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915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1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冷却系统,涉及冷热循环技术领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室内模块;通过管路与所述室内模块连接的无油压缩机;通过管路与所述无油压缩机连接的四通换向阀;通过管路与所述四通换向阀连接的室外模块;通过管路与所述室外模块连接的节流阀,所述节流阀通过管路与所述室内模块连接;所述室内模块、所述无油压缩机、所述四通换向阀、所述室外模块以及所述节流阀形成制热循环通路或者制冷循环通路。本公开解决空调系统管路长度、高差、末端数量、能耗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系统
本公开涉及冷热循环
,尤其涉及一种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商业以及民用建筑节能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市场上需要推出强有力的空气调节产品。传统数据中心电池房间空气调节设备,为只具备制冷功能的精密空调,外加电阻丝,在需要热负荷的时候,关停空调,用电阻丝提供热量。传统VRV空调系统含油,受到润滑油限制,系统的管路长度、高差、末端数量、压缩机压比等均受到限制,同时管路复杂,能耗高。1)传统数据中心电池房间精密空调,只具备制冷功能,在电池房间有热量需求时,增加电阻丝加热,能源效率低下;2)传统VRV空调系统有油,造成管路复杂,因油膜热阻,制冷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用于提高运行效率,扩大适用场景,同时,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回油问题。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包括:室内模块;通过管路与所述室内模块连接的无油压缩机;通过管路与所述无油压缩机连接的四通换向阀;通过管路与所述四通换向阀连接的室外模块;通过管路与所述室外模块连接的节流阀,所述节流阀通过管路与所述室内模块连接;所述室内模块、所述无油压缩机、所述四通换向阀、所述室外模块以及所述节流阀形成制热循环通路或者制冷循环通路。可选的,冷却系统还包括:通过管路连接在所述室外模块和所述室内模块之间的液泵。所述液泵包括:第一液泵和第二液泵;所述节流阀包括: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一液泵通过第一节流阀与所述室内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液泵通过第二节流阀与所述室外模块连接。可选的,所述室内模块产生的气体经由所述第一节流阀、所述无油压缩机、所述四通换向阀、所述室外模块、所述第二节流阀以及所述第一液泵、所述第一节流阀回到所述室内模块,形成制冷循环通路。可选的,所述第二节流阀为全开状态。可选的,所述室内模块产生的气体经由所述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二液泵、所述第二节流阀、所述室外模块、所述无油压缩机、所述四通换向阀、所述第一节流阀回到所述室内模块,形成制热循环通路。可选的,所述第一节流阀为全开状态。可选的,所述第一液泵和第二液泵均为氟泵。可选的,所述无油压缩机为磁悬浮压缩机或者气悬浮压缩机。可选的,冷却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与所述无油压缩机以及所述液泵连接,用于对无油压缩机以及所述液泵进行控制。根据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整个系统为无油系统,利用四通换向阀解决制冷与制热切换问题,利用液泵与无油气泵组合解决空调系统管路长度、高差、末端数量、能耗等问题,可应用于任何恒温度(制冷或制热)调节场景。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附图说明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定。其中:图1是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冷却系统的制冷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冷却系统的制热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请参见图1,图1是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冷却系统,包括:室内模块2;通过管路与所述室内模块2连接的无油压缩机3;通过管路与所述无油压缩机3连接的四通换向阀6;通过管路与所述四通换向阀6连接的室外模块1;通过管路与所述室外模块1连接的节流阀,所述节流阀通过管路与所述室内模块2连接;所述室内模块2、所述无油压缩机3、所述四通换向阀6、所述室外模块1以及所述节流阀形成制热循环通路或者制冷循环通路。该实施例中,室外模块1可以为冷凝器或者蒸发器,具体可为风冷换热器、蒸发冷换热器等;数量可为1台或者多台;室内模块2可为蒸发器或者冷凝器,具体可为吊顶式、壁挂式、落地式、嵌入式、台式等数量可为1台或者多台;无油压缩机3为气泵,具体可为磁悬浮压缩机、气悬浮压缩机等。在工程产品中泵柜模块可集成在室外模块1或者室内模块2中;图1为制冷循环图,制热循环可通过四通换向阀6进行切换,切换后制冷剂流向相反。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整个系统为无油系统,无油系统可解决管路长度、高差、末端数量、压比等限制;由于在数据中心领域可替代电池房间空调、办公用VRV空调等,综合能源利用率提高100%以上,每年节约电费预计数百万元。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冷却系统还可以包括:通过管路连接在所述室外模块1和所述室内模块2之间的液泵。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液泵为氟泵,包括:第一液泵51和第二液泵52;所述节流阀可以包括:第一节流阀41和第二节流阀42;所述第一液泵51通过第一节流阀41与所述室内模块2连接;所述第二液泵52通过第二节流阀42与所述室外模块1连接。其中,第一液泵51制冷循环提供制冷剂输送动力,系统管路阻力较小时,可不配置第一液泵51;第二液泵52制热循环提供制冷剂输送动力,系统管路阻力较小时,可不配置第二液泵52;制冷、制热不同工况,制冷剂流向转化作用不同。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请参见图2,图2是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冷却系统的制冷原理,所述室内模块2产生的气体经由所述第一节流阀41、所述无油压缩机3、所述四通换向阀6、所述室外模块1、所述第二节流阀42以及所述第一液泵51、所述第一节流阀41回到所述室内模块2,形成制冷循环通路。具体的,制冷循环通路连通时,所述室内模块2产生的低温低压气体经由所述第一节流阀41、所述无油压缩机3、所述四通换向阀6、所述室外模块1、所述第二节流阀42,形成中温中压液体,中温中压液体流经所述第一液泵51、所述第一节流阀41回到所述室内模块2,形成制冷循环通路。其中,第一节流阀41调节制冷循环,第二节流阀42为全开状态,第一液泵51在制冷循环通路中提供制冷剂输送动力,系统管路阻力较小时,可不配置第一液泵51,第二液泵52处于关闭状态。图2中没有标明控制模块、储液罐、风机等制冷循环辅助器件,辅助器件同传统方案。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二节流阀42为全开状态,以便于实现制冷循环。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无油压缩机3的电机为永磁同步电机,无励磁过程,采用离心式多级压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系统,包括:/n室内模块(2);/n通过管路与所述室内模块(2)连接的无油压缩机(3);/n通过管路与所述无油压缩机(3)连接的四通换向阀(6);/n通过管路与所述四通换向阀(6)连接的室外模块(1);/n通过管路与所述室外模块(1)连接的节流阀,所述节流阀通过管路与所述室内模块(2)连接;/n所述室内模块(2)、所述无油压缩机(3)、所述四通换向阀(6)、所述室外模块(1)以及所述节流阀形成制热循环通路或者制冷循环通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系统,包括:
室内模块(2);
通过管路与所述室内模块(2)连接的无油压缩机(3);
通过管路与所述无油压缩机(3)连接的四通换向阀(6);
通过管路与所述四通换向阀(6)连接的室外模块(1);
通过管路与所述室外模块(1)连接的节流阀,所述节流阀通过管路与所述室内模块(2)连接;
所述室内模块(2)、所述无油压缩机(3)、所述四通换向阀(6)、所述室外模块(1)以及所述节流阀形成制热循环通路或者制冷循环通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还包括:
通过管路连接在所述室外模块(1)和所述室内模块(2)之间的液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
所述液泵包括:第一液泵(51)和第二液泵(52);
所述节流阀包括:第一节流阀(41)和第二节流阀(42);
所述第一液泵(51)通过第一节流阀(41)与所述室内模块(2)连接;
所述第二液泵(52)通过第二节流阀(42)与所述室外模块(1)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所述室内模块(2)产生的气体经由所述第一节流阀(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雒志明衣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