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862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污水槽。本装置通过皮带和拨料板设置,电机运行时拨料板会把污水槽内水面上的漂浮物连续的向排污口方向撇动,从排污口排入U形槽内的大量浮泥以及少量的污水在两个斜板和若干个V形板的导向作用下,顺着相邻两个第一隔板之间以及相邻的隔板和第一隔板之间流动,此过程中V形空心板会有效的阻挡住浮泥,并把阻挡的浮泥通过其两侧的薄铁片排入槽体或第一槽体内,进入槽体或第一槽体内的浮泥通过导管流入收集箱内被收集,而溢流浮泥时掺杂的少量污水会顺着第一槽体内底面流入第一收集箱内被收集,避免污水洒落到污水槽外部,这样即可达到浮泥与污水分离收集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池的池面常有浮泥和漂浮物,给污水处理企业的日常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而现有的浮泥渣集边收集方法是通过转动桥行走电机驱动转动桥转动,从而带动刮板将浮泥和漂浮物推动到靠近池边,然后再通过人为对周边的漂浮物进行打捞。但是由于转动桥转速较慢,刮板推动浮泥渣和漂浮物的离心力较弱,且浮泥和漂浮物常常没等刮到处理池的周边位置就被风吹散,难以收集,并且,当浮泥和漂浮物较多时,必须通过人工下到池内进行清捞,将耗费大量人力来打捞浮泥渣和漂浮物,使得增加了劳动力以及降低了处理的效率,而且打捞浮泥时会有少量污水会随之而出,污水在打捞浮泥时容易洒落到污水池外部,久而久之大量污水渗入土层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污水槽,所述污水槽顶面一侧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污水槽顶面另一侧开设有排污口,所述污水槽侧端设有吹风机,所述吹风机固定安装在底板顶面上,所述吹风机侧端设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底端四角处分别固定有支腿,所述收集箱底端与底板顶面固定连接,且收集箱侧壁底端处固定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与收集箱内部空腔连通,且排污管上固定设有阀门,所述收集箱侧端设有第一收集箱,所述第一收集箱固定安装在底板顶面上,所述污水槽顶部设有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转轴两端处分别通过安装板与污水槽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转轴两端均与安装板接触处旋转连接,且其中一个安装板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与主动辊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皮带外圈面上均匀的固定设有若干个拨料板,所述污水槽开设有排污口一侧固定有U形板,所述U形板底端中央处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穿透U形板底端并伸入U形板的两个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侧壁与污水槽侧壁贴合滑动连接,且挡板侧壁与污水槽侧壁贴合处设有密封垫,所述挡板两端分别与U形板的两个侧板相对侧壁贴合滑动连接,所述U形板侧端固定连接有U形槽,所述U形槽与U形板的内部空腔连通,且U形槽倾斜设置,所述U形槽另一端处在第一收集箱正上端处,所述U形槽内底面两端处分别对称镶嵌固定有槽体,所述槽体顶面与U形槽内底面对齐,两个槽体与U形板之间分别设有斜板,两个斜板分别与U形槽的两个侧板相对侧壁固定连接,且斜板底端与U形槽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斜板另一端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底端与U形槽内底面固定连接,且隔板另一端与U形槽侧端对齐,所述槽体顶面侧端处固定有第一挡板,所述槽体两端分别与U形槽内壁与隔板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槽体之间的U形槽内底面上均匀的镶嵌固定有若干个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顶面与U形槽内底面对齐,所述第一槽体内固定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顶端伸出第一槽体,每个第一槽体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隔板,两个第一隔板与U形板相对侧端固定有同一个V形板,所述第一隔板另一端与U形槽侧端对齐,所述第一槽体顶面侧端处固定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隔板相对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槽体和第一槽体底端处均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处在收集箱正上端处,每相邻两个第一槽体之间以及每个槽体与其相邻第一槽体之间均设有一个V形空心板,处在最两侧的两个V形空心板底端与相邻隔板和第一隔板顶端固定连接,其余V形空心板底端与相邻两个第一隔板顶端固定连接,所述V形空心板两侧底端处分别固定有薄铁片,所述V形空心板两侧分别均匀的开设有多个通孔,且每个通孔内均固定设有单向阀,每个V形空心板顶面中央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连接管内部空腔连通,若干个连接管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穿透U形槽内壁并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另一端与吹风机排风口连通。优选的,所述吹风机、电机和电动伸缩杆分别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为LX600型号的电动推杆。优选的,所述污水槽与U形板之间采用焊接固定连接。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皮带和拨料板设置,电机运行时皮带带动若干个拨料板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拨料板会把污水槽内水面上的漂浮物连续的向排污口方向撇动,并能够有效的把水面上的漂浮物全部通过排污口排出,从排污口排入U形槽内的大量浮泥以及少量的污水在两个斜板和若干个V形板的导向作用下,顺着相邻两个第一隔板之间以及相邻的隔板和第一隔板之间流动,此过程中V形空心板会有效的阻挡住浮泥,并把阻挡的浮泥通过其两侧的薄铁片排入槽体或第一槽体内,进入槽体或第一槽体内的浮泥通过导管流入收集箱内被收集,而溢流浮泥时掺杂的少量污水会顺着第一槽体内底面流入第一收集箱内被收集,避免污水洒落到污水槽外部,这样即可达到浮泥与污水分离收集的目的,并且通过吹风机的设置,吹风机运行时会V形空心板上的通孔均匀的吹出,进而快速的把V形空心板阻挡的浮泥向第二挡板侧壁或U形槽两侧内壁方向吹动,使得随着少量污水漂浮流动的浮泥快速的落入槽体或第一槽体内,进一步提高了浮泥和污水分离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图1的U形槽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图1的污水槽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图1的部分结构剖视图。图中:底板1、污水槽2、进水口2-1、排污口2-2、吹风机3、第一收集箱4、排污管5-1、收集箱5、支腿6、主动辊7、从动辊8、安装板9、电机10、皮带11、拨料板12、U形板13、挡板14、电动伸缩杆15、U形槽16、斜板17、隔板18、软管19、槽体20、第一挡板21、V形板22、第一隔板23、第一槽体24、第二挡板25、第三挡板26、导管27、V形空心板28、薄铁片29、第一连接管30、连接管31、通孔32、单向阀3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污水槽2,所述污水槽2顶面一侧开设有进水口2-1,所述污水槽2顶面另一侧开设有排污口2-2,所述污水槽2侧端设有吹风机3,所述吹风机3固定安装在底板1顶面上,所述吹风机3侧端设有收集箱5,所述收集箱5底端四角处分别固定有支腿6,所述收集箱5底端与底板1顶面固定连接,且收集箱5侧壁底端处固定有排污管5-1,所述排污管5-1与收集箱5内部空腔连通,且排污管5-1上固定设有阀门,所述收集箱5侧端设有第一收集箱4,所述第一收集箱4固定安装在底板1顶面上,所述污水槽2顶部设有主动辊7和从动辊8,所述主动辊7和从动辊8转轴两端处分别通过安装板9与污水槽2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辊7和从动辊8转轴两端均与安装板9接触处旋转连接,且其中一个安装板9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污水槽(2),所述污水槽(2)顶面一侧开设有进水口(2-1),所述污水槽(2)顶面另一侧开设有排污口(2-2),所述污水槽(2)侧端设有吹风机(3),所述吹风机(3)固定安装在底板(1)顶面上,所述吹风机(3)侧端设有收集箱(5),所述收集箱(5)底端四角处分别固定有支腿(6),所述收集箱(5)底端与底板(1)顶面固定连接,且收集箱(5)侧壁底端处固定有排污管(5-1),所述排污管(5-1)与收集箱(5)内部空腔连通,且排污管(5-1)上固定设有阀门,所述收集箱(5)侧端设有第一收集箱(4),所述第一收集箱(4)固定安装在底板(1)顶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槽(2)顶部设有主动辊(7)和从动辊(8),所述主动辊(7)和从动辊(8)转轴两端处分别通过安装板(9)与污水槽(2)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辊(7)和从动辊(8)转轴两端均与安装板(9)接触处旋转连接,且其中一个安装板(9)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输出轴与主动辊(7)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辊(7)和从动辊(8)之间通过皮带(11)传动连接,所述皮带(11)外圈面上均匀的固定设有若干个拨料板(12),所述污水槽(2)开设有排污口(2-2)一侧固定有U形板(13),所述U形板(13)底端中央处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5),所述电动伸缩杆(15)的伸缩端穿透U形板(13)底端并伸入U形板(13)的两个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14),所述挡板(14)侧壁与污水槽(2)侧壁贴合滑动连接,且挡板(14)侧壁与污水槽(2)侧壁贴合处设有密封垫,所述挡板(14)两端分别与U形板(13)的两个侧板相对侧壁贴合滑动连接,所述U形板(13)侧端固定连接有U形槽(16),所述U形槽(16)与U形板(13)的内部空腔连通,且U形槽(16)倾斜设置,所述U形槽(16)另一端处在第一收集箱(4)正上端处,所述U形槽(16)内底面两端处分别对称镶嵌固定有槽体(20),所述槽体(20)顶面与U形槽(16)内底面对齐,两个槽体(20)与U形板(13)之间分别设有斜板(17),两个斜板(17)分别与U形槽(16)的两个侧板相对侧壁固定连接,且斜板(17)底端与U形槽(16)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斜板(17)另一端固定有隔板(18),所述隔板(18)底端与U形槽(16)内底面固定连接,且隔板(18)另一端与U形槽(16)侧端对齐,所述槽体(20)顶面侧端处固定有第一挡板(21),所述槽体(20)两端分别与U形槽(16)内壁与隔板(18)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槽体(20)之间的U形槽(16)内底面上均匀的镶嵌固定有若干个第一槽体(24),所述第一槽体(24)顶面与U形槽(16)内底面对齐,所述第一槽体(24)内固定设有第二挡板(25),所述第二挡板(25)顶端伸出第一槽体(24),每个第一槽体(24)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隔板(23),两个第一隔板(23)与U形板(13)相对侧端固定有同一个V形板(22),所述第一隔板(23)另一端与U形槽(16)侧端对齐,所述第一槽体(24)顶面侧端处固定有第三挡板(19),所述第三挡板(19)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隔板(23)相对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槽体(20)和第一槽体(24)底端处均固定连接有导管(27),所述导管(27)处在收集箱(5)正上端处,每相邻两个第一槽体(24)之间以及每个槽体(20)与其相邻第一槽体(24)之间均设有一个V形空心板(28),处在最两侧的两个V形空心板(28)底端与相邻隔板(18)和第一隔板(23)顶端固定连接,其余V形空心板(28)底端与相邻两个第一隔板(23)顶端固定连接,所述V形空心板(28)两侧底端处分别固定有薄铁片(29),所述V形空心板(28)两侧分别均匀的开设有多个通孔(32),且每个通孔(32)内均固定设有单向阀(33),每个V形空心板(28)顶面中央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31),所述连接管(31)与连接管(31)内部空腔连通,若干个连接管(31)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连接管(30),所述第一连接管(30)与连接管(31)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30)一端穿透U形槽(16)内壁并固定连接有软管(19),所述软管(19)另一端与吹风机(3)排风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污水槽(2),所述污水槽(2)顶面一侧开设有进水口(2-1),所述污水槽(2)顶面另一侧开设有排污口(2-2),所述污水槽(2)侧端设有吹风机(3),所述吹风机(3)固定安装在底板(1)顶面上,所述吹风机(3)侧端设有收集箱(5),所述收集箱(5)底端四角处分别固定有支腿(6),所述收集箱(5)底端与底板(1)顶面固定连接,且收集箱(5)侧壁底端处固定有排污管(5-1),所述排污管(5-1)与收集箱(5)内部空腔连通,且排污管(5-1)上固定设有阀门,所述收集箱(5)侧端设有第一收集箱(4),所述第一收集箱(4)固定安装在底板(1)顶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槽(2)顶部设有主动辊(7)和从动辊(8),所述主动辊(7)和从动辊(8)转轴两端处分别通过安装板(9)与污水槽(2)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辊(7)和从动辊(8)转轴两端均与安装板(9)接触处旋转连接,且其中一个安装板(9)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输出轴与主动辊(7)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辊(7)和从动辊(8)之间通过皮带(11)传动连接,所述皮带(11)外圈面上均匀的固定设有若干个拨料板(12),所述污水槽(2)开设有排污口(2-2)一侧固定有U形板(13),所述U形板(13)底端中央处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5),所述电动伸缩杆(15)的伸缩端穿透U形板(13)底端并伸入U形板(13)的两个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14),所述挡板(14)侧壁与污水槽(2)侧壁贴合滑动连接,且挡板(14)侧壁与污水槽(2)侧壁贴合处设有密封垫,所述挡板(14)两端分别与U形板(13)的两个侧板相对侧壁贴合滑动连接,所述U形板(13)侧端固定连接有U形槽(16),所述U形槽(16)与U形板(13)的内部空腔连通,且U形槽(16)倾斜设置,所述U形槽(16)另一端处在第一收集箱(4)正上端处,所述U形槽(16)内底面两端处分别对称镶嵌固定有槽体(20),所述槽体(20)顶面与U形槽(16)内底面对齐,两个槽体(20)与U形板(13)之间分别设有斜板(17),两个斜板(17)分别与U形槽(16)的两个侧板相对侧壁固定连接,且斜板(17)底端与U形槽(16)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斜板(17)另一端固定有隔板(18),所述隔板(18)底端与U形槽(16)内底面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桂萍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碧水源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