于第五间隙与第一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列耐磨块包括沿周向相邻布置的第一列、第二列和第三列,第一列包括第一耐磨块和与第一耐磨块相邻布置的第二耐磨块,第一耐磨块的靠近销轴的第一端面的一侧与第一端面对齐,第一耐磨块和第二耐磨块之间具有第三间隙;第二列包括第三耐磨块和与第三耐磨块相邻布置的第四耐磨块,第三耐磨块的靠近销轴的第一端面的一侧与第一端面对齐,第三耐磨块和第四耐磨块之间具有第四间隙;第三列包括第五耐磨块和与第五耐磨块相邻布置的第六耐磨块,第五耐磨块的靠近销轴的第一端面的一侧与第一端面对齐,第五耐磨块和第六耐磨块之间具有第五间隙;第三间隙、第四间隙和第五间隙连通形成流道,且第三间隙与第一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和第五间隙与第一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均大于第四间隙与第一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间隙与第一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和第五间隙与第一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大小相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工装置包括:堆焊喷枪,用于对销轴进行堆焊处理;感应加热器,用于对销轴进行加热处理;和冷却装置,用于对销轴进行冷却。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应加热器包括第一加热半环和第二加热半环,第一加热半环和第二加热半环对接形成环状的加热环,加热环套设于销轴的外周;和/或,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冷却半环和第二冷却半环,第一冷却半环和第二冷却半环对接形成环状的冷却环,冷却环套设于销轴的外周。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工装置相对于加工工位可动地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装夹件包括卡盘,卡盘沿周向固定在销轴的周向侧面,且卡盘能够带动销轴相对于检测装置转动;和/或,装夹件包括两个顶针,两个顶针分别顶靠在销轴的两端。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装置包括转盘和沿转盘的周向安装在转盘上的检测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部件包括研磨刀头、抛光刀头、硬度压头和物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销轴加工和质量检测方法,包括:利用装夹件将销轴固定于加工工位上;利用加工装置在加工工位对销轴进行加工,销轴包括相对于其轴线倾斜的倾斜面;和利用检测装置在加工工位对倾斜面进行质量检测,检测时检测装置和销轴发生相对运动以实现对倾斜面上沿轴线方向布置的各个检测点的检测。在一些实施例中,销轴包括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第一销轴的第一端包括尖头部,第二销轴的第一端包括凹槽,尖头部插入凹槽中且尖头部的外表面与凹槽的槽壁相互接触,方法还包括:利用检测装置对尖头部所包括的倾斜面进行质量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同时作为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的质量检测结果。在一些实施例中,销轴包括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第一销轴的第一端包括尖头部,第二销轴的第一端包括凹槽,尖头部插入凹槽中且尖头部的外表面与凹槽的槽壁相互接触,利用装夹件将销轴固定于加工工位上以及利用加工装置在加工工位对销轴进行加工的操作包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销轴加工和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装夹件,用于在加工工位对销轴进行固定;/n加工装置,设置在所述加工工位的侧面,用于对所述销轴进行加工,所述销轴包括相对于其轴线倾斜的倾斜面;和/n检测装置(40),设置在所述加工工位的侧面,所述检测装置(40)用于对所述倾斜面进行质量检测,且所述检测装置(40)和所述销轴能够发生相对运动以实现对所述倾斜面上沿轴线方向布置的各个检测点的检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销轴加工和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夹件,用于在加工工位对销轴进行固定;
加工装置,设置在所述加工工位的侧面,用于对所述销轴进行加工,所述销轴包括相对于其轴线倾斜的倾斜面;和
检测装置(40),设置在所述加工工位的侧面,所述检测装置(40)用于对所述倾斜面进行质量检测,且所述检测装置(40)和所述销轴能够发生相对运动以实现对所述倾斜面上沿轴线方向布置的各个检测点的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销轴加工和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包括第一销轴(11)和第二销轴(12),所述第一销轴(11)的第一端包括尖头部,所述第二销轴(12)的第一端包括凹槽,所述尖头部插入所述凹槽中且所述尖头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凹槽的槽壁相互接触,所述检测装置(40)被配置为对所述尖头部所包括的倾斜面进行质量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同时作为所述第一销轴(11)和所述第二销轴(12)的质量检测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销轴加工和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销轴的外表面焊接耐磨层,且所述耐磨层包括多个耐磨块,相邻两个所述耐磨块之间具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销轴加工和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包括沿所述销轴的周向排列的多列耐磨块,每列包括沿所述销轴的轴线方向布置的多个条状的耐磨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销轴加工和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列耐磨块之间具有第一间隙(3),每列耐磨块中相邻两个耐磨块之间具有第二间隙(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销轴加工和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列耐磨块包括沿周向相邻布置的第一列、第二列和第三列,所述第一列包括第一耐磨块(2)和与所述第一耐磨块(2)相邻布置的第二耐磨块(5),所述第一耐磨块(2)的靠近所述销轴的第一端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端面对齐,所述第一耐磨块(2)和所述第二耐磨块(5)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二列包括第三耐磨块(6)和与所述第三耐磨块(6)相邻布置的第四耐磨块(7),所述第三耐磨块(6)的靠近所述销轴的第一端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端面对齐,所述第三耐磨块(6)和所述第四耐磨块(7)之间具有第四间隙;所述第三列包括第五耐磨块(8)和与所述第五耐磨块(8)相邻布置的第六耐磨块(9),所述第五耐磨块(8)的靠近所述销轴的第一端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端面对齐,所述第五耐磨块(8)和所述第六耐磨块(9)之间具有第五间隙;所述第三间隙、所述第四间隙和所述第五间隙连通形成流道(10),且所述第三间隙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所述第四间隙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和所述第五间隙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大小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销轴加工和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列耐磨块包括沿周向相邻布置的第一列、第二列和第三列,所述第一列包括第一耐磨块(2)和与所述第一耐磨块(2)相邻布置的第二耐磨块(5),所述第一耐磨块(2)的靠近所述销轴的第一端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端面对齐,所述第一耐磨块(2)和所述第二耐磨块(5)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二列包括第三耐磨块(6)和与所述第三耐磨块(6)相邻布置的第四耐磨块(7),所述第三耐磨块(6)的靠近所述销轴的第一端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端面对齐,所述第三耐磨块(6)和所述第四耐磨块(7)之间具有第四间隙;所述第三列包括第五耐磨块(8)和与所述第五耐磨块(8)相邻布置的第六耐磨块(9),所述第五耐磨块(8)的靠近所述销轴的第一端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端面对齐,所述第五耐磨块(8)和所述第六耐磨块(9)之间具有第五间隙;所述第三间隙、所述第四间隙和所述第五间隙连通形成流道(10),且所述第三间隙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小于所述第四间隙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所述第四间隙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小于所述第五间隙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销轴加工和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列耐磨块包括沿周向相邻布置的第一列、第二列和第三列,所述第一列包括第一耐磨块(2)和与所述第一耐磨块(2)相邻布置的第二耐磨块(5),所述第一耐磨块(2)的靠近所述销轴的第一端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端面对齐,所述第一耐磨块(2)和所述第二耐磨块(5)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二列包括第三耐磨块(6)和与所述第三耐磨块(6)相邻布置的第四耐磨块(7),所述第三耐磨块(6)的靠近所述销轴的第一端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端面对齐,所述第三耐磨块(6)和所述第四耐磨块(7)之间具有第四间隙;所述第三列包括第五耐磨块(8)和与所述第五耐磨块(8)相邻布置的第六耐磨块(9),所述第五耐磨块(8)的靠近所述销轴的第一端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端面对齐,所述第五耐磨块(8)和所述第六耐磨块(9)之间具有第五间隙;所述第三间隙、所述第四间隙和所述第五间隙连通形成流道(10),且所述第三间隙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和所述第五间隙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均大于所述第四间隙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销轴加工和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间隙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和所述第五间隙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大小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销轴加工和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装置包括:
堆焊喷枪(31),用于对所述销轴进行堆焊处理;
感应加热器(32),用于对所述销轴进行加热处理;和
冷却装置(33),用于对所述销轴进行冷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销轴加工和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加热器(32)包括第一加热半环(321)和第二加热半环(322),所述第一加热半环(321)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翔耿彦波陈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