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解视疲劳的蓝莓叶黄素酯压片糖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7846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缓解视疲劳的蓝莓叶黄素酯压片糖果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蓝莓叶黄素酯压片糖果包括以下组分:叶黄素酯5~30%、蓝莓粉10~60%、D‑甘露糖醇10~70%、麦芽糊精5~30%、微晶纤维素0~10%、柠檬酸0~1.5%、硬脂酸镁0‑1%;所述制备方法包括过筛、混合、制软材、制粒、总混、压片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叶黄素酯、蓝莓粉等原料组分的协同配合作用,能够显著缓解视疲劳,采用所述制备方法制成当前接受度普遍较高的日常零食品之一的压片糖果,方便食用及携带,并具有良好的口感,且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流程简化,能够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解视疲劳的蓝莓叶黄素酯压片糖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健功能食品
,具体涉及一种缓解视疲劳的蓝莓叶黄素酯压片糖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视疲劳又称为眼疲劳,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用眼不持久或长时间用眼后出现眼部不适、视觉障碍、疲倦等症状的疾病,目前以患者自觉眼部症状为主。视疲劳无器质性病变,与用眼习惯、社会环境和自身体质等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眼痛、眼胀、眼干、视物模糊、畏光、异物感、视力不稳定等,亦可合并全身及精神症状,如头痛、失眠、腰背酸痛、记忆力衰退等。受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的影响,人群中用眼时长普遍延长、强度加大,近年来视疲劳的发生有明显上升。研究发现,引起视疲劳的因素包括荧屏光暴露、不良用眼习惯、近视相关等。长期荧屏光暴露是视疲劳的危险因素,可能与荧屏暴露造成眼部调节作用降低导致视疲劳有关,而叶黄素摄入和户外活动是视疲劳发生的保护因素。Yoshioka等学者的实验表明,视疲劳与电脑屏幕暴露时间及睡眠质量等两者存在明显的关联,并且电脑屏幕暴露如果每天大于6小时,则呈现为显著的线性相关。不良用眼习惯如长期用眼过度、不良环境用眼均可增加视疲劳危险,在不良环境中用眼可引起泪液分泌降低、泪膜稳定性不足,较易引起视疲劳。针对视疲劳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相关护眼治疗的仪器、药物和保健品等。物理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视疲劳,但是对眼睛本身造成的损伤却无法修复,无法安全有效解决大部分当代人存在的光辐射等因素造成的眼部损伤;而且,大多数药物中含有毒素或是带有副作用,如眼药水中的成分盐酸萘甲唑啉、盐酸羟甲唑啉、盐酸四氢唑林会导致瞳孔散大,甚至导致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导致血管更粗大、舒张更明显,容易产生依赖。甲基硫酸新斯的明能勉强使睫状肌继续工作,但会导致疲劳更难缓解,假性近视的人滥用这类药物,可能加速近视发展;除此之外,相关药物或保健品的辅料添加不科学,如添加了白砂糖等不利于青少年防龋齿及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味道不适口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缓解视疲劳的蓝莓叶黄素酯压片糖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蓝莓叶黄素酯压片糖果能够改善荧屏光暴露、不良用眼习惯、近视等引起的视疲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缓解视疲劳的蓝莓叶黄素酯压片糖果,包括以下组分:叶黄素酯、蓝莓粉、D-甘露糖醇、麦芽糊精、微晶纤维素、柠檬酸、硬脂酸镁。叶黄素酯是叶黄素与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所形成的酯,它丰富地存在于植物中,以万寿菊中含量最高。它是黄斑点色素的重要构成和抗氧化成分,是在眼睛中发现的唯一类胡萝卜素,进入人体内后,在脂肪酶作用下通过代谢水解成叶黄素进入血液,能够有效吸收损害人类视网膜的蓝光。叶黄素具有预防白内障、缓解视疲劳的作用,被称为“眼黄金”,是太阳高能蓝光的过滤器,保护眼部的视网膜被损坏,又是视网膜的抗氧化剂;氧化、光损伤也是造成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和白内障的主要原因。许多眼科疾病都与叶黄素的缺乏有很大关系,但叶黄素和叶黄素酯在人体内无法合成,所以适当补充叶黄素和叶黄素酯能有效保护眼部视网膜和预防白内障。蓝莓果实中含大量的花色苷、原花青素、类黄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熊果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等营养及生理活性成分,其抗氧化能力很强,具有促进视红素再合成、抗炎症、提高免疫力、抗心血管疾病、抗衰老、抗癌等多种生理功效,在食品、医药、健康产品等领域中应用已经是热点和焦点之一。Matsumoto等研宄发现浆果提取物中的花青素,尤其是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能有效缓解视力疲劳,并有效提高人眼对强光和暗光的适应能力及能有效改善视觉瞬间适应性。宋雪等研究光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揭示了蓝莓花青素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结果表明蓝莓花青素能显著降低因氧化造成的hREP细胞损伤,且花青素的浓度越大,对hREP细胞损伤程度越低。孔祥强等研究发现蓝莓花青素能降低因过量自由基导致的晶状体蛋白氧化和显著降低白内障、晶体混浊和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蓝莓提取物中的花色苷可激活视网膜酶,起到活化和促进视红素合成的作用,提高人眼视觉上的敏锐程度,且使得人的视觉可以快速地适应黑暗环境,从而增强人的视力。D-甘露糖醇是一种低热量功能性甜味剂,可作保湿剂,营养增补剂及组织改良剂。其本身口感比较好,不会影响食品的味道,如果食品中略有苦味,甜味剂还可以改善苦味。功能性甜味剂有以下几个特点:(1)热量比较低,很难消化。主要源于甜味剂进入人体后代谢产生的热量值比较少,消化的途径与胰岛素没有任何关系,所以糖尿病人、高血压患者以及肥胖病人等都可以使用;(2)可以改善肠道功能,主要源于功能性甜味剂能够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的增殖,并在人体肠道内产生双歧杆菌,产生断链脂肪酸和一些抗菌素物质,对致病菌和腐败菌的生长繁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增加肠道蠕动,改善便秘情况;(3)还具有抗龋齿的作用,功能性甜味剂中的低聚糖和糖醇等不会滋养口腔细菌,还能抑制突变链球菌的生长,所以长期食用甜味剂食品不会引起牙齿的龋齿情况。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叶黄素酯5~30%、蓝莓粉10~60%、D-甘露糖醇10~70%、麦芽糊精5~30%、微晶纤维素0~10%、柠檬酸0~1.5%、硬脂酸镁0~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叶黄素酯5~25%、蓝莓粉10~50%、D-甘露糖醇20~60%、麦芽糊精5~28%、微晶纤维素1~10%、柠檬酸0.2~1.3%、硬脂酸镁0.2~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叶黄素酯5~20%、蓝莓粉10~40%、D-甘露糖醇20~55%、麦芽糊精5~25%、微晶纤维素2~10%、柠檬酸0.2~1%、硬脂酸镁0.3~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叶黄素酯为取自万寿菊的叶黄素酯或叶黄素酯微囊粉。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叶黄素酯中的叶黄素二棕榈酸酯质量百分比含量大于6%。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缓解视疲劳的蓝莓叶黄素酯压片糖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过筛:将除柠檬酸之外的原料组分过40~60目筛,将柠檬酸过60~80目筛,备用;(2)混合:将除叶黄素酯、硬脂酸镁、柠檬酸、麦芽糊精之外的原料组分按照重量份数加入,将柠檬酸用麦芽糊精进行等量梯度加法稀释3次后加入,再加入剩余的麦芽糊精,并充分混合均匀;(3)制软材:加入水或醇水混合物制软材;(4)制粒:将软材过筛造粒,干燥颗粒,摇摆制粒机整粒,并再次干燥颗粒;(5)向所制备的颗粒中加入叶黄素酯和硬脂酸镁,充分混合均匀,压片制得所述蓝莓叶黄素酯压片糖果。所述制得的蓝莓叶黄素酯压片糖果每片重约为0.5g,食用者可以采用嚼服或吞服等方式服用。本压片糖果采用当前接受度普遍较高的日常零食品方式,方便食用及携带,并具有良好的口感,通过叶黄素酯微囊粉、蓝莓粉等原料组分的协同配合作用,能够显著缓解视疲劳。本专利技术结合营养学,采用天然原料,例如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解视疲劳的蓝莓叶黄素酯压片糖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叶黄素酯、蓝莓粉、D-甘露糖醇、麦芽糊精、微晶纤维素、柠檬酸、硬脂酸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解视疲劳的蓝莓叶黄素酯压片糖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叶黄素酯、蓝莓粉、D-甘露糖醇、麦芽糊精、微晶纤维素、柠檬酸、硬脂酸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解视疲劳的蓝莓叶黄素酯压片糖果,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叶黄素酯5~30%、蓝莓粉10~60%、D-甘露糖醇10~70%、麦芽糊精5~30%、微晶纤维素0~10%、柠檬酸0~1.5%、硬脂酸镁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解视疲劳的蓝莓叶黄素酯压片糖果,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叶黄素酯5~25%、蓝莓粉10~50%、D-甘露糖醇20~60%、麦芽糊精5~28%、微晶纤维素1~10%、柠檬酸0.2~1.3%、硬脂酸镁0.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解视疲劳的蓝莓叶黄素酯压片糖果,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叶黄素酯5~20%、蓝莓粉10~40%、D-甘露糖醇20~55%、麦芽糊精5~25%、微晶纤维素2~10%、柠檬酸0.2~1%、硬脂酸镁0.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春伟谢意珍李洁仪郑娇吉陈家明李舜贤连晓东吴宝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广东粤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