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净化系统,包括电催化水设备、两个电势保持装置和两个净化装置,电催化水设备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分别依次连通电势保持装置和净化装置,输出的酸性电催化水和碱性电催化水在两个净化装置中喷淋分别形成氧化性气氛和还原性气氛,使通入的废气依次经过氧化性气氛进行脱硫处理和还原性气氛进行脱硝处理,净化后的气体排出,氧化还原产物回收处理利用。通过电催化水设备可快速产生大量的碱性还原水、酸性氧化水和中性水,水肿包含大量瞬时自由基,原料来源广泛,重复利用率高,且电催化水设备还可以根据废气种类及污染程度改变水的氧化还原电位,做出适应性调整,能源节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使用煤炭、汽油、柴油、天然气等作为燃料在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已经非常广泛,燃烧产生的硫化物、氮氧化物等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以及空气的污染日益严重,解决空气污染的问题迫在眉睫。传统的废气脱硫脱硝设备均为脱硫和脱硝各自一套,独立进行净化处理,净化效率低。脱硫指脱除燃料、原料或其他物料中的游离硫或含硫化合物的过程,脱硝指脱除燃料、原料或其他物料中的硝酸根或氮氧化物的过程,主要是脱除煤燃烧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常用的脱硫方法有氨吸收法烟气脱硫、石灰/石灰石干法烟气脱硫、亚硫酸钠法烟气脱硫、活性炭吸附法烟气脱硫、流化床燃烧脱硫等,常用的脱硝方法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SCR)、活性炭吸附脱硝等。现有的脱硫脱硝方式需要用到大量催化剂,成本高,反应后生成物甚至带来二次污染,净化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净化系统成本高、效率低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净化系统,包括:电催化水设备,其具有输出酸性电催化水的第一出水口和输出碱性电催化水的第二出水口;两个电势保持装置,其一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另一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两个净化装置,分别与两个电势保持装置的第四出水口一一对应连通设置;任一所述净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洗涤塔;所述洗涤塔包括出气口、进气口和设置在出气口与进气口之间的至少一个喷淋结构;所述喷淋结构与所述第四出水口连通设置;前一所述洗涤塔的出气口与后一所述洗涤塔的进气口连通设置。所述洗涤塔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塔体;所述塔体中空设置形成喷淋腔室;所述喷淋结构设置在所述喷淋腔室内;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喷淋结构下方的所述塔体上;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喷淋结构上方的所述塔体上。所述进气口的轴线呈倾角设置。所述进气口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5°。所述喷淋结构包括:主管,一端固定在所述洗涤塔的内壁上,另一端穿出所述洗涤塔并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或第二出水口;若干支管,一端固定在所述洗涤塔的内壁上;另一端连通所述主管;任一所述支管上设置若干喷嘴。所述支管沿所述主管的延伸方向分布在所述主管两侧;且同侧的所述支管均匀间隔设置,两侧的所述支管关于所述主管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喷嘴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支管上。所述塔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除雾层、隔流板、至少一个填料层和旋流板;所述旋流板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上方;所述填料层与所述喷淋结构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喷淋结构下方;所述电势保持装置包括若干保持单元,其首端和尾端通过连通水管依次连通设置;其中,第一个所述保持单元的一端设置第二进水口,最后一个所述保持单元的的一端设置第四出水口;所述保持单元包括:壳体,其具有安装腔;流通管,固定在所述安装腔中;所述流通管包括若干缓流段和若干急流段;所述缓流段和急流段相互间隔设置;所述急流段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缓流段的横截面积;若干磁体,对称设置在任一所述急流段的两侧管壁上;且同一急流段两侧的磁体异极相对设置。所述急流段通过挤压所述流通管相对的两侧成型。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净化系统,包括电催化水设备、两个电势保持装置和两个净化装置,电催化水设备具有输出酸性电催化水的第一出水口和输出碱性电催化水的第二出水口,两个电势保持装置二者其一连通第一出水口,二者另一连通第二出水口,两个净化装置对应连通两个电势保持装置的第四出水口。输出的酸性电催化水和碱性电催化水在两个净化装置中喷淋分别形成氧化性气氛和还原性气氛,前一洗涤塔的出气口与后一洗涤塔的进气口连通设置,待处理废气从第一台洗涤塔的进气口通入后依次经过第一净化装置的所有洗涤塔进行脱硫处理,再经过第二净化装置的所有洗涤塔将脱硫后的气体进行脱硝处理并去除重金属离子,净化后的气体从最后一台洗涤塔的出气口排出。通过电催化水设备可快速产生大量的碱性还原水、酸性氧化水和中性水,水中包含大量瞬时自由基,原料来源广泛,重复利用率高,且电催化水设备还可以根据废气种类及污染程度改变水的氧化还原电位,做出适应性调整,能源节约。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净化系统,电势保持装置包括若干保持单元,其首尾端通过连通水管依次连通设置,第一个保持单元的一端设置第二进水口,最后一个保持单元的一端设置第四出水口,第二进水口用于连通电催化水设备中输出的酸性电催化水、碱性电催化水或中性水。保持单元包括壳体,流通管安装在壳体的安装腔内,流通管包括若干缓流段和若干急流段,缓流段和急流段相互间隔设置,且急流段的横截面积小于缓流段的横截面积。若干磁体对称设置在任一急流段的两侧管壁上,且同一急流段两侧的磁体异极相对设置。在流通管上设置横截面积不同的缓流段和急流段,使电催化水在流通管中通过时形成自旋流,从而实现电势的低耗散甚至无耗散。在急流段两侧设置磁体,提供稳定的磁场,进一步维持电催化水的氧化还原能力。该装置在保持电催化水高电势的同时还可以提供更长的传输距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催化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势保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势保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保持单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流通管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流通管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洗涤塔的结构示意图一;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洗涤塔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喷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喷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附图标记说明:1、电催化水设备;11、电催化单元;12、第一进水口;13、第一出水口;14、第二出水口;15、第三出水口;2、洗涤塔;21、底座;22、塔体;23、出气口;24、进气口;25、观察口;26、爬梯;27、网格支架;3、喷淋结构;31、主管;32、支管;33、喷嘴;4、除雾层;5、隔流板;6、填料层;7、旋流板;8、连接管;9、气管;10、牵引风机;100、原水水箱;101、循环水箱;102、备用循环水箱。1A、电势保持装置;100a、隔离罩;101a、安装座;1a、保持单元;2a、连通水管;3a、第二进水口;4a、第四出水口;5a、壳体;51a、端盖;52a、安装侧板;6a、流通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催化水设备(1),其具有输出酸性电催化水的第一出水口(13)和输出碱性电催化水的第二出水口(14);/n两个电势保持装置(1A),其一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13),另一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14);/n两个净化装置,分别与两个电势保持装置(1A)的第四出水口一一对应连通设置;/n任一所述净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洗涤塔(2);/n所述洗涤塔(2)包括出气口(23)、进气口(24)和设置在出气口(23)与进气口(24)之间的至少一个喷淋结构(3);/n所述喷淋结构(3)与所述电势保持装置(1A)的第四出水口连通设置;/n前一所述洗涤塔(2)的出气口(23)与后一所述洗涤塔(2)的进气口(24)连通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催化水设备(1),其具有输出酸性电催化水的第一出水口(13)和输出碱性电催化水的第二出水口(14);
两个电势保持装置(1A),其一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13),另一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14);
两个净化装置,分别与两个电势保持装置(1A)的第四出水口一一对应连通设置;
任一所述净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洗涤塔(2);
所述洗涤塔(2)包括出气口(23)、进气口(24)和设置在出气口(23)与进气口(24)之间的至少一个喷淋结构(3);
所述喷淋结构(3)与所述电势保持装置(1A)的第四出水口连通设置;
前一所述洗涤塔(2)的出气口(23)与后一所述洗涤塔(2)的进气口(24)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塔(2)包括底座(21)和设置在底座(21)上的塔体(22);所述塔体(22)中空设置形成喷淋腔室;
所述喷淋结构(3)设置在所述喷淋腔室内;
所述进气口(24)设置在所述喷淋结构(3)下方的所述塔体(22)上;所述出气口(23)设置在所述喷淋结构(3)上方的所述塔体(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24)的轴线呈倾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24)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结构(3)包括:
主管(31),一端固定在所述洗涤塔(2)的内壁上,另一端穿出所述洗涤塔(2)并连通所述第四出水口;
若干支管(32),一端固定在所述洗涤塔(2)的内壁上;另一端连通所述主管(31);
任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昆喨,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鼎德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