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性能高的沥青防水卷材及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875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温性能高的沥青防水卷材,包括胎基层、设置于所述胎基层上的聚氨酯保温层、编织网层、沥青层和隔离膜,以质量份数计,所述沥青层的原料包括沥青40‑60份、丁苯橡胶3‑10份、水性乳胶10‑20份、抗氧化剂1‑4份、凝固剂0.5‑3份。该保温性能高的沥青防水卷材兼具保温和防水双重功能,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效率。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该保温性能高的沥青防水卷材的施工工艺,该施工工艺简单、易操作,可以有效促进防水卷材的工业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性能高的沥青防水卷材及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防水卷材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保温性能高的沥青防水卷材及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市面上比较常见的防水卷材为四种,分别是沥青类防水卷材、橡胶塑料类防水卷材、水泥性防水卷材以及金属性的防水卷材。其中,沥青类防水板材沥青是最古老,也是使用最广泛的防水材料,沥青类防水卷材主要是以天然物质、煤油以及石油沥青等制成,并且种类众多,例如沥青油站、水乳型沥青以及橡胶类沥青涂料,其具有强大的防水性与防腐蚀性,因此经久耐用。但是,目前的沥青防水卷材保温隔热性能比较差,为了满足建筑墙体防水和保温的基本要求,通常需要墙体上分别设置防水层和保温层,不仅施工过程繁琐,一旦防水层和保温层配合不当,墙体的防水和保温性能均会受到影响。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保温性能高的沥青防水卷材及施工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温性能高的沥青防水卷材,包括胎基层、设置于所述胎基层上的聚氨酯保温层、编织网层、沥青层和隔离膜,以质量份数计,所述沥青层的原料包括沥青40-60份、丁苯橡胶3-10份、水性乳胶10-20份、抗氧化剂1-4份、凝固剂0.5-3份。基于上述,所述抗氧化剂为质量比为1:(1-2)的硫代二丙酸双十二醇酯、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基于上述,所述凝固剂包括质量比为(1-3):1的氯化钙和表面活性剂。基于上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3)醚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基于上述,所述聚氨酯保温层的厚度为6-12mm,密度为4.72-5.82kg/m3。基于上述,所述的保温性能高的沥青防水卷材制备步骤包括:先将发泡聚氨酯粘结于胎基层上形成聚氨酯保温层,再在聚氨酯保温层上粘结编织网层,形成卷材半成品,先将沥青层的原料依次进行加热、挤压成型处理,形成扁平的坯料;再将所述坯料和卷材半成品一起滚压成型,冷却,最后粘贴隔离膜。基于上述,所述的保温性能高的沥青防水卷材制备步骤包括:先将沥青和抗氧化剂混合搅拌,升温至90-130摄氏度,然后添加入丁苯橡胶继续搅拌至无固体颗粒,持续搅拌,降温至50-80摄氏度,加入水性乳胶和凝固剂进行混炼,然后再进行挤压成型的步骤。基于上述,一种所述的保温性能高的沥青防水卷材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对混凝土底层进行平整处理,去除保温性能高的沥青防水卷材的隔离膜并与混凝土底层贴合,去除气泡,最后加热进行粘结。基于上述,所述加热的温度大于90摄氏度。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温性能高的沥青防水卷材兼具保温和防水双重功能,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效率。具体的,采用发泡聚氨酯作为保温层,充分保障保温性能,沥青层中添加抗氧化剂,最大可能的降低加热过程中沥青自由基发生反应而形成的有机挥发物,避免环境污染,更加环保。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该保温性能高的沥青防水卷材的施工工艺,该施工工艺简单、易操作,可以有效促进防水卷材的工业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实施里提供一种保温性能高的沥青防水卷材,包括胎基层、设置于所述胎基层上的聚氨酯保温层、编织网层、沥青层和隔离膜,胎基层、聚氨酯保温层、编织网层粘结,通过聚氨酯保温层设计使得防水卷材兼具防水和保温功能,导热系数为0.08w/M.K,0.3MPa测试防水性能(GB18173.1-2012)30min,不透水,高温150℃无滴落,低温40℃无裂纹,不仅提高施工效率,也避免保温层和防水层分离,影响保温功能。具体的,以质量份数计,所述沥青层的原料包括沥青45份、丁苯橡胶8份、水性乳胶17份、抗氧化剂2.5份、凝固剂2份。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沥青层的原料可以为“沥青40-60份、丁苯橡胶3-10份、水性乳胶10-20份、抗氧化剂1-4份、凝固剂0.5-3份”范围内的其他值。具体的,所述抗氧化剂为质量比为1:1.3的硫代二丙酸双十二醇酯、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通过硫代二丙酸双十二醇酯和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的配合一方面避免加热过程中自由基反应形成的有机挥发物,另一方面也避免使用过程中光老化影响使用寿命。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质量比可以为1:1、1:2的硫代二丙酸双十二醇酯、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具体的,所述凝固剂包括质量比为2.5:1的氯化钙和十二烷基磺酸钠,通过氯化钙和十二烷基磺酸钠相结合,提高固化效率。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凝固剂包括质量比为1:1、3:1的氯化钙和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可以为脂肪醇聚氧乙烯(3)醚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具体的,所述编织网层可采用纤维编织层,所述沥青层的厚度为2mm,所述聚氨酯保温层的厚度为11mm,密度为5.82kg/m3,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聚氨酯保温层的厚度可以为6-12mm的任意值,密度可以为4.72-5.82kg/m3的任意值。具体的,所述的保温性能高的沥青防水卷材制备步骤包括:先将发泡聚氨酯粘结于胎基层上形成聚氨酯保温层,再在聚氨酯保温层上粘结编织网层,形成卷材半成品,先将沥青层的原料依次进行加热、挤压成型处理,形成扁平的坯料;再将所述坯料和卷材半成品一起滚压成型,冷却,最后粘贴隔离膜。优选的,所述的保温性能高的沥青防水卷材制备步骤包括:先将沥青和抗氧化剂混合搅拌,升温至90-130摄氏度,然后添加入丁苯橡胶继续搅拌1-3h,直至无固体颗粒,持续搅拌,降温至50-80摄氏度,加入水性乳胶和凝固剂进行混炼,然后再进行挤压成型的步骤。优选的,聚氨酯保温层可以在胎基层涂覆发泡聚氨酯,然后进行加热熟化、修整工序之后粘结编织网层,也可以先制备熟化后的发泡聚氨酯,然后粘结至胎基。具体的,发泡聚氨酯主要包括多异氰酸酯聚醚、表面活性剂、水、发泡剂,其可以通过快速搅拌进行发泡。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所述的保温性能高的沥青防水卷材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对混凝土底层进行平整处理,去除保温性能高的沥青防水卷材的隔离膜并与混凝土底层贴合,去除气泡,最后加热进行粘结。优选的,所述加热的温度大于90摄氏度。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性能高的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包括胎基层、设置于所述胎基层上的聚氨酯保温层、编织网层、沥青层和隔离膜,以质量份数计,所述沥青层的原料包括沥青40-60份、丁苯橡胶3-10份、水性乳胶10-20份、抗氧化剂1-4份、凝固剂0.5-3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性能高的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包括胎基层、设置于所述胎基层上的聚氨酯保温层、编织网层、沥青层和隔离膜,以质量份数计,所述沥青层的原料包括沥青40-60份、丁苯橡胶3-10份、水性乳胶10-20份、抗氧化剂1-4份、凝固剂0.5-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性能高的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质量比为1:(1-2)的硫代二丙酸双十二醇酯、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温性能高的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凝固剂包括质量比为(1-3):1的氯化钙和表面活性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性能高的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3)醚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性能高的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保温层的厚度为6-12mm,密度为4.72-5.82kg/m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兴洲贾文君谷民军杨秀玉
申请(专利权)人:锦绣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