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生物化石三维模型重建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838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古生物化石三维模型重建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十字架、支撑模块、连接模块、伸缩夹持模块、滑索、位移杆和建模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实现任意形态的古生物模型建模,而且在建模过程能够保证模型的稳定,避免了建模过程中模型侧翻倾倒的情况出现;应用面广,实用性强,不仅能够适用于各种古生物任意形态的三维建模,而且对于其他任意物体的三维建模工作同样能够适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大型古生物或者重心较为靠上的物体的建模过程中,由于建模过程均为由下至上,模型容易由于重心逐渐偏上或者偏离中心容易出现侧翻倾倒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生物化石三维模型重建辅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古生物建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古生物化石三维模型重建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古生物学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古生物学是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的交叉学科,以化石为研究对象,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界以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包括保存在各地史时期地层中生物的遗体、遗迹及与生物活动有关的地质记录。古生物学在研究生命起源演化、生物进化、地层形成的顺序和时代、推断地质史上水陆分布、气候变迁和沉积矿产形成与分布,以及了解地球发展历史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生物是指在地质历史时期,在地球上生存过的各类生物。古生物死后,除极少数(如冻土中的猛犸,琥珀中的昆虫)由于特殊条件,仍保存原有的组织结构外,绝大多数经过钙化、碳化、硅化,或其他矿化的填充和交替石化作用,形成仅具原来硬体部分的形状、结构、印模等的化石,因此以往科研人员对古生物的研究大多只能对化石进行分析,由于当时缺少三维建模工具,科研人员仅能够通过二维平面去构想三维立体画面,结论往往具有片面性。在现今科学技术中对于三维建模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科研人员能够通过对古生物化石、标本等的研究,通过三维建模软件生成生动的古生物形象,能够通过直观形象推算出古生物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性,使得科研人员得出的研究结论更具准确性和全面性。但在现有的三维建模中,对于大型古生物或者重心较为靠上的物体的建模过程中,由于建模过程均为由下至上,模型容易由于重心逐渐偏上或者偏离中心容易出现侧翻倾倒的情况,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后续建模将立即停止,而且建模的半成品也无法进行后续建模,不仅降低建模效率,而且增加不必要的浪费。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在古生物三维建模过程中保持模型稳定的辅助装置是符合实际需要的。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现设计一种古生物化石三维模型重建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古生物化石三维模型重建辅助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大型古生物或者重心较为靠上的物体的建模过程中,由于建模过程均为由下至上,模型容易由于重心逐渐偏上或者偏离中心容易出现侧翻倾倒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古生物化石三维模型重建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内滑动设有十字架,所述十字架的侧端设有转动连接的滚轮,滚轮与支撑框架滑动连接,所述十字架的上端固定设有支撑模块,所述支撑模块的上端对称设有连接模块,所述支撑模块用于支撑生成的古生物模型,所述连接模块的一端固定设有伸缩夹持模块,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设有滑动连接的滑索,关于支撑框架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滑索之间固定设有位移杆,所述位移杆贯穿建模模块,并与建模模块滑动连接,所述十字架的一端固定设有连接块。所述支撑框架的侧端固定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一连接件,所述支撑框架的侧端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一转接件和第二转接件,所述第一转接件和第二转接件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第一转接件置于第一连接件的正上方,所述第一转接件、第二转接件以及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之间环绕设有皮带,所述皮带穿过滑索,并与滑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固定设有缓冲件,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缓冲件,并与第一丝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贯穿连接块,并与连接块螺纹配合。所述支撑框架的下端固定设有地脚,所述第一转接件和第二转接件的下方设有置于支撑框架侧端,并与支撑框架转动连接的第三转接件。所述十字架的一端的两侧分别与两根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十字架与绳索固定的一端的相邻两端的一侧设有第四转接件,所述第四转接件的正上方设有置于支撑框架侧端的第五转接件,所述第四转接件的正下方设有置于十字架两端上侧的连接扣,所述绳索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三转接件、第四转接件和第五转接件,并与连接扣固定连接,所述十字架与绳索固定的一端对称设置的一端与相邻一端采用上述连接方式。所述支撑模块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对称设置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所述连接模块包括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固定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柱,两个相邻所述支撑柱之间固定设有横杆,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转动连接的建模圆台,所述古生物模型在建模圆台上成型,所述建模圆台的侧端设有间隙均匀的齿圈,所述建模圆台的两端对称设有与支撑平台固定连接的固定台,一个所述固定台内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二丝杆,另一个所述固定台内固定设有导杆,所述第二丝杆和导杆贯穿齿条,所述第二丝杆与齿条螺纹配合,所述导杆与齿条滑动连接,所述齿条与建模圆台啮合。与所述第二丝杆转动连接的固定台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连通固定台,并与第二丝杆固定连接,两个相邻所述第一滑块的下端固定设有连接杆,所述支撑平台的下端固定设有配合块,所述配合块之间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三丝杆,所述第三丝杆贯穿连接杆,并与连接杆螺纹配合,所述第三丝杆为双头丝杆,一个所述配合块的一端固定设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连通配合块,并与第三丝杆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伸缩夹持模块包括与横杆固定连接的底板,所述底板内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内设有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圆杆,所述第一圆杆贯穿第一转动杆,并与第一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底板内固定设有横向设置的限位柱,所述第一转动杆之间固定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液压缸的一端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槽内设有与底板内壁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之间固定设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与第三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与第四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杆与第四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底板的正上方设有顶板,所述顶板内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内设有滑动连接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之间固定设有第二圆杆,所述第二圆杆贯穿第三转动杆,并与第三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动杆的另一端与顶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杆之间固定设有第四连杆,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第四连杆转动连接,所述顶板的上端对称设有横向设置的夹板。进一步的,所述滑索包括索体,所述索体内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置于支撑框架的两端,并与支撑框架滑动连接,所述索体上设有配合孔,所述索体的一端固定设有夹块,所述夹块的下方设有与索体固定连接的位移块,所述夹块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位移杆与配合孔和夹块配合固定,所述位移块的下端设有穿槽,所述皮带贯穿穿槽,并与位移块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建模模块包括第一位移件,所述第一位移件上固定设有第二位移件,所述第一位移件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位移件上设有第二连接孔,两个所述位移杆分别贯穿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并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位移件的下端固定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位移件的上端与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生物化石三维模型重建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内滑动设有十字架(2),所述十字架(2)的侧端设有转动连接的滚轮,滚轮与支撑框架(1)滑动连接,所述十字架(2)的上端固定设有支撑模块(3),所述支撑模块(3)的上端对称设有连接模块(4),所述支撑模块(3)用于支撑生成的古生物模型(5),所述连接模块(4)的一端固定设有伸缩夹持模块(6),所述支撑框架(1)的上端设有滑动连接的滑索(7),关于支撑框架(1)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滑索(7)之间固定设有位移杆(8),所述位移杆(8)贯穿建模模块(9),并与建模模块(9)滑动连接,所述十字架(2)的一端固定设有连接块(10);/n所述支撑框架(1)的侧端固定设有第一连接件(101),所述第一连接件(101)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电机(102),所述第一电机(102)的输出端贯穿第一连接件(101),所述支撑框架(1)的侧端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一转接件(103)和第二转接件(104),所述第一转接件(103)和第二转接件(104)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第一转接件(103)置于第一连接件(101)的正上方,所述第一转接件(103)、第二转接件(104)以及第一电机(102)的输出端之间环绕设有皮带(105),所述皮带(105)穿过滑索(7),并与滑索(7)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架(1)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二电机(106),所述第二电机(106)的一端固定设有缓冲件(107),所述第二电机(106)的输出端穿过缓冲件(107),并与第一丝杆(10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108)贯穿连接块(10),并与连接块(10)螺纹配合;/n所述支撑框架(1)的下端固定设有地脚(109),所述第一转接件(103)和第二转接件(104)的下方设有置于支撑框架(1)侧端,并与支撑框架(1)转动连接的第三转接件(1010);/n所述十字架(2)的一端的两侧分别与两根绳索(10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十字架(2)与绳索(1013)固定的一端的相邻两端的一侧设有第四转接件(1011),所述第四转接件(1011)的正上方设有置于支撑框架(1)侧端的第五转接件(1012),所述第四转接件(1012)的正下方设有置于十字架(2)两端上侧的连接扣(1014),所述绳索(1013)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三转接件(1010)、第四转接件(1011)和第五转接件(1012),并与连接扣(1014)固定连接,所述十字架(2)与绳索(1013)固定的一端对称设置的一端与相邻一端采用上述连接方式;/n所述支撑模块(3)包括支撑平台(31),所述支撑平台(31)上设有对称设置的滑槽(32),所述滑槽(32)内设有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33),所述连接模块(4)包括与第一滑块(33)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杆(41),所述第一连杆(41)上固定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柱(42),两个相邻所述支撑柱(42)之间固定设有横杆(43),所述支撑平台(31)上设有转动连接的建模圆台(34),所述古生物模型(5)在建模圆台(34)上成型,所述建模圆台(34)的侧端设有间隙均匀的齿圈,所述建模圆台(34)的两端对称设有与支撑平台(31)固定连接的固定台(35),一个所述固定台(35)内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二丝杆(36),另一个所述固定台(35)内固定设有导杆(39),所述第二丝杆(36)和导杆(39)贯穿齿条(37),所述第二丝杆(36)与齿条(37)螺纹配合,所述导杆(39)与齿条(37)滑动连接,所述齿条(37)与建模圆台(34)啮合;/n与所述第二丝杆(36)转动连接的固定台(35)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三电机(38),所述第三电机(38)的输出端连通固定台(35),并与第二丝杆(36)固定连接,两个相邻所述第一滑块(33)的下端固定设有连接杆(310),所述支撑平台(31)的下端固定设有配合块(311),所述配合块(311)之间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三丝杆(312),所述第三丝杆(312)贯穿连接杆(310),并与连接杆螺纹配合,所述第三丝杆(312)为双头丝杆,一个所述配合块(311)的一端固定设有第四电机(313),所述第四电机(313)的输出端连通配合块(311),并与第三丝杆(312)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生物化石三维模型重建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内滑动设有十字架(2),所述十字架(2)的侧端设有转动连接的滚轮,滚轮与支撑框架(1)滑动连接,所述十字架(2)的上端固定设有支撑模块(3),所述支撑模块(3)的上端对称设有连接模块(4),所述支撑模块(3)用于支撑生成的古生物模型(5),所述连接模块(4)的一端固定设有伸缩夹持模块(6),所述支撑框架(1)的上端设有滑动连接的滑索(7),关于支撑框架(1)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滑索(7)之间固定设有位移杆(8),所述位移杆(8)贯穿建模模块(9),并与建模模块(9)滑动连接,所述十字架(2)的一端固定设有连接块(10);
所述支撑框架(1)的侧端固定设有第一连接件(101),所述第一连接件(101)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电机(102),所述第一电机(102)的输出端贯穿第一连接件(101),所述支撑框架(1)的侧端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一转接件(103)和第二转接件(104),所述第一转接件(103)和第二转接件(104)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第一转接件(103)置于第一连接件(101)的正上方,所述第一转接件(103)、第二转接件(104)以及第一电机(102)的输出端之间环绕设有皮带(105),所述皮带(105)穿过滑索(7),并与滑索(7)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架(1)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二电机(106),所述第二电机(106)的一端固定设有缓冲件(107),所述第二电机(106)的输出端穿过缓冲件(107),并与第一丝杆(10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108)贯穿连接块(10),并与连接块(10)螺纹配合;
所述支撑框架(1)的下端固定设有地脚(109),所述第一转接件(103)和第二转接件(104)的下方设有置于支撑框架(1)侧端,并与支撑框架(1)转动连接的第三转接件(1010);
所述十字架(2)的一端的两侧分别与两根绳索(10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十字架(2)与绳索(1013)固定的一端的相邻两端的一侧设有第四转接件(1011),所述第四转接件(1011)的正上方设有置于支撑框架(1)侧端的第五转接件(1012),所述第四转接件(1012)的正下方设有置于十字架(2)两端上侧的连接扣(1014),所述绳索(1013)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三转接件(1010)、第四转接件(1011)和第五转接件(1012),并与连接扣(1014)固定连接,所述十字架(2)与绳索(1013)固定的一端对称设置的一端与相邻一端采用上述连接方式;
所述支撑模块(3)包括支撑平台(31),所述支撑平台(31)上设有对称设置的滑槽(32),所述滑槽(32)内设有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33),所述连接模块(4)包括与第一滑块(33)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杆(41),所述第一连杆(41)上固定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柱(42),两个相邻所述支撑柱(42)之间固定设有横杆(43),所述支撑平台(31)上设有转动连接的建模圆台(34),所述古生物模型(5)在建模圆台(34)上成型,所述建模圆台(34)的侧端设有间隙均匀的齿圈,所述建模圆台(34)的两端对称设有与支撑平台(31)固定连接的固定台(35),一个所述固定台(35)内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二丝杆(36),另一个所述固定台(35)内固定设有导杆(39),所述第二丝杆(36)和导杆(39)贯穿齿条(37),所述第二丝杆(36)与齿条(37)螺纹配合,所述导杆(39)与齿条(37)滑动连接,所述齿条(37)与建模圆台(34)啮合;
与所述第二丝杆(36)转动连接的固定台(35)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三电机(38),所述第三电机(38)的输出端连通固定台(35),并与第二丝杆(36)固定连接,两个相邻所述第一滑块(33)的下端固定设有连接杆(310),所述支撑平台(31)的下端固定设有配合块(311),所述配合块(311)之间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三丝杆(312),所述第三丝杆(312)贯穿连接杆(310),并与连接杆螺纹配合,所述第三丝杆(312)为双头丝杆,一个所述配合块(311)的一端固定设有第四电机(313),所述第四电机(313)的输出端连通配合块(311),并与第三丝杆(31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生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慧杨柳荫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