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线束端子接插件的弹舌压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648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17
一种用于线束端子接插件的弹舌压块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用于线束端子接插件的弹舌压块结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弹性舌弹性会减弱,这样可能会使得接线端子松动,连接整体强度低的问题,其包括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所述第一插头的外侧设置有套盒,套盒的中部插接有第二插头,第二插头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与套盒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套盒一端的中部开设有插接槽,第二插头靠近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舌,弹性舌的一端设置有卡块,套盒对应卡块位置处开设有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通过安装的弹簧可有效对弹性舌进行支撑,可避免使用较久后弹性舌弹力降低,通过设置的连接块和固定螺栓增强固定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线束端子接插件的弹舌压块结构
本技术涉及压块结构,具体为一种用于线束端子接插件的弹舌压块结构。
技术介绍
线束端子是蓄电池与外部导体连接的部件。电工学中,端子多指接线终端,又叫接线端子,种类分单孔,双孔,插口,挂钩等,从材料分,铜镀银,铜镀锌,铜,铝,铁等。它们的作用主要传递电信号或导电用。现有的用于线束端子接插件的弹舌压块结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弹性舌弹性会减弱,这样可能会使得接线端子松动,连接整体强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线束端子接插件的弹舌压块结构,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用于线束端子接插件的弹舌压块结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弹性舌弹性会减弱,这样可能会使得接线端子松动,连接整体强度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第一插头、第一导线、套盒、第二插头、第二导线、连接块、固定螺栓、插接槽、弹性舌、卡块、卡槽、弹簧限位柱、限位盘、弹簧、按压块、螺栓孔和倾斜面,所述第一插头的外侧设置有套盒,套盒的中部插接有第二插头,第二插头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与套盒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套盒一端的中部开设有插接槽,第二插头靠近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舌,弹性舌的一端设置有卡块,套盒对应卡块位置处开设有卡槽,弹性舌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弹簧限位柱,弹簧限位柱的中部设置有限位盘,限位盘一侧的弹簧限位柱上套接有弹簧,弹性舌的一端设置有按压块,卡块的一侧开设有倾斜面。优选的,所述弹簧的底端与第二插头连接。优选的,所述按压块一端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与套盒对应固定螺栓位置处开设有螺栓孔。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形状与卡块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插头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导线,第二插头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导线。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时,将第二插头上的弹性舌对应着第一插头外侧套盒上开设的插接槽向内侧推动,推动时,弹性舌向内侧移动挤压弹簧,直至弹性舌一端的卡块卡入到卡槽的内部时,弹簧对弹性舌进行挤压,使得卡块与卡槽可接更为紧密,卡接完成后,再通过固定螺栓对套盒和连接块进行固定,在对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进行拆卸时,旋开固定螺栓,按压按压块,按压块推动弹性舌向内侧移动,弹性舌挤压弹簧限位柱和限位盘,限位盘挤压弹簧,弹性舌带动卡块由卡槽内拉出,再向右侧拉动第二插头即可,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通过安装的弹簧可有效对弹性舌进行支撑,可避免使用较久后弹性舌弹力降低,通过设置的连接块和固定螺栓增强固定效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插头侧视图;图中标号:1、第一插头;2、第一导线;3、套盒;4、第二插头;5、第二导线;6、连接块;7、固定螺栓;8、插接槽;9、弹性舌;10、卡块;11、卡槽;12、弹簧限位柱;13、限位盘;14、弹簧;15、按压块;16、螺栓孔;17、倾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由图1-3给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线束端子接插件的弹舌压块结构,包括第一插头1、第一导线2、套盒3、第二插头4、第二导线5、连接块6、固定螺栓7、插接槽8、弹性舌9、卡块10、卡槽11、弹簧限位柱12、限位盘13、弹簧14、按压块15、螺栓孔16和倾斜面17,第一插头1的外侧设置有套盒3,套盒3的中部插接有第二插头4,第二插头4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6,连接块6与套盒3通过固定螺栓7固定,套盒3一端的中部开设有插接槽8,第二插头4靠近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舌9,弹性舌9的一端设置有卡块10,套盒3对应卡块10位置处开设有卡槽11,弹性舌9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弹簧限位柱12,弹簧限位柱12的中部设置有限位盘13,限位盘13一侧的弹簧限位柱12上套接有弹簧14,弹性舌9的一端设置有按压块15,卡块10的一侧开设有倾斜面17。弹簧14的底端与第二插头4连接。按压块15一端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连接块6与套盒3对应固定螺栓7位置处开设有螺栓孔16。卡槽11的形状与卡块10相同。第一插头1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导线2,第二插头4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导线5。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将第二插头4上的弹性舌9对应着第一插头1外侧套盒3上开设的插接槽8向内侧推动,推动时,弹性舌9向内侧移动挤压弹簧14,直至弹性舌9一端的卡块10卡入到卡槽11的内部时,弹簧14对弹性舌9进行挤压,使得卡块10与卡槽11可接更为紧密,卡接完成后,再通过固定螺栓7对套盒3和连接块6进行固定,在对第一插头1和第二插头4进行拆卸时,旋开固定螺栓7,按压按压块15,按压块15推动弹性舌9向内侧移动,弹性舌9挤压弹簧限位柱12和限位盘13,限位盘13挤压弹簧14,弹性舌9带动卡块10由卡槽11内拉出,再向右侧拉动第二插头4即可。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通过安装的弹簧14可有效对弹性舌9进行支撑,可避免使用较久后弹性舌9弹力降低,通过设置的连接块6和固定螺栓7增强固定效果。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线束端子接插件的弹舌压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插头(1)、第一导线(2)、套盒(3)、第二插头(4)、第二导线(5)、连接块(6)、固定螺栓(7)、插接槽(8)、弹性舌(9)、卡块(10)、卡槽(11)、弹簧限位柱(12)、限位盘(13)、弹簧(14)、按压块(15)、螺栓孔(16)和倾斜面(17),所述第一插头(1)的外侧设置有套盒(3),套盒(3)的中部插接有第二插头(4),第二插头(4)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6),连接块(6)与套盒(3)通过固定螺栓(7)固定,套盒(3)一端的中部开设有插接槽(8),第二插头(4)靠近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舌(9),弹性舌(9)的一端设置有卡块(10),套盒(3)对应卡块(10)位置处开设有卡槽(11),弹性舌(9)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弹簧限位柱(12),弹簧限位柱(12)的中部设置有限位盘(13),限位盘(13)一侧的弹簧限位柱(12)上套接有弹簧(14),弹性舌(9)的一端设置有按压块(15),卡块(10)的一侧开设有倾斜面(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线束端子接插件的弹舌压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插头(1)、第一导线(2)、套盒(3)、第二插头(4)、第二导线(5)、连接块(6)、固定螺栓(7)、插接槽(8)、弹性舌(9)、卡块(10)、卡槽(11)、弹簧限位柱(12)、限位盘(13)、弹簧(14)、按压块(15)、螺栓孔(16)和倾斜面(17),所述第一插头(1)的外侧设置有套盒(3),套盒(3)的中部插接有第二插头(4),第二插头(4)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6),连接块(6)与套盒(3)通过固定螺栓(7)固定,套盒(3)一端的中部开设有插接槽(8),第二插头(4)靠近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舌(9),弹性舌(9)的一端设置有卡块(10),套盒(3)对应卡块(10)位置处开设有卡槽(11),弹性舌(9)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弹簧限位柱(12),弹簧限位柱(12)的中部设置有限位盘(13),限位盘(13)一侧的弹簧限位柱(12)上套接有弹簧(14),弹性舌(9)的一端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芮基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光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