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聚赖氨酸杆菌JZ3-4-7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8795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聚赖氨酸杆菌JZ3‑4‑7及其应用,所述的木聚赖氨酸杆菌JZ3‑4‑7已于2020年6月28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694,经16S rDNA序列测得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菌株分离于青稞酒糟中,其发酵产物经试验证明有高效抑制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具有作为生防菌制剂进行马铃薯干腐病防治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聚赖氨酸杆菌JZ3-4-7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木聚赖氨酸杆菌JZ3-4-7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马铃薯(学名:Solanumtuberosum),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多倍性作物,既可以用浆果内的种子进行有性生殖,也可借块茎进行无性繁殖。马铃薯中还有丰富的营养物蛋白质,其营养蛋白质成分比大豆还好,最接近于动物蛋白。马铃薯被称为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因其营养价值高、适应力强、产量大。马铃薯是块茎繁殖,可入药,其具有和中养胃、健脾利湿、宽肠通便、降糖降脂、利水消肿的药学作用。马铃薯在窖藏过程中,容易被真菌和细菌所侵害,而且往往不止是单种菌侵染,在一块窖藏马铃薯上,通常细菌和真菌同时存在,而且不只是一种真菌或细菌,由于造成马铃薯病害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窖藏病害对马铃薯的危害逐年增加。马铃薯病原菌所具有的严重危害的病害有: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黑痣病、马铃薯枯萎病、马铃薯干腐病、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癌肿病、马铃薯银腐病、马铃薯黄萎病、马铃薯粉痂病、马铃薯灰霉病、马铃薯坏疽病、马铃薯炭疽病,而马铃薯细菌性病害主要有:环腐病、软腐病、青枯病、黑胫病、疮痂病。针对马铃薯窖藏病害的要防治措施目前研究的有:化学防治、抗病育种、生物防治。酒糟是以谷类物为原材料经发酵、蒸馏、提取酒精等加工过程后所残余的废渣物料,酒糟的营养价值很高,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还含有磷、钾等矿物质元素以及多种维生素。此外,还可能存在由微生物菌体产生的核糖核酸及嘌呤等微量有益成分。从酒糟菌群中提取出的多种细菌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不仅仅在生物防治上有多种应用,而且在生产高蛋白饲料方面有重要用途。目前,我国在通过施肥和科学催芽等方法对马铃薯窖藏病害进行控制的研究很多,但生物防治的研究还很少,随着国内生物技术的发展,国内研究学者也开始关注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但是因为造成土传病害的原因繁多、菌群复杂,报道的生物提取液和作用菌群效果不稳定。农药的使用,不仅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了的污染,而且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病原微生物容易产生抗药性,影响防治效果,而生物防治的高效性、合理性、多样性以及价廉性是有目共睹的,因此,研究马铃薯窖藏病害方面的生物防治就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聚赖氨酸杆菌(Lysinibacilluspakistanensis)JZ3-4-7,该菌株对于马铃薯窖藏病害病原真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用于马铃薯窖藏病害的防治。本专利技术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从青稞酒糟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菌株JZ3-4-7,该菌株JZ3-4-7在LB培养基上培养24h后菌落呈淡黄色,光滑,潮湿,呈乳白色,单菌落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呈蓝紫色,杆状,尺寸约为0.4μm×(1.5-3)μm。本专利技术菌株JZ3-4-7对于镰刀菌(Fusariumsp.)引起的马铃薯窖藏病害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镰刀菌病原真菌具体为青9B-4-6、青9D-2-6、65C-4-3和65D-5-2,马铃薯干腐病病原真菌青9B-4-6和青9D-2-6分离自马铃薯青薯9号薯块病样,病原真菌65C-4-3和65D-5-2分离自马铃薯下寨65薯块病样。进一步的,该菌株JZ3-4-7经16SrDNA序列测得序列如SEQIDNo.1所示,在网址https://www.ezbiocloud.net/上进行对比确定该菌株为木聚赖氨酸杆菌(Lysinibacilluspakistanensis)。进一步的,申请人对所述的木聚赖氨酸杆菌(Lysinibacilluspakistanensis)JZ3-4-7进行了保藏,保藏单位为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号大院实验大楼5楼;保藏日期:2020年6月28日,保藏编号为GDMCCNO:60694。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所述的木聚赖氨酸杆菌JZ3-4-7在防治马铃薯窖藏病害中的应用。具体的,所述木聚赖氨酸杆菌JZ3-4-7的菌悬液或其培养液或其发酵物在防治马铃薯窖藏病害中的应用。优选的,所述的窖藏病害为马铃薯干腐病。同时,所述木聚赖氨酸杆菌JZ3-4-7或其菌悬液或其培养液或其发酵物在制备防治马铃薯窖藏病害生物制剂中的应用也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具体的,通过常规的液体或固体培养,获得包括木聚赖氨酸杆菌JZ3-4-7菌体培养物,通过常规的液体发酵生产得到液体发酵液;或者以液体发酵为活性成分加入表面活性剂如分散剂、稳定剂、湿润剂、粘结剂、消泡剂、崩解剂、抗冻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或吸附载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制备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剂、水乳剂或微乳剂。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马铃薯窖藏病害的生物制剂,所述的生物制剂以木聚赖氨酸杆菌JZ3-4-7或其菌悬液或其培养液或其发酵物为活性成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木聚赖氨酸杆菌JZ3-4-7,该菌株从青稞白酒糟醅中分离获得,对于病原真菌青9B-4-6、青9D-2-6、65C-4-3和65D-5-2具有抑制活性,经试验证明,菌株JZ3-4-7发酵液提取物对马铃薯干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有作为生防菌制剂进行马铃薯干腐病防治的潜力和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菌株JZ3-4-7的培养特征;图2是本专利技术菌株JZ3-4-7的革兰氏染色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菌株JZ3-4-7的分离鉴定1)菌株JZ3-4-7的分离菌株JZ3-4-7分离自青稞酒糟,酒糟样品采集自青海互助青稞酒厂酒窖。取酒糟样品5g,置于100ml无菌水中,常温200r/min充分振荡30min,得到酒糟样品原液。吸取1ml样品原液加入到9ml无菌水中,配置成10-1的溶液。依次类推逐级稀释为10-2、10-3。取0.2ml溶液分别涂布于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15g,琼脂15-20g,蒸馏水1000ml。100mg/L氯霉素)、淀粉培养基(牛肉膏5g,蛋白胨10g,Nacl5g,可溶性淀粉2g,琼脂15-20g,蒸馏水1000ml,100mg/l氯霉素,PH7.0-7.2)、查氏培养基(蔗糖30g,硝酸钠2g,磷酸氢二钾1g,氯化钾0.5g,硫酸镁0.5g,硫酸亚铁0.01g,琼脂15-20g,蒸馏水1000ml,100mg/L氯霉素)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5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pH7.0-7.2)平板上。将培养皿平板放置于28℃培养箱中培养一定时间并观察。待培养基平板上有菌落出现时,挑取少量菌丝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聚赖氨酸杆菌(Lysinibacillus pakistanensis)JZ3-4-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聚赖氨酸杆菌JZ3-4-7已于2020年6月28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69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聚赖氨酸杆菌(Lysinibacilluspakistanensis)JZ3-4-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聚赖氨酸杆菌JZ3-4-7已于2020年6月28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NO:60694。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聚赖氨酸杆菌JZ3-4-7在防治马铃薯窖藏病害中的应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硕李玮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