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防酒驾装置及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8436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防酒驾装置及其系统,具体涉及汽车领域,包括酒精浓度检测机构和检测颈枕,酒精浓度检测机构包括方向锁止机构、报警提示机构和测试气囊,酒精浓度检测机构的输出端与方向锁止机构和报警提示机构的输入端通信连接,检测颈枕的侧面设有若干进气端口,测试气囊的表面开设有若干泄气阀孔,测试气囊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泵送管,泵送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泵送机构。上述方案,车载防酒驾机构通过布置于检测颈枕的内部并通过与车载控制终端的联动控制方向锁止机构的启动,在车辆运行前可对驾驶人员进行强制性酒精检测,避免他人恶意代测等情况的发生,并且确保无酒精后才可以正常驾驶汽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防酒驾装置及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具体为一种车载防酒驾装置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如今,汽车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无论是上下班的工作使用,还是用于出外郊游的工具,汽车的快捷与自由已经大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随着汽车的增多,酒后驾车造成交通事故的事件也越来越频繁,现代社会中,酒后驾车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防止酒后驾车,警察会拿着酒精测试仪现场检测驾驶人员呼气中的酒精含量,来判断驾驶人员是否存在酒驾。交警不可能有时间检查所有司机是否喝酒,因此可能存在已经喝酒的司机驾驶车辆而造成车祸。目前,国内外有多种防酒驾技术。比如国外的“酒精锁”、“酒精探测仪”、“防酒驾手机”、“激光探测”等,国内常见的就是“醉酒止停”与交警的测酒驾仪,“醉酒止停”系统,能从根本上杜绝酒驾,防患于未然,但依旧存在着许多弊端,如在无法判别乘客喝酒还是司机酒驾的情况下盲目制停、司机喝酒找人代测而汽车正常启动却没有补救措施、司机喝酒意识模糊破坏制停装却而没有补救措施,“酒精探测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酒驾,虽然交警对酒驾检查很严格,但仍然避免不了一些违法者酒后驾驶的现象,只靠单纯的人力来控制酒驾显然并不能排除所有可能酒驾的情况,这就需要采用智能手段来监控该行为,以杜绝酒驾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防酒驾装置及其系统,车载防酒驾机构通过布置于检测颈枕的内部并通过与车载控制终端的联动控制方向锁止机构的启动,在车辆运行前可对驾驶人员进行强制性酒精检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防酒驾装置,包括酒精浓度检测机构和检测颈枕,所述酒精浓度检测机构包括方向锁止机构、报警提示机构和测试气囊,所述酒精浓度检测机构的输出端与方向锁止机构和报警提示机构的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检测颈枕的侧面设有若干进气端口,所述测试气囊的表面开设有若干泄气阀孔,所述测试气囊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泵送管,所述泵送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泵送机构,所述泵送机构的出口端与进气端口的端部相连通,所述测试气囊内置于检测颈枕的内部,所述检测颈枕的外部和内部分别设有接触开关和独立电源,所述泵送机构的电源端通过所述接触开关与独立电源的放电端电连接,所述测试气囊的内部设有接触电极和半导体气敏酒精传感器;所述方向锁止机构包括衔铁、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落锁触点和解锁触点,所述第二电磁线圈和第一电磁线圈并联连接,所述衔铁的表面设有接触针,所述接触针用于跟衔铁转动接触到落锁触点或解锁触点,所述落锁触点的电源端与报警提示机构输入端的的电极电连接,所述的第二电磁线圈与半导体气敏酒精传感器串联,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匝数比第二电磁线圈少,当半导体气敏酒精传感器未检测到酒精时,第一电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力比第二电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力大吸引接触针与解锁触点接触;当半导体气敏酒精传感器检测到酒精时,半导体气敏酒精传感器电阻减小,流过第二电磁线圈的电流增大,第二电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力比第一电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力大吸引接触针与落锁触点接触。优选地,所述检测颈枕的内部设有填充海绵,所述检测颈枕的外侧为布质或人造革材质构件,所述检测颈枕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优选地,所述接触电极的数量为两个且嵌入安装于测试气囊的内侧,所述接触电极为弹性金属片结构,所述方向锁止机构的电源端通过接触电极与独立电源的放电端电连接。一种车载防酒驾装置,其对应的防酒驾系统包括车载控制终端、信息采集模块、控制器和车载防酒驾装置,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的输入端与车载控制终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车载控制终端的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酒精浓度检测机构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车载控制终端的内部设有语音提示播报单元和车窗检测单元,所述语音提示播报单元用于进行各个操作时的语音播报,所述车窗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车窗的开启和关闭状态,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与车载控制终端通信连接的车况采集单元。。优选地,所述酒精浓度检测机构用于通过检测颈枕内部的半导体气敏酒精传感器检测吸入测试气囊内部的气流酒精含量并通过落锁触点和解锁触点的电极接通断来发出电信号。优选地,所述车况采集单元用于对车窗情况、车内风速和车内落座情况信息进行采集获取并输入至控制器。优选地,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信息采集模块的采集信息,并通过车载控制终端控制语音提示播报单元和车窗检测单元的启动和关闭,所述控制器与酒精浓度检测机构通信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上述方案中,所述车载防酒驾装置及其系统通过布置于检测颈枕的内部并通过与车载控制终端的联动控制方向锁止机构的启动,在车辆运行前可对驾驶人员进行强制性酒精检测,避免他人恶意代测等情况的发生,并且确保无酒精后才可以正常驾驶汽车;2、上述方案中,所述酒精浓度检测机构通过布置于检测颈枕的内部利用泵送机构将车内的环境气流进行吸入并带入大量驾驶人员呼出的气体,通过对环境中气流的检测从而实现酒精测试,测试简单高效,电路简单,容易实现;3、上述方案中,所述酒精浓度检测机构与车载控制终端进行联动通过检测自动关闭车窗,使得车内环境相对密闭,阻绝外部环境气流的干扰,检测精度高,且自行检测报警,对车辆进行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车况采集单元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检测颈枕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测试气囊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酒精浓度检测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车载控制终端;11、语音提示播报单元;12、车窗检测单元;2、信息采集模块;3、控制器;4、酒精浓度检测机构;5、方向锁止机构;6、报警提示机构;7、检测颈枕;8、测试气囊;9、半导体气敏酒精传感器;11、语音提示播报单元;12、车窗检测单元;21、车况采集单元;51、衔铁;52、接触针;53、第一电磁线圈;54、第二电磁线圈;55、落锁触点;56、解锁触点;71、进气端口;72、透气孔;73、接触开关;74、独立电源;81、泄气阀孔;82、泵送管;83、泵送机构;811、接触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至附图6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防酒驾装置,包括酒精浓度检测机构4和检测颈枕7,酒精浓度检测机构4包括方向锁止机构5、报警提示机构6和测试气囊8,酒精浓度检测机构4的输出端与方向锁止机构5和报警提示机构6的输入端通信连接,检测颈枕7的侧面设有若干进气端口71,测试气囊8的表面开设有若干泄气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防酒驾装置,包括酒精浓度检测机构(4)和检测颈枕(7),其特征在于:所述酒精浓度检测机构(4)包括方向锁止机构(5)、报警提示机构(6)和测试气囊(8),所述酒精浓度检测机构(4)的输出端与方向锁止机构(5)和报警提示机构(6)的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检测颈枕(7)的侧面设有若干进气端口(71),所述测试气囊(8)的表面开设有若干泄气阀孔(81),所述测试气囊(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泵送管(82),所述泵送管(8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泵送机构(83),所述泵送机构(83)的出口端与进气端口(71)的端部相连通,所述测试气囊(8)内置于检测颈枕(7)的内部,所述检测颈枕(7)的外部和内部分别设有接触开关(73)和独立电源(74),所述泵送机构(83)的电源端通过所述接触开关(73)与独立电源(74)的放电端电连接,所述测试气囊(8)的内部设有接触电极(811)和半导体气敏酒精传感器(9);/n所述方向锁止机构(5)包括衔铁(51)、第一电磁线圈(53)、第二电磁线圈(54)、落锁触点(55)和解锁触点(56),所述第二电磁线圈(54)和第一电磁线圈(53)并联连接,所述衔铁(51)的表面设有接触针(52),所述接触针(52)用于跟衔铁(51)转动接触到落锁触点(55)或解锁触点(56),所述落锁触点(55)的电源端与报警提示机构(6)输入端的的电极电连接,所述的第二电磁线圈(54)与半导体气敏酒精传感器(9)串联,所述第一电磁线圈(53)匝数比第二电磁线圈(54)少,当半导体气敏酒精传感器(9)未检测到酒精时,第一电磁线圈(53)产生的电磁力比第二电磁线圈(54)产生的电磁力大吸引接触针(52)与解锁触点(56)接触;当半导体气敏酒精传感器(9)检测到酒精时,半导体气敏酒精传感器(9)电阻减小,流过第二电磁线圈(54)的电流增大,第二电磁线圈(54)产生的电磁力比第一电磁线圈(53)产生的电磁力大吸引接触针(52)与落锁触点(55)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防酒驾装置,包括酒精浓度检测机构(4)和检测颈枕(7),其特征在于:所述酒精浓度检测机构(4)包括方向锁止机构(5)、报警提示机构(6)和测试气囊(8),所述酒精浓度检测机构(4)的输出端与方向锁止机构(5)和报警提示机构(6)的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检测颈枕(7)的侧面设有若干进气端口(71),所述测试气囊(8)的表面开设有若干泄气阀孔(81),所述测试气囊(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泵送管(82),所述泵送管(8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泵送机构(83),所述泵送机构(83)的出口端与进气端口(71)的端部相连通,所述测试气囊(8)内置于检测颈枕(7)的内部,所述检测颈枕(7)的外部和内部分别设有接触开关(73)和独立电源(74),所述泵送机构(83)的电源端通过所述接触开关(73)与独立电源(74)的放电端电连接,所述测试气囊(8)的内部设有接触电极(811)和半导体气敏酒精传感器(9);
所述方向锁止机构(5)包括衔铁(51)、第一电磁线圈(53)、第二电磁线圈(54)、落锁触点(55)和解锁触点(56),所述第二电磁线圈(54)和第一电磁线圈(53)并联连接,所述衔铁(51)的表面设有接触针(52),所述接触针(52)用于跟衔铁(51)转动接触到落锁触点(55)或解锁触点(56),所述落锁触点(55)的电源端与报警提示机构(6)输入端的的电极电连接,所述的第二电磁线圈(54)与半导体气敏酒精传感器(9)串联,所述第一电磁线圈(53)匝数比第二电磁线圈(54)少,当半导体气敏酒精传感器(9)未检测到酒精时,第一电磁线圈(53)产生的电磁力比第二电磁线圈(54)产生的电磁力大吸引接触针(52)与解锁触点(56)接触;当半导体气敏酒精传感器(9)检测到酒精时,半导体气敏酒精传感器(9)电阻减小,流过第二电磁线圈(54)的电流增大,第二电磁线圈(54)产生的电磁力比第一电磁线圈(53)产生的电磁力大吸引接触针(52)与落锁触点(55)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防酒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颈枕(7)的内部设有填充海绵,所述检测颈枕(7)的外侧为布质或人造革材质构件,所述检测颈枕(7)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72)。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嘉晨傅瑜杭孙茜雅孙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