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整理器及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8310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束整理器及工作台,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柔性的板状结构,两板状结构的一端均为固定设置,两板状结构之间限定了一用于容纳线束的容置空间,容置空间于板状结构的边缘处形成多个供线束进出的开口,多个开口间隔设置且与容置空间相连通;至少一个限位结构,至少一个限位结构限制两板状结构之间的最小间距而不限制两板状结构之间的最大间距。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线束的多个位置的进入或引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束整理器及工作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束整理器的
,尤其涉及一种线束整理器及包括该线束整理器的工作台。
技术介绍
现有的理线器往往只能够梳理单一方向上的线束,例如公开号为CN205595719U的技术专利一种理线器具有该理线器的中置柜。在大量线束需要在多个方向上的频繁进出、整理的情况下,这种理线器显然难以满足使用需求。另一方面,这类理线器通常具有固定直径的用于容纳单根电线或线束的线槽,其无法根据线束的实际尺寸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多个方向上实现进线、出线的线束整理器及包括该线束整理器的工作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线束整理器,其中,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柔性的板状结构,两所述板状结构的一端均为固定设置,两所述板状结构之间限定了一用于容纳线束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于所述板状结构的边缘处形成多个供线束进出的开口,多个所述开口间隔设置且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至少一个限位结构,至少一个所述限位结构限制两所述板状结构之间的最小间距而不限制两所述板状结构之间的最大间距。上述的线束整理器,其中,所述限位结构由两所述板状结构的相互正对的表面向相互正对的方向延伸形成。上述的线束整理器,其中,包括一个所述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由两所述板状结构的相互正对的其中一个表面向另一个表面延伸形成,所述限位结构的端部与所述另一个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或,包括两个相互正对地设置的所述限位结构,两所述限位结构由两所述板状结构的相互正对的表面彼此相向地延伸形成,两所述限位结构的端部之间具有间隙。上述的线束整理器,其中,所述限位结构呈板状或条状,所述限位结构具备:与所述板状结构相连接的较宽的基部、以及背对于所述板状结构的较窄的端部;更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的纵截面呈三角形;更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更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的纵截面的直角边朝向所述容置空间,且所述限位结构的纵截面的斜边背对所述容置空间。上述的线束整理器,其中,所述限位结构位于所述板状结构的边缘处;同一板状结构上的两个相邻的所述限位结构之间具有间隙;两所述板状结构之间的相邻且相正对的两个所述限位结构的端部之间具有间隙;两所述板状结构的四个相邻的所述限位结构之间限定了所述开口。上述的线束整理器,其中,所述限位结构呈柱状,所述限位结构位于所述板状结构的中心处,所述限位结构的端部之间具有间隙。上述的线束整理器,其中,多个所述开口包括:位于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的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另一侧的下侧的第二开口、以及位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另一侧的上侧的第三开口。上述的线束整理器,其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板状限位结构,两所述第一板状限位结构均位于所述板状结构的上端;两相对设置的第二板状限位结构,两所述第二板状限位结构均位于所述板状结构的另一侧;两相对设置的柱状限位结构,两所述柱状限位结构均位于所述板状结构的中部;更优选的,还包括:两相对设置且相互连接的固定结构,两所述固定结构均位于所述板状结构的下端;其中,所述第一板状限位结构和所述固定结构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板状限位结构的下端和所述固定结构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板状限位结构的上端和所述第一板状结构之间形成所述第三开口。上述的线束整理器,其中,所述柱状限位结构将所述容置空间限定为一环状空间;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之间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形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之间形成第三通道;更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道自所述第一开口至所述第二开口倾斜向上设置,所述第二通道水平设置,所述第三通道竖直设置。一种工作台,其中,所述工作台包括具有内部空间的工作台本体,还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束整理器,所述线束整理器的一侧通过一固定结构固定于所述工作台本体上,所述线束整理器的容置空间与所述工作台本体的内部空间连通。更优选的,包括多个所述线束整理器,多个所述线束整理器并排设置。上述的工作台,其中,沿每一所述板状结构的相互正对的表面的外缘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使所述板状结构的边缘处形成台阶式结构,所述台阶式结构突出于所述限位结构。上述的工作台,其中,每一所述板状结构的相互背对的表面的外沿向相互背对的方向延伸形成支撑结构;更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位于所述板状结构的下端和/或所述板状结构的另一侧。上述的工作台,其中,所述工作台还包括:若干工作台背板,若干所述工作台背板之间形成背板间隙,所述线束整理器设于所述背板间隙的内部;更优选的,所述背板的两端向所述工作台本体的内部空间延伸形成扣条,所述扣条与所述台阶式结构相匹配;更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支撑于所述背板上。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线束的多个位置的进入或引出。(2)本专利技术允许线束在容置空间内任意地布置,而板状结构则根据线束的尺寸进行适应性的形变以保护线束。(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限位结构限制板状结构的最小间距,以对板状结构1提供柔性的、较强的支撑,以保护线束。(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不同种类的限位结构实现板状结构在各个位置上不同的支撑要求。(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板状结构1边缘的限位结构和板状结构中部的限位结构将板状结构内的容置空间区分为多个通道,以引导、整理线束的进入和引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台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台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台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台的线束整理器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线束整理器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线束整理器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线束整理器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线束整理器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线束整理器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线束整理器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线束整理器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线束整理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线束整理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板状结构;11、凹槽;12、支撑结构;2、限位结构;21、第一板状限位结构;22、第二板状限位结构;23、柱状限位结构;31、第一开口;32、第二开口;33、第三开口;4、固定结构;5、工作台本体;6、工作台背板;a、第一通道;b、第二通道;c、第三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整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两相对设置的柔性的板状结构,两所述板状结构的一端均为固定设置,两所述板状结构之间限定了一用于容纳线束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于所述板状结构的边缘处形成多个供线束进出的开口,多个所述开口间隔设置且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n至少一个限位结构,至少一个所述限位结构限制两所述板状结构之间的最小间距而不限制两所述板状结构之间的最大间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整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相对设置的柔性的板状结构,两所述板状结构的一端均为固定设置,两所述板状结构之间限定了一用于容纳线束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于所述板状结构的边缘处形成多个供线束进出的开口,多个所述开口间隔设置且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
至少一个限位结构,至少一个所述限位结构限制两所述板状结构之间的最小间距而不限制两所述板状结构之间的最大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整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由两所述板状结构的相互正对的表面向相互正对的方向延伸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整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所述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由两所述板状结构的相互正对的其中一个表面向另一个表面延伸形成,所述限位结构的端部与所述另一个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或,包括两个相互正对地设置的所述限位结构,两所述限位结构由两所述板状结构的相互正对的表面彼此相向地延伸形成,两所述限位结构的端部之间具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整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呈板状或条状,所述限位结构具备:与所述板状结构相连接的较宽的基部、以及背对于所述板状结构的较窄的端部;
更优选的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的纵截面呈三角形;
更优选的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
更优选的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的纵截面的直角边朝向所述容置空间,且所述限位结构的纵截面的斜边背对所述容置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整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位于所述板状结构的边缘处;
同一板状结构上的两个相邻的所述限位结构之间具有间隙;
两所述板状结构之间的相邻且相正对的两个所述限位结构的端部之间具有间隙;
两所述板状结构的四个相邻的所述限位结构之间限定了所述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整理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宁远
申请(专利权)人:棱式责任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英国;GB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