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腐蚀效果好的复合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841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腐蚀效果好的复合膜,包括底膜层,所述底膜层的外侧设置有微孔膜层,所述微孔膜层的外侧设置有分离膜层,所述分离膜层的外侧设置有耐腐层,所述耐腐层的外侧设置有加强层,所述底膜层的下端面设置有离型层。该耐腐蚀效果好的复合膜,设置有耐腐层,耐腐层采用聚氨基甲酸酯材质制成,耐腐层最高耐热度为155℃,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耐油性、耐磨性和附着力,漆膜韧性和电绝缘性均较好,使复合膜在使用时耐高温耐腐蚀,设置有底膜层,底膜层采用环氧树脂材质制成,环氧树脂含有稳定的苯环,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碱及耐有机溶剂的性能,耐化学品性能好,电绝缘性极佳,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腐蚀效果好的复合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膜
,具体为一种耐腐蚀效果好的复合膜。
技术介绍
复合膜的材料包括任何可能的材料结合,如在金属氧化物上覆以陶瓷膜或是在聚砜微孔膜上覆以芳香聚酰胺薄膜,其平板膜或卷式膜都要用非织造物增强以支撑微孔膜的耐压性,而中空纤维膜则不需要。现有的大部分复合膜的耐腐蚀性能不佳,在复合膜使用时,受到进料的侵蚀较大,而复合膜的耐腐蚀性能不佳,使复合膜的更换频率增高,导致使用成本增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效果好的复合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大部分复合膜的耐腐蚀性能不佳,在复合膜使用时,受到进料的侵蚀较大,而复合膜的耐腐蚀性能不佳,使复合膜的更换频率增高,导致使用成本增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腐蚀效果好的复合膜,包括底膜层,所述底膜层的外侧设置有微孔膜层,所述微孔膜层的外侧设置有分离膜层,所述分离膜层的外侧设置有耐腐层,所述耐腐层的外侧设置有加强层,所述底膜层的下端面设置有离型层。优选的,所述底膜层的厚度为30μm~40μm,所述底膜层采用环氧树脂材质制成。优选的,所述微孔膜层的厚度为5μm~35μm,所述微孔膜层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制成。优选的,所述分离膜层的厚度为12μm~25μm,所述分离膜层采用石墨烯材质制成。优选的,所述耐腐层的厚度为15μm~25μm,所述耐腐层采用聚氨基甲酸酯材质制成。优选的,所述加强层的厚度为18μm~26μm,所述加强层采用纳米二氧化硅材质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耐腐蚀效果好的复合膜,设置有耐腐层,耐腐层采用聚氨基甲酸酯材质制成,耐腐层最高耐热度为155℃,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耐油性、耐磨性和附着力,漆膜韧性和电绝缘性均较好,使复合膜在使用时耐高温耐腐蚀;2、该耐腐蚀效果好的复合膜,设置有底膜层,底膜层采用环氧树脂材质制成,环氧树脂含有稳定的苯环,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碱及耐有机溶剂的性能,耐化学品性能好,电绝缘性极佳,稳定性好,加强层采用纳米二氧化硅材质制成,加强层无毒、无味、无污染,具有高效、持久、耐高温的抗菌性能,能提高复合膜中其他材料抗老化、强度和耐化学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膜层;2、微孔膜层;3、分离膜层;4、耐腐层;5、加强层;6、离型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腐蚀效果好的复合膜,包括底膜层1、微孔膜层2、分离膜层3、耐腐层4、加强层5和离型层6,底膜层1的外侧设置有微孔膜层2,微孔膜层2的外侧设置有分离膜层3,分离膜层3的外侧设置有耐腐层4,耐腐层4的外侧设置有加强层5,底膜层1的下端面设置有离型层6。进一步的,底膜层1的厚度为30μm~40μm,底膜层1采用环氧树脂材质制成,环氧树脂含有稳定的苯环,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碱及耐有机溶剂的性能,耐化学品性能好,电绝缘性极佳,稳定性好。进一步的,微孔膜层2的厚度为5μm~35μm,微孔膜层2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制成,微孔膜层2以聚四氟乙烯为原料,经过膨化拉伸后形成一种具有微孔性的薄膜,将此薄膜用特殊工艺覆合在各种织物和基材上,成为新型过滤材料,该膜孔径小,分布均匀,孔隙率大,在保持空气流通的同时,可以过滤包括细菌在内的所有尘埃颗粒,达到净化且通风的目的,它广泛应用于制药、生化、微电子和实验室耗材领域。进一步的,分离膜层3的厚度为12μm~25μm,分离膜层3采用石墨烯材质制成,分离膜层3是一种特殊的、具有选择性透过功能的薄层物质,它能使流体内的一种或几种物质透过,而其他物质不透过,从而起到浓缩和分离纯化的作用,可在维持原生物体系环境的条件下实现分离,并可高效地浓缩、富集产物,有效地去除杂质,加之操作方便,结构紧凑、能耗低,过程简化,无二次污染,且不需添加化学物品,使复合膜分离效率高。进一步的,耐腐层4的厚度为15μm~25μm,耐腐层4采用聚氨基甲酸酯材质制成,耐腐层4最高耐热度为155℃,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耐油性、耐磨性和附着力,漆膜韧性和电绝缘性均较好,使复合膜在使用时耐高温耐腐蚀。进一步的,加强层5的厚度为18μm~26μm,加强层5采用纳米二氧化硅材质制成,加强层5无毒、无味、无污染,具有高效、持久、耐高温的抗菌性能,能提高复合膜中其他材料抗老化、强度和耐化学性能。工作原理:复合膜是以微孔膜层2作支称层,在其表面覆盖致密的均质膜作壁障层构成的分离膜层3,使得物质的透过量有很大的增加,微孔膜层2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制成,微孔膜层2以聚四氟乙烯为原料,经过膨化拉伸后形成一种具有微孔性的薄膜,将此薄膜用特殊工艺覆合在各种织物和基材上,成为新型过滤材料,该膜孔径小,分布均匀,孔隙率大,在保持空气流通的同时,可以过滤包括细菌在内的所有尘埃颗粒,达到净化且通风的目的,它广泛应用于制药、生化、微电子和实验室耗材领域,分离膜层3采用石墨烯材质制成,分离膜层3是一种特殊的、具有选择性透过功能的薄层物质,它能使流体内的一种或几种物质透过,而其他物质不透过,从而起到浓缩和分离纯化的作用,可在维持原生物体系环境的条件下实现分离,并可高效地浓缩、富集产物,有效地去除杂质,加之操作方便,结构紧凑、能耗低,过程简化,无二次污染,且不需添加化学物品,使复合膜分离效率高,微孔膜层2的下端面设置有底膜层1,底膜层1采用环氧树脂材质制成,环氧树脂含有稳定的苯环,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碱及耐有机溶剂的性能,耐化学品性能好,电绝缘性极佳,稳定性好,分离膜层3的外侧设置有耐腐层4,耐腐层4采用聚氨基甲酸酯材质制成,耐腐层4最高耐热度为155℃,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耐油性、耐磨性和附着力,漆膜韧性和电绝缘性均较好,使复合膜在使用时耐高温耐腐蚀,耐腐层4的外侧设置有加强层5,加强层5采用纳米二氧化硅材质制成,加强层5无毒、无味、无污染,具有高效、持久、耐高温的抗菌性能,能提高复合膜中其他材料抗老化、强度和耐化学性能,底膜层1的下端面设置有离型层6,离型层6采用采用PET材料制成,离型层6和底膜层1可采用可离型结合,也可采用不可离型结合,主要用于提供复合膜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的有效保护,在使用时撕下离型层6。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腐蚀效果好的复合膜,包括底膜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膜层(1)的外侧设置有微孔膜层(2),所述微孔膜层(2)的外侧设置有分离膜层(3),所述分离膜层(3)的外侧设置有耐腐层(4),所述耐腐层(4)的外侧设置有加强层(5),所述底膜层(1)的下端面设置有离型层(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腐蚀效果好的复合膜,包括底膜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膜层(1)的外侧设置有微孔膜层(2),所述微孔膜层(2)的外侧设置有分离膜层(3),所述分离膜层(3)的外侧设置有耐腐层(4),所述耐腐层(4)的外侧设置有加强层(5),所述底膜层(1)的下端面设置有离型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效果好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膜层(1)的厚度为30μm~40μm,所述底膜层(1)采用环氧树脂材质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效果好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膜层(2)的厚度为5μ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敏叶杰芬
申请(专利权)人:昇昌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