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导电织物纤维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手指套、手套。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氧化石墨烯改性锦纶和氧化石墨烯改性氨纶按照(7‑9):(1‑3)的重量配比,所得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轻薄透气且弹性好,用于制备手套或手指套时,所得手套或手指套在触屏操作时可减少或避免出现断触的问题,且长时间穿戴依然舒爽不闷热,提高了触屏操作的精准度和穿戴舒适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手指套、手套
本专利技术属于导电织物纤维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手指套,以及一种手套。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手指长时间操作电子屏幕,会因手指出汗出现屏幕操作打滑、屏幕触摸反应不灵敏/跳频的现象。另外,残留在屏幕的汗水/其它异物在电子设备长时间工作散发的热量蒸发后会粘结在屏幕表面,进而导致手指在屏幕滑动的摩擦力变得非常大。为了能达到高效且精准流畅的操作触屏,只能通过时不时的擦干手汗以及清洁屏幕的方法来暂时解决,给需要手动精细操作电子屏幕的电子竞技选手以及需要高端细腻操作的精密触屏操作员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手指套,以及一种手套,旨在解决现有需要精细触屏操作的场合中存在的打滑、反应不灵敏度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以所述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的总重量为100%计,包括如下组分:氧化石墨烯改性锦纶70%-90%氧化石墨烯改性氨纶10%-3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中,氧化石墨烯改性锦纶和氧化石墨烯改性氨纶由于经过氧化石墨烯的改性,具有更强的导电性能、防潮透气吸味性能,以及更强的抗拉伸形变能力。本专利技术将氧化石墨烯改性锦纶和氧化石墨烯改性氨纶按照(7-9):(1-3)的重量配比,所得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轻薄透气且弹性好,可用于制作各种衣物,应用前景良好。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氧化石墨烯、锦纶和有机溶剂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氧化石墨烯改性锦纶混合液,所述氧化石墨烯改性锦纶混合液经成型处理,得到氧化石墨烯改性锦纶;将聚醚多元醇和二异氰酸酯进行氨纶预聚反应,得到氨纶预聚体;所述氨纶预聚体、氧化石墨烯和有机溶剂进行混合处理,经扩链反应和链终止反应,得到氧化石墨烯改性氨纶聚合液;所述氧化石墨烯改性氨纶聚合液经熟化处理和成型处理,得到氧化石墨烯改性氨纶;将所述氧化石墨烯改性锦纶和所述氧化石墨烯改性氨纶按照(7-9):(1-3)的重量比进行混合纺织处理,得到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中,对锦纶和氨纶的改性方法操作简便,易于实施,所用的原料成本较低,生产效率较高。所得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具有更强的导电性能、防潮透气吸味性能以及更强的抗拉伸形变能力。本专利技术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手指套,所述手指套由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制成。由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具有较强的导电性能、防潮透气吸味性能和抗拉伸形变能力,因此将该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制成手指套,具有较好的弹性,且触屏灵敏度高、穿戴舒适度好。穿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手指套,在触屏操作时可减少或避免出现断触的问题,且长时间穿戴依然舒爽不闷热,提高了触屏操作的精准度和穿戴舒适度。本专利技术最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手套,包括手掌部以及与所述手掌部连接的手指部,其中,至少所述手指部由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制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手套,其手指部甚至整个手套均由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制成,具有弹性好、触屏灵敏度高、穿戴舒适度好的优点。穿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手套,在触屏操作时可减少或避免出现断触的问题,且长时间穿戴依然舒爽不闷热,提高了触屏操作的精准度和穿戴舒适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需要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相关成分的重量不仅仅可以指代各组分的具体含量,也可以表示各组分间重量的比例关系,因此,只要是按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相关组分的含量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均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范围之内。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重量可以是μg、mg、g、kg等化工领域公知的质量单位。另外,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使用,否则词的单数形式的表达应被理解为包含该词的复数形式。术语“包括”或“具有”旨在指定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元件、部分或者其组合的存在,但不用于排除存在或可能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元件、部分或者其组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以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的总重量为100%计,包括如下组分:氧化石墨烯改性锦纶70%-90%氧化石墨烯改性氨纶10%-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中,氧化石墨烯改性锦纶和氧化石墨烯改性氨纶由于经过氧化石墨烯的改性,具有更强的导电性能、防潮透气吸味性能,以及更强的抗拉伸形变能力。本专利技术将氧化石墨烯改性锦纶和氧化石墨烯改性氨纶按照(7-9):(1-3)的重量配比,所得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轻薄透气且弹性好,可用于制作各种衣物,应用前景良好。锦纶,又称尼龙、聚酰胺纤维,是一种常见的合成纤维。氧化石墨烯改性锦纶是将锦纶通过氧化石墨烯改性得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的氧化石墨烯改性锦纶可以采用本领域现有的氧化石墨烯改性锦纶,优选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改性锦纶。在一些实施例中,氧化石墨烯改性锦纶中,氧化石墨烯的重量占氧化石墨烯改性锦纶重量的0.2%-1%。如氧化石墨烯的量过少,则无法提高所得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的触屏灵敏度要求;如氧化石墨烯的量过多,会导致性能过剩、成本增加,且所得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的柔软度不够的问题。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氧化石墨烯选择常州第六元素公司的SE1231、SE1232、SE1233中的至少一种,这些氧化石墨烯具有比导电炭黑更低的渗流阈值、更加稳定的导电性以及优良的力学性能和防腐性能,在较少的用量下即可达到优异的导(静)电效果;同时,这些氧化石墨烯片层更薄,有利于提升其在溶剂中的分散性,更易于加工。具体地,典型而非限制性的氧化石墨烯在氧化石墨烯改性锦纶的重量占比为0.2%、0.3%、0.4%、0.5%、0.6%、0.7%、0.8%、0.9%、1%。氨纶,又称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是一种弹性纤维。氧化石墨烯改性氨纶是将氨纶通过氧化石墨烯改性得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的氧化石墨烯改性氨纶可以采用本领域现有的氧化石墨烯改性氨纶,优选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改性氨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的总重量为100%计,包括如下组分:/n氧化石墨烯改性锦纶 70%-90%/n氧化石墨烯改性氨纶 10%-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的总重量为100%计,包括如下组分:
氧化石墨烯改性锦纶70%-90%
氧化石墨烯改性氨纶10%-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改性锦纶中,氧化石墨烯的重量占所述氧化石墨烯改性锦纶重量的0.2%-1%;和/或
所述氧化石墨烯改性氨纶中,氧化石墨烯的重量占所述氧化石墨烯改性氨纶重量的0.2%-1%。
3.一种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氧化石墨烯、锦纶和有机溶剂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氧化石墨烯改性锦纶混合液,所述氧化石墨烯改性锦纶混合液经成型处理,得到氧化石墨烯改性锦纶;
将聚醚多元醇和二异氰酸酯进行氨纶预聚反应,得到氨纶预聚体;所述氨纶预聚体、氧化石墨烯和有机溶剂进行混合处理,经扩链反应和链终止反应,得到氧化石墨烯改性氨纶聚合液;所述氧化石墨烯改性氨纶聚合液经熟化处理和成型处理,得到氧化石墨烯改性氨纶;
将所述氧化石墨烯改性锦纶和所述氧化石墨烯改性氨纶按照(7-9):(1-3)的重量比进行混合纺织处理,得到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改性锦纶中,氧化石墨烯的重量占所述氧化石墨烯改性锦纶重量的0.2%-1%;和/或
所述氧化石墨烯改性氨纶中,氧化石墨烯的重量占所述氧化石墨烯改性氨纶重量的0.2%-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复合石墨烯改性织物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李强,孙学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烯世传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