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注塑机的自动注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8375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注塑机的自动注塑机构,所述自动注塑机构包括有注塑控制平台、摆动杆、配件输送机构,所述摆动杆设置有多个,且分别在所述注塑控制平台上同步摆动,所述摆动杆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底座,所述配件输送机构每两个构成一组,所述配件输送机构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输送皮带,所述对接模块对接后其中间构成一个注塑腔,所述对接模块上上设置有一个注塑对接头,所述对接模块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卡接槽,所述配件输送机构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分离机构,通过分离机构能够对两个对接在一起的对接模块进行自动的开启,进而避免人工分离造成的麻烦,大大的提高了注塑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注塑机的自动注塑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注塑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注塑机的自动注塑机构。
技术介绍
注塑加工工艺是通过射料系统将塑料注射进注塑模具内,将塑料加热固化后形成产品。在注塑过程中,射嘴与模具浇口需要完全配合,若射嘴与模具浇口之间配合不准确时,往往存在漏胶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在实际注塑生产准备时,首先需要将射嘴与模具浇口进行对准,现有的技术采用将射嘴移动至注塑模具浇口处,通过射嘴与注塑模具浇口碰撞贴合后,肉眼观察射嘴与模具浇口的位移偏差,过程中需通过多次调整模具浇口与射嘴的位置直至射嘴与注塑模具浇口完全贴合,不仅影响换模时间,同时射嘴与模具浇口碰撞导致射嘴与模具浇口磨损变形,降低模具使用寿命;同时在对注塑的配件进行注塑的过程中,大多都是需要人工配合将模具对接在一起以后,当配件注塑完毕后,需要通过人工将配件从注塑的模具中拿取处理,从而完成注塑配件的加工,进而就造成了注塑配件加工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注塑机的自动注塑机构,在注塑控制平台上设置有多个同步摆动的摆动杆,通过摆动杆的同步摆动后,能够对输送皮带上的对接模块进行注塑材料的输送,同时能够通过分离机构能够将两个对接在一起的对接模块分离开,进而避免了人工拿取注塑配件造成的麻烦,大大的提高了注塑配件的加工效率。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动注塑机的自动注塑机构,所述自动注塑机构包括有注塑控制平台、摆动杆、配件输送机构;所述摆动杆设置有多个,且分别在所述注塑控制平台上同步摆动,所述摆动杆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底座,所述配件输送机构每两个构成一组,所述配件输送机构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输送皮带,所述输送皮带上分别设置有间距相对应设置的支撑滑道,所述支撑滑道,所述支撑滑道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同步滑动的对接模块,所述对接模块对接后其中间构成一个注塑腔,所述对接模块上上设置有一个注塑对接头,所述对接模块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卡接槽,所述配件输送机构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分离机构,所述输送皮带分别在所述分离机构上转动,所述分离机构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同步不啊懂的滑动板,所述对接模块滑动到所述滑动板的位置后,所述滑动板夹紧所述连接头滑动,所述摆动杆同步上下摆动。进一步的,所述注塑控制平台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固定架,所述注塑控制平台上设置有4个第一滑槽,诉讼摆动杆分别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摆动,所述第一滑槽内还分别设置有一个弹压所述摆动杆摆动的第一弹簧,所述注塑控制平台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第一电机驱动的第一螺纹杆,所述注塑控制平台内设置有一个滑动的第一压盘,所述第一压盘上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一螺纹杆相对应啮合连接的螺纹孔,所述第一压盘上设置有4个横向压杆,所述横向压杆分别压紧在所述摆动杆上。进一步的,每组所述配件输送机构通过支撑架支撑固定,所述配件输送机构的两端分别设在有一个转动的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皮带辊轴,所述输送皮带张紧在两个皮带辊轴之间,所述配件输送机构上设置有驱动所述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所述对接模块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滑道上,所述支撑滑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拉紧所述对接模块滑动的第二弹簧,所述对接模块的两侧还分别通过多个第三弹簧相对应拉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分离机构上设置有一个皮带支撑滑槽,所述输送皮带在所述皮带支撑滑槽内滑动,所述皮带支撑滑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所述滑动板滑动的第三滑槽,所述分离机构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二电机驱动的第二螺纹杆,所述滑动板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纹杆相对应啮合连接的螺纹孔;所述连接头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卡接槽,所述对接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在所述滑动板内滑动的压紧轴,所述压紧轴分别与所述卡接槽相对应,所述压紧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顶压滑块,所述滑动板内分别设置有一个弹压所述顶压滑块滑动的第四弹簧,所述压紧轴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个顶压滑槽,所述滑动板内分别设置有一个竖向滑动的第一顶压杆,所述第一顶压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滑轴,所述第一滑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呈锥形设置的顶压滑头,所述顶压滑头分别顶压在所述顶压滑槽内滑动,所述第一顶压杆的中心位置还设置有一个第二顶压杆,所述第二顶压杆的端部设置有一个顶压头,所述滑动板内还设置有一个弹压所述第一顶压杆滑动的第四弹簧。进一步的,本申请还包括一种自动注塑机,包括所述的一种自动注塑机的自动注塑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注塑控制平台上设置有多个同步摆动摆动杆,在摆动杆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底座,通过摆动杆的摆动能够控制底座的摆动,配件输送机构设置有多个,每两个构成一组,其中配件输送机构称圆形布置,在所述配件输送机构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输送皮带,在输送皮带上设置有间距相对应设置的对接模块,当两个对接模块对接后构成一个注塑腔,通过摆动杆的摆动能够控制底座的摆动,从而能够将射嘴套分别的对接在不同高度的对接模块上,进而完成注塑,大大的提高了注塑效率,降低了注塑成本,同时通过分离机构能够对对接模块的开启进行自动的控制,大大的提高了注塑效率;2、本专利技术在所述注塑控制平台内设置有一个滑动的第一压盘,通过第一压盘的滑动能够带动横向压杆的同步上下滑动,通过横向压杆能够顶压所述摆动杆的摆动,进而能够通过摆动杆的摆动后达到同步对多个对接模块进行注塑,大大的提高了注塑效率,在配件输送机构上设置有一个分离机构,在分离机构上设置有两个同步滑动的滑动板,通过滑动板的滑动后能够对对接模块的分离进行控制,进而能够对注塑配件的分离进行控制,从而避免人工分离注塑配件造成的麻烦,大大的提高了对注塑配件的加工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对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固定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固定模架的剖面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对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定位板的剖面图;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料筒的剖面图;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射嘴套的剖面图;图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注塑控制平台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注塑控制平台整体结构俯视图;图10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配件输送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分离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滑动板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对接模块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对接模块整体结构俯视图。图中:1底座、2固定模组件、3射嘴组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注塑机的自动注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注塑机构包括有注塑控制平台(8)、摆动杆(802)、配件输送机构(9);/n所述摆动杆(802)设置有多个,且分别在所述注塑控制平台(8)上同步摆动,所述摆动杆(80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底座(808),所述配件输送机构(9)每两个构成一组,所述配件输送机构(9)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输送皮带(901),所述输送皮带(901)上分别设置有间距相对应设置的支撑滑道(905),所述支撑滑道(905),所述支撑滑道(905)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同步滑动的对接模块(906),所述对接模块(906)对接后其中间构成一个注塑腔(907),所述对接模块(906)上上设置有一个注塑对接头(913),所述对接模块(906)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头(908),所述连接头(90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卡接槽(909),所述配件输送机构(9)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分离机构(929),所述输送皮带(901)分别在所述分离机构(929)上转动,所述分离机构(929)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同步滑动的滑动板(917),所述对接模块(906)滑动到所述滑动板(917)的位置后,所述滑动板(917)夹紧所述连接头(908)滑动,所述摆动杆(802)同步上下摆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注塑机的自动注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注塑机构包括有注塑控制平台(8)、摆动杆(802)、配件输送机构(9);
所述摆动杆(802)设置有多个,且分别在所述注塑控制平台(8)上同步摆动,所述摆动杆(80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底座(808),所述配件输送机构(9)每两个构成一组,所述配件输送机构(9)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输送皮带(901),所述输送皮带(901)上分别设置有间距相对应设置的支撑滑道(905),所述支撑滑道(905),所述支撑滑道(905)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同步滑动的对接模块(906),所述对接模块(906)对接后其中间构成一个注塑腔(907),所述对接模块(906)上上设置有一个注塑对接头(913),所述对接模块(906)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头(908),所述连接头(90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卡接槽(909),所述配件输送机构(9)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分离机构(929),所述输送皮带(901)分别在所述分离机构(929)上转动,所述分离机构(929)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同步滑动的滑动板(917),所述对接模块(906)滑动到所述滑动板(917)的位置后,所述滑动板(917)夹紧所述连接头(908)滑动,所述摆动杆(802)同步上下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注塑机的自动注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控制平台(8)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固定架(809),所述注塑控制平台(8)上设置有4个第一滑槽(801),诉讼摆动杆(802)分别在所述第一滑槽(801)内摆动,所述第一滑槽(801)内还分别设置有一个弹压所述摆动杆(802)摆动的第一弹簧(803),所述注塑控制平台(8)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第一电机(807)驱动的第一螺纹杆(806),所述注塑控制平台(8)内设置有一个滑动的第一压盘(805),所述第一压盘(805)上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一螺纹杆(806)相对应啮合连接的螺纹孔,所述第一压盘(805)上设置有4个横向压杆(804),所述横向压杆(804)分别压紧在所述摆动杆(80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注塑机的自动注塑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配件输送机构(9)通过支撑架(903)支撑固定,所述配件输送机构(9)的两端分别设在有一个转动的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恒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多米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