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亮专利>正文

一种绿化带生态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8949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绿化带生态排水结构,包括预设基坑和排水基坑,预设基坑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布在相邻两个所述排水基坑之间。该绿化带生态排水结构,通过设置吸水砖层和排水组件,绿植层将多余积存的雨水沿斜面流向排水基坑内,雨水经吸水砖层吸附掉一部分,另一部分随排水组件流向相邻两个预设基坑中去,最终经滤板过滤后被收集在蓄水框内,避免道路积水,减少安全隐患,也避免导致植物烂根,同时过滤后的雨水经水泵抽取由出水管上的供水孔排出,为种植层提供水分,保水编织层增加有利于种植层中水分的保持,减少了人力浇灌的成本,也避免了天气干燥的时候因缺水影响植物的生长,实现了积水的排放的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化带生态排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工程
,具体为一种绿化带生态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在我国,市政基础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乡)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和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桥梁、地铁、地下管线、隧道、河道、轨道交通、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处置等工程。绿化带指的是供绿化的条形地带,可以消除视觉疲劳、净化环境、美化城市和减少交通事故等作用,在城市占据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是市政工程中的重要一环,但绿化带内种植的绿植只能对落入到绿化带内部的雨水进行吸收,而没有办法帮助路面排放甚至消除里面的积水,同时积水积存过多容易造成植物烂根,故而提出一种绿化带生态排水结构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绿化带生态排水结构,具备帮助排放积水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绿化带内种植的绿植只能对落入到绿化带内部的雨水进行吸收,而没有办法帮助排放甚至消除里面的积水,同时积水积存过多容易造成植物烂根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帮助排放积水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化带生态排水结构,包括预设基坑和排水基坑,预设基坑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布在相邻两个所述排水基坑之间,所述预设基坑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种植框,种植框的左右两侧顶部均固定安装一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基坑顶部贴合的连接板,种植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预设基坑内顶壁平齐的种植层,种植层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绿植层,所述预设基坑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蓄水框,蓄水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水泵,水泵的进水口处连通有进料管,蓄水框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滤板,两个滤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滤斗,水泵的出水口处联通有贯穿滤板并延伸至种植层内的出水管,出水管延伸至种植层内部一端的管壁上开设有供水孔,蓄水框的内壁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位于滤板上方的安装横槽,安装横槽的槽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双轴伺服电机,双轴伺服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出均固定安装有分别与安装横槽槽内左右两侧转动连接的螺杆,螺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与安装横槽槽内底壁活动连接的螺纹连接块,左侧两个螺纹连接块之间与右侧两个螺纹连接块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分别与左右两侧滤板顶部贴合的刷板,所述排水基坑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透水橡胶面层、吸水砖层和建筑基层,吸水砖层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分别延伸至两个预设基坑内部的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开设在吸水砖层内部且与透水橡胶面层底部贴合的排水竖槽,吸水砖层的内部开设有与排水竖槽槽内底壁连通的汇水横槽,汇水横槽的槽内左右两侧均连通有分别延伸至两个预设基坑内部的排水管。优选的,所述绿植层上覆盖有绿植,所述绿植层的左右两侧均为斜面。优选的,所述种植层由碎石垫层、保水编织层和营养土层组成,碎石垫层、保水编织层和营养土层从下至上依次排列在种植框的内部。优选的,所述营养土层的顶部与预设基坑的内顶壁平齐,绿植层固定安装在营养土层的顶部。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管内顶壁为闭合状,所述出水管的顶部延伸至营养土层的内部,供水孔的数量不少于四层且每层供水孔的数量均为六个并均呈环形等距离分布。优选的,所述滤板和滤斗的前后两侧分别与蓄水框的内壁前后两侧固定连接,左右两侧刷板位于两个出水管之间。优选的,同一个所述安装横槽内左右两个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螺杆的长度大于任意一侧出水管到滤斗的距离,刷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硬刷毛。优选的,所述排水竖槽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且呈横向等距离分布,所述排水管呈倾斜设计。优选的,两个所述排水管分别延伸至两个蓄水框的内部且均位于刷板的上方,且排水管延伸至蓄水框内部的一端与出水管呈前后错位分布。(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绿化带生态排水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绿化带生态排水结构,通过设置吸水砖层和排水组件,绿植层将多余积存的雨水沿斜面流向排水基坑内,雨水经吸水砖层吸附掉一部分,另一部分随排水组件流向相邻两个预设基坑中去,最终经滤板过滤后被收集在蓄水框内,避免道路积水,减少安全隐患,也避免导致植物烂根,同时过滤后的雨水经水泵抽取由出水管上的供水孔排出,为种植层提供水分,保水编织层增加有利于种植层中水分的保持,减少了人力浇灌的成本,也避免了天气干燥的时候因缺水影响植物的生长,实现了积水的排放的循环利用。2、该绿化带生态排水结构,通过设置刷板,双轴伺服电机启动带动安装横槽内的左右两侧螺杆转动,螺纹连接块与螺杆螺纹连接,使得左侧两个螺纹连接块和右侧两个螺纹连接块带动左右两个刷板相互靠近,将滤除在滤板上的固体杂质或者垃圾扫除至滤斗内部,保证滤板上的过滤效果,同时可以定期取出种植框进行清扫,有利于更好的实现积水的循环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绿化带生态排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绿化带生态排水结构种植层与绿植层连接结构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绿化带生态排水结构滤板与滤斗连接结构局部示意图。图中:1预设基坑、2排水基坑、3连接板、4种植层、41营养土层、42保水编织层、43碎石垫层、5绿植层、6蓄水框、7水泵、8进料管、9出水管、10供水孔、11滤板、12滤斗、13安装横槽、14双轴伺服电机、15螺杆、16螺纹连接块、17刷板、18透水橡胶面层、19吸水砖层、20建筑基层、21排水组件、211排水竖槽、212汇水横槽、213排水管、22种植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绿化带生态排水结构,包括预设基坑1和排水基坑2,预设基坑1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布在相邻两个排水基坑2之间,预设基坑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种植框22,种植框22的左右两侧顶部均固定安装一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排水基坑2顶部贴合的连接板3,种植框2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预设基坑1内顶壁平齐的种植层4,种植层4由碎石垫层43、保水编织层42和营养土层41组成,碎石垫层43、保水编织层42和营养土层41从下至上依次排列在种植框22的内部,种植层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绿植层5,绿植层5上覆盖有绿植,绿植层5的左右两侧均为斜面,营养土层41的顶部与预设基坑1的内顶壁平齐,绿植层5固定安装在营养土层41的顶部,预设基坑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蓄水框6,蓄水框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水泵7,水泵7的进水口处连通有进料管8,蓄水框6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滤板11,两个滤板11之间固定安装有滤斗12,滤板11和滤斗12的前后两侧分别与蓄水框6的内壁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水泵7的出水口处联通有贯穿滤板11并延伸至种植层4内的出水管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化带生态排水结构,包括预设基坑(1)和排水基坑(2),预设基坑(1)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布在相邻两个所述排水基坑(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基坑(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种植框(22),种植框(22)的左右两侧顶部均固定安装一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基坑(2)顶部贴合的连接板(3),种植框(2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预设基坑(1)内顶壁平齐的种植层(4),种植层(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绿植层(5),所述预设基坑(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蓄水框(6),蓄水框(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水泵(7),水泵(7)的进水口处连通有进料管(8),蓄水框(6)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滤板(11),两个滤板(11)之间固定安装有滤斗(12),水泵(7)的出水口处联通有贯穿滤板(11)并延伸至种植层(4)内的出水管(9),出水管(9)延伸至种植层(4)内部一端的管壁上开设有供水孔(10),蓄水框(6)的内壁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位于滤板(11)上方的安装横槽(13),安装横槽(13)的槽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双轴伺服电机(14),双轴伺服电机(14)的两个输出轴出均固定安装有分别与安装横槽(13)槽内左右两侧转动连接的螺杆(15),螺杆(15)的外侧螺纹连接有与安装横槽(13)槽内底壁活动连接的螺纹连接块(16),左侧两个螺纹连接块(16)之间与右侧两个螺纹连接块(16)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分别与左右两侧滤板(11)顶部贴合的刷板(17),所述排水基坑(2)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透水橡胶面层(18)、吸水砖层(19)和建筑基层(20),吸水砖层(1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分别延伸至两个预设基坑(1)内部的排水组件(21);/n所述排水组件(21)包括开设在吸水砖层(19)内部且与透水橡胶面层(18)底部贴合的排水竖槽(211),吸水砖层(19)的内部开设有与排水竖槽(211)槽内底壁连通的汇水横槽(212),汇水横槽(212)的槽内左右两侧均连通有分别延伸至两个预设基坑(1)内部的排水管(2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化带生态排水结构,包括预设基坑(1)和排水基坑(2),预设基坑(1)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布在相邻两个所述排水基坑(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基坑(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种植框(22),种植框(22)的左右两侧顶部均固定安装一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基坑(2)顶部贴合的连接板(3),种植框(2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预设基坑(1)内顶壁平齐的种植层(4),种植层(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绿植层(5),所述预设基坑(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蓄水框(6),蓄水框(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水泵(7),水泵(7)的进水口处连通有进料管(8),蓄水框(6)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滤板(11),两个滤板(11)之间固定安装有滤斗(12),水泵(7)的出水口处联通有贯穿滤板(11)并延伸至种植层(4)内的出水管(9),出水管(9)延伸至种植层(4)内部一端的管壁上开设有供水孔(10),蓄水框(6)的内壁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位于滤板(11)上方的安装横槽(13),安装横槽(13)的槽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双轴伺服电机(14),双轴伺服电机(14)的两个输出轴出均固定安装有分别与安装横槽(13)槽内左右两侧转动连接的螺杆(15),螺杆(15)的外侧螺纹连接有与安装横槽(13)槽内底壁活动连接的螺纹连接块(16),左侧两个螺纹连接块(16)之间与右侧两个螺纹连接块(16)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分别与左右两侧滤板(11)顶部贴合的刷板(17),所述排水基坑(2)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透水橡胶面层(18)、吸水砖层(19)和建筑基层(20),吸水砖层(1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分别延伸至两个预设基坑(1)内部的排水组件(21);
所述排水组件(21)包括开设在吸水砖层(19)内部且与透水橡胶面层(18)底部贴合的排水竖槽(211),吸水砖层(19)的内部开设有与排水竖槽(211)槽内底壁连通的汇水横槽(212),汇水横槽(212)的槽内左右两侧均连通有分别延伸至两个预设基坑(1)内部的排水管(21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
申请(专利权)人:张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