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折弯机的折弯角度校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81676 阅读:39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折弯机的折弯角度校正方法,包括步骤:1、角度校正系统向控制系统发预折弯角度信号;2、折弯机预折弯板材并计算补偿行程数据;3、折弯机对板材执行补偿折弯;3.1、弯机执行折弯动作,角度校正系统测折弯实际角度;3.2角度校正系统将折弯实际角度反馈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比较折弯实际角度和折弯目标角度;3.3、控制系统控制折弯机释放补偿折弯后的板材,角度校正系统检测并计算板材的补偿行程数据,并反馈给控制系统,返回步骤3.1;4、控制系统控制折弯机回程,折弯角度校正结束。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通过预折弯和一次补偿校正即可达到折弯目标角度,折弯精度高,且折弯过程无需人工干预,提高折弯工序的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折弯机的折弯角度校正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弯机的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折弯机的折弯角度校正方法。
技术介绍
折弯机是一种能够对钣金进行折弯的机器,其结构主要包括支架、工作台、夹紧板、折弯上模具、折弯下模具等,使用时,通过压板和底座对钣金进行夹持,再由折弯上模具和折弯下模具对钣金进行折弯加工。由于钣金具有一定的回弹特性,在折弯释放后可能出现回弹而导致折弯角度不合格,为了确保折弯机的加工精度,现有技术的折弯机通过角度补偿的方式对钣金进行二次或多次折弯。现有技术的角度补偿装置包括液压补偿装置或机械补偿装置,其工作原理是:设定折弯目标角度,折弯后取下板材并人工测量折弯实际角度,若折弯实际角度比折弯目标角度大1.5°,在折弯机进行第二次折弯前预设补偿值1.5°,折弯机根据预设补偿值进行第二次折弯,折弯后取下板材并人工测量折弯实际角度,若折弯实际角度比折弯目标角度大0.5°,需要在折弯机进行第三次折弯前预设补偿值1.5°+0.5°,以此类推,直至折弯角度符合板材加工要求;后续的板材折弯可采用最终符合板材加工要求的预设补偿值。由于在实际折弯过程中,折弯机无法一次达到预设的折弯角度,需要在每次折弯前进行人工测量并修改补偿值再进行相应的折弯动作,操作十分不便,效率低下,且折弯角度精度较低。同时,在折弯机的长期生产过程中,折弯机的性能不断下降,折弯角度也会随之出现越来越大的偏差,经常需要通过人工测量和修改补偿值才能确保板材折弯加工的角度精确性。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201910439425.5公开了一种整体波形斜块结构的精密折弯机机械补偿工作台,并具体公开了:该工作台包括底座及盖板,盖板上设有第一方槽和第二方槽;第二方槽内设有均为波形结构且通过若干双向斜面配合的上斜块和下斜块;若干上斜块单元依次排列间隙配合组成,各上斜块单元上表面水平,下表面具有一个双向斜面;下斜块为整体式结构,其下表面水平,上表面具有若干与各上斜块单元的双向斜面一一对应的双向斜面。该工作台需要通过上、下斜面的一一对应配合实现高精度和补偿功能,补偿操作不便,且补偿量由上下楔块的斜面长度决定,补偿精度角度,可控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折弯机的折弯角度校正方法,能通过预折弯和一次补偿校正即可达到折弯目标角度,折弯精度高,且折弯过程无需人工干预,提高折弯工序的效率和质量。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折弯机的折弯角度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折弯机的角度校正系统向控制系统发送预折弯角度信号;步骤2:控制系统控制折弯机预折弯板材,并计算补偿行程数据;步骤3:控制系统控制折弯机对板材执行补偿折弯;所述的板材补偿折弯的具体步骤是:步骤3.1:控制系统根据补偿行程数据控制折弯机执行折弯动作,释放补偿折弯后的板材并通过角度校正系统检测板材的折弯实际角度,即板材再次释放后的回弹后角度;步骤3.2:角度校正系统将检测到的折弯实际角度反馈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比较折弯实际角度和折弯目标角度:I、若折弯实际角度小于折弯目标角度,则执行步骤3.3;II、若折弯实际角度等于折弯目标角度,则板材折弯工序完成,转至步骤4;III、若折弯实际角度小于折弯目标角度,则发出角度异常报警,转至步骤4;步骤3.3:角度校正系统检测并计算板材的补偿行程数据,并反馈给控制系统,返回步骤3.1;步骤4:控制系统控制折弯机回程,折弯角度校正结束。所述的步骤1中,预折弯角度信号包括预折弯设定角度,且预折弯角度设定值大于折弯目标角度。所述的预折弯设定角度比折弯目标角度大2°-5°。所述的步骤2中,预折弯板材的具体步骤是:步骤2.1:控制系统根据预折弯角度信号和折弯目标角度控制折弯机对板材执行预折弯动作,释放预折弯后的板材并通过角度校正系统检测板材的预折弯实际角度,即板材释放后的回弹后角度;步骤2.2:角度校正系统将检测到的预折弯实际角度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比较预折弯实际角度和折弯目标角度:I、若预折弯实际角度大于折弯目标角度,则执行步骤2.3;II、若预折弯实际角度等于折弯目标角度,则板材折弯工序完成,转至步骤4;III、若预折弯实际角度小于折弯目标角度,则发出角度异常报警,转至步骤4;步骤2.3:角度校正系统检测并计算板材的补偿行程数据,并反馈给控制系统。所述的板材的补偿行程数据的检测计算方法包括:步骤S1:角度校正系统检测板材释放前的回弹前角度以及板材完全释放后的回弹后角度;步骤S2:角度校正系统根据回弹前角度和回弹后角度计算回弹角度,计算公式为:回弹角度=回弹后角度-回弹前角度;步骤S3:根据回弹角度计算折弯机上梁在下次折弯时的补偿行程数据。所述的步骤2.2中,在比较预折弯实际角度和折弯目标角度时,通过控制系统设定折弯角度允差值,当|预折弯实际角度-折弯目标角度|≤折弯角度允差值时,控制系统判定为预折弯实际角度等于折弯目标角度。所述的步骤3.2中,在比较折弯实际角度和折弯目标角度时,通过控制系统设定折弯角度允差值,当|折弯实际角度-折弯目标角度|≤折弯角度允差值时,控制系统判定为折弯实际角度等于折弯目标角度。所述的折弯角度允差值为0.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角度校正系统实现对每一次折弯动作后的折弯角度实时检测,并根据折弯机释放板材前后的回弹角度实现对下一次折弯动作的精确补偿,自动化程度高,折弯过程中无需人工干预,在确保折弯角度精度的基础上提高了折弯工序的效率和质量。2、本专利技术通过角度校正系统对板材折弯实际角度进行检测,能更精确和实际的反映折弯过程,无需人工多次修改置补偿值,通过自动计算补偿行程数据确保下一次折弯的精确性,使每一次的补偿折弯更精准,降低板材的报废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用于折弯机的折弯角度校正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见附图1,一种用于折弯机的折弯角度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折弯机的角度校正系统向控制系统发送预折弯角度信号。角度校正系统安装在折弯机下梁上,便于对板材的折弯的角度参数进行实时采集。所述的预折弯角度信号包括预折弯设定角度,预折弯角度设定值大于折弯目标角度。所述的预折弯设定角度比折弯目标角度大2°-5°,优选为3°,可根据不同的折弯机性能和加工要求确定。步骤2:控制系统控制折弯机预折弯板材,并计算补偿行程数据。所述的预折弯板材的具体步骤是:步骤2.1:控制系统根据预折弯角度信号和折弯目标角度控制折弯机对板材执行预折弯动作,释放预折弯后的板材并通过角度校正系统检测板材的预折弯实际角度,即板材释放后的回弹后角度。步骤2.2:角度校正系统将检测到的预折弯实际角度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比较预折弯实际角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折弯机的折弯角度校正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折弯机的角度校正系统向控制系统发送预折弯角度信号;/n步骤2:控制系统控制折弯机预折弯板材,并计算补偿行程数据;/n步骤3:控制系统控制折弯机对板材执行补偿折弯;/n所述的板材补偿折弯的具体步骤是:/n步骤3.1:控制系统根据补偿行程数据控制折弯机执行折弯动作,释放补偿折弯后的板材并通过角度校正系统检测板材的折弯实际角度,即板材再次释放后的回弹后角度;/n步骤3.2:角度校正系统将检测到的折弯实际角度反馈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比较折弯实际角度和折弯目标角度:/nI、若折弯实际角度小于折弯目标角度,则执行步骤3.3;/nII、若折弯实际角度等于折弯目标角度,则板材折弯工序完成,转至步骤4;/nIII、若折弯实际角度小于折弯目标角度,则发出角度异常报警,转至步骤4;/n步骤3.3:角度校正系统检测并计算板材的补偿行程数据,并反馈给控制系统,返回步骤3.1;/n步骤4:控制系统控制折弯机回程,折弯角度校正结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折弯机的折弯角度校正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折弯机的角度校正系统向控制系统发送预折弯角度信号;
步骤2:控制系统控制折弯机预折弯板材,并计算补偿行程数据;
步骤3:控制系统控制折弯机对板材执行补偿折弯;
所述的板材补偿折弯的具体步骤是:
步骤3.1:控制系统根据补偿行程数据控制折弯机执行折弯动作,释放补偿折弯后的板材并通过角度校正系统检测板材的折弯实际角度,即板材再次释放后的回弹后角度;
步骤3.2:角度校正系统将检测到的折弯实际角度反馈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比较折弯实际角度和折弯目标角度:
I、若折弯实际角度小于折弯目标角度,则执行步骤3.3;
II、若折弯实际角度等于折弯目标角度,则板材折弯工序完成,转至步骤4;
III、若折弯实际角度小于折弯目标角度,则发出角度异常报警,转至步骤4;
步骤3.3:角度校正系统检测并计算板材的补偿行程数据,并反馈给控制系统,返回步骤3.1;
步骤4:控制系统控制折弯机回程,折弯角度校正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折弯机的折弯角度校正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1中,预折弯角度信号包括预折弯设定角度,且预折弯角度设定值大于折弯目标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折弯机的折弯角度校正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预折弯设定角度比折弯目标角度大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折弯机的折弯角度校正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2中,预折弯板材的具体步骤是:
步骤2.1:控制系统根据预折弯角度信号和折弯目标角度控制折弯机对板材执行预折弯动作,释放预折弯后的板材并通过角度校正系统检测板材的预折弯实际角度,即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忠曹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弘东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