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以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914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以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包括:底盘,底盘内设有接水区域;冷凝器,冷凝器设在接水区域内;蒸发器,蒸发器设在冷凝器的上方;接水盘,接水盘支撑在蒸发器的底部以接收冷凝水,接水盘上设有朝向冷凝器开口的出水孔;水箱,水箱设在底盘上;水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包括抽水动力件、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抽水动力件设在接水区域以抽取接水区域内的冷凝水。由此,通过设置水循环系统,可以利用冷凝水给冷凝器冷却,可以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设置打水轮,从而不需要增大冷凝器的体积,也不需要外接排水管以及外设盛水容器,可以提高空调器的安装效率,还可以减小空调器所占据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以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以及该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若在换热器中间设置打水轮,将水带起淋在换热器上以处理空调冷凝水,则需要设置两排换热器,并且需要在两排换热器中间间隔10mm以上空间放置打水轮,会导致换热器的体积增大。若外接排水管,将冷凝水用水泵泵起,然后通过排水管排到空调器外部,则需要在空调外部放置一个盛水容器,而且无法利用冷凝水给冷凝器散热。若在空调内设置水箱,将冷凝水用水泵泵到水箱里面,则无法利用冷凝水给冷凝器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可以利用冷凝水给冷凝器冷却,可以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设置打水轮,从而不需要增大冷凝器的体积,也不需要外接排水管以及外设盛水容器,可以提高空调器的安装效率,还可以减小空调器所占据的空间。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内设有接水区域;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在所述接水区域内;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在所述冷凝器的上方;接水盘,所述接水盘支撑在所述蒸发器的底部以接收冷凝水,所述接水盘上设有朝向所述冷凝器开口的出水孔;水箱,所述水箱设在所述底盘上;水循环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抽水动力件、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所述抽水动力件设在所述接水区域以抽取所述接水区域内的冷凝水,所述第一水路分别与所述抽水动力件和所述接水盘相连,所述第二水路分别与所述抽水动力件和所述水箱相连,所述水循环系统被构造成控制所述第一水路和所述第二水路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通过设置水循环系统,可以利用冷凝水给冷凝器冷却,可以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设置打水轮,从而不需要增大冷凝器的体积,也不需要外接排水管以及外设盛水容器,可以提高空调器的安装效率,还可以减小空调器所占据的空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循环系统还包括水路切换件,所述水路切换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水路和所述第二水路相连,所述水路切换件动作以控制所述第一水路和所述第二水路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路切换件包括: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串联在所述第一水路上;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串联在所述第二水路上;阀芯,所述阀芯相对所述第一阀门可移动且与所述第一阀门配合以打开或封堵所述第一水路,所述阀芯相对所述第二阀门可移动且与所述第二阀门配合以打开或封堵所述第二水路;浮子,所述浮子设在所述接水区域内,所述浮子与所述阀芯相连以带动所述阀芯移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阀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水路连通的第一移动通道,所述第二阀门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水路连通的第二移动通道,所述阀芯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伸入到所述第一移动通道和所述第二移动通道内,所述阀芯移动以封堵或打开所述第一移动通道、以打开或封堵所述第二移动通道。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阀门固定在所述第二阀门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浮子的体积大于所述阀芯的体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每个所述冷凝器对应设置多个所述出水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空调器还包括第一水位检测件,所述第一水位检测件设在所述底盘上用于检测所述底盘内的水位,所述第一水位检测件和所述抽水动力件分别与所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相连,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水位检测件检测的水位控制所述抽水动力件的运行状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空调器还包括第二水位检测件,所述第二水位检测件设在所述水箱内用于检测所述水箱内的水位;所述第二水位检测件和所述抽水动力件分别与所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相连,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第二水位检测件检测的水位控制所述抽水动力件的运行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为上述的空调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空调器制冷运行时,获取所述底盘内的实时水位;判定所述底盘内的水位超过第一水位时,控制所述水循环系统运行;获取所述水箱内的水位;判定所述水箱内的水位超过第二水位时,控制压缩机关闭,控制所述底盘上设置的风机开启设定时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可以保证接水区域内的水位始终保持在可以使抽水动力件正常运行的水位,从而可以保证一直有冷凝水冷却冷凝器,同时可以避免水箱内的冷凝水溢出。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爆炸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循环系统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阀门、第二阀门、阀芯和浮子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路切换件的剖面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阀芯和浮子的装配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部分结构剖视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另一个角度的截面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接水盘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冷凝水水位位于第一子水位时的空调器的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冷凝水水位位于第二子水位时的空调器的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冷凝水水位位于第三子水位时的空调器的示意图;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1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附图标记:空调器100;底盘10;接水区域11;冷凝器20;蒸发器30;接水盘40;水箱50;水循环系统60;抽水动力件61;第一水路62;第二水路63;水路切换件64;第一阀门65;第二阀门66;阀芯67;浮子68;出水孔69;第一移动通道70;第二移动通道7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14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和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如图1-图14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包括:底盘10、冷凝器20、蒸发器30、接水盘40、水箱50和水循环系统60。底盘10内设置有接水区域11,需要说明的是,底盘10设置有用来盛接以及存储冷凝水的接水区域11,即接水区域11可以盛接以及存储冷凝水。冷凝器20设置在接水区域11内,进一步地,冷凝器20的至少部分结构可以设置在接水区域11内,在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冷凝器20可以设置在底盘10的上方。蒸发器30设置在冷凝器20的上方,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盘,所述底盘内设有接水区域;/n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在所述接水区域内;/n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在所述冷凝器的上方;/n接水盘,所述接水盘支撑在所述蒸发器的底部以接收冷凝水,所述接水盘上设有朝向所述冷凝器开口的出水孔;/n水箱,所述水箱设在所述底盘上;/n水循环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抽水动力件、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所述抽水动力件设在所述接水区域以抽取所述接水区域内的冷凝水,所述第一水路分别与所述抽水动力件和所述接水盘相连,所述第二水路分别与所述抽水动力件和所述水箱相连,所述水循环系统被构造成控制所述第一水路和所述第二水路中的至少一个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所述底盘内设有接水区域;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在所述接水区域内;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在所述冷凝器的上方;
接水盘,所述接水盘支撑在所述蒸发器的底部以接收冷凝水,所述接水盘上设有朝向所述冷凝器开口的出水孔;
水箱,所述水箱设在所述底盘上;
水循环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抽水动力件、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所述抽水动力件设在所述接水区域以抽取所述接水区域内的冷凝水,所述第一水路分别与所述抽水动力件和所述接水盘相连,所述第二水路分别与所述抽水动力件和所述水箱相连,所述水循环系统被构造成控制所述第一水路和所述第二水路中的至少一个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系统还包括水路切换件,所述水路切换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水路和所述第二水路相连,所述水路切换件动作以控制所述第一水路和所述第二水路中的至少一个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切换件包括:
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串联在所述第一水路上;
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串联在所述第二水路上;
阀芯,所述阀芯相对所述第一阀门可移动且与所述第一阀门配合以打开或封堵所述第一水路,所述阀芯相对所述第二阀门可移动且与所述第二阀门配合以打开或封堵所述第二水路;
浮子,所述浮子设在所述接水区域内,所述浮子与所述阀芯相连以带动所述阀芯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水路连通的第一移动通道,所述第二阀门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水路连通的第二移动通道,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笋陈中清程超魏留柱乔德山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